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為信任立界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22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夠了,我再也不會相信任何人了……」
獻給那些在關係中受傷,卻依然渴望靠近的人。
學會用智慧與愛,建立值得信賴的信任關係。


千萬讀者信賴的《界線》大師亨利・克勞德,
這一次,帶你跨越關係的障礙,重拾信任的勇氣。

信任可以是助力,也可能變成阻力。
你的「信任系統」運作得越好,就越能成為你人生的祝福。

我們渴望擁有真誠可靠的關係,卻常常不知道該相信誰、該信到什麼程度,
甚至連自己是否值得被信任都感到懷疑。

《界線》系列暢銷作家、心理學家亨利・克勞德博士,以數十年臨床與企業輔導經驗,帶我們重新認識這門人生最重要的功課:信任。

藉由探討真實案例,作者幫助我們學習:

 辨識誰值得信任、誰不值得。
 拿捏「付出」與「保留」的分寸。
 如何訓練自己與團隊提升可信度。
 當信任破裂,該怎麼修復。
 重建信任的過程中,如何保護自己。
 分辨「信任」與「寬恕」之間的差別。

這本書不只幫你釐清信任的原則,
更一步步帶你從創傷中復原,鍛鍊「信任的肌肉」,
跨越內心障礙,建立既成熟又安心的關係。
讓健康的信任關係,成為推動你人生邁向幸福與成功的強大力量。

信任不是一場賭注,學會看懂人心、設立界線,
重新建立真正安全的連結。


被信任的人,推薦談信任的書

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
美國生命教會主任牧師、《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派屈克.蘭奇歐尼(Patrick Lencioni)
管理顧問、《克服團隊領導的5大障礙》作者

喬伊斯・邁爾(Joyce Meyer)
國際知名講員、《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戴夫.拉姆齊(Dave Ramsey)
理財專家、《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作家

作者

亨利・克勞德(Dr. Henry Cloud)

美國知名的領導力專家、臨床心理學家與《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他著有四十五本書,包括經典代表作《立界線得自由》,全球累積銷量近兩千萬冊。

多年來,他以高階領導教練與顧問的身份,協助無數執行長、領導團隊與企業高層提升績效、優化領導力,並打造更健康的組織文化。

譯者

田育慈

旅美12年,曾任職外商及其他領域講師,UC Riverside企管碩士。現任自由譯者,並翻譯多本書籍。疫情後愛上宅廢,享受與文字為伍和回到當下的極簡生活。興趣廣泛,包括企管、理財、心理、居家時尚、旅遊、食物、寵物等。

歡迎不吝賜稿:2greatlife@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目錄
前言

第一部|信任,驅動人生
01 一切繫於信任
02 信任是人類的內建模式
03 學習信任

第二部|信任的五大關鍵
04 理解:信任的第一關鍵
05 動機:信任的第二關鍵
06 能力:信任的第三關鍵
07 品格:信任的第四關鍵
08 過往表現:信任的第五關鍵

第三部|操練信任力
09 鍛鍊信任肌肉
10 突破信任障礙(一)
11 突破信任障礙(二)

第四部|信任如何修復?
12 信任的修復是一個過程
13 步驟一:走出傷痛,開始復原
14 步驟二:放下憤怒,邁向寬恕
15 步驟三:思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16 步驟四:判斷是否有和解的可能
17 步驟五:評估可信度,判斷能否信任(一)
18 步驟五:評估可信度,判斷能否信任(二)
19 步驟六:尋找真實改變的證據

第五部|迎接未來
20 如何避免重蹈覆轍(一)
21 如何避免重蹈覆轍(二)

