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快樂不是成功的結果,而是使人成功的原因。
★ 榮獲美國《企業》雜誌年度5本必讀商業書籍之一
★ 全球熱銷14國版權
「吃苦就是吃補」、「要快樂必先成功」?你對成功的理解,99%都是錯的!
史丹佛大學「快樂心理學」課程的首創者賽佩拉博士,顛覆大眾「越成功,越快樂」的慣性迷思,她認為:不是成功讓我們更快樂,而是快樂讓我們更成功。
快樂是成功的起點,也是通往成功的捷徑。讓自己先處於積極、快樂的狀態,工作效率與成功機率自然都會提升。
本書的快樂成功學,結合科學與心理學的策略,將韌性、意志力、慈悲、感恩等特質,化為幸福的成功思維;並提供實用的練習與方法,運用在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上,讓人在追求成功的同時,也能找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
六大關鍵,讓快樂催化成功
● 活在當下,提升專注力:忙碌的人一心多用,高效的人選擇專注。
● 強化韌性,學會與壓力共處:善用「好壓力」,提升抗壓性,
● 管理身心能量,而非硬撐意志力:意志力有限,「時間管理」不如「能量管理」。
● 學習放空,激發創意:大腦需要休息,放空並非浪費時間,而是創意的來源。
● 善待自己,對自己更寬容:練習「自我慈悲」,提升自信與內在穩定度。
● 仁慈領導:好領導者不一定要強勢,用仁慈與同理心,更能提升團隊績效。
當你學會快樂,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 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學習更快,思考力更強,生產力增加十二%。
● 真正的高效,不是做更多事,而是用更少的精力去做對的事。
● 冥想是種能保持專注、獲得平靜的方式,有些人甚至在冥想後覺得四周的色彩變得更鮮豔了。
● 如果我們不斷延遲享樂,犧牲眼前的幸福去換取成功,那麼這個延遲的過程將永無止盡,讓我們離真正的快樂越來越遠。
● 感恩是快樂的催化劑,每天花一點時間感謝生活中的小確幸,能讓你更快樂。
快樂推薦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女力學院校長 S姐、卉恩療心室podcast主持人 卉恩、禾禾商學院創辦人 游祥禾
★ 榮獲美國《企業》雜誌年度5本必讀商業書籍之一
★ 全球熱銷14國版權
「吃苦就是吃補」、「要快樂必先成功」?你對成功的理解,99%都是錯的!
史丹佛大學「快樂心理學」課程的首創者賽佩拉博士,顛覆大眾「越成功,越快樂」的慣性迷思,她認為:不是成功讓我們更快樂,而是快樂讓我們更成功。
快樂是成功的起點,也是通往成功的捷徑。讓自己先處於積極、快樂的狀態,工作效率與成功機率自然都會提升。
本書的快樂成功學,結合科學與心理學的策略,將韌性、意志力、慈悲、感恩等特質,化為幸福的成功思維;並提供實用的練習與方法,運用在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上,讓人在追求成功的同時,也能找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
六大關鍵,讓快樂催化成功
● 活在當下,提升專注力:忙碌的人一心多用,高效的人選擇專注。
● 強化韌性,學會與壓力共處:善用「好壓力」,提升抗壓性,
● 管理身心能量,而非硬撐意志力:意志力有限,「時間管理」不如「能量管理」。
● 學習放空,激發創意:大腦需要休息,放空並非浪費時間,而是創意的來源。
● 善待自己,對自己更寬容:練習「自我慈悲」,提升自信與內在穩定度。
● 仁慈領導:好領導者不一定要強勢,用仁慈與同理心,更能提升團隊績效。
當你學會快樂,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 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學習更快,思考力更強,生產力增加十二%。
● 真正的高效,不是做更多事,而是用更少的精力去做對的事。
● 冥想是種能保持專注、獲得平靜的方式,有些人甚至在冥想後覺得四周的色彩變得更鮮豔了。
● 如果我們不斷延遲享樂,犧牲眼前的幸福去換取成功,那麼這個延遲的過程將永無止盡,讓我們離真正的快樂越來越遠。
● 感恩是快樂的催化劑,每天花一點時間感謝生活中的小確幸,能讓你更快樂。
快樂推薦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女力學院校長 S姐、卉恩療心室podcast主持人 卉恩、禾禾商學院創辦人 游祥禾
目錄
〔前言〕快樂的人越容易成功
你對成功的理解,99%都是錯的
關於快樂的科學事實
六大關鍵,讓幸福化為成功力
一、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快樂就是:現在忍受,將來享受?!
