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恐怖漫畫界傳奇的真面目。
〈地獄變〉、〈藏六的怪病〉、〈地獄搖籃曲〉等代表作濃縮於一冊!
「豪華得令人忍不住渾身發抖的精選輯!
日野日出志老師各種獨特美學綴飾的傑作大集合!」
——伊藤潤二
收錄〈藏六的怪病〉開頭彩頁!
全書372頁!
幻之傑作〈蛇屋之怪〉初收錄
【收錄作品】
〈藏六的怪病〉〈地獄搖籃曲〉〈斑紋蛋〉
〈水中〉〈地獄變〉〈蛇屋之怪〉
〈地獄變〉、〈藏六的怪病〉、〈地獄搖籃曲〉等代表作濃縮於一冊!
「豪華得令人忍不住渾身發抖的精選輯!
日野日出志老師各種獨特美學綴飾的傑作大集合!」
——伊藤潤二
收錄〈藏六的怪病〉開頭彩頁!
全書372頁!
幻之傑作〈蛇屋之怪〉初收錄
【收錄作品】
〈藏六的怪病〉〈地獄搖籃曲〉〈斑紋蛋〉
〈水中〉〈地獄變〉〈蛇屋之怪〉
目錄
目次
藏六的怪病
地獄搖籃曲
斑紋蛋
水中
地獄變
蛇屋之怪
解說
中文版後記/導讀【翁稷安】
藏六的怪病
地獄搖籃曲
斑紋蛋
水中
地獄變
蛇屋之怪
解說
中文版後記/導讀【翁稷安】
序/導讀
【編者解說】
我是在昭和結束之時,與日野日出志作品相遇。當時友人家有個俗稱「禁止進入的房間」,裡頭一字排開收藏著封面嚇人的漫畫。我在那房間第一次看到日野漫畫,嚇得內心埋下陰影。那份恐怖緩緩凌駕又怕又想看的心情,在不知不覺間擄獲了我。雖然對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來說,實在是有點太過刺激了⋯⋯然而,當我長大成人,不再像年幼時目光總是著重在獵奇的描繪,這才明白隱藏在日野作品深處的愛、美與人類本質般的事物,為此熱淚盈眶。
這次是多虧於太田出版編輯「想做日野日出志老師的精選輯」的邀約,本書才得以誕生。對方是二十多歲的女性編輯,與母親兩代都是日野作品的超級書迷,我相當開心能收到邀請。原本的老書迷就不用說了,我希望這本書也能讓不認識日野作品的年輕世代讀者願意從書架上取下來,基於這個想法,從四百五十篇漫畫中挑選收錄在精選輯的作品。
日野老師是在一九四六年出生於滿洲的齊齊哈爾,經歷九死一生返回到日本本土。「我難道不是日本人嗎——?」他懷抱著對自己出生背景的複雜情緒,二十一歲時出道成為漫畫家。
日野老師因憧憬杉浦茂老師,立志成為搞笑漫畫家,卻在見識到赤塚不二夫老師的疾走感與筆觸的厲害後受到挫折,重新摸索自己的道路。他讀了向朋友借來的雷.布萊伯利的《圖案人》,心想:「我想畫出的就是這樣怪奇又抒情的世界!」從此下定了決心。
於是,日野老師代表作之一的迷幻怪異悲劇〈藏六的怪病〉就這麼問世了。本作在一九七〇年刊載於《GARO》雜誌,是日野老師耗費一年時間、歷經數次重畫後才滿意的作品。三十九頁的漫畫,每個畫格都承載著日野老師來自靈魂的吶喊。
日野老師說過,繪製〈藏六的怪病〉時,他邊上線稿邊體會到自己身體逐漸崩壞的感覺。這讓人難以不將藏六身體長出七彩膿腫場面的壯烈感,與老師身為創作者的絕對孤獨感疊合在一起。
觸碰到隱藏在醜陋嫌惡事物中真正的美,這也是日野作品的魅力。而藏六那肉體黏稠腐敗、從腫瘤噴出濃汁、下腹部如餓鬼般不自然膨脹的淒慘模樣,也總讓人感覺到其中的美麗。
驚駭的內容與讓人生理不適的畫風、描繪異形者悲哀的「怪奇與抒情」日野世界,擄獲了海內外的讀者。或許正因為作品裡描摹出毫不裝模作樣或偽善的人類本質,才得以深入人心吧。