結語
附錄:錯信他人的其他原因
致謝

序/導讀

前言
「只管相信我。」
這句話我們都不陌生,甚至經常掛在嘴邊。有時候說的人滿心期待對方立即回答:「那是當然的。就靠你了!」
但我們往往沒意識到,這句出於好意的話,其實對對方是一種很高的要求,甚至自己都還不確定,該付出多大的承諾才配得上這份信任。
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一句隨口的「相信我」其實讓對方承擔的風險有多高,就很容易造成無心之矢,辜負了他人的信任。
我認為「只管相信我」這句話出場時,應該配上警鈴聲、閃光燈,甚至其他警示標誌才對。因為它常常不像聽起來那麼美好,反而帶來落空,甚至是大失所望。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其實並不該「只管相信」任何人。根本原因(細節容後再談)在於,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天生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掃描環境、快速評估每一個接觸到的人是否安全。這種「我會不會受傷?」的本能反應,根植在我們的生理結構裡。當有人要我們信任他時,我們第一個想知道的,其實是:這會不會讓我受傷?我們會設法避開任何可能的痛苦。
「這安全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在短短幾毫秒內就會在腦中閃過,但它卻可能影響一段關係、一個家庭、一筆交易,甚至是一整間公司的未來。為什麼?因為信任會發出一個訊號,對我們整個人說:「可以往前走了。」
當我們選擇相信,就會自然而然地靠近那個人、那個團體、那筆交易,或那家公司,願意投入自己的心力、時間、情感,甚至金錢。反之,當我們無法信任時,內心也會立刻發出警訊:「最好離遠一點。」
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在無數次的互動裡做出選擇:要靠近,還是拉開距離。
人生的高低起伏,其實都和「信任」脫不了關係。信任帶來親密感。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那種交到值得信賴朋友的美好經驗,也曾嚐過信錯人的苦頭,說起來甚至可以寫成一本書。
在職場上也是一樣,一切都建立在信任之上。企業人士都希望別人願意信任並靠近自己,因為有了信任,才有機會促成真正的投入與合作。
無論你面對的是配偶、朋友、工作夥伴、客戶、合夥人還是員工,你肯定希望他們都願意把心血、想法、時間、精力和資源投入在你身上。而要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投入,你必須先付出信任——而且不是一次,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持續展現出值得信賴的態度。不過,我想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鼓起勇氣去信任一個人,結果卻後悔不已。
我想,很多讀者跟我一樣,都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背叛,或信錯人的教訓,至今仍心有餘悸。有時是錯過了明顯的警訊,在不對的時間靠近了不對的人;有時則是那些警訊太細微,讓我們在看似安全的情況下放下防備,最後卻受了傷。
每次回想起來,心裡總會冒出那句話:「真是萬萬沒想到。」或者:「他們怎麼能這樣?我們不是好朋友(或情人、合作夥伴)嗎?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有時候,對方甚至不是有心要背叛,而是他們「真的做不到」我們所期待的,是一種誠實的無能為力。我們也許得不到什麼好答案,但那些留在心裡的傷痕,卻是真實的。

我無法向你保證,讀完這本書之後,你就再也不會被背叛或失望。就連上帝也無法保證這一點。祂每天都在信任人類,即使人們讓祂失望,甚至拒絕祂。
有一次,上帝甚至說祂後悔創造了我們:
「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創世記6:6,NLT版)
這樣的心情,我們很多人都懂。你很可能也曾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或情境裡,有過類似的想法:「我真的很後悔相信那個人,真的太讓人心碎了。」
但好消息是:我們可以越來越看得清楚,誰值得信任、誰不值得;也能越來越懂得判斷,什麼時候、對什麼人,我們願意冒險敞開自己、付出信任。






