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先從書封、書名預測內容

我會從封面、書腰、作者介紹等,來預測書裡面大概會是什麼內容。
或許你會質疑有這個必要嗎?請你試想一下,你會在茫然未知的情況下,漫無目的的開車嗎?再想像一下,當我們要去旅行時,行前應該都會搜尋有哪些觀光景點、有什麼名產、美食之類的情報吧。當然,我不能否認有些人是屬於事前不計畫、走一步算一步的類型,但這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應該都還是會盡可能蒐集到最多的情報,以確保旅途愉快。因此事前準備,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閱讀也是同樣道理。
當你拿起一本書,第一步就先預測看看,書裡會寫些什麼內容。預測完後再翻閱,這能幫助你更容易理解內容。
來舉個簡單的例子。
大家應該或多或少,都有在網路上看過專欄文章。在看網路專欄時,應該都會先看標題是什麼,同時一邊想像內容。若是標題有引起你的興趣,或剛好是你關心的議題,接下來你應該會去看作者是誰,甚至還會查看作者簡介。
正因為有充分的事前資訊,所以在閱讀專欄文章時,會覺得很安心,進而讓你的閱讀暢行無阻。反之,若沒有先看文章標題,也不知道作者是誰,沒頭沒腦的就直接看文章,只會越看越困惑。
所以,在開始閱讀前的第一步,我們要預測手上這本書會寫些什麼內容,這是為了讓自己能更順利快速的了解作者寫的內容,就算預測失準也沒關係。即便內容跟你的預測有出入,你在讀的時候,想法也會隨著內容慢慢改變,「我以為是那樣,結果作者想要表達的是這樣,我猜錯了。原來還有這種觀點。」這樣的改變,就是你閱讀的收穫。所以,預測正確與否,真的不重要。
誠心建議,在讀書前,先預測看看會寫些什麼內容,這個動作絕對可以幫助你在正式閱讀時,更有效率的理解書中內容。

聊天的最好開場白:「我最近讀到一本書……」

當你漸漸習慣一次10分鐘、三次為一組的表達練習,感覺越來越來熟悉技巧之後,你應該會想要在他人面前發表看看吧。這種時候,我最推各位主動發起讀書會之類的活動,自己製造一個能定期發表心得與想法的場合。
不用過於拘泥於讀書會的形式,跟同事一起吃午餐、在茶水間閒聊,甚至下班後的聚餐時光也可以,試著向身邊的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吧。
話說回來,在那樣放鬆的場合,你突然一臉正經的開始說書,似乎有點不妥。我想,就利用大家在閒聊、氣氛非常輕鬆的空檔,淡淡用一句「我最近讀到一本書……」來當作開場白如何?
那麼,這種時候要聊什麼樣的書好?我推薦是近期大賣、擁有熱門話題的書,或是跟公司正在進行的企劃相關主題的書。通常這類型的內容,是普羅大眾都會感興趣的話題。
當聽到有人回應「是喔,什麼書啊?」你回話時,要注意以下重點。例如,你用暢銷書當開場白的話,先簡單說一下內容大意就好,若是對方有興趣,再進一步的分享,又或者,你是用跟工作有關的書當開場白,那就接著說「我讀到的那本書,跟公司現在正在進行的企劃案有關……。」通常此話一出,多數的人都會願意繼續聽下去。
另外,用書當聊天題材,內容也要有趣,要是不夠有趣,就沒人有興趣聽你說話,所以,要不著痕跡的在閒聊時,巧妙帶入話題。例如,某人提到這個話題:「因為運動不足,我最近開始慢跑了,但是總覺得很難持續下去……。」你就順勢回應:「我最近讀到一本書,上面說無法持之以恆跟意志力沒有相關,會無法持續做某件事,都只是因為你不知道持續下去的方法或技術而已。如果能學會持續的技巧,那誰都做到持之以恆。」對方會說:「真的假的?有這種技術嗎?」你再趁勝追擊,繼續講:「我自己也有買回家讀,然後啊……。」就像這樣,大家都會開始聽你講。
最棒的是,利用與大家聊天的機會,進而結交讀書夥伴。聽起來很美好,不過要在一、兩分鐘內,用書的內容當題材,還要能引起他人興趣,真的很困難,為此我們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練習。
希望大家都能夠鼓起勇氣,開口與他人說話,或許在不知不覺間,眾人就會對你建立起「你其實讀很多書耶」的好印象,而讀書家就會變成你的個人特色之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