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終於開竅了
……在尚未報名的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前提的大問題。
……記憶問題,……,任憑我前一天如何努力背誦,到了考試的時候,還是會忘得一乾二淨。
這科並不是我看不懂,而是看過後無法儲存、記憶在腦中。說句玩笑話:「人家是過目不忘,我卻是過目即忘。唸在嘴裡還記得,書一闔起來就忘了」。記憶問題不解決,我就會輸在這科,若這科解決了,也許還會對其他專業科目大有助益。
趕在報名前一週,我辭掉了工作,也辦理了休學,以便全心全力來面對這場考試。為了解決記憶困境,我專程到台北市重慶南路的各大書局找尋相關書籍來參考。但是整整花了兩天時間逛書店,仍然空手而返。我很失望,也很驚慌!
回到屏東,我還是不死心,再到屏東市經銷升學參考書的「大中書局」尋寶,果然「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不到一刻鐘,我就在一本升大學的「本國史地重點整理參考書」序中看到史地準備要領,其中介紹了兩句口訣:
一、有關歷史的口訣:「餓的話每日熬一鷹。」這是八國聯軍記憶訣:俄德法美日奧義英等八國。
二、有關地理的口訣:「東西南北中,泰華衡恒嵩。」這是中國五嶽記憶訣:是指東泰山、西華山、南衡山、北恒山及中嵩山等五嶽。
我頓時眼睛為之一亮,高興的在心中吶喊「我得救了!」、「就是它」、「這樣記憶的話,我行!」獲得這個諧音、押韻及聯想的記憶秘訣後,我立即開竅,並有所領悟:原來連「背多分」的史地科目都不用死背,只要有訣竅就可以輕鬆記憶,永久不忘。
27.從選手變教練
「金榜題名時」,與「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被古人並列為人生四大樂事。可是這種考試結果,在我看來,只不過是快樂一時而已。真正值得回味的地方,可能只有準備過程中的甘苦,例如遇到讀書、記憶上的瓶頸與困難,獲得突破與解決時,那種“Oh! Yeah!”的喜悅或“Aha!”的領悟,才是最引人入勝之處。尤其能將這樣的歡樂與一群考友分享,讓屢試不中者豁然開朗、突飛猛進,因而金榜題名,才是人間極樂,也許這就是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孟子.梁惠王下》)。
有感於自己曾經讀書不得要領而身陷考試的苦海,卻在偶然間開竅領悟,獲得讀書、記憶之鑰,掙脫考試桎梏。基於同理心,我不應獨享;基於社會責任心,我不該獨善其身;更基於精進心,只有勝過周遭的考友還不夠,我必須將一得之愚,公開與考友分享,再盡快開創可以贏過更多考生的讀書、記憶良方,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確保上榜。……
檢視自己過去「如何從一位讀書效果不佳的考試失敗者,一變而為連續參加多次公職考試的上榜者?」反思之後,歸納出三大主要關鍵:一為有效的讀書方法、二為靈活的記憶技巧、三為正確的申論答題經驗。後來我將其定名為「公職考試上榜心法」。
……
雖然每個人讀書考試的基礎、條件、態度、習慣等方面,可能具有個別的特殊性,例如資優生或天才型考生的讀書考試方法未必就適合一般人。我的國考準備模式是否也能成功地複製於其他考生身上?這確實是不得不顧慮的問題。……
但是,一想到自己資質魯鈍、才能平庸、學歷不高,都可以運用上述方法成功上榜,相信與我程度相近,甚至資質比我更好的學員,應該可以適用並有效遷移。至於條件比我稍遜者,因為與我相距不遠,若由我來引導他們,應該比科班出身的老師來教他們會更適當,畢竟我能設身處地的以自身經驗來讓他們借鏡。
45.我的考試理念與具體實踐
從個人應考或補習班教學期間所採用的考試策略,以及我所奉行不渝的考試理念,讀者應該約略可知,關於準備公職考試,我不贊同「苦讀」,因為苦讀不能持久,更不認同「死讀(死背)」,因為死背毫無希望。
我國公職考試的特質不同於其他考試,……。準備這樣的考試,不得不做策略性及功利性的考量。因此,參加公職考試的讀書,會與做學問的讀書有所不同。
