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本書不是小說,是真實的紀實研究;
書裡的故事,記錄著一群無名英雄的生平,
他們生於1900~1940年的台灣,
又或者,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移居台灣,
他們都是讓人尊敬的台灣人。
台灣,在二戰前被日本殖民,
二戰期間,台灣被捲入戰爭,
在盟軍的空襲下,這個島嶼飽受摧殘。
二戰之後,台灣人均生產總值比菲律賓還要低,
同時,這個美麗島還要一直蒙受中共的武力威脅,
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些人,
從中國,從不同地方,移居到台灣、成家立業,
他們為的是什麼?台灣靠著什麼吸引這些人?
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已經成為世界的科技島,
並以先進的技術,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依賴,
在台灣走向科技發達和生活富饒的道路上,
移居或長住在台灣的那些人,
他們曾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台灣,很有幸有了這群人。
書裡的故事,記錄著一群無名英雄的生平,
他們生於1900~1940年的台灣,
又或者,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移居台灣,
他們都是讓人尊敬的台灣人。
台灣,在二戰前被日本殖民,
二戰期間,台灣被捲入戰爭,
在盟軍的空襲下,這個島嶼飽受摧殘。
二戰之後,台灣人均生產總值比菲律賓還要低,
同時,這個美麗島還要一直蒙受中共的武力威脅,
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些人,
從中國,從不同地方,移居到台灣、成家立業,
他們為的是什麼?台灣靠著什麼吸引這些人?
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已經成為世界的科技島,
並以先進的技術,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依賴,
在台灣走向科技發達和生活富饒的道路上,
移居或長住在台灣的那些人,
他們曾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台灣,很有幸有了這群人。
目錄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的發展
01 二戰後的台灣困境
02 政府買不起10美元的零件
03 孩童拎著不合腳的新鞋上學
04 大甲有位日本聖人
05 從災難中建起的繁榮
06 台灣人均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15名
07 想想荷蘭與菲律賓
第二章 115位二次大戰的見證人
08 他們出生在台灣,他們移居到台灣
09 他們出生在1900~1940年間
10 蒐集115個生平,如海底撈針
11 北平烤鴨,南京板鴨,廣東燒鴨和台式鵝肉飯
第三章 他們以台灣為家
12 祖先渡海到台灣
13 戰後重返台灣
14 戰後,走過直路、彎路、崎路到台灣
15 等我腳不痛了,再一起上飛機去台灣
16 各種型態的婚姻
17 「混血」還是比較好
18 台灣人都是「選民」
第四章 他們不向現實低頭
19 軍事「超支」和「惡性」通貨膨脹
20 日本的歷史「債務」
21 「我只相信金條」
22 吃番薯、空心菜的日子
23 從「多語」邁向「國語」
24 白色恐怖劫難
第五章 他們的求學生涯
25 中國開港通商,迎來西式教育
26 離散的學校
27 中土上的學生
28 台灣島上的學生
29 「日台共學」的真相
30 到「暗學仔」讀冊去
31 從台灣帝國大學到台灣大學
32 女子無才便是德?
33 無償的付出者
第六章 他們的付出與貢獻
34 日本遺留在台灣的基石
35 「接管」與「重建」-技術人員
36 「接管」與「重建」-聚集各方人才
37 軍袍與白袍-戰後軍政與醫療體制
38 戰後的Uber司機-三輪車伕
39 戰後的白領與藍領工作者
40 三頭六臂的婦女
41 傳道、受業、解惑-戰後的老師
42 更上一層樓-戰後的高等教育
43 百家齊鳴-戰後的研究機構
44 美援-石門水庫,中部橫貫公路和沙拉油
45 美資引入-中國石油公司和農業發展
第七章 他們把台灣帶向世界
46 在世界的否定中繼續前行
47 百百款的職業生涯
48 從米行老闆到台塑創辦者
49 退伍軍人進入職場
50 個人心力與金錢的投資
51 一把筷子折不斷,團結力量大
第八章 沉默的見證人-未能蒐集到的生平
52 不能,不願,不忍,無奈,無語
第九章 從博物館的歷史中看台灣
53 承先啟後的故宮博物院
54 從19世紀到21世紀-台灣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台灣歷史博物館
55 既然荷蘭能做到,我們也能達成
參考文獻
01 二戰後的台灣困境
02 政府買不起10美元的零件
03 孩童拎著不合腳的新鞋上學
04 大甲有位日本聖人
05 從災難中建起的繁榮
06 台灣人均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15名
07 想想荷蘭與菲律賓
第二章 115位二次大戰的見證人
08 他們出生在台灣,他們移居到台灣
09 他們出生在1900~1940年間
10 蒐集115個生平,如海底撈針
11 北平烤鴨,南京板鴨,廣東燒鴨和台式鵝肉飯
第三章 他們以台灣為家
12 祖先渡海到台灣
13 戰後重返台灣
14 戰後,走過直路、彎路、崎路到台灣
15 等我腳不痛了,再一起上飛機去台灣
16 各種型態的婚姻
17 「混血」還是比較好
18 台灣人都是「選民」
第四章 他們不向現實低頭
19 軍事「超支」和「惡性」通貨膨脹
20 日本的歷史「債務」
21 「我只相信金條」
22 吃番薯、空心菜的日子
23 從「多語」邁向「國語」
24 白色恐怖劫難
第五章 他們的求學生涯
25 中國開港通商,迎來西式教育
26 離散的學校
27 中土上的學生
28 台灣島上的學生
29 「日台共學」的真相
30 到「暗學仔」讀冊去
31 從台灣帝國大學到台灣大學
32 女子無才便是德?
33 無償的付出者
第六章 他們的付出與貢獻
34 日本遺留在台灣的基石
35 「接管」與「重建」-技術人員
36 「接管」與「重建」-聚集各方人才
37 軍袍與白袍-戰後軍政與醫療體制
38 戰後的Uber司機-三輪車伕
39 戰後的白領與藍領工作者
40 三頭六臂的婦女
41 傳道、受業、解惑-戰後的老師
42 更上一層樓-戰後的高等教育
43 百家齊鳴-戰後的研究機構
44 美援-石門水庫,中部橫貫公路和沙拉油
45 美資引入-中國石油公司和農業發展
第七章 他們把台灣帶向世界
46 在世界的否定中繼續前行
47 百百款的職業生涯
48 從米行老闆到台塑創辦者
49 退伍軍人進入職場
50 個人心力與金錢的投資
51 一把筷子折不斷,團結力量大
第八章 沉默的見證人-未能蒐集到的生平
52 不能,不願,不忍,無奈,無語
第九章 從博物館的歷史中看台灣
53 承先啟後的故宮博物院
54 從19世紀到21世紀-台灣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台灣歷史博物館
55 既然荷蘭能做到,我們也能達成
參考文獻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