〈地獄搖籃曲〉(一九七〇)是展現出對無法斷絕之血緣的愛恨、充滿詛咒的日野老師自傳性作品。出生在滿洲、沉迷賭博的祖父、父親背上的蜘蛛刺青,在在揭示出老師對自身出生與血緣的複雜情懷。
應該有不少讀者對最後放話「你三天後會死!」的主角產生了心理陰影吧?我在與日野老師會面以前,內心對老師的想像,就是如同本作主角般在漆黑房間中點著蠟燭畫著漫畫、一邊將蛇放養的陰沉癲狂人物。然而,現實中的老師卻是一位優柔謙虛、有容乃大的紳士。溫暖而幽默感十足的老師與想像的陰沉癲狂徹底相反,或許這才是最讓我驚嚇的呢。由於日野老師之於我形同遙遠的歷史偉人,我還記得當老師在我眼前痛飲啤酒的時候,自己就像做夢般盯著他瞧呢。當老師坐在書桌前 ,扮演的是名為「日野日出志」的怪奇漫畫家,一旦放下畫筆就變回原本的「星野安司」。似乎是如果不像這樣均衡地切換,精神上會無法承受。
自〈藏六的怪病〉起,到〈地獄搖籃曲〉、〈家鼠〉(一九七〇)、〈泥娃娃〉(一九七〇)、〈斑紋蛋〉(一九七五),是堪稱日野作品代名詞的「驚嚇劇場」系列。老師在著手這系列的期間,確立了他身為「怪奇漫畫家」的地位。
怪奇傑作〈斑紋蛋〉,開頭是少年在附近髒水溝撿到一顆綴有原色的斑紋蛋。斑紋蛋會孵化出什麼樣的生物呢?我本來想像,出現的肯定是從眼球湧現蛆蟲的噁心怪物吧。然而,或許正是藉由刻意不展示真面目,才得以催生出不明就裡而餘味無窮的恐怖。據老師所言:「電影《大法師》就是小女孩被附身的過程太恐怖,因此在看到惡魔真面目後會覺得『搞什麼,就這樣?』而讓人失去興致。」
馬路旁淌流著臭水溝、工廠的灰煙在四溢的惡臭中飄升,這些常見於日野漫畫中的景色,是日野老師根據童年居住的板橋地區過去風景和想像風景描繪而成的。
〈水中〉(一九七〇)是描繪失去四肢的少年與逐漸改變的母親、兩者關係的幻想恐怖小說。本作是老師將發表於《GARO》雜誌的〈水中樂園〉(一九六八)加強恐怖要素後,重新繪製並發表於《少年畫報》雜誌的作品。據說日野老師因父親工作不穩定而經常轉學、難以與周遭相處,故而強烈著魔於孤獨感與幻想症到異常的程度。
本書收錄的是刊載於《少年畫報》的〈水中〉一刀未剪版。Hibari書房出版單行本時母親被絞殺的場景因過於殘虐而刪去,本書如實完整刊載。老師原本的志願是電影導演,據說他是邊想像電影的音效和背景音樂邊繪製漫畫畫格的。確實,越往下閱讀故事,就越能感覺好像聽到了各個場景發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聲響、甚至是水中的聲音。
《地獄變》(一九八四)是將〈地獄搖籃曲〉強化後的自傳性作品,同時是抱著「將親人的恥辱全部曝露出來消失」這般覺悟挑戰的代表作之一。老師事後回想道:「真正拚上性命、想著就算死掉也好而畫的作品,是能受到海內外評價的。事實上我第一本在海外翻譯出版的書就是《地獄變》。」
精細描繪的榻榻米編痕、桌子、筆筒等物品,那股有別於其他漫畫的不適感讓人欲罷不能。童年的我甚至連摸到《地獄變》的漫畫都覺得恐怖,結果就埋到公園的空地裡了。「只有榻榻米的編痕我不委任助手,全都自己來畫。」由此可知老師對榻榻米編痕的強烈執著,而編痕的不同畫法時而表現出孤獨感、時而渲染出恐怖、時而又展現出古來昭和風情。沒有其他漫畫可以運用榻榻米製造出這麼多效果的吧?