所以,如何選擇考取機會最大的考試類科?如何以最短的時間做較佳的準備?以何種方式準備才能技冠群倫?在準備公職考試時,其他考生是採用哪些方式準備?他們有哪些優勢?他們有哪些弱點與盲點?自己又有哪些優缺點?如何突破公職考試中形成的意識框架?在準備考試的各環節中,例如閱讀、記憶和申論作答,還有哪些可以改善的空間?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有哪些關鍵性的考試資源必須充分運用?考生是否具備考試資源,如時間資源、考試資訊及考生知能,並能有效運用?這些屬於公職考試「戰略」層次的考試策略,絕對不能忽視。
我的考試理念並未忽略「戰術」層次,如何準備各種考試科目當然很重要,但是考生若未從更高的視野、更廣的角度、更長遠的思維、更從容的態度,以及更具特色的考試策略來面對公職考試,而只是一股腦的埋頭苦讀,又如何能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
……
我一直認為,公職考試不就是要錄取會做事的人嗎?那麼考生參加公職考試時,就必須具備或展現出做事的能力。既然如此,在為準備考試而讀書的時候,就要養成「做好事,做對事」的習慣與能力,這種潛規則,才是確使考生能順利考取公職的保證。
46.國文的準備法──公文
對於國文這科,不少考生可能不曾用心準備,或不知該如何準備,以致成績不如理想,造成落榜的命運,卻不自知。國文常被誤以為對上榜與否的關係不大,然而從個人所知的大部分上榜者(尤其是榜首)的成績來看,無論是哪一個層級的公職考試,國文都占有決定性的關鍵因素,所以不容忽視。
……
關於函的準備要領如下:
「函文程式」記憶訣
一、公文記得要存檔:右上角寫「檔號及保存年限」。
二、公文由誰發出來:發文者為何?機關又何在?
「發文機關全銜與文別」、「發文機關地址與聯絡方式(承、電、傳E-MAIL)」。
三、公文是要發給誰:受文者為何?機關又何在?
「(郵遞區號)、(地址)、受文者」。
…
四、公文身分要註記:發文日期字號等管理資訊為何?
「發文日、字、速、密、附」。
五、公文本體有三段:主旨、說明及辦法。
六、公文正副首長簽:公文署名(用印)才出門!
「正本」、「副本」,都要「機關首長署名」。
……在尚未報名的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前提的大問題。
……記憶問題,……,任憑我前一天如何努力背誦,到了考試的時候,還是會忘得一乾二淨。
這科並不是我看不懂,而是看過後無法儲存、記憶在腦中。說句玩笑話:「人家是過目不忘,我卻是過目即忘。唸在嘴裡還記得,書一闔起來就忘了」。記憶問題不解決,我就會輸在這科,若這科解決了,也許還會對其他專業科目大有助益。
趕在報名前一週,我辭掉了工作,也辦理了休學,以便全心全力來面對這場考試。為了解決記憶困境,我專程到台北市重慶南路的各大書局找尋相關書籍來參考。但是整整花了兩天時間逛書店,仍然空手而返。我很失望,也很驚慌!
回到屏東,我還是不死心,再到屏東市經銷升學參考書的「大中書局」尋寶,果然「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不到一刻鐘,我就在一本升大學的「本國史地重點整理參考書」序中看到史地準備要領,其中介紹了兩句口訣:
一、有關歷史的口訣:「餓的話每日熬一鷹。」這是八國聯軍記憶訣:俄德法美日奧義英等八國。
二、有關地理的口訣:「東西南北中,泰華衡恒嵩。」這是中國五嶽記憶訣:是指東泰山、西華山、南衡山、北恒山及中嵩山等五嶽。
我頓時眼睛為之一亮,高興的在心中吶喊「我得救了!」、「就是它」、「這樣記憶的話,我行!」獲得這個諧音、押韻及聯想的記憶秘訣後,我立即開竅,並有所領悟:原來連「背多分」的史地科目都不用死背,只要有訣竅就可以輕鬆記憶,永久不忘。
27.從選手變教練
「金榜題名時」,與「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被古人並列為人生四大樂事。可是這種考試結果,在我看來,只不過是快樂一時而已。真正值得回味的地方,可能只有準備過程中的甘苦,例如遇到讀書、記憶上的瓶頸與困難,獲得突破與解決時,那種“Oh! Yeah!”的喜悅或“Aha!”的領悟,才是最引人入勝之處。尤其能將這樣的歡樂與一群考友分享,讓屢試不中者豁然開朗、突飛猛進,因而金榜題名,才是人間極樂,也許這就是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孟子.梁惠王下》)。
