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不依賴記憶、不腐朽過時的筆記——未來筆記術
■寫下「不依賴記憶的筆記」
首先,我要問你一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寫筆記?」
幾乎所有被問到這個問題的人,都會回答:「為了不要忘掉當下接收的資訊。」
的確,我們平常寫筆記是為了這個目的吧!但是,如果只有這樣,我們就幾乎沒有使用到隱藏在筆記背後的效果。
那麼,筆記真正的效果是什麼呢?那就是創造「思考的契機」。
前言中也提到,沒有運用技術,單純記下結果或資訊的筆記,會隨著時間腐敗,最後變成「連自己也看不懂在寫什麼」的筆記。
正因如此,為了讓筆記不管過了多久都能常保新鮮,必須事先將筆記寫得讓「自己之後回顧也能看得懂」。
所以在寫筆記時,首先請想像回顧筆記的自己,在筆記中寫下給「未來的自己」的訊息,譬如記下「該從哪個部分開始思考」「哪個部分是重點」等。思考該如何把訊息傳達給未來的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像這種寫下「思考線索」的筆記,不僅能夠提升工作效率,也容易孕育出新的想法。
那麼,實際來說,筆記到底該怎麼寫比較好呢?接下來,我就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仔細地向各位介紹寫筆記的方法吧。
寫出喚醒記憶的筆記
我們該如何為未來的自己留下「思考的線索」呢?
基本的訣竅就是預設未來的自己幾乎不記得「現在」的事情。不不,多少會記得一點吧?這麼想是不行的。我們即使覺得自己「想到了一個非常棒的點子」或「聽到了很棒的故事」,多半也會在隔天忘記——不,應該連幾分鐘後都記不得吧。所以首要之務,就是完全不能信任未來的自己。一切就從這裡開始。
接著,再將回顧筆記的讀者設定為「遺忘一切的未來的自己」,依此思考應該在筆記中寫什麼、留下哪些訊息才好。不過,該做的事情非常單純——只要想像未來的自己即可。
「這樣寫應該看得懂吧」「這麼寫自己應該會覺得有趣吧」或是「這樣應該無法把訊息傳達給未來的自己吧」等等,一邊寫筆記,一邊做出各式各樣的推測,就能讓寫筆記變得像玩遊戲一樣,出乎意料地有趣。
而且,這個比想像中簡單的方法,能夠展現顯而易見的成效,因此執行起來也沒負擔。別只依賴大腦,要善用筆記術
話說回來,記憶力是一種能夠輕易擴張的能力,雖然我們不太會意識到這點。對人類來說,開車移動的速度比雙腳跑步的速度要快;跳躍的時候,使用跳床也能跳得更高。換句話說,人類只要使用工具,就能擴張自己的能力。
記憶力也一樣。也就是說,只要使用工具提升記憶力,我們就不用為了記性不好煩惱,而且使用最新的機器或應用程式,也能獲得更驚人的記憶力與發想力。
現在這個時代,人們必須處理龐大到近乎棘手的資訊。所以,我們不能只依賴大腦,還必須將筆記寫在筆記本上,作為推動大腦運轉的開端。就像把電腦硬碟裝不下的資訊儲存在外接硬碟中,需要時再取出使用一樣,我們也必須把資訊儲存在大腦外部能夠隨時存取的工具中,而這個儲存資訊的工具就是「未來筆記」。未來筆記在往後資訊爆炸的時代,更是必要的技術。
只要使用這個「未來筆記」技術,就能井然有序地順利存取各式各樣的資訊,而且還能提升工作效率,順利想出新的點子。就連已經遺忘的過去記憶,也能驚人地再度復活、獲得應用。
這樣做,喚醒被遺忘的點子
首先,就讓我開始為各位介紹喚醒、活用過去點子的筆記術吧!