日野作品有著讓人噁心不適的獵奇,同時在根本上蘊含著少數族群特有的悲哀。因此,很多作品不可思議地讓我內心感受到療癒。好噁心。卻又美麗至極。能讓人同時抱有這乍看矛盾的感覺,或許也是日野作品獨一無二的魅力。
〈蛇屋之怪〉刊載於《Comic Van》雜誌,從未收錄進單行本,是狂熱的日野書迷也不知曉、難以入手的作品。本作發表於一九七二年,當年日野老師剛成婚生子,並陸續發表〈紅花〉、〈寄生蟲〉、〈痣〉、〈二樓發生的事〉、〈女郎蜘蛛〉、〈我的惡魔將臨〉、〈女之箱〉等情色作品,是相當特別的一年。
日野漫畫登場的女性都是紅唇配上細長眼睛與雪白肌膚,散發著格外妖豔動人的魅力。老師因為害羞不常提及,老師與師母的戀愛契機是一封來自師母身為粉絲的粉絲信。他們很快就進展到交往階段,老師對師母的愛情日益增強,近似獨占欲的情感也油然而生。當時師母是大學四年級生,但由於老師「不想被其他男人奪走」的強烈意志,結果就輟學了。深入描繪獨占欲的名作即是〈紅花〉。師母知道自己是角色原型時,似乎還責罵老師:「怎麼把我分屍了!」
〈蛇屋之怪〉出現了蛇與女性纏繞的畫面,讓人聯想到長篇自傳性作品《紅蛇》(一九八三)的著名場面。老師說:「像〈藏六的怪病〉這樣拚上自己性命的作品,一輩子只能畫一次。〈藏六的怪病〉、《地獄變》、《紅蛇》之外的所有作品,都是單純當成工作為了維生而畫的。」然而,日野老師的其他每部作品都有著僅有日野老師能締造、獨一無二的世界觀。這些惡夢般的故事、超出想像的殘酷描寫、沒有救贖的荒謬結尾、怪奇交織黑色幽默的衝擊性作品,也能讓百年後的人類深受顫慄吧。
日野先生總是精神十足,希望老師今後也持續創作,為全世界的人們帶來快樂。
二O二三年十一月 文字工作者 寺井廣樹
我是在昭和結束之時,與日野日出志作品相遇。當時友人家有個俗稱「禁止進入的房間」,裡頭一字排開收藏著封面嚇人的漫畫。我在那房間第一次看到日野漫畫,嚇得內心埋下陰影。那份恐怖緩緩凌駕又怕又想看的心情,在不知不覺間擄獲了我。雖然對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來說,實在是有點太過刺激了⋯⋯然而,當我長大成人,不再像年幼時目光總是著重在獵奇的描繪,這才明白隱藏在日野作品深處的愛、美與人類本質般的事物,為此熱淚盈眶。
這次是多虧於太田出版編輯「想做日野日出志老師的精選輯」的邀約,本書才得以誕生。對方是二十多歲的女性編輯,與母親兩代都是日野作品的超級書迷,我相當開心能收到邀請。原本的老書迷就不用說了,我希望這本書也能讓不認識日野作品的年輕世代讀者願意從書架上取下來,基於這個想法,從四百五十篇漫畫中挑選收錄在精選輯的作品。
日野老師是在一九四六年出生於滿洲的齊齊哈爾,經歷九死一生返回到日本本土。「我難道不是日本人嗎——?」他懷抱著對自己出生背景的複雜情緒,二十一歲時出道成為漫畫家。
日野老師因憧憬杉浦茂老師,立志成為搞笑漫畫家,卻在見識到赤塚不二夫老師的疾走感與筆觸的厲害後受到挫折,重新摸索自己的道路。他讀了向朋友借來的雷.布萊伯利的《圖案人》,心想:「我想畫出的就是這樣怪奇又抒情的世界!」從此下定了決心。