有感於自己曾經讀書不得要領而身陷考試的苦海,卻在偶然間開竅領悟,獲得讀書、記憶之鑰,掙脫考試桎梏。基於同理心,我不應獨享;基於社會責任心,我不該獨善其身;更基於精進心,只有勝過周遭的考友還不夠,我必須將一得之愚,公開與考友分享,再盡快開創可以贏過更多考生的讀書、記憶良方,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確保上榜。……
檢視自己過去「如何從一位讀書效果不佳的考試失敗者,一變而為連續參加多次公職考試的上榜者?」反思之後,歸納出三大主要關鍵:一為有效的讀書方法、二為靈活的記憶技巧、三為正確的申論答題經驗。後來我將其定名為「公職考試上榜心法」。
……
雖然每個人讀書考試的基礎、條件、態度、習慣等方面,可能具有個別的特殊性,例如資優生或天才型考生的讀書考試方法未必就適合一般人。我的國考準備模式是否也能成功地複製於其他考生身上?這確實是不得不顧慮的問題。……
但是,一想到自己資質魯鈍、才能平庸、學歷不高,都可以運用上述方法成功上榜,相信與我程度相近,甚至資質比我更好的學員,應該可以適用並有效遷移。至於條件比我稍遜者,因為與我相距不遠,若由我來引導他們,應該比科班出身的老師來教他們會更適當,畢竟我能設身處地的以自身經驗來讓他們借鏡。
45.我的考試理念與具體實踐
從個人應考或補習班教學期間所採用的考試策略,以及我所奉行不渝的考試理念,讀者應該約略可知,關於準備公職考試,我不贊同「苦讀」,因為苦讀不能持久,更不認同「死讀(死背)」,因為死背毫無希望。
我國公職考試的特質不同於其他考試,……。準備這樣的考試,不得不做策略性及功利性的考量。因此,參加公職考試的讀書,會與做學問的讀書有所不同。
所以,如何選擇考取機會最大的考試類科?如何以最短的時間做較佳的準備?以何種方式準備才能技冠群倫?在準備公職考試時,其他考生是採用哪些方式準備?他們有哪些優勢?他們有哪些弱點與盲點?自己又有哪些優缺點?如何突破公職考試中形成的意識框架?在準備考試的各環節中,例如閱讀、記憶和申論作答,還有哪些可以改善的空間?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有哪些關鍵性的考試資源必須充分運用?考生是否具備考試資源,如時間資源、考試資訊及考生知能,並能有效運用?這些屬於公職考試「戰略」層次的考試策略,絕對不能忽視。
我的考試理念並未忽略「戰術」層次,如何準備各種考試科目當然很重要,但是考生若未從更高的視野、更廣的角度、更長遠的思維、更從容的態度,以及更具特色的考試策略來面對公職考試,而只是一股腦的埋頭苦讀,又如何能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
……
我一直認為,公職考試不就是要錄取會做事的人嗎?那麼考生參加公職考試時,就必須具備或展現出做事的能力。既然如此,在為準備考試而讀書的時候,就要養成「做好事,做對事」的習慣與能力,這種潛規則,才是確使考生能順利考取公職的保證。
46.國文的準備法──公文
對於國文這科,不少考生可能不曾用心準備,或不知該如何準備,以致成績不如理想,造成落榜的命運,卻不自知。國文常被誤以為對上榜與否的關係不大,然而從個人所知的大部分上榜者(尤其是榜首)的成績來看,無論是哪一個層級的公職考試,國文都占有決定性的關鍵因素,所以不容忽視。
……
關於函的準備要領如下:
「函文程式」記憶訣
一、公文記得要存檔:右上角寫「檔號及保存年限」。
二、公文由誰發出來:發文者為何?機關又何在?
「發文機關全銜與文別」、「發文機關地址與聯絡方式(承、電、傳E-MAIL)」。
三、公文是要發給誰:受文者為何?機關又何在?
「(郵遞區號)、(地址)、受文者」。
…
四、公文身分要註記:發文日期字號等管理資訊為何?
「發文日、字、速、密、附」。
五、公文本體有三段:主旨、說明及辦法。
六、公文正副首長簽:公文署名(用印)才出門!
「正本」、「副本」,都要「機關首長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