這個筆記術是第三章將會介紹的「筆記年月日」。
方法很簡單。就像人類有出生年月日一樣,筆記也有誕生的日期,只要記下這個日期即可。
「就這樣?」想必很多人會這麼懷疑吧!但沒錯,就這樣。
事實上,當初剛開始寫筆記的時候,我也以為日期什麼的沒有意義。我記下日期只是為了方便整理,但是當我持續這麼做之後,過去想到的點子,意外地在未來接二連三地復活了。記下日期非常簡單,實際效果卻很出色。
接下來就讓我來告訴各位,使用「筆記年月日」的技巧,可以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吧!
我的筆記本封面上都會寫下「筆記年月日」,這麼做能夠讓我知道寫下這本筆記的時期、日期及季節。而筆記本中的每份筆記,也都寫下「筆記年月日」作為標題。
這個步驟雖然很不起眼,但只要持續實踐,就能讓你與資訊重逢。
「與資訊重逢」——或許各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但這正是不浪費過去想出的點子、並在未來催生新點子時的特效藥。
舉例來說,各位在工作時,都有過因為想不出點子而煩惱的經驗吧?或許是沒有靈感,也可能是沒看到有趣的資訊……這時候,回頭翻翻過去的筆記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回顧過去的筆記,能夠找出以前因為覺得「有趣!」而記錄下來的資訊。
但是,有時即使回顧過去的筆記,也很難找到剛好適合的點子,只有時間白白流逝,最後白忙一場。這時候,為了提升「與資訊重逢」的精確度,可使用「筆記年月日」的技巧,翻閱過去「相同日期」前後的筆記。這麼一來,就能翻到過去的自己,在與現在相同的月份、相同的季節、相同的氣溫、相同的活動、相同的心情下所寫的資訊。只要透過「筆記年月日」回溯過去的時間,就能與過去自己的感受及時間相遇。
當然,即使只是回頭翻翻過去的筆記,也能得到充分的效果。但是,為了提升「重逢的精確度」,回顧在類似感受下寫的筆記很重要。這麼做能與自己過去的感受重逢,並刺激新的感受。
現在想不到的事,或許以前就已經考慮過了。重新翻閱過去的筆記,能夠成為想出適用於現在的新點子之契機。
「筆記年月日」是非常簡單的方法,但至今為止,我已經有過好幾次透過這個方法成功的經驗。那麼,在此我就舉出其中一個例子來介紹吧!
活用筆記,創造出熱銷一百三十萬件的商品
我以前曾經寫下這樣的筆記:
曬不黑。不曬黑。女生最愛聽的話。
這是我在大約七年前,經常在電視廣告中聽到「今年曬不黑」這句台詞時寫下的筆記。「筆記年月日」是二○○九年五月十日。
接著在隔年冬天,我接到一個製作廣告的委託案,商品是永旺集團將在夏天推出的機能T恤。這件T恤主打的機能是「抗UV」,但其他公司的商品也強調各式各樣的機能,因此這個資訊可能會就此被埋沒。
當時的季節是冬天,我一直想像不出夏天的感覺。經過一番苦戰後,在別無他法之下,我回頭翻了翻自己過去的筆記。我鎖定的筆記日期是T恤預定販賣的五月,而我在當時的筆記中,與「曬不黑」這句話重逢。
「曬不黑」是所有化妝品公司在夏天前的廣告都會用的台詞,因此運用在T恤上,就能讓T恤與其他商品的廣告產生相乘效果,讓這件「曬不黑T恤」成為夏天的流行單品之一,雜誌也將其當成「防曬商品」報導。那一年,這款「抗UV」T恤熱銷了一百三十萬件,成為熱門商品。
除此之外,我還有許多透過回顧筆記想出新點子的例子,但在每個例子中,我都不是漫無目標地翻閱以前的筆記。正因為有「筆記年月日」這個路標,我才能與每個點子重逢,讓它們復活。如果能在筆記中再次遇到完全適合的資訊,就更有可能想出有趣的點子。
我想各位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無論一個點子有多棒,只要不使用,就會立刻被遺忘並死去,不可能永遠留下印象。
但是,這些死去的點子中,也許有一些非常棒,或者到了現在可能很受歡迎的點子。我們可以讓過去的點子變成未來的點子,讓這些點子不至於白白浪費。而這個「筆記年月日」,就是基於「愛惜點子」的精神所產生的、讓點子復活的咒語。
