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佛制戒律,祖立清規,是佛教健康發展的制度保障,是寺院建設與管理的重要內容。
金山大徹堂由圓悟勤禪師振興以來,提倡宗風,不落筌蹄,而垂鈎四海,只鉤獰龍。仰仗先覺,留此模範,以為入道階漸,後學初機,細心參閱,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若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因時設施,通權達變,規矩是呆,法則是活,所謂大用現前,不存規則可也。有條攀條,無條攀例可也。
金山大徹堂由圓悟勤禪師振興以來,提倡宗風,不落筌蹄,而垂鈎四海,只鉤獰龍。仰仗先覺,留此模範,以為入道階漸,後學初機,細心參閱,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若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因時設施,通權達變,規矩是呆,法則是活,所謂大用現前,不存規則可也。有條攀條,無條攀例可也。
序/導讀
金山規約序
格外鉗錘,臨機應用,本分草料,直截提持,展啐啄之機,用殺活之劍。拈起時,七縱八橫,天迥地轉;放下時,不留朕跡,海晏河清。說什麼,禪堂日行;講什麼,新規舊例。若也未然,大匠誨人,必以規矩。自我佛住世,深達物情,調御眾生,宏範三界,軌持萬化,制種種之法式,為萬世之典型。迨馬祖創叢林,百丈建清規,不局大小乘,不離大小乘。博約折中,以制其宜。翊贊毗尼,紀綱法席,蘭若肅清,龍象蹴踏,傳流後世,禪宗相承,以隨時隨地之制度,合為法為人之宗旨,遵結解制之舊章,制十二月之規約,維時殊事異,張弛不一、文質損益之間,不能不變通以適宜,而宏綱巨目,未有不取法於清規者。
金山大徹堂由圓悟勤禪師振興以來,提倡宗風,不落筌蹄,而垂鈎四海,只鉤獰龍。仰仗先覺,留此模範,以為入道階漸,後學初機,細心參閱,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若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因時設施,通權達變,規矩是呆,法則是活,所謂大用現前,不存規則可也。有條攀條,無條攀例可也。
浮玉雲水識
格外鉗錘,臨機應用,本分草料,直截提持,展啐啄之機,用殺活之劍。拈起時,七縱八橫,天迥地轉;放下時,不留朕跡,海晏河清。說什麼,禪堂日行;講什麼,新規舊例。若也未然,大匠誨人,必以規矩。自我佛住世,深達物情,調御眾生,宏範三界,軌持萬化,制種種之法式,為萬世之典型。迨馬祖創叢林,百丈建清規,不局大小乘,不離大小乘。博約折中,以制其宜。翊贊毗尼,紀綱法席,蘭若肅清,龍象蹴踏,傳流後世,禪宗相承,以隨時隨地之制度,合為法為人之宗旨,遵結解制之舊章,制十二月之規約,維時殊事異,張弛不一、文質損益之間,不能不變通以適宜,而宏綱巨目,未有不取法於清規者。
金山大徹堂由圓悟勤禪師振興以來,提倡宗風,不落筌蹄,而垂鈎四海,只鉤獰龍。仰仗先覺,留此模範,以為入道階漸,後學初機,細心參閱,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若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因時設施,通權達變,規矩是呆,法則是活,所謂大用現前,不存規則可也。有條攀條,無條攀例可也。
浮玉雲水識
試閱
金山規約
佛陀在世,僧團均依戒律行事。佛法東傳,因地制宜,順應時代,建立清規。東晉道安大師初訂《僧尼規範》,唐百丈懷海禪師制《百丈清規》,天下叢林遵行。各大寺院相繼制定規約,規範日常管理。
佛制戒律,祖立清規,是佛教健康發展的制度保障,是寺院建設與管理的重要內容。歷史上清規都是遵照佛教的戒律,結合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和社會實踐所制定。至今仍然是我們寺院必須遵守的準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佛教協會遵照佛陀「以戒為師」的告誡,在清規戒律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漢傳佛教寺院剃度傳戒的決議》、《全國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漢傳佛教寺院共住規約通則》、《全國漢傳佛教寺院傳授三壇大戒管理辦法》、《全國漢傳佛教寺院住持任職退職的規定》、《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等。這是新時期佛教寺院的清規戒律的具體體現;是續佛慧命、法炬常明的制度保障;是關係佛教健康發展的大事。是保證佛教的良好道風學風,保障寺院清淨莊嚴和佛事活動的如法如律。
為配合中國佛教協會更好地加強佛教制度建設,我們重溫金焦兩山規約,旨在將禪林規矩與祖師智慧奉獻當代。就中國佛教而言,八大宗派唯禪宗傳佈最廣,信眾最多,文籍最豐,究其源實有賴於清規建立。馬祖創叢林,禪眾雲集;百丈立清規,僧團安和。自此而後,代代相傳,參禪悟道,有叢林而安生,依清規而立志,悟道者不計其數。來果禪師說:「無規矩,地想蓋天;無規矩,賓將輕主;無規矩,國法懈綱;無規矩,家難就範;無規矩,寺僧無倚;無規矩,習惡難除;無規矩,身心不靜;無規矩,不能守法;無規矩,不能參禪。喜規矩人,初則稱好人,次則稱善人,再則稱賢人,進則稱聖人。」由此可見規矩之重要。
