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超速閱讀,20分鐘讀完一本書

79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科學觀點來看,一開始就看目次是反效果

說到這裡,各位應該已經明白擺脫閱讀困境的方法。在閱讀時,不要同時進行「察看」和「思考」,這就是提升閱讀速度的訣竅。

接下來,我要再說另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有一件事經常被大家誤以為很重要,這也是許多閱讀術、閱讀方法所鼓勵的做法―「從目次開始閱讀」。

無論是擅長或不擅長閱讀的人,可說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先從作者簡介、目次或「引言」開始閱讀,之後才進入正文。

但是,如果想要短時間內獲得自己想要的資訊,就請你現在起停止這麼做。

從認知科學、腦科學的觀點來看,已證明從目次開始閱讀是反效果。

原因很簡單,一開始就看目次的話,會導致「先入之見」的產生。

先看目次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掌握作者的觀點與意圖。為了讓讀者能夠迅速掌握書中內容和自己想傳遞的訊息,作者會在目次、正文的粗體字、簡介、書本裝訂等處,做足功夫。

當然,如果你的目的是精確掌握作者的觀點,那麼從目次開始看起也是可行的。但你若是想迅速得到自己想要的資訊,就不該從目次開始看起。

以我長年累月閱讀過數萬本書的經驗來說,對我而言真正重要的地方,往往會和作者的意見或論點有些微差異,未必完全一致。

同樣地,前京都大學教授大澤真幸也在《「知識的方法」入門》(暫譯。原文書名:「知の技法」入門)一書中表示,一本書的核心主張,對自己而言未必是重要的。

重要的是「你的視點」。因為你想要什麼資訊取決於你的視點。

如果從一開始你就對一本書產生了以作者的視點切入的「先入之見」,事情就會變得很麻煩。

這一點也可以用腦科學的觀點解釋。因為我不是腦科學家,所以這是從腦科學論文,還有與腦科學家朋友對話所得的觀點。電視或雜誌上將腦科學說得彷彿無所不能,但我想應該有許多人也知道,現實上的腦科學並非如此萬能。不過,大腦的相關研究,確實在這數十年來以突飛猛進的速度,解開了許多大腦之謎。然而,腦科學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處。

而近幾年在腦科學這個領域,受到極大關注的主題,就是「偏見」,也就是所謂的「先入之見」。

我們可以藉由對「先入之見」的研究,來替自己的學習加分。

取得自己真正想要的資訊非做不可的事

我們在瞭解事物時,會透過2種管道進行認知並加以記憶。

.「管道一」是無意識地加以記住,非刻意地喚起回憶。

.「管道二」是有意識地加以記住,刻意地喚起回憶。

我們常說,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很重要。那是因為在無意識中得到的第一印象很難改變。例如,我們往往見一次面就能記住朋友的長相和聲音。也就是說,即使不去注意,也會自動感知到對方的眼睛大小、聲音高低等等。這就是無意識地進行處理的「管道一」在運作。

然後隨著見面的次數愈來愈多,我們會漸漸覺得對方「可能跟一開始認識的感覺不一樣。

原來他/她其實是這樣的人啊」,在第一印象中加入其他資訊,而逐漸改觀。有意識地進行重新認知並喚起回憶,這則是「管道二」在運作。

學習和閱讀也是如此。就像幼兒會無意識地學習語言,我們也會透過「管道一」無意識認知並記憶各種事物。

所以最初看了什麼非常重要。我們會因為無意識裡對事物的感知,而無法獲得重要的資訊。

也就是說,先看目次的話,會在無意識中接收作者的論點並形成印象,如此一來反而會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資訊。之後想要有意識地改變此印象,就必須花費更多的努力和時間。

閱讀的主體是「你」,並非書或作者。

如果你現在想要喝咖啡,你會只要是咖啡都來者不拒嗎?你想要喝的說不定是星巴克的拿鐵,說不定是超商25元的美式咖啡。再或者是,就連討厭咖啡的希拉蕊·柯林頓也為之感動的Bach blend。要讓對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必須透過溝通。就算是星巴克的拿鐵,也許你要的也不是標準的拿鐵,而是想要再稍微熱一點、牛奶少一點,可以品嘗到濃醇咖啡香與奶香的拿鐵。即使是一杯相同的咖啡,每個人的要求也會有所差異。

劈頭就從目次開始閱讀,就好比作者準備了大眾口味的咖啡,硬要廣大的群眾飲用,你卻自己主動去喝。

心裡雖然會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味道,但喝完之後,想要喝咖啡的慾望已經被填滿,便遺忘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本書傳授的共鳴閱讀,是以你自己為主體進行閱讀的方法,所以一開始不看目次。雖然作者希望讀者循著他的邏輯閱讀,但共鳴閱讀會教你如何不被作者牽著鼻子走,用一種與作者交談的感覺,在短時間內獲得你真正想要的資訊。

何謂共鳴,為何能提升閱讀速度?

共鳴閱讀能夠讓你在短時間內獲得自己想要的資訊,但所謂的「共鳴」是什麼意思呢?

共鳴是指,聲音與聲音重疊,演奏出和聲之意。

翻開辭典,「共鳴」的解釋是「發音體因受到本身振動頻率相同的音影響,產生自然發音現象。也指自己內心對他人的想法或行為產生同感。」

共鳴在英文叫做Resonance,也許有些人不是很熟悉這個單字,但國外的世界級菁英在說話時,經常使用到這個單字,而且是用在正面含意上,例如:「我對公司的願景產生共鳴」、「我對你的想法深有共鳴」等等。

此外,也有人說所謂的共鳴就是運動界所說的「忘我境界」。所謂的忘我境界,是指心理學上所說的,進入「心流體驗」。也有人說,心流體驗具有影響他人的力量。

所謂的心流體驗,發生在埋首於興趣嗜好的瞬間。研究心流體驗第一把交椅的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說,心流是一種完全沉浸在當下這一瞬間,能將一切都操縱在自己手中的感覺。

也就是說,共鳴閱讀是透過敲響書中的能量,進而引導出自己的心靈之音與尚未開發之潛能的讀書方法。甚至能夠沉浸於書中,在短時間內取得自己想要的資訊,並獲得啟發,知道自己怎麼做才能發揮潛能。你將能操縱自己的閱讀狀態,讓自己在理想的狀態下享受閱讀。

學會這個讀書方法之後,相信你就能在短時間內讀完一本書,一天輕鬆讀完一本,一年可達300本以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