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中國的儒家下冊:五經餘論 文字訓詁

9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易經提要
易的意義

易,有人說是日月兩字所構成。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日月就是陰陽,陰陽是易經的主要觀念,所以就用日、月作代表。

這個說法我使不同意的。因為是先有了的觀念然後才有易經。日月代表陰陽也是後起之說,不可能以後起之說來詮釋造就存在的易學。

易一名而含三義:

易又三個意義,其最重要的是變異。主要是變化之書,以變應變。
所以古人說,「易者變化之書,變化之總名。」有研究者告訴我們,「易」,本來是劃成蜥蜴的樣子,因為蜥蜴不論是身體的形狀或是膚色,都是經常在變化的,所以這就代表變化。

學易的目的,是為了知變、順變、應變,以變應變。因為宇宙人生事時時在變動的,你不懂得應變,就要吃虧。

但是,宇宙的變動,也不是胡亂一團的,它是由一定的規律、不變的規律在控制著的,所以「易」有第二個意義,就是不易。

宇宙人生的道理,誠然複雜,不可理解;但是基本上還是由陰、陽二氣之操縱、推移而形成,那就非常簡單,所以「易」的三個意義就是「易簡,」表示非常簡單的。

經的意義

經,是一種絲。所以從糸部。《說文解字》說,「經是織布時的直絲」而「緯」就是「織布時的橫絲」。橫直交錯,才能把布織好。

經,當作動詞用,是把錯亂無章的東西整理得有條不紊。所以我們說,某人有經世之才,就是指他能安邦定國。

至於用在書上,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書,才能叫「經」。在中國,因為一直是由儒家為主流,所以儒家以外的書,是不夠資格 稱作經的。就是儒家自己的書,也不是可以隨便稱「經」的。所以《四書》很了不起,可是早期並沒有被列作「經」,只是被稱作《四子書》那地位就比其他經書低了一層。

要成為經,必須經過時代的考驗,被認作其中的理,顛撲不破;而且有無數學者,認真討論,發揮它的奧義,所以要成為經,是不簡單的,他必須有顛撲不破之理,而且經千萬人評估,才能有這樣的榮耀。
易經與〈中庸〉相通

因為〈中庸〉的中,是講不偏;庸,是講不易。那不易,就是《易經》所強調的道理。

大家會懷疑,變易與不易是相反的,怎能統一呢?其實很簡單,變易之中要有一個不可改變的原理,否則宇宙就要亂了。因為有一個不可改變的原理在支配,所以就不會亂。

舉例來說,物體的變動,是時時存在的;可是哪一個變動不遵行牛頓的力學三定律?哪一個運動可以受那不可改變的定律支配?宇宙之所以不會亂,就是因為有那不可改變的定律在支配。

人生活在宇宙中,應該如何?就是〈中庸〉的不偏,不偏就是時時調整,恰到好處。能這樣,你就蒙福;作不到這樣,你就受禍。天理報應,絲毫不爽。


天人之學

宇宙的理,或者是變動,《易經》說有一個道在支配。這個道,是哲學的說法;在宗教上,就是上帝,就是 神。

你得到了這個道、歸向了這個 神,你就有大的福氣、大的覺悟、大的解脫。否則,你的人生永遠是糊塗地。就是有一些幸福,終於不是究竟。

所以,《易經》是天人之學。天、人需要合一,天、人需要溝通,天、人需要互動,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真的可以通天呢!

易學的理、象、數

易學分理、象、數三部份。理,就是哲理;象,就是我們所生活的現象界;數,就是卦和爻,用來溝通理和象的。

當然,理是最高的境界。如果你徹底地通了易理,你就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說你是「與天相通」也是可以的。

象數易學

漢朝的易學,屬於象數易學。主要是看相、看風水一類。目前研究《易經》的人,走這一條路的非常之多。這有兩個原因:

一是象數的學問比較容易懂,一是它關係到人們當前的禍福休咎,人們比較關心。搞這一門,要想名利雙收比較容易。

八卦與六十四卦

《易經》的主體,是八卦,相傳是伏羲氏畫的;其中有三畫,斷開的是陰爻;不斷的是陽爻。每一卦有三畫,每一爻有2種選擇,所以共有8種,就是8卦。

到了周文王,把8卦重疊,成了6爻卦。因為上、下卦各有8種選擇,八八六十四,所以就形成了64卦。每卦有6隻爻,所以共有384隻爻。
這就像64根籤、或384根籤一樣,每根籤都有解釋,就像籤文和籤詩一樣,你去解讀那籤,這就是《易經》占卜奧秘。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