於是,日野老師代表作之一的迷幻怪異悲劇〈藏六的怪病〉就這麼問世了。本作在一九七〇年刊載於《GARO》雜誌,是日野老師耗費一年時間、歷經數次重畫後才滿意的作品。三十九頁的漫畫,每個畫格都承載著日野老師來自靈魂的吶喊。
日野老師說過,繪製〈藏六的怪病〉時,他邊上線稿邊體會到自己身體逐漸崩壞的感覺。這讓人難以不將藏六身體長出七彩膿腫場面的壯烈感,與老師身為創作者的絕對孤獨感疊合在一起。
觸碰到隱藏在醜陋嫌惡事物中真正的美,這也是日野作品的魅力。而藏六那肉體黏稠腐敗、從腫瘤噴出濃汁、下腹部如餓鬼般不自然膨脹的淒慘模樣,也總讓人感覺到其中的美麗。
驚駭的內容與讓人生理不適的畫風、描繪異形者悲哀的「怪奇與抒情」日野世界,擄獲了海內外的讀者。或許正因為作品裡描摹出毫不裝模作樣或偽善的人類本質,才得以深入人心吧。
〈地獄搖籃曲〉(一九七〇)是展現出對無法斷絕之血緣的愛恨、充滿詛咒的日野老師自傳性作品。出生在滿洲、沉迷賭博的祖父、父親背上的蜘蛛刺青,在在揭示出老師對自身出生與血緣的複雜情懷。
應該有不少讀者對最後放話「你三天後會死!」的主角產生了心理陰影吧?我在與日野老師會面以前,內心對老師的想像,就是如同本作主角般在漆黑房間中點著蠟燭畫著漫畫、一邊將蛇放養的陰沉癲狂人物。然而,現實中的老師卻是一位優柔謙虛、有容乃大的紳士。溫暖而幽默感十足的老師與想像的陰沉癲狂徹底相反,或許這才是最讓我驚嚇的呢。由於日野老師之於我形同遙遠的歷史偉人,我還記得當老師在我眼前痛飲啤酒的時候,自己就像做夢般盯著他瞧呢。當老師坐在書桌前 ,扮演的是名為「日野日出志」的怪奇漫畫家,一旦放下畫筆就變回原本的「星野安司」。似乎是如果不像這樣均衡地切換,精神上會無法承受。
自〈藏六的怪病〉起,到〈地獄搖籃曲〉、〈家鼠〉(一九七〇)、〈泥娃娃〉(一九七〇)、〈斑紋蛋〉(一九七五),是堪稱日野作品代名詞的「驚嚇劇場」系列。老師在著手這系列的期間,確立了他身為「怪奇漫畫家」的地位。
怪奇傑作〈斑紋蛋〉,開頭是少年在附近髒水溝撿到一顆綴有原色的斑紋蛋。斑紋蛋會孵化出什麼樣的生物呢?我本來想像,出現的肯定是從眼球湧現蛆蟲的噁心怪物吧。然而,或許正是藉由刻意不展示真面目,才得以催生出不明就裡而餘味無窮的恐怖。據老師所言:「電影《大法師》就是小女孩被附身的過程太恐怖,因此在看到惡魔真面目後會覺得『搞什麼,就這樣?』而讓人失去興致。」
馬路旁淌流著臭水溝、工廠的灰煙在四溢的惡臭中飄升,這些常見於日野漫畫中的景色,是日野老師根據童年居住的板橋地區過去風景和想像風景描繪而成的。
〈水中〉(一九七〇)是描繪失去四肢的少年與逐漸改變的母親、兩者關係的幻想恐怖小說。本作是老師將發表於《GARO》雜誌的〈水中樂園〉(一九六八)加強恐怖要素後,重新繪製並發表於《少年畫報》雜誌的作品。據說日野老師因父親工作不穩定而經常轉學、難以與周遭相處,故而強烈著魔於孤獨感與幻想症到異常的程度。
