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原本應該在香港出版的書,在即將送印之際,執政掌權的已無法容忍敲鐘者,其推出的惡法,表面以保障國家安全為名,實乃要令人人自危,如履薄冰自我審查,因而本書一下子便失卻承印之鐘,鳴聲沒有了載體,剎那間無從出版。好在台灣有出版社願意接棒,令這本書重新有發聲的機會。
	
	很多人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因此,了解香港的過去和現在,對台灣極為重要。特別是在這個危機接踵而至的時代,這是一本用文字敲起公義之聲,鳴醒陷於假平安、偽語謊言中人。
	
	資深倫理學教授羅秉祥指出這本《義顯之聲》的可貴之處:「對社會公義的不同維度皆有所論述,作者是歷史學博士,獨具慧眼的她從香港、中國及世界近代史中,找到很多值得注意、跟社會公義有關的事件,為讀者娓娓道來。」
	
	大力推薦
	
	羅秉祥博士(美國富勒神學院斯特芬伉儷中華研究講席教授及中華研究中心學術主任)
	黃春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主任牧師)
目錄
	羅秉祥推薦序/社會公義的不同維度 ix
	自序 xi
	
	異國觀 1
	殖民地警察出身的《一九八四》作者歐威爾:向左轉 2
	殖民地警察出身的《一九八四》作者歐威爾:「左派」夢碎 5
	由一張照片談起:有圖有真相? 8
	由一張照片談起:活在真相中 11
	忽發橫財的挪威:屈辱的過去 14
	忽發橫財的挪威:拒作財大氣粗之徒 16
	驟至的極權魔爪 19
	韓國民主路:外在勢力 22
	韓國民主路:偽民主外衣 25
	韓國民主路:從便衣隊到白骨團 28
	韓國民主路:高中生犧牲的血 31
	韓國民主路:大學生慘死的呼喚 34
	韓國民主路:受虐、被性侵和自殺的大學生 37
	韓國民主路:舉國上下的一步 40
	
	傳媒浪 45
	巴拿馬文件:記者捲起的驚濤 46
	巴拿馬文件:記者揭露的跨國洗錢黑暗渠道 49
	巴拿馬文件:記者追查的貪官惡棍 52
	假新聞 54
	珍惜能褒亦貶的報導權利:印上「X」、「〇」、「囗」的香港報業 58
	珍惜能褒亦貶的報導權利:六七暴動的轉捩點 61
	珍惜能褒亦貶的報導權利:香港電台來之不易的新聞自主 63
	珍惜能褒亦貶的風格:烽煙之路 67
	珍惜能褒亦貶的風格:借助角色發出批評的聲音 70
	左右存留的香港戰後影業:左派的軟進路 73
	左右存留的香港戰後影業:從南洋到東南亞的分野 76
	
	社會情 79
	先行一小步建立的族裔關係:從開埠說起 80
	先行一小步建立的族裔關係:累積各人的小步 83
	類比禽獸:人間悲劇 86
	類比禽獸:「曱甴」與寄生蟲?斷乎不可! 89
	刻下是最壞的時代,還是黃金的年代? 91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背後:博物館的功能 94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背後:遠古香港的價值 97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背後:被矮化的香港 100
	
	少年心 103
	吃瘟豬肉的民眾與拆穿真相的稚童 104
	聽命掌權者的少年:獨裁者的武器 107
	聽命掌權者的少年:希特勒的少年團 110
	聽命掌權者的少年:北韓的樣板 113
	培養兒女公義之心:從稚年開始的培養到為無能者充權 115
	培養兒女公義之心:兩代恆常的互動 118
	高錕校長是縱容學生嗎?121
	
	歷史看 125
	群醫堅拒洗手的勸喻? 126
	人禍下的1894年香港大瘟疫:科學界的競爭 129
	人禍下的1894年香港大瘟疫:官官互斥與官民利益衝突 132
	人禍下的1894年香港大瘟疫:官民相斥 135
	國際義人 138
	鴉片源流:歐美的萬靈丹 141
	鴉片源流:孟加拉的上品 143
	鴉片源流:從吃到吸的雅興 146
	鴉片源流:禁煙的擺鐘 150
	鴉片源流:香港製造—一百五十年前的名牌 154
	鴉片源流:起步的模糊 158
	鴉片源流:兩面不是人 161
	鴉片源流:歷史的足跡 165
	
	靈裡望 169
	墮胎先鋒 170
	給我一個Baby:不育的哀哭 174
	給我一個Baby:人工生育 177
	關門大吉的見證 180
	教會與強權 182
	習仲勛與王明道:「三自」的由來 185
	習仲勛與王明道:習批王的指示 188
	面對黑暗,基督徒孰走孰留? 191
	不只是上天堂的盼望 194
	尋找黑暗中的快樂 197
	「時機」與「時機」之間 199
序/導讀
	自序
	
	⋯…
	我們不喊,誰喊?
	我們不幹,誰幹?
	⋯…
	我們最純潔的愛國感情,我們最優秀的赤子心靈,卻被說成是「動亂」,說成是「別有用心」,說成是「受一小撮人的利用」。
	⋯…
	我們有甚麼罪?
	⋯…
	我們忍著飢餓追求真理卻遭到軍警毒打⋯⋯學生代表跪求民主卻被視而不見,平等對話的要求一再拖延,學生領袖身處危難⋯⋯
	⋯…
	民主⋯⋯,自由⋯⋯,但這就需要我們用這些年輕的生命去換取,這難道是⋯⋯中華民族的自豪嗎?
	⋯…
	
	以上是三十多年前在亞洲一文明古國,一批「首都高校自願絕食者」的《絕食宣言》。為政者不為所動,不到一個月便殘酷屠城。之後,便是集體遺忘,便是踩著無辜者流的血發大財、上位的中外人士了。
	