■寫下「不依賴記憶的筆記」
首先,我要問你一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寫筆記?」
幾乎所有被問到這個問題的人,都會回答:「為了不要忘掉當下接收的資訊。」
的確,我們平常寫筆記是為了這個目的吧!但是,如果只有這樣,我們就幾乎沒有使用到隱藏在筆記背後的效果。
那麼,筆記真正的效果是什麼呢?那就是創造「思考的契機」。
前言中也提到,沒有運用技術,單純記下結果或資訊的筆記,會隨著時間腐敗,最後變成「連自己也看不懂在寫什麼」的筆記。
正因如此,為了讓筆記不管過了多久都能常保新鮮,必須事先將筆記寫得讓「自己之後回顧也能看得懂」。
所以在寫筆記時,首先請想像回顧筆記的自己,在筆記中寫下給「未來的自己」的訊息,譬如記下「該從哪個部分開始思考」「哪個部分是重點」等。思考該如何把訊息傳達給未來的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像這種寫下「思考線索」的筆記,不僅能夠提升工作效率,也容易孕育出新的想法。
那麼,實際來說,筆記到底該怎麼寫比較好呢?接下來,我就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仔細地向各位介紹寫筆記的方法吧。
寫出喚醒記憶的筆記
我們該如何為未來的自己留下「思考的線索」呢?
基本的訣竅就是預設未來的自己幾乎不記得「現在」的事情。不不,多少會記得一點吧?這麼想是不行的。我們即使覺得自己「想到了一個非常棒的點子」或「聽到了很棒的故事」,多半也會在隔天忘記——不,應該連幾分鐘後都記不得吧。所以首要之務,就是完全不能信任未來的自己。一切就從這裡開始。
接著,再將回顧筆記的讀者設定為「遺忘一切的未來的自己」,依此思考應該在筆記中寫什麼、留下哪些訊息才好。不過,該做的事情非常單純——只要想像未來的自己即可。
「這樣寫應該看得懂吧」「這麼寫自己應該會覺得有趣吧」或是「這樣應該無法把訊息傳達給未來的自己吧」等等,一邊寫筆記,一邊做出各式各樣的推測,就能讓寫筆記變得像玩遊戲一樣,出乎意料地有趣。
而且,這個比想像中簡單的方法,能夠展現顯而易見的成效,因此執行起來也沒負擔。別只依賴大腦,要善用筆記術
話說回來,記憶力是一種能夠輕易擴張的能力,雖然我們不太會意識到這點。對人類來說,開車移動的速度比雙腳跑步的速度要快;跳躍的時候,使用跳床也能跳得更高。換句話說,人類只要使用工具,就能擴張自己的能力。
記憶力也一樣。也就是說,只要使用工具提升記憶力,我們就不用為了記性不好煩惱,而且使用最新的機器或應用程式,也能獲得更驚人的記憶力與發想力。
現在這個時代,人們必須處理龐大到近乎棘手的資訊。所以,我們不能只依賴大腦,還必須將筆記寫在筆記本上,作為推動大腦運轉的開端。就像把電腦硬碟裝不下的資訊儲存在外接硬碟中,需要時再取出使用一樣,我們也必須把資訊儲存在大腦外部能夠隨時存取的工具中,而這個儲存資訊的工具就是「未來筆記」。未來筆記在往後資訊爆炸的時代,更是必要的技術。
只要使用這個「未來筆記」技術,就能井然有序地順利存取各式各樣的資訊,而且還能提升工作效率,順利想出新的點子。就連已經遺忘的過去記憶,也能驚人地再度復活、獲得應用。
這樣做,喚醒被遺忘的點子
首先,就讓我開始為各位介紹喚醒、活用過去點子的筆記術吧!
這個筆記術是第三章將會介紹的「筆記年月日」。
方法很簡單。就像人類有出生年月日一樣,筆記也有誕生的日期,只要記下這個日期即可。
「就這樣?」想必很多人會這麼懷疑吧!但沒錯,就這樣。
事實上,當初剛開始寫筆記的時候,我也以為日期什麼的沒有意義。我記下日期只是為了方便整理,但是當我持續這麼做之後,過去想到的點子,意外地在未來接二連三地復活了。記下日期非常簡單,實際效果卻很出色。
接下來就讓我來告訴各位,使用「筆記年月日」的技巧,可以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吧!