本書的目標之一,是幫助你建立一項重要的能力:不只聽對方說了什麼,還能聽懂「話裡的潛台詞」。無論是他們試圖表達、推銷,或承諾什麼,你都能有能力判斷對方是否值得信任。這本書不只是為了協助你培養識人的眼光,更希望進一步幫助你:
 認識信任在生活各個層面中的價值,並把它作為經營感情和人生的優先考量。
 分辨誰值得信任、誰不值得。
 了解一個值得信任的人該具備哪些態度、行為和做法,並開始自我訓練,成為可以被信賴的人。
 經營一間能夠贏得客戶或利害關係人信任的企業或組織。
 面對他人的背信,知道該怎麼處理。
 嘗試修復那些因背信而破裂、甚至看似無法挽回的關係。
 在信任破裂、重新建立的過程中,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 學會什麼時候該拒絕重新信任對方。
 分辨「信任」與「寬恕」之間的差別。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點出本書核心,我會說:信任,是推動人生各個層面順利運作的核心動力。
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人際關係裡,一旦失去信任,很多事就會停擺。我們的身體、神經系統、情感、靈性和心理天生就有「信任」的傾向。信任就像是一種推動一切運作的「通用貨幣」。既然如此,我們就得學會如何善用信任,並成為真正懂得信任的人。
深受歡迎的俄國劇作家安東‧契訶夫說:「你必須相信他人、懷抱信任,否則人生寸步難行。」他說的沒錯。通常,「相信我就對了」這句話本身其實沒什麼意義,甚至對某些人來說,反而是一種警訊。相較之下,你能不能被信任,也能不能去信任他人,這才是真正的關鍵。懂得信任誰、以及如何去信任,將會為你生活所有層面帶來深刻且正面的影響。
你渴望擁有穩定又健康的關係嗎?那麼,你需要具備幾個關鍵能力:在信任對方之前,懂得先做出有效評估;當關係出現裂痕時,能夠看清信任是如何被破壞的;當重要關係因誤解或溝通不良而出現問題時,學會如何修復。
你希望生活各方面、人際關係都能順利運作嗎?那就從現在開始學習:怎麼讓信任真正發揮作用、怎麼更有眼光地識人,以及如何隨著你在個人或職場上的投入逐漸加深,對你所選擇信任的人、公司、領導者或機構,也能越來越有信心。
接下來,我們會先從理解信任的運作方式開始,接著討論如何修復出現問題的關係。然後,我們將學習如何觀察一個人是否具備可信特質,並藉此判斷什麼時候適合給予信任。
同時,我們也會深入一個同樣重要的面向:認識自己,包括自己的內在驅力、受過的傷,以及那些還沒被修補的部分。你會發現,信任不只是與他人有關,它其實也是一段認識自己的旅程。
現在,我邀請你一起踏上這段旅程,在信任中學習、成長。因為信任,就是讓人生各個層面順利運作的關鍵動力。