	然而,遠處南陲的一城,儘管不少人呼應著北方主政者以鎮壓屠殺換取安定繁榮,並不介意「袋住先」甚或自我矇騙為「完善選舉」的民主倒退之際,卻又出現了另一批年輕人,拒絕裝睡,拆穿在上者的一派胡言。他們和三十年前的中原學生般照樣喊、照樣幹,未幾,慘痛的歷史便重演了:發聲的年輕人再被抹黑為「動亂」者、「別有用心」、「受一小撮人的利用」, 收場更是如出一轍:被定性為暴徒、遭下獄、要逃亡。
	
	第一次在首都的屠城,引來這城的居民惶恐逃遁,離走他鄉。然而,不少留下來的,或重投懷抱的,卻成了堅實的政權附和者,以至當極權親臨城下,年輕人要站出來,對抗撕破臉皮的政府時,歷史慘劇在三十多年後便重現了。
	
	可是,城中人對多年前的屠殺追捕不單不儆醒,反而以假平安取代之,自我麻醉成假希望,斷然否定政權在歷史上的連續苦難,其實就是拒絕回應時代,逃避向歷史負責。魯益師(C. S. Lewis)曾這樣說:痛楚是上帝的揚聲器。若我們漠視祂的警示,掩飾苦難成歌舞昇平,黑暗必然循環而至。
	
	神在猶太人的歷史中,常派遣先知代言,在苦難降臨前發出嚴厲的警告。這些聖經裡的先知,雖然無權無勢,卻不畏強權,屢次警誡猶太人的君王、祭司、利益集團,以至平民百性, 不要漠視社會的傾斜,粉飾太平,否則國祚難存。
	
	以賽亞當面責備民眾為「悖逆的兒女」(以賽亞書三十8-14);阿摩司指出社會賄賂成風,司法不能伸張公正(阿摩司書五10-13);新約時代的施洗約翰直接揭露希律王的亂倫行為(馬可福音六17-29)。耶利米痛斥君王,「欺壓寄居的和孤兒寡婦」、「流無辜人的血」(耶利米書七5-6)。他不願跟隨那些奉承王朝的先知,蒙著眼散播國家繁榮安定的「愛國」信息,而是認定神的警告是不能被包裝蓋過的。
	
	相信最單刀直入的,莫如以西結嚴責同胞不肯面對現實,徒然粉飾將滅之國(以西結書十三1-16)。他怒斥宗教人士妄說平安,兩次重申「其實沒有平安」(10、16節)。這豈非今日此城的寫照?
	
	這些冒著生命危險直諫君王、權貴以至迷戀現狀之百姓的先知,雖然因說出真話而遭眾叛親離孤獨一生,仍然流淚呼喊,處處流露出哀痛即將降臨的災難之情感。他們不單進入同胞的逆境中,與民同行,而且在拆穿社會裝睡假象的希望之際,還展示出一個從神而來,公義如江河滔滔的真希望!
	
	這個真希望的實現,必須先粉碎由謊言重重疊構,掩蓋著無盡不義的假平安,直視墮落的現實。舊約的先知用盡方法(包括脫去衣服、頸上加軛、向一側橫卧等)去宣示:社會已經禮樂崩壞、貧富懸殊、是非顛倒;惟有當人切實看到時艱之險峻,痛其所缺,重新啟動惻隱之心,狂瀾才得以力挽,民族才會有真正更新的希望。
	
	昔日的猶太人以為在聖殿積極參與宗教活動,便可以得到神的祝福,但卻遭神嚴厲的譴責,因為祂討厭無視社會不公義的獻祭。同樣地,若今天的信徒躲在教堂四壁內,漠視門外的哀哭切齒,麻木地期待神的保守,也只會是徒然。神在每一個時代皆對信徒有召命,無論我們生於哪一段歷史,都要回應上主在歷史背後的呼召——「行公義,好憐憫」,因為祂就是歷史的掌權者。
	
	舊約的先知在他們特定的時空,指出了時代的黑暗,同時宣講光明的盼望。他們在看得見的世界,帶領群眾感悟看不見的神國應許。他們在患難中操練忍耐、等候,積極地同情、關心百姓的勞苦,即使因不順應主流歌頌強權,而受苟且偷安之徒唾棄,仍不改嫉惡如仇的使命,走入人群中。他們多在有生之年,都未能親眼看到他們所傳揚的神之承諾實現,但基於他們對真理的不離不棄、對神的確信,直到今天仍能堅立一代代受苦者的意志和願景。
	
	此城當下如覆巢之卵,一個個危機接踵而至,警戒著災難酷劫在歷史重複的可能。我們豈能不敲起公義之聲,鳴醒陷於假平安、偽語謊言中人,盡歷史責任成為劇變的明燈,起來與時代同哭,與苦難者同行?可是,苛政何其猛於虎,獨裁的政權怎能容忍敲鐘者,其推出的惡法,表面以保障國家安全為名, 實乃要令人人自危,如履薄冰自我審查,因而本書一下子便失卻承印之鐘,鳴聲沒有了載體,剎那間無從出版。眼看書中所言似乎從此湮沒,那憐憫受壓逼者的上主,卻藉台灣主流出版社的鄭超睿社長伸出救援之手,令這本書重新有發聲的機會。實在非常感激鄭社長的義助,在兩岸關係緊張、劍拔弩張之際, 仍然具道德勇氣,為拙作出版!人世間黑暗的日子無數,信徒也要與世人一同經歷走下去,然而,在主內我們有幸能互相效力,在暗沈的政治環境中合力提燈,燃點正義之光,為苦痛者帶來希望,是上主格外的恩典。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