預期的喜悅,讓人罹患「成就上癮症」
只關心成功,人生注定失敗
不胡思亂想,「專心」最幸福
五種練習,回到當下
二、韌性,是最好的抵抗力
成功的秘訣是「愛拚才會贏」?
壓力也有好壞之分
在壓力的浪頭,要學會優雅衝浪
韌性能幫你挺過挫折壓力
扯韌性後腿的攪局者
越控制,越失控!適得其反的壓力管理
呼吸--高壓時代最需要的放鬆方法
按下暫停鍵,生活更美好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
三、管理身心能量,別再用意志力苦撐
能者多勞,忍者過勞
累到沒電?!因為你的心硬撐太久了
自制力有限,也不可能隨傳隨到
意志力不是蠻力,拚盡全力未必會贏
負面想法力量大,光想就覺得累
「平靜」是能量的充電器
讓冥想按下情緒的暫停鍵
時間管理,不如能量管理
四、放空,是創意的產地
讓大腦關機,避免當機
放空能讓好點子不請自來
慢下來,靜下來
玩越瘋,創意越多
五、不做完美的人,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不自我設限,才能突破極限
自我批判是心靈的枷鎖
負面訊息的影響力大過正面訊息
力挺自己,做自己最堅強的守護者
自我慈悲的三大基本元素
心懷感激過生活
從簡單的小事開始善待自己
練習對自己慈悲,它會成為一種自然
六、讓員工績效更好的「仁慈領導 」
領導者的重要品格
仁慈是天性,讓人類得以繁衍生存
當你戴上「以自我為中心」的眼鏡
利他與仁慈的管理之道
我們都有共情天賦
強化你的「同理心肌肉」
你對成功的理解,99%都是錯的
關於快樂的科學事實
六大關鍵,讓幸福化為成功力
一、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快樂就是:現在忍受,將來享受?!
預期的喜悅,讓人罹患「成就上癮症」
只關心成功,人生注定失敗
不胡思亂想,「專心」最幸福
五種練習,回到當下
二、韌性,是最好的抵抗力
成功的秘訣是「愛拚才會贏」?
壓力也有好壞之分
在壓力的浪頭,要學會優雅衝浪
韌性能幫你挺過挫折壓力
扯韌性後腿的攪局者
越控制,越失控!適得其反的壓力管理
呼吸--高壓時代最需要的放鬆方法
按下暫停鍵,生活更美好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
三、管理身心能量,別再用意志力苦撐
能者多勞,忍者過勞
累到沒電?!因為你的心硬撐太久了
自制力有限,也不可能隨傳隨到
意志力不是蠻力,拚盡全力未必會贏
負面想法力量大,光想就覺得累
「平靜」是能量的充電器
讓冥想按下情緒的暫停鍵
時間管理,不如能量管理
四、放空,是創意的產地
讓大腦關機,避免當機
放空能讓好點子不請自來
慢下來,靜下來
玩越瘋,創意越多
五、不做完美的人,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不自我設限,才能突破極限
自我批判是心靈的枷鎖
負面訊息的影響力大過正面訊息
力挺自己,做自己最堅強的守護者
自我慈悲的三大基本元素
心懷感激過生活
從簡單的小事開始善待自己
練習對自己慈悲,它會成為一種自然
六、讓員工績效更好的「仁慈領導 」
領導者的重要品格
仁慈是天性,讓人類得以繁衍生存
當你戴上「以自我為中心」的眼鏡
利他與仁慈的管理之道
我們都有共情天賦
強化你的「同理心肌肉」
試閱
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無法活出當下精彩的人,怎會有能力訂出有意義的未來計畫。
--亞倫.沃茨(Alan Watts),英國哲學家
當你抵達矽谷,這個孕育臉書、X、谷歌和史丹佛大學的城市時,幾乎立刻就能察覺到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快活的能量。不管是在市中心的帕羅.奧多咖啡館(Palo Alto Caf?),聽到新興創業家與自稱投資客者之間興奮的交談;或是在史丹佛大學由諾貝爾獎得主教授們授課的課堂上,這股生氣蓬勃的感覺,彷彿是具體有形的,伸手即可碰觸。你身邊充滿著機會、創新與成功的蓬勃生機。
但是,若你仔細聆聽,就會發現其實在這股意氣風發的氛圍裡,潛藏著一種別具特色的噪音:慢性焦慮的噪音。
我剛到史丹佛唸研究所時,在第一個學年間,自殺人數之多,讓我極為震驚。我們置身於堪稱全世界最精緻絕美、灑落燦爛陽光的校園,在棕櫚樹夾道的路上騎著單車到教室,身邊盡是天資聰穎的學者和同學,可是,他們卻有著那麼多的悲慘及苦痛。
當我為這些事件感到驚訝和傷心之餘,一位史丹佛的同學和我悲中生智,為學生們開辦了「快樂與正念工作坊」,我還幫忙共同首創一門「快樂心理學」的課程。在教授課程期間,我開始瞭解人們的焦慮和苦痛來自何處。而且這群人不僅限於史丹佛,還有整個矽谷。事實上就我所知,在耶魯、哥倫比亞和曼哈頓所有住著成就非凡者的社區也是如此。
這些渴望成功、同時也飽受名利追逐苦痛折磨的人們汲汲於未來,個個狂熱地拚搏,只為不停追求成就。結果是,他們無法活在當下,人在心不在,即使已功成名就也無法感到滿足,更別提要 享受生命了。
快樂就是:現在忍受,將來享受?!
