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本專為從事心理諮商的工作者(助人者)、
想接受心理諮商服務者(受助者)
量身訂做的而成的專業又淺顯易懂的心理諮商書
關於諮商,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困惑?
1.我想成為助人者,我很好奇從事心理諮商工作會經歷哪些歷程?
2.遭遇哪些困難?
3.需要哪些養分?
4.誰能告訴我這些答案?
5.我想要尋求心理諮商,但是這個專業究竟可以為我做什麼?
6.哪些是我能夠去要求和期待的?
7.哪些是我可以事先準備和思考的?
8.我如何能從心理諮商得到幫助?
諮商理論教科書沒有回答的問題,你都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方向,除此之外,還提供:
1.助人者思考自己認同怎樣的助人哲學;受助者評估自己想要接受何種學派取向的服務。
2.助人者藉此檢視、確認自己價值觀和立場;受助者可以更瞭解助人者的定位和限制。
3.助人者能對關係取向的倫理有更多省思;受助者更清楚自己在接受諮商服務的歷程中,擁有哪些權利與義務,以及如何與助人者討論合作的方式。
4.助人者能學習增加諮商效能的策略;受助者更清楚自己如何從心理諮商中獲益,甚至發展自我對話、自我協助的能力。
透過本書,你可以了解諮商工作者在做什麼和想什麼,進而在尋求相關協助時,能更清楚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以獲得更有品質的服務。
除此之外,任何希望在專業上、人際關係上,增加自我認識和成長的人,也能透過本書作者自我反省、對話及與他人互動的實際範例中,重新回顧和評估自己對工作的態度、與他人合作的方式,有哪些想要保留和調整的部分。
本書特色
◎助人者內心世界的真實呈現
跳脫制式理論框架,以助人者發展歷程為主軸,逐步引領讀者進入助人者的內在世界。任何想學習和從事諮商的人、使用諮商的人,瞭解助人者在做什麼和想什麼都不能錯過的最佳讀本。
◎後現代取向諮商的在地實踐
介紹後現代取向諮商的書籍很多,且多數譯介自國外作者,本書是少數由台灣本土實務工作者所寫的書,因此更貼近在地經驗,匯聚四位作者的實務工作經歷,更增加其可讀性和多元性。
◎提供學習諮商專業的另一種選擇
讀者看到的,不再只是精準、正確的處遇模式及令人驚艷的成功案例,而是助人者真實的內在對話與掙扎和她們是透過什麼方式走出瓶頸;不完美但真實的呈現,讓學習諮商的人能因此增加對自我的接納,理解跌跌撞撞、來來回回是從事諮商的必經歷程,減少自我懷疑與挫敗感。
◎充滿對話與合作的後現代精神
四位作者的實務經驗與敘事風格迥異讓本書顯得更加生動活潑,為力求內容的完整度,更透過團隊討論讓書籍得以吻合後現代合作與對話的精神,因此適合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閱讀,重新思考「專業」與「服務」並非對立而是能相輔相成的價值,進而和他人有更好的合作,也能更享受自己的工作。
想接受心理諮商服務者(受助者)
量身訂做的而成的專業又淺顯易懂的心理諮商書
關於諮商,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困惑?
1.我想成為助人者,我很好奇從事心理諮商工作會經歷哪些歷程?
2.遭遇哪些困難?
3.需要哪些養分?
4.誰能告訴我這些答案?
5.我想要尋求心理諮商,但是這個專業究竟可以為我做什麼?
6.哪些是我能夠去要求和期待的?
7.哪些是我可以事先準備和思考的?
8.我如何能從心理諮商得到幫助?