試閱

第一部|信任,驅動人生

01 一切繫於信任

那天上午,氣氛格外緊繃。雖然我對處理職場中的高壓場面早已習以為常,但對眼前即將發生的狀況,仍感到措手不及。
客戶臨時通知我,要我協助主持一場危機會議。這家全球性企業緊急召開董事會,試圖為公司做最後一搏。執行長與董事長之間長達一年的內部角力,已經來到臨界點,其中一方隨時可能憤而離職。無論是哪一方走人,都將登上國際新聞頭條,進而牽動數十萬人的生計,並引發嚴重的資金風險。為了阻止事態失控,董事會緊急召開這場關鍵協調會議。
我們開門見山,將所有問題攤在陽光下,確保與會者都以相同的事實為基礎展開討論。目的是化解兩位高層領導之間的衝突,為公司的持續成長保住穩定局面。根據會前訪談,董事會半數支持董事長、半數支持執行長,但兩人立場鮮明、各持己見。
在與會者輪流表達個人觀點的過程中,氣氛雖緊張,仍維持基本的尊重。然而,一個突如其來的舉動,瞬間讓現場陷入低氣壓。當執行長以失禮且帶有情緒的語氣打斷主席(即董事長),並逕自發言後,整場會議開始失控。
董事長在眾人注視下輕輕闔上文件夾。他低垂視線,沉默數秒,最後抬眼環視全場說:「我受夠了。你們誰要接手就接手。我不幹了。祝你們好運。」說完,他站起身,朝門口走去,現場一片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意識到情勢危急,卻無人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董事長顯然已下定決心要辭職,並在這場原本旨在挽救公司的閉門會議中,選擇中途離席。
我當下也不知所措,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我必須阻止破局。
我立刻起身,衝向房間另一頭,直接站到董事長面前,隨即坐在地板上,擋住他的去路。
「請等一下,」我說。「你可以離開,但一旦走出這扇門,就會引發一連串無法挽回的後果,牽動數十萬人的生計。在你離開之前,我只有一個請求:請你坐下來——就在這裡,陪我一會兒。」
有時候,對方會因為你出其不意的舉動而停下腳步,那天的情況,大概就是如此。董事長果然在地板上坐了下來。
我問他:「剛才他那樣對你,你是什麼感覺?」
他沉默地看著我許久,才緩緩開口:「我……我……其實不知道……」他的下巴微微顫抖,語氣遲疑。這位位高權重的男人,一位聲名顯赫的律師與產業領袖,此刻卻語不成聲:「他……他讓我覺得……我好像……無路可走……」
情緒的激動與內在的傷痛如潮水般湧上來,他無法再說下去。
不久,我注意到會議室另一頭傳來動靜。執行長走近,在我們身旁坐下。他望著董事長,語氣誠懇地說:「我從來不知道我讓你有這種感覺。我真的不知道。我從來沒想讓你有這種感覺。我真的非常、非常抱歉。」
董事長抬起頭看著他,沉默片刻後轉向我,臉上帶著迷惘與遲疑,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我看了看眾人,便說:「我要暫時用一下這個會議室。等我們準備好,再請各位進來。」
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我們三個人只反覆做了一件事:對話、傾聽,再對話……
最後,我請董事會成員回到會議室,向他們宣佈:「我們開始處理正事了。」
在剩下的會議時間裡,董事們不僅聽見兩位領導者坦誠說出彼此的心結,也了解他們未來將如何繼續合作。相較於幾個小時前的緊張與對立,情勢已有明顯好轉。這場危機終於化險為夷。
這段故事揭示一個關鍵問題:我們常常不了解嫌隙是如何產生的,也不知道該透過什麼樣的機制,才能讓關係回到如同剛才那樣的平和與理解。
這正是本書的核心目的:幫助你了解信任是如何破裂的,又該如何修復。

你能感同身受?

你或許不是執行長,也不是董事長,但對這個故事中的互動張力、溝通障礙和情緒反應,你一定不陌生。你明白關係破裂是什麼感覺,也懂得在兩方意見不合、充滿張力的場面中,身為「夾心餅乾」有多為難;你體會過信任的人讓你失望的痛,也清楚那種信任被辜負後的傷。
你或許也經歷過以下類似的情境:
• 你原本深信配偶對你忠誠專一,卻發現對方背叛了你。
• 你將整個事業託付給合夥人,卻沒想到他轉身投入競爭對手的懷抱。
• 你交付重任給某個人選,卻發現他能力遠遠不足,無法勝任你的信任。
• 你相信某位牧師能照顧你的心靈,卻震驚地發現他過著雙面生活。
• 你將私密的心事傾訴給朋友,卻沒想到他到處散播你的秘密。
• 你摯愛的手足因為遺產問題與你反目成仇,而你痛心地發現,對他而言,那筆錢比你們的手足之情還重要。
• 你傾力栽培的員工,卻背著你自行創業,或帶著你傳授的寶貴知識投向競爭對手。
• 你一向信賴的隊友,最終讓你失望。
• 你深愛的人,卻沒有能力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應你的愛。
那些信任崩塌的往事、背棄你的人,以及事件的來龍去脈,你至今仍記憶猶新。人與人之間背叛的形式千百種,但留下的痛楚卻驚人地相似——心碎、幻滅、憤怒。於是,你收回對他人的信任,對未來的互動保持距離,心中充滿猜疑與不安。簡言之,背叛與信任破裂帶來的痛苦,總是刻骨銘心。

