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進思維

79特價356
上市通知我
下次再買
(一)「黃金年代」
在經國先生去世三十五年之後,台灣政經與兩岸關係陷入困境之際,新總統更需要謙卑地向經國先生學習那個年代做人做事的方法、態度及決策。經國先生已經打過了一場美好的仗安息了,陪他一起打過這場仗的尹仲容、俞國華、孫運璿、李國鼎等諸位先生也多先後而去。
從全球及台灣本身的成就比較,經國先生主持政經近二十年,可以稱為台灣經濟的「黃金年代」。它有六項特色:

(1)財經決策以國家整體利益為考量。
(2)財經首長的專業受到尊重,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3)全國公務人員——特別是財經首長——都能嚴守分際,大公無私,目標既定,全力以赴。
(4)絕少出現官商勾結、黑金政治與大財團掛鉤。
(5)社會有強烈的共識,大家團結一致拚命工作。
(6)創造的財富為全民所共享,「藏富於民」的實效,奠定了台灣社會的安定。

在這些大原則下,台灣社會享有了令人稱讚的「經濟奇蹟」:成長率高、失業率低;財政赤字減少,外匯存底增加;貧富差距縮小,教育機會擴大。
在這經濟成長與民主發展過程中,經國先生都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沒有他的全心投入,就不可能有台灣的經濟奇蹟;也不會有他晚年解嚴黨禁、報禁、探親等的開放,台灣也就難以出現民主的「寧靜的革命」。

(二)傲人的成績
在當前全球經濟大混沌之際,再重溫那十八年總體經濟指標,從一九六九年接任行政院副院長兼任經合會主委起,到一九八七年底,那真是台灣經濟起飛的「黃金時代」:

每人所得上升近一九倍
平均失業率一.七%
平均出口成長率二六%
平均工業生產成長率十二.二%
平均生產毛額上升率九.○%

在那一年代,雖然我在美國威斯康辛大教書逾三十年,但是自一九六九年後,暑假期間經常回來追隨李國鼎先生做相關的政策研究。
我曾經有感而發地提倡過「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與「決策錯誤比貪汙更可怕」等觀念。
前者指出:政府應逐漸減少保母保護的心態,發揮人民與企業自求多福的生命力;後者指出:「廉潔重要,決策正確更為重要。」經國先生讀到過我這些提倡,並不全然同意,但非常重視並見面約談過。

(三)「我也是台灣人」
那是一個關鍵的年代,在張祖詒先生所著《蔣經國晚年身影》一書中,從他的觀察分析中,我們更了解是經國先生的行事風格與貫徹決心,創造了他的輝煌政績:

任何改革必然循序漸進,謀定而後動。
推動改革,不怕得罪保守勢力的大老。
澄清吏治,整肅貪瀆,不惜開鍘顯貴。
偶有不悅,絕不意氣用事。
以理性平和的態度,讓人心悅誠服。
有改過的勇氣,從不諉過卸責。
生活儉樸,大公無私。食衣住行,簡單為上。
存善念,不說假話,唯民眾之利是圖。
為了深愛台灣,必須忍辱負重。
「今日不做,明日會後悔」。
「我也是台灣人」。

(四)八個「如果」
張副祕書長以「一位真正的君子」歸結經國先生的晚年。本書第五章〈典型在夙昔〉中的第五節「如果」,將是關心台灣權力交替與台灣前途最值得參考的紀錄。
張副祕書長提出了八個關鍵的「如果」。從「如果」當年不提李登輝做副總統,難道就沒有更佳人選? 到最後一個「如果」:如果沒有蔣經國,台灣的政治和經濟能有今日這樣的基礎碼? 作者在書中一一提出了精闢的答覆。
西方學者常認為:每一時代的歷史,都是那一代的英雄所寫的。集毀譽於一身的蔣經國,他在晚年對台灣發展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這也是二○○七年十二月《聯合報》公布「誰對台灣貢獻最大」的名次:蔣經國(五○% )、李登輝(一一% )、蔣介石(六% )、陳水扁(五% )。《遠見》民調二○一九年詢問企業:「哪一位總統最有貢獻?」同樣蔣經國(七八.九% )居冠,李登輝、蔣介石和馬英九等三位都低於一○%。
我也要補上一個「如果」:如果台灣以後的四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能做得有經國先生的成績,今天的台灣又會變成怎麼樣?
過去的三十五年已經過去了,明年五月的新總統,務必要細細研讀經國先生如何做出了對台灣的貢獻。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