我的筆記本封面上都會寫下「筆記年月日」,這麼做能夠讓我知道寫下這本筆記的時期、日期及季節。而筆記本中的每份筆記,也都寫下「筆記年月日」作為標題。
這個步驟雖然很不起眼,但只要持續實踐,就能讓你與資訊重逢。
「與資訊重逢」——或許各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但這正是不浪費過去想出的點子、並在未來催生新點子時的特效藥。
舉例來說,各位在工作時,都有過因為想不出點子而煩惱的經驗吧?或許是沒有靈感,也可能是沒看到有趣的資訊……這時候,回頭翻翻過去的筆記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回顧過去的筆記,能夠找出以前因為覺得「有趣!」而記錄下來的資訊。
但是,有時即使回顧過去的筆記,也很難找到剛好適合的點子,只有時間白白流逝,最後白忙一場。這時候,為了提升「與資訊重逢」的精確度,可使用「筆記年月日」的技巧,翻閱過去「相同日期」前後的筆記。這麼一來,就能翻到過去的自己,在與現在相同的月份、相同的季節、相同的氣溫、相同的活動、相同的心情下所寫的資訊。只要透過「筆記年月日」回溯過去的時間,就能與過去自己的感受及時間相遇。
當然,即使只是回頭翻翻過去的筆記,也能得到充分的效果。但是,為了提升「重逢的精確度」,回顧在類似感受下寫的筆記很重要。這麼做能與自己過去的感受重逢,並刺激新的感受。
現在想不到的事,或許以前就已經考慮過了。重新翻閱過去的筆記,能夠成為想出適用於現在的新點子之契機。
「筆記年月日」是非常簡單的方法,但至今為止,我已經有過好幾次透過這個方法成功的經驗。那麼,在此我就舉出其中一個例子來介紹吧!
活用筆記,創造出熱銷一百三十萬件的商品
我以前曾經寫下這樣的筆記:
曬不黑。不曬黑。女生最愛聽的話。
這是我在大約七年前,經常在電視廣告中聽到「今年曬不黑」這句台詞時寫下的筆記。「筆記年月日」是二○○九年五月十日。
接著在隔年冬天,我接到一個製作廣告的委託案,商品是永旺集團將在夏天推出的機能T恤。這件T恤主打的機能是「抗UV」,但其他公司的商品也強調各式各樣的機能,因此這個資訊可能會就此被埋沒。
當時的季節是冬天,我一直想像不出夏天的感覺。經過一番苦戰後,在別無他法之下,我回頭翻了翻自己過去的筆記。我鎖定的筆記日期是T恤預定販賣的五月,而我在當時的筆記中,與「曬不黑」這句話重逢。
「曬不黑」是所有化妝品公司在夏天前的廣告都會用的台詞,因此運用在T恤上,就能讓T恤與其他商品的廣告產生相乘效果,讓這件「曬不黑T恤」成為夏天的流行單品之一,雜誌也將其當成「防曬商品」報導。那一年,這款「抗UV」T恤熱銷了一百三十萬件,成為熱門商品。
除此之外,我還有許多透過回顧筆記想出新點子的例子,但在每個例子中,我都不是漫無目標地翻閱以前的筆記。正因為有「筆記年月日」這個路標,我才能與每個點子重逢,讓它們復活。如果能在筆記中再次遇到完全適合的資訊,就更有可能想出有趣的點子。
我想各位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無論一個點子有多棒,只要不使用,就會立刻被遺忘並死去,不可能永遠留下印象。
但是,這些死去的點子中,也許有一些非常棒,或者到了現在可能很受歡迎的點子。我們可以讓過去的點子變成未來的點子,讓這些點子不至於白白浪費。而這個「筆記年月日」,就是基於「愛惜點子」的精神所產生的、讓點子復活的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