信任,不只是一種感受

我們對「信任」這個詞和它所代表的概念並不陌生。我們知道它的意義,了解它在關係中所發揮的力量,也清楚當信任破裂時,那種難以言喻的痛有多深。
《韋氏線上詞典》(Merriam-Webster.com)將trust作為名詞時定義為:「對某項人事物的特質、能力、力量或真實性所產生的確信與信賴。」這樣的定義相當精準,不過我更喜歡《劍橋詞典》對trust作為動詞時的詮釋:「相信某人的善意與誠信,相信他不會傷害你;或相信某事物是安全可靠的。」
前面提過,在面對陌生人或未知情境時,我們內心往往會先問:「這安全嗎?」人們渴望在生活中感受到安全與穩定,而信任,正是帶來這兩種感受的關鍵來源。
當我們將這兩個定義結合起來,本書的核心主題也就一目了然:信任,是一種源自安全感的確信,讓我們相信對方會以多種方式回應並滿足我們的需求。
當你遇見一個人,無論是潛在的戀愛對象、雇主或員工、新鄰居或點頭之交,通常都會產生一種直覺,讓你感覺:「我們好像挺合得來」,也可能是「說不上來,但這個人讓我有點不安。」而你往往會根據這樣的感覺,做出某種行為上的回應。
這些行動所帶來的後果,有時只是小事一樁,比如在球賽中請鄰座幫你看顧外套,結果回來後外套完好如初;但也可能攸關一生,例如牽手踏上婚禮紅毯。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你都是憑著一種感覺,踏出了信任的第一步,也因此讓自己處於某種容易受傷的脆弱狀態。信任的當下,也意味著你冒著信任落空的風險——一旦對方背信,你所承受的,便是傷害。
人們常以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信任其實不難,自認能夠迅速察覺任何可疑之處。說實話,這種情況我們都看過太多次了。像是某位家族成員聽信業務員的說法,以為那輛二手車很可靠;又或者朋友剛交往的新男友明顯自戀,但她卻覺得他自信又有魅力。
遇到這類情形,我們往往百思不解:為什麼我們所關心的人,會對明顯的事實視而不見?甚至生出小小的優越感,心想:「他怎麼會信這種話?」然後在心裡默默補上一句:「要是我,就不會上當。我比較聰明,早就看出不對勁了。」
我們覺得自己就像箴言22章3節裡那種比較機警的人:「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但我要告訴你:沒錯,信任往往是從感覺開始,但真正的信任,不能只憑直覺、情緒或第一印象。它還需要建立在更具體、可觀察、值得信賴的特質之上。
這正是本書第二部將深入探討的核心內容。





信不信由你——信任其實很性感

有一位客戶曾說過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我以前從不知道,信任竟然可以這麼性感。」我覺得這說法非常有意思,便請他進一步解釋。
他說,當時因工作安排,他必須與一位婚前曾認真交往過的前女友頻繁接觸。他擔心妻子知道後會要求他退出這個專案,但這麼做將對他的職涯造成不小影響,讓他陷入兩難。
沒想到當他向妻子坦承這些想法時,她的反應出乎意料,令人驚喜。她說:「我一點也不擔心,我完全相信你,真的不需要那樣想。」
他心中的那塊大石終於落了地,畢竟他真的無意與前女友再續前緣。不過,他也很清楚,這段密切接觸的工作關係,對妻子而言可能是一種困擾。
沒想到,就在第一次與團隊出差的晚餐會議中,就出現他與前女友獨處的情況。當晚,同事們陸續離席回房,最後只剩下他和前女友兩人留在餐桌前交談。此時,他的腦海閃過一個念頭:如果他真的想對妻子不忠,和眼前這位前女友發生什麼,其實再容易不過了。
但就在那一刻,他想起了妻子對他的信任——即使她知道他有背叛的機會,卻仍然深深地、毫無保留地相信他。
他坐在那裡,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妻子對他的信任有多深。他告訴我,愈是回想,內心對她的愛與渴望就愈加湧動,幾乎要滿溢而出。他只想盡快結束晚餐,立刻回房打電話給她。那一刻,他深刻體會到什麼是被信任融化,什麼是心靈的連結。
難怪他說:「我從來不知道,信任竟然這麼性感。如果當時她就在我身邊……」(咳,後面的細節就留給各位自由想像吧。)
妻子的信任,讓他更願意靠近她、投入更多情感與承諾。信任不只能建立關係,更能深化彼此的連結,甚至喚醒我們內在最深的忠誠。我會在第二章,進一步說明背後的生理與心理機制。
這個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正好呼應了本書前言的結論:信任是推動人生各個層面順利運作的核心動力。我說過,人類在生理結構、神經系統、情緒反應、靈性需求與心理設計上,天生就是為了建立信任而被創造的。
當我們願意信任,人生就會開始順利運轉;而當信任達到一定的高度,各種正向能量也會隨之流動,讓一切運作得更加順暢。反之,當信任逐漸下滑時,那種不安與疏離的感覺,你一定不陌生;而當信任徹底破裂時,情況通常會急轉直下,糟到難以挽回。
你對信任的經驗,早已讓你明白它所蘊含的強大力量。正如我之前提過的,信任是推動人生各個層面運作的核心動力。也因此,我向來積極鼓勵大家學習信任,並把它當作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為什麼我們需要信任?