金山江天禪寺至今一千六百餘年,歷史上造就了大批高僧,至今我們仍能從規約中分享他們的成就。規約從二時功課、日常管理、精進參禪等方面,對禪堂、齋堂、庫房、客堂、侍寮、雲水堂、浴堂、廚房、大寮、莊房、山寮塔院制定規則,班首箴、維那箴、眾職事箴、僧值日行法則、維那調香法則,四季定香和十二月行持都作了翔實規定。
金山規約
格外鉗槌應機用 天回地轉無定蹤
新規舊約盡採納 大匠誨人萬壑松
調御眾生範三界 軌持物化豁心胸
世殊事異張馳度 巨目宏綱百代宗
①禪堂用功雖無兩樣毗尼,衲子宗風,別是一般規範。若也途中受用,自然格外清高。如其觸向面牆,實為減人恭敬。是以經歷叢席,遍參諸方。凡有補於見聞,悉備於綱目。以此莊嚴道場,建立法幢。所謂佛事門中,缺一不可。亦猶菩薩三聚,聲聞七篇。豈立法之貴繁,實隨機而設教。
②大匠誨人必以規矩。自我佛出世,深達物情。調御有情,宏範三界。制種種之法式,為萬事之典型。迨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不局大小乘,不離大小乘,博約折中,以制其宜,翊贊毗尼,紀綱法席。蘭若肅清,龍象蹴踏,流傳後世,禪宗傳承。以隨地隨時之制度,合為法為人之宗旨。遵結解之舊章,制十二月之規約。雖世異時移,張馳不一,文質損益之間,不能不變通以適宜。
③金山大徹堂,由圓悟克勤禪師振興以來,提倡宗風,不落筌蹄,而垂鉤四海,只釣獰龍。仰仗,先覺留此規範,以為入道階漸,後學初機,細心參閱,神而明立,存乎其人。若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因時施設,通權迭變。規矩是呆,法則是活。所以謂大用現前,不存規矩。有條攀條,無條攀例,一切行持,悉依如來制戒,祖師制規之精神。
佛陀在世,僧團均依戒律行事。佛法東傳,因地制宜,順應時代,建立清規。東晉道安大師初訂《僧尼規範》,唐百丈懷海禪師制《百丈清規》,天下叢林遵行。各大寺院相繼制定規約,規範日常管理。
佛制戒律,祖立清規,是佛教健康發展的制度保障,是寺院建設與管理的重要內容。歷史上清規都是遵照佛教的戒律,結合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和社會實踐所制定。至今仍然是我們寺院必須遵守的準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佛教協會遵照佛陀「以戒為師」的告誡,在清規戒律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漢傳佛教寺院剃度傳戒的決議》、《全國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漢傳佛教寺院共住規約通則》、《全國漢傳佛教寺院傳授三壇大戒管理辦法》、《全國漢傳佛教寺院住持任職退職的規定》、《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等。這是新時期佛教寺院的清規戒律的具體體現;是續佛慧命、法炬常明的制度保障;是關係佛教健康發展的大事。是保證佛教的良好道風學風,保障寺院清淨莊嚴和佛事活動的如法如律。
為配合中國佛教協會更好地加強佛教制度建設,我們重溫金焦兩山規約,旨在將禪林規矩與祖師智慧奉獻當代。就中國佛教而言,八大宗派唯禪宗傳佈最廣,信眾最多,文籍最豐,究其源實有賴於清規建立。馬祖創叢林,禪眾雲集;百丈立清規,僧團安和。自此而後,代代相傳,參禪悟道,有叢林而安生,依清規而立志,悟道者不計其數。來果禪師說:「無規矩,地想蓋天;無規矩,賓將輕主;無規矩,國法懈綱;無規矩,家難就範;無規矩,寺僧無倚;無規矩,習惡難除;無規矩,身心不靜;無規矩,不能守法;無規矩,不能參禪。喜規矩人,初則稱好人,次則稱善人,再則稱賢人,進則稱聖人。」由此可見規矩之重要。
金山江天禪寺至今一千六百餘年,歷史上造就了大批高僧,至今我們仍能從規約中分享他們的成就。規約從二時功課、日常管理、精進參禪等方面,對禪堂、齋堂、庫房、客堂、侍寮、雲水堂、浴堂、廚房、大寮、莊房、山寮塔院制定規則,班首箴、維那箴、眾職事箴、僧值日行法則、維那調香法則,四季定香和十二月行持都作了翔實規定。
金山規約
格外鉗槌應機用 天回地轉無定蹤
新規舊約盡採納 大匠誨人萬壑松
調御眾生範三界 軌持物化豁心胸
世殊事異張馳度 巨目宏綱百代宗
①禪堂用功雖無兩樣毗尼,衲子宗風,別是一般規範。若也途中受用,自然格外清高。如其觸向面牆,實為減人恭敬。是以經歷叢席,遍參諸方。凡有補於見聞,悉備於綱目。以此莊嚴道場,建立法幢。所謂佛事門中,缺一不可。亦猶菩薩三聚,聲聞七篇。豈立法之貴繁,實隨機而設教。
②大匠誨人必以規矩。自我佛出世,深達物情。調御有情,宏範三界。制種種之法式,為萬事之典型。迨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不局大小乘,不離大小乘,博約折中,以制其宜,翊贊毗尼,紀綱法席。蘭若肅清,龍象蹴踏,流傳後世,禪宗傳承。以隨地隨時之制度,合為法為人之宗旨。遵結解之舊章,制十二月之規約。雖世異時移,張馳不一,文質損益之間,不能不變通以適宜。
③金山大徹堂,由圓悟克勤禪師振興以來,提倡宗風,不落筌蹄,而垂鉤四海,只釣獰龍。仰仗,先覺留此規範,以為入道階漸,後學初機,細心參閱,神而明立,存乎其人。若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因時施設,通權迭變。規矩是呆,法則是活。所以謂大用現前,不存規矩。有條攀條,無條攀例,一切行持,悉依如來制戒,祖師制規之精神。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