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用書打怪:閱讀是不敗的人生打怪力

79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容適應力:疫情下如何面對低潮、負能量?〉

這幾年,從疫病到戰爭,全球都處於劇烈變化期。雖無力阻止什麼,生活卻還是會被疫病時代帶來的巨大轉變所影響。歷經因未知引發的恐慌、困頓、傷心、憤怒等階段。但生活若長期處於驚恐之中,身心也會日漸衰頹。因而,日常仍需要運動、閱讀、冥想、寫作來維持內外平衡。在疫情初期,確診人數逐漸攀升,使得人們陷入惶恐。透過清晨閱讀,進而簡單抒寫心情使自己趨向安穩。幾篇安頓身心的短文分享至臉書後,沒想到,隨興地信手之舉,引起許多愛書同好的留言打氣,甚至,大家也習慣趕個早,為我的文章按讚,用信息與我「問安」!以閱讀為始的生活儀式和彼此祝福,讓我們擁有一個正向身份的標籤,每日寫下幸福的事,讓世界多些好事「發生」,也因彼此都是早起的同好,互相走在為工作奮鬥、為防疫努力的路上,因為閱讀的牽繫,我們並不孤單。

突破難關,遇見更好的自己

疫情送給我們的人生禮物,可能是面對驟變時,如何保有從容適應的能力。身為教師必須在線上與實體之間切換資訊、媒材,上課和上班突然都多了因應環境而調整授課互動的模式。盡快順利轉換心態,以及妥善做出因應,是師生第一時間都要去面對和學習的。如何使用視訊軟體進行遠距教學?和同事線上開會怎麼樣做會更有效率?在這個悽惶的過渡期,家人間相互陪伴與支持更是同等重要。居家上班上課,不管家裡有上班族,還是學生族,大家要共處一室,就要協調在家工作或上課的空間以及時間的分配。如何在生活作息互相配合,和諧共處的新局?或許因為減少通勤的時間而多了緩衝的時間空檔,也多了些時間,可以照顧居家授課的孩子們,完善他的生活起居的照應。

我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抱怨,口罩、遠距、社交距離,天天都有滾動修正後的新政策,每個人彷彿走在「我還能做什麼來因應」的路上。在職場需扛負的重擔,在家裡要扮演的角色,壓力如排山倒海襲來的同時,還得得要時時觀照自己的身體與心靈,讓它們擁有健康與能量的挹注,陪伴我們做好「抗疫」的行動。如果說有什麼還能夠為生活「加持」的,《持續成功:超越關鍵的一點點,就能獲得資源與好運》就是讓我們在與疫病對峙的時刻,學習如何累積優勢的一本書。它教導我們如何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使我們更妥善管理自身生活,綻放自我的風采,優雅地慢慢前進。原來,愈自律就能愈自由,愈自律就招致意想不到的好機會,打造獨創的成功之路!

跟著文學謬思,重返往日時光

純愛小說家八月長安的作品,總能喚起高中時期的浪漫情懷:你的青春曾經錯過了誰?喜歡一個人會是什麼心情?青春的美好往往使人留戀再三,繾綣難捨。小說家從細微處捕捉到青春熱血交織的日子裡,格外動人的時刻,寫出《這麼多年》關乎愛情的慢時尚小說。在書裡提到:有一種愛情,叫做陳見夏遇見李燃。生命遇見為你義無反顧的人,是多麼幸福的事⋯⋯即便要為所愛抵擋千軍萬馬,我依然無所畏懼。小說之所以引起廣大讀者的迴響,是因為它恰到好處地描繪青澀時代男女間的曖昧和酸楚,讀者中能從細微情節裡明白:誰的青春沒有輕狂?誰的青春沒有傷痕?但愛了就是愛了。

那份勇往直前的熱力,就是青春無悔呀!儘管如今回不去純美的時光,暮然回首,文字串連的仍是生命中曾經的款款柔情。偶爾,讀著讀著,你可能和女主一樣悲觀地對自己說:你不配擁有最好的,是你悲傷地栽下了失去的苦果⋯⋯。又抑或是感覺和男主一樣,在渾噩的人生抱持某一絲的清醒。因為愛一個人而覺得自己沒有迷醉,那是多麼幸運的覺知。小說家對青春的執念,重現了我們當年戀愛時長駐的細微感懷,如今在書中每個人都有機會再次邂逅屬於自己的真愛身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書封的文青設計感,畫家筆觸勾勒出角色內心的悸動,那是第一眼與對方相見就怦然心動的羞澀。小說分為三冊,然而讀來節奏暢快,總是迫不及待地想續接著了解爾後情節的發展。讀完三冊小說,你會懂得佛洛姆說的:「愛是自身的能力,給予愈多,你就愈飽滿。」和所愛相遇的季節, 猶如在美麗的清晨,聽見陽台鳥兒的啁啾著:早安,親愛的你。提筆書寫過去,修復生命力量

面對有點憂鬱的時刻,作者蜜雪兒.皮爾斯分享自例與收集的案例,來溫柔地與我們分享低潮是生命的一種提醒,把困境當成重新思考的新機,引導讀者可以透過書寫,找出如何解決的問題的方式,提供自己整理爬梳生活的渠道,把痛苦的酸澀轉化成生命的甜釀。相信世界有光,必須用強大無懼的書寫力量,讓自己再次勇敢向前,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困挫⋯⋯羅曼羅蘭說:「看清生活的真相,仍願意熱愛生活」,這句話不只熱血也鼓舞自己:所有的相遇雖不一定能留下美好的回憶,但在路的盡頭,請用溫柔的心意祝福彼此:謝謝你,再見!「療癒書寫」讓我們學會在施與受之間,多給一點的,心就能因廣闊而自在自由。

情與理之間,不爭多讓的,為日後再見留點機會。生命常是從別人的舉措應對,反省自己、探問自己:善意與誠心是否遺失了?領受痛與傷,卻不讓暗黑攫住你的善意之心,從創傷中蟄伏再次蛻變成「更好的自己」!