賈姬‧羅特曼(Jackie Rotman)是我教過的眾多明星學生之一。她對「成功」這件事一點也不陌生。
在青少女時期,她為社區服務所做的貢獻,就已經吸引許多媒體爭相報導因而廣為人知了。年方十四時,她便創立「現在大家來跳舞」(Everybody Dance Now),這是個專門教導弱勢青少年學習舞蹈,藉此協助他們遠離幫派、培養自信的非營利組織。此外,她在高中的各項表現也超越群倫,得過許多獎學金,並在當選加州豆蔻小姐後,獲得夢寐以求的史丹佛大學入學許可。在那裡,她依然是眾人注目的焦點,並繼續把她的非營利組織擴展到全國各地,除了參加全世界街舞界的指標性節目〈MTV美國街舞爭霸戰〉之外,還名列《魅力》(Glamour)雜誌評選為十大傑出學院女性。
賈姬一直都知道自己必須力爭上游、出類拔萃,才能進入名校。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一旦躋身菁英大學後,仍分秒不得懈怠,得頂著超級學霸的光環,繼續累積成就才行。她一進史丹佛後就立刻發現,人人都心無旁騖,滿腦子只想著要不斷努力爭取更多的獎項、贏得更多的讚譽,追求更大的成功,這讓她很苦惱。「甚至在介紹別人的時候,你的介紹詞還不能忘記提到他們過去的成就:這位是某某某,有過這些豐功偉業。」賈姬這樣分享道。
她覺得心力交瘁。但教授們告訴她,她必須更上層樓,而且事不宜遲,動作要快,才不會被其他同學迎頭趕上。「我的朋友們不是創辦全國叫好的非營利組織、羅德獎的得主、或被《富比士雜誌》提名為『二十歲以下菁英』(20 under 20),就是奧運選手等級的運動員。我還有位朋友是加州最年輕的市議員,也是第三位獲得歐普拉支持的政壇候選人,而他才只是大二的學生!」
賈姬舉一個十九歲、要以大學新生身分申請獎學金的學生為例。這個獎學金會要求學生提出未來進入研究所預計進行的研究計畫、打算選修的課程、畢業後要找的工作,他的十年規畫、計畫要解決的世界問題,以及這些方法可能產生的結果,此外還要描述屆時可以展現的多項領導經驗。「你被逼著去思考那麼遙遠的未來……這根本是一場汲汲營營、競爭激烈的『老鼠賽跑』嘛!」
卡蘿‧佩托夫斯基(Carole Petrofsky)是史丹佛大學身心健康促進中心主任,我和她一起開辦了史丹佛的第一門快樂心理學課程。她向我解釋什麼是「史丹佛鴨子症候群」(Stanford Duck Syndrome)。表面上,學生們像一群怡然自得的鴨子,在陽光下悠然自在地划水,心滿意足地沉浸在成功的榮耀和喜悅中。可是,如果你透視水面之下,會發現陰暗面就在那裡:鴨子的雙腳得拚命划動,才能奮力保持浮在水面上,同時繼續前進。
卡蘿也分享了一位學生的故事。這個學生在上過第一堂快樂課之後來找她,說自己非得退選不可。「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它跟我所學到的一切完全背道而馳。我的父母告訴我,我必須成為非常、非常成功的人。等我逐漸長大,我又問我父母,我需要做什麼才會非常、非常成功,他們說就是要非常、非常努力。隨著時間過去,我再問他們,那我如何能得知自己是否夠努力,他們說:『當你覺得自己在受苦時,就代表你夠努力了。』」卡蘿解釋說,這種心態就是史丹佛功成名就者的盲點,他們不斷專注在追逐成就上,而且相信本來就應該為此付出犧牲幸福的代價。