信任為什麼這麼重要?讓我從幾個具體面向說明,並列舉生活中那些特別仰賴信任的關鍵層面:
• 人從出生開始,生理與心理的成熟都建立在信任之上,包括腦部發育、體重成長、免疫系統運作、智力、語言與社交能力等發展。
• 原生家庭中的信任經驗,深刻影響一個人成年後在婚姻及人際關係中的信任能力。1
• 在經濟層面,信任提升能帶動商業投資、累積人力資本、優化組織運作,進而促進經濟成長。
• 幸福的夫妻相信,彼此在關鍵時刻一定會互相支持;不幸福的夫妻則缺乏這種信任基礎。2
• 以重建情感信任為核心的伴侶治療,成功率明顯提高。3
• 團隊中互信程度越高,整體績效表現越優異。
• 更容易信任他人的人,身體較強壯,健康問題較少,壽命較長,心理狀態也更穩定,較少出現焦慮與憂鬱。
• 高度信任他人的領導者,在多項領導指標中表現更為出色。
• 在婚姻關係中,信任程度越低,大腦處理情緒與衝突的能力越差,離婚風險也相對提高。
• 信任影響企業的績效、人才留任與客戶體驗;一旦缺乏信任,企業將面臨各種管理問題。
• 建立在同理心基礎上的信任,可以緩解各種生活焦慮。
• 手術團隊的成果與學習效能,會因成員間的信任而顯著提升;同樣地,企業的行銷成效與品牌忠誠度,也深受其建立信任能力的影響。
• 所謂「社會信任」——即對他人懷抱正向態度與基本信賴——能促進個人成功、維持健康、減輕焦慮、增進整體福祉、健康與教育成果,提升整體社會的身心健康;相反地,當社會信任低落時,這些正向效應也將一一瓦解。4

這些例子不勝枚舉,但我希望你已經明白:信任在生活的每個領域都扮演關鍵角色,而我們每個人也都需要信任,才能活得更好。
學者羅德瑞克・克瑞默(Roderick M. Kramer)提醒我們,信任具有雙面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潛藏風險。
他指出,人類天生具備信任的傾向,這種傾向來自我們的基因與童年經驗;從整個物種的角度來看,信任機制對人類的生存確實有益。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願意信任的本能,卻常常也讓我們陷入困擾,因為分辨可信對象也並非易事。
在物種層面,只要大多數人是可信的,社會就能運作;但在個人層面,只要信錯一次,後果可能就極為嚴重。5
讀到克瑞默的這段話時,你或許心想:「這還用說嗎?信任當然是個人層面最難處理的問題。」也正因如此,我希望你能透過本書,學會兩項關鍵能力:「辨識值得信任的人」以及「學會如何信任他人」。
這將幫助你累積更多正面的信任經驗,減少受傷的機會。無論你過去的信任經歷是順利、挫折,或兩者交織,我深信,你未來在信任這條路上的表現將會越來越好。
請記住,這樣的信念至關重要,因為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與信任息息相關。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998062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