接住過去墜落的靈魂

人生總會遇到卡關的時候,但「自己的努力只有自己最清楚」,生活的磕磕碰碰的確不足為外人道矣。一如歐普拉說:「曾經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能夠成為你的力量。所有時間、所有時刻,你都在培養堅強。」《你發生過什麼事》是歐普拉與精神科醫生培理,以對談的方式討論創傷的機制與復原的本質。從歐普拉的生命經歷,還有受訪者的生活經歷,再從醫界的專業分析,用腦科學進行深入地解說,透過大腦獨特的適應力,重建心理的強大韌性。

有時候,你是否會發現:某些人對朋友的互動特別苛刻,不只要求完美,又讓人難以喘息。甚至,某些人對家人的關愛總是很極端,落入「情勒」的關係而不自知。某些人很難控制情緒,做出傷人傷己,事後又後悔萬分的事情,以上所述的「某些人」是否也包含自己?你今日的行徑舉措,可能都和你過去經歷過的事件有關。你必須探討自己的行為及其背後的藏因,重建價值觀,找到自己喜歡的人生走向,而非困在過去的記憶陰影裡。若能重新整頓過往,做出同理,也算是真正地理解事情本質,這樣才有機會真正解決問題。下次,朋友心情低落時,別急著安慰他/她。或許,只需要溫柔地問聲:「你發生什麼事?」改變也就會從這句柔軟的同理輕鬆地開展了,當你與對方走過從前,過去式的解方與答案就在他/她的心中。

世界不缺愛,只是沒有發現

吳若權以愛為名的《其實,你不是你以為的自己》,透過作者溫柔的絮語, 讓我們可以面向大海,歲月無驚。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內在豐盛,替讀者提燈的心靈勵志創作者。書中提及:「你是浪花,也是海洋!」永遠不要評論貶低自己。書中最重要的思考是——解除「限制性信念」,拋開欠缺與不足的束縛,認識自己、喜歡自己、認同自己。這句話提醒我們不低估自己,犯了冒牌貨心理,也不要高估自己,陷入紙上談兵症候群。

我同意學生反饋我的:我就是不想努力,我就是廢,充滿負能量不行嗎?沒錯,好的、壞的,都是我們的情緒,要接受,要面對,要解決。但,最重要的,無論情緒高低起伏,都要學會控管它。用對方法,透過吸引力法則,讓你結交更多的恆星人,成就生命的種種美好,讓自己活出發光發熱的人生,讓你面對困局也能肯定自己突破盲點,學會「無條件愛自己」,找到內在樸實無華的真實力量。

我在人間拾溫柔

陽光悄然灑落窗櫺,被溫暖的光影喚醒。靜靜地呼吸,感受環境的聲響,從空無到盈滿,天地的繽紛多彩,慢慢,慢慢,揭開一日序幕。當世界冷了,我陪你熱起來——這是中唐白居易給琵琶女的溫情。當世界寂寞了,我幫你填滿溫柔——這是伊芙送給所有讀者的愛。從她的文字,你的耳際會想起這樣的絮語:親愛的,人間荒謬,可我在人間拾溫柔。喜歡是希望得到靈犀的迴響,愛卻是令人永遠念念不忘的畫面。伊芙的文字蘊藏暖意烘烘的訊息。世界的確會寂寞、會不可愛、會讓你無力,而且偶爾覺得「煩」和「躁」……但是,你用什麼方式去拾起溫柔的流光,許自己一個不算壞的下一步,堅定地向前走……喜歡一個人,其實是練習喜歡 自己。愛雖然是與生俱有的,但還是要常常練習。伊芙的文筆依然存有力量——如果想做一件事,一定要提早進行,堅持做下去,你就沒有機會說遺憾了。溫柔之光閃爍,拾起就能擁有溫柔。

疫情期間,我們正領受:「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的處境。如何自創生活的驚喜感,你可以像「愈努力就愈好運」的作家楊斯棓一樣,不只推廣閱讀,也買書送書,營造書香社會的溫暖,斯棓自帶善意的光芒,讓暗黑的世界處處升起閱讀之光。生命需要熱情實踐,我們卻常常停留在「想」,斯棓卻總是去行動。他透過《人生路引》把閱讀變成浪漫的日常、生活的解方。當閱讀與寫作成為疫情時代,人與人之間深情的祝福時,即便面對疫情,因為心態的調整,獲得一個創新的思考。或許,就像愛瑞克《內在原力》教會我們的:心念一轉,就能遇見美好的人與事,用原力找到生命的奧義,進而改變現況,以恆星人的姿態,不斷越遷再出發。

◎推薦書單
《持續成功:超越關鍵的一點點,就能獲得資源與好運》,蔡壘磊,好人出版。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劉潤,時報出版。
《這麼多年 上中下》(三冊合售),八月長安,平裝本。
《書寫修復練習》,蜜雪兒.皮爾斯,采實文化。
《你發生過什麼事》,歐普拉.溫芙蕾、布魯斯.培理,悅知文化。
《其實,你不是你以為的自己》,吳若權,悅知文化。
《我在人間拾溫柔》,伊芙,皇冠。
《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楊斯棓,先覺。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愛瑞克,新樂園。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