這種激烈的競爭不只發生在史丹佛或矽谷,而是無處不在。不管你是從事哪一行,都被鼓勵要不停在待辦清單上打勾,而且要不斷精進,放眼未來。工作上永遠有你可以積極參與的事務,好讓自己更上層樓:你可以只負責一項計畫或承擔一個責任,或是,你也可以多押注一項附加投資,增加贏面。職場上永遠都有加班時間比你長的同事,讓你反思自己能夠、而且也應該做得更多。所以你馬不停蹄、戮力以赴、野心勃勃、超越目標,不斷跟你的代辦事項清單玩著追趕進度的遊戲。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你犧牲了當下,在生活中「缺席」了。你捨棄個人的快樂,忍受負面的感覺與龐大的壓力,因為你相信,最後的結果會是值得的,一切將會苦盡甘來。
你陷入得不斷達陣的強迫狀態,一心只想為自己的履歷表添油加料,在你的扁帽別上一根又一根羽毛。當你還未完成一項任務,心思就已經飛奔到下一個工作上。甚至好不容易下班回家後,你也可能一邊洗碗,還一邊想著列出需要處理的雜事。待辦事項溢滿了整個生活,讓你一直追著時間跑。於是,你身在現在,心卻想去未來。
無法活出當下精彩的人,怎會有能力訂出有意義的未來計畫。
--亞倫.沃茨(Alan Watts),英國哲學家
當你抵達矽谷,這個孕育臉書、X、谷歌和史丹佛大學的城市時,幾乎立刻就能察覺到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快活的能量。不管是在市中心的帕羅.奧多咖啡館(Palo Alto Caf?),聽到新興創業家與自稱投資客者之間興奮的交談;或是在史丹佛大學由諾貝爾獎得主教授們授課的課堂上,這股生氣蓬勃的感覺,彷彿是具體有形的,伸手即可碰觸。你身邊充滿著機會、創新與成功的蓬勃生機。
但是,若你仔細聆聽,就會發現其實在這股意氣風發的氛圍裡,潛藏著一種別具特色的噪音:慢性焦慮的噪音。
我剛到史丹佛唸研究所時,在第一個學年間,自殺人數之多,讓我極為震驚。我們置身於堪稱全世界最精緻絕美、灑落燦爛陽光的校園,在棕櫚樹夾道的路上騎著單車到教室,身邊盡是天資聰穎的學者和同學,可是,他們卻有著那麼多的悲慘及苦痛。
當我為這些事件感到驚訝和傷心之餘,一位史丹佛的同學和我悲中生智,為學生們開辦了「快樂與正念工作坊」,我還幫忙共同首創一門「快樂心理學」的課程。在教授課程期間,我開始瞭解人們的焦慮和苦痛來自何處。而且這群人不僅限於史丹佛,還有整個矽谷。事實上就我所知,在耶魯、哥倫比亞和曼哈頓所有住著成就非凡者的社區也是如此。
這些渴望成功、同時也飽受名利追逐苦痛折磨的人們汲汲於未來,個個狂熱地拚搏,只為不停追求成就。結果是,他們無法活在當下,人在心不在,即使已功成名就也無法感到滿足,更別提要 享受生命了。
快樂就是:現在忍受,將來享受?!