諮商理論教科書沒有回答的問題,你都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方向,除此之外,還提供:
1.助人者思考自己認同怎樣的助人哲學;受助者評估自己想要接受何種學派取向的服務。
2.助人者藉此檢視、確認自己價值觀和立場;受助者可以更瞭解助人者的定位和限制。
3.助人者能對關係取向的倫理有更多省思;受助者更清楚自己在接受諮商服務的歷程中,擁有哪些權利與義務,以及如何與助人者討論合作的方式。
4.助人者能學習增加諮商效能的策略;受助者更清楚自己如何從心理諮商中獲益,甚至發展自我對話、自我協助的能力。
透過本書,你可以了解諮商工作者在做什麼和想什麼,進而在尋求相關協助時,能更清楚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以獲得更有品質的服務。
除此之外,任何希望在專業上、人際關係上,增加自我認識和成長的人,也能透過本書作者自我反省、對話及與他人互動的實際範例中,重新回顧和評估自己對工作的態度、與他人合作的方式,有哪些想要保留和調整的部分。
本書特色
◎助人者內心世界的真實呈現
跳脫制式理論框架,以助人者發展歷程為主軸,逐步引領讀者進入助人者的內在世界。任何想學習和從事諮商的人、使用諮商的人,瞭解助人者在做什麼和想什麼都不能錯過的最佳讀本。
◎後現代取向諮商的在地實踐
介紹後現代取向諮商的書籍很多,且多數譯介自國外作者,本書是少數由台灣本土實務工作者所寫的書,因此更貼近在地經驗,匯聚四位作者的實務工作經歷,更增加其可讀性和多元性。
◎提供學習諮商專業的另一種選擇
讀者看到的,不再只是精準、正確的處遇模式及令人驚艷的成功案例,而是助人者真實的內在對話與掙扎和她們是透過什麼方式走出瓶頸;不完美但真實的呈現,讓學習諮商的人能因此增加對自我的接納,理解跌跌撞撞、來來回回是從事諮商的必經歷程,減少自我懷疑與挫敗感。
◎充滿對話與合作的後現代精神
四位作者的實務經驗與敘事風格迥異讓本書顯得更加生動活潑,為力求內容的完整度,更透過團隊討論讓書籍得以吻合後現代合作與對話的精神,因此適合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閱讀,重新思考「專業」與「服務」並非對立而是能相輔相成的價值,進而和他人有更好的合作,也能更享受自己的工作。
目錄
推薦序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一盞光∕周柏伶
一本令人感動的書∕劉安真
生命流轉,在關係中與自己和他人同在∕李婉菁
出版緣起
以終為始:提供另一種選擇
篇章一、我們與後現代取向諮商的相遇
看見更多可能性∕陳宜燕
走出專業的舒適圈∕邱韻蓉
從問題到故事∕黃莉婷
你會聽故事嗎?∕邱瓊慧
篇章二、助人者的自我定位
挑戰自我、真誠回應∕黃莉婷
逆境中的同伴∕陳宜燕
搭鷹架的人∕邱韻蓉
不斷歸零與學習∕邱瓊慧
篇章三、關係取向的倫理實踐
諮商倫理的開始:建立民眾對諮商服務的認知∕邱瓊慧
在正式會談前建立關係:我們的學習之路∕陳宜燕&邱韻蓉
承認與表達自我的限制∕黃莉婷
諮商關係的界線∕邱瓊慧
諮商關係的結束∕邱瓊慧
篇章四、如何讓諮商動起來
不同帶來鬆動的可能性∕黃莉婷
面對諮商中的懷疑與試探∕陳宜燕
重新定義諮商專業的養分∕邱韻蓉
鬆綁與增能的歷程∕邱瓊慧
附錄
後現代取向諮商讀書會計畫書
後現代取向諮商讀書會的討論題綱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
常見諮商同意書示例(以大專院校學輔中心為例)
修改後的諮商同意書(以大專院校學輔中心為例)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一盞光∕周柏伶
一本令人感動的書∕劉安真
生命流轉,在關係中與自己和他人同在∕李婉菁
出版緣起
以終為始:提供另一種選擇
篇章一、我們與後現代取向諮商的相遇
看見更多可能性∕陳宜燕
走出專業的舒適圈∕邱韻蓉
從問題到故事∕黃莉婷
你會聽故事嗎?∕邱瓊慧
篇章二、助人者的自我定位
挑戰自我、真誠回應∕黃莉婷
逆境中的同伴∕陳宜燕
搭鷹架的人∕邱韻蓉
不斷歸零與學習∕邱瓊慧
篇章三、關係取向的倫理實踐
諮商倫理的開始:建立民眾對諮商服務的認知∕邱瓊慧
在正式會談前建立關係:我們的學習之路∕陳宜燕&邱韻蓉
承認與表達自我的限制∕黃莉婷
諮商關係的界線∕邱瓊慧
諮商關係的結束∕邱瓊慧
篇章四、如何讓諮商動起來
不同帶來鬆動的可能性∕黃莉婷
面對諮商中的懷疑與試探∕陳宜燕
重新定義諮商專業的養分∕邱韻蓉
鬆綁與增能的歷程∕邱瓊慧
附錄
後現代取向諮商讀書會計畫書
後現代取向諮商讀書會的討論題綱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
常見諮商同意書示例(以大專院校學輔中心為例)
修改後的諮商同意書(以大專院校學輔中心為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