本書收錄的是刊載於《少年畫報》的〈水中〉一刀未剪版。Hibari書房出版單行本時母親被絞殺的場景因過於殘虐而刪去,本書如實完整刊載。老師原本的志願是電影導演,據說他是邊想像電影的音效和背景音樂邊繪製漫畫畫格的。確實,越往下閱讀故事,就越能感覺好像聽到了各個場景發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聲響、甚至是水中的聲音。
《地獄變》(一九八四)是將〈地獄搖籃曲〉強化後的自傳性作品,同時是抱著「將親人的恥辱全部曝露出來消失」這般覺悟挑戰的代表作之一。老師事後回想道:「真正拚上性命、想著就算死掉也好而畫的作品,是能受到海內外評價的。事實上我第一本在海外翻譯出版的書就是《地獄變》。」
精細描繪的榻榻米編痕、桌子、筆筒等物品,那股有別於其他漫畫的不適感讓人欲罷不能。童年的我甚至連摸到《地獄變》的漫畫都覺得恐怖,結果就埋到公園的空地裡了。「只有榻榻米的編痕我不委任助手,全都自己來畫。」由此可知老師對榻榻米編痕的強烈執著,而編痕的不同畫法時而表現出孤獨感、時而渲染出恐怖、時而又展現出古來昭和風情。沒有其他漫畫可以運用榻榻米製造出這麼多效果的吧?
日野作品有著讓人噁心不適的獵奇,同時在根本上蘊含著少數族群特有的悲哀。因此,很多作品不可思議地讓我內心感受到療癒。好噁心。卻又美麗至極。能讓人同時抱有這乍看矛盾的感覺,或許也是日野作品獨一無二的魅力。
〈蛇屋之怪〉刊載於《Comic Van》雜誌,從未收錄進單行本,是狂熱的日野書迷也不知曉、難以入手的作品。本作發表於一九七二年,當年日野老師剛成婚生子,並陸續發表〈紅花〉、〈寄生蟲〉、〈痣〉、〈二樓發生的事〉、〈女郎蜘蛛〉、〈我的惡魔將臨〉、〈女之箱〉等情色作品,是相當特別的一年。
日野漫畫登場的女性都是紅唇配上細長眼睛與雪白肌膚,散發著格外妖豔動人的魅力。老師因為害羞不常提及,老師與師母的戀愛契機是一封來自師母身為粉絲的粉絲信。他們很快就進展到交往階段,老師對師母的愛情日益增強,近似獨占欲的情感也油然而生。當時師母是大學四年級生,但由於老師「不想被其他男人奪走」的強烈意志,結果就輟學了。深入描繪獨占欲的名作即是〈紅花〉。師母知道自己是角色原型時,似乎還責罵老師:「怎麼把我分屍了!」
〈蛇屋之怪〉出現了蛇與女性纏繞的畫面,讓人聯想到長篇自傳性作品《紅蛇》(一九八三)的著名場面。老師說:「像〈藏六的怪病〉這樣拚上自己性命的作品,一輩子只能畫一次。〈藏六的怪病〉、《地獄變》、《紅蛇》之外的所有作品,都是單純當成工作為了維生而畫的。」然而,日野老師的其他每部作品都有著僅有日野老師能締造、獨一無二的世界觀。這些惡夢般的故事、超出想像的殘酷描寫、沒有救贖的荒謬結尾、怪奇交織黑色幽默的衝擊性作品,也能讓百年後的人類深受顫慄吧。
日野先生總是精神十足,希望老師今後也持續創作,為全世界的人們帶來快樂。
二O二三年十一月 文字工作者 寺井廣樹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