賈姬‧羅特曼(Jackie Rotman)是我教過的眾多明星學生之一。她對「成功」這件事一點也不陌生。
在青少女時期,她為社區服務所做的貢獻,就已經吸引許多媒體爭相報導因而廣為人知了。年方十四時,她便創立「現在大家來跳舞」(Everybody Dance Now),這是個專門教導弱勢青少年學習舞蹈,藉此協助他們遠離幫派、培養自信的非營利組織。此外,她在高中的各項表現也超越群倫,得過許多獎學金,並在當選加州豆蔻小姐後,獲得夢寐以求的史丹佛大學入學許可。在那裡,她依然是眾人注目的焦點,並繼續把她的非營利組織擴展到全國各地,除了參加全世界街舞界的指標性節目〈MTV美國街舞爭霸戰〉之外,還名列《魅力》(Glamour)雜誌評選為十大傑出學院女性。
賈姬一直都知道自己必須力爭上游、出類拔萃,才能進入名校。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一旦躋身菁英大學後,仍分秒不得懈怠,得頂著超級學霸的光環,繼續累積成就才行。她一進史丹佛後就立刻發現,人人都心無旁騖,滿腦子只想著要不斷努力爭取更多的獎項、贏得更多的讚譽,追求更大的成功,這讓她很苦惱。「甚至在介紹別人的時候,你的介紹詞還不能忘記提到他們過去的成就:這位是某某某,有過這些豐功偉業。」賈姬這樣分享道。
她覺得心力交瘁。但教授們告訴她,她必須更上層樓,而且事不宜遲,動作要快,才不會被其他同學迎頭趕上。「我的朋友們不是創辦全國叫好的非營利組織、羅德獎的得主、或被《富比士雜誌》提名為『二十歲以下菁英』(20 under 20),就是奧運選手等級的運動員。我還有位朋友是加州最年輕的市議員,也是第三位獲得歐普拉支持的政壇候選人,而他才只是大二的學生!」
賈姬舉一個十九歲、要以大學新生身分申請獎學金的學生為例。這個獎學金會要求學生提出未來進入研究所預計進行的研究計畫、打算選修的課程、畢業後要找的工作,他的十年規畫、計畫要解決的世界問題,以及這些方法可能產生的結果,此外還要描述屆時可以展現的多項領導經驗。「你被逼著去思考那麼遙遠的未來……這根本是一場汲汲營營、競爭激烈的『老鼠賽跑』嘛!」
卡蘿‧佩托夫斯基(Carole Petrofsky)是史丹佛大學身心健康促進中心主任,我和她一起開辦了史丹佛的第一門快樂心理學課程。她向我解釋什麼是「史丹佛鴨子症候群」(Stanford Duck Syndrome)。表面上,學生們像一群怡然自得的鴨子,在陽光下悠然自在地划水,心滿意足地沉浸在成功的榮耀和喜悅中。可是,如果你透視水面之下,會發現陰暗面就在那裡:鴨子的雙腳得拚命划動,才能奮力保持浮在水面上,同時繼續前進。
卡蘿也分享了一位學生的故事。這個學生在上過第一堂快樂課之後來找她,說自己非得退選不可。「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它跟我所學到的一切完全背道而馳。我的父母告訴我,我必須成為非常、非常成功的人。等我逐漸長大,我又問我父母,我需要做什麼才會非常、非常成功,他們說就是要非常、非常努力。隨著時間過去,我再問他們,那我如何能得知自己是否夠努力,他們說:『當你覺得自己在受苦時,就代表你夠努力了。』」卡蘿解釋說,這種心態就是史丹佛功成名就者的盲點,他們不斷專注在追逐成就上,而且相信本來就應該為此付出犧牲幸福的代價。
這種激烈的競爭不只發生在史丹佛或矽谷,而是無處不在。不管你是從事哪一行,都被鼓勵要不停在待辦清單上打勾,而且要不斷精進,放眼未來。工作上永遠有你可以積極參與的事務,好讓自己更上層樓:你可以只負責一項計畫或承擔一個責任,或是,你也可以多押注一項附加投資,增加贏面。職場上永遠都有加班時間比你長的同事,讓你反思自己能夠、而且也應該做得更多。所以你馬不停蹄、戮力以赴、野心勃勃、超越目標,不斷跟你的代辦事項清單玩著追趕進度的遊戲。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你犧牲了當下,在生活中「缺席」了。你捨棄個人的快樂,忍受負面的感覺與龐大的壓力,因為你相信,最後的結果會是值得的,一切將會苦盡甘來。
你陷入得不斷達陣的強迫狀態,一心只想為自己的履歷表添油加料,在你的扁帽別上一根又一根羽毛。當你還未完成一項任務,心思就已經飛奔到下一個工作上。甚至好不容易下班回家後,你也可能一邊洗碗,還一邊想著列出需要處理的雜事。待辦事項溢滿了整個生活,讓你一直追著時間跑。於是,你身在現在,心卻想去未來。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