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們就是爭奪的目標:人類特質之戰(節錄)
我們是塵土與神性的融合體。
──休斯頓.史密士(Huston Smith, 1919-2016)美國宗教研究學者
什麼是神性?
在古老的印度教傳統中,有一個詞彙專門用來指稱某種神祕的力量,這種力量在英語中並沒有直接對應的詞語。這個詞彙就是「阿特曼」(atman),意思是「永恆的神聖存在」。雖然「阿特曼」這個詞彙在西方傳統中並不常用,但它所描述的神性對大多數西方人來說並不陌生。
「神性」這個詞本身的意義,歷來通常與宗教、宗教教育或某種靈性修行有關,但若深入探究它的意涵,則會發現某種出乎意料、甚至讓某些人感到驚訝的東西。當我們更深入地檢視這個詞就會發現,我們與當前這個充滿極端的世界,其實存在著一種能賦予我們力量的深刻連結。
當代對神性的定義是:「一種普遍存在或超越人類能力的神聖力量。」
當我們仔細檢視這個定義時,就會發現其中蘊含兩個令人振奮的訊息。首先,我們可以超越某個處境,而不僅是撐過去存活下來而已。這表示我們能超脫於困境之上,並最終克服挑戰而獲得勝利。如此一來,我們也將成為更強大的存在,完全超越了過去面對這些挑戰時的自己。
再者,人類的能力其實不過是我們相信自己有什麼能力,以及我們認為這些能力的極限在哪裡──無論是現在或過去皆是如此。事實上,那些我們以為是自己的極限的東西,往往根本不是真正的極限,而只是我們被制約和灌輸之後所認為的極限。
純人類的真相6
神性即是那些超越了我們所認為的極限的力量。
透過家庭信念、社會習俗,以及課堂和教科書所灌輸的資訊,我們每個人都被教導去接受各種限制──限制我們的表現、療癒能力和想像的力量,而這些限制往往是虛妄不實的。其中一個明確的例子是:我們其實有能力隨心所欲地達到更高的大腦狀態,從而進入更深的意識與感知的層級。
當極限不是極限
直到一九九○年代,大學教科書和科學論文仍只承認人類大腦能達到的意識狀態僅有四種。這些意識層級(涵蓋各種清醒與睡眠狀態下的意識),是根據腦電圖(EEGs)所讀取的腦波數據來界定的,而腦電圖是透過電子信號來測量神經活動的一種儀器。簡要來說,從記錄的最低頻率到當時所認可的最高頻率,大腦的狀態及其對應的腦波頻率分別是:深度睡眠的δ(delta)波狀態(1.5至4.0赫茲)、快速眼動睡眠和深度冥想的θ(theta)波狀態(5.0至8.0赫茲)、清醒放鬆的α(alpha)波狀態(9.0至14.0赫茲),以及活躍警覺的β(beta)波狀態(15.0至40.0赫茲)。在這四種公認的大腦狀態中,人們相信人類大腦的最高頻率就是β波狀態的40赫茲。
當時的科學家非常確定,人類的大腦絕對無法超過這個範圍的頻率,40赫茲就是我們自然表現的極限。這個被認為是真實的極限被寫進教科書與醫學期刊中,並被廣泛接受為人類經驗的自然邊界。直到後來,在實驗室可以精準地測量腦波的情況下,有科學家觀察到西藏僧侶在冥想時的腦波頻率超過了40赫茲,才迫使科學界和醫學界不得不承認,我們人類的能力其實遠超出過去所認定的那些極限。
這些冥想中的僧侶沒有使用任何外在的催化物、草藥、化學物質,也沒有戴著耳機輸入電子聲,便能將腦波的頻率提升到過去所認定的極限的兩倍,達到驚人的80赫茲。科學家因此必須定義一種全新的腦波狀態,並為它命名來反映這些僧侶所達到的能力。於是,40到80 赫茲的頻率範圍被正式定義為大腦的γ(gamma)波狀態。
當這些結果被證實後,即使是懷疑者也不得不承認,僧侶超越了原本被認為不可改變的人類極限並非測量上的錯誤。這項發現迫使科學界承認他們低估了人類大腦的能力,或者至少有一些人的能力遠超乎他們的預期。
當被問及他們是如何達到γ波的狀態時,西藏僧侶們表示,其實透過另一種冥想,他們不僅能超越新近發現的大腦狀態極限,甚至還能將人類的大腦推向超越γ波狀態的全新領域。
僧侶們僅僅是透過調整呼吸、專注和覺知,就把當初定義的γ波狀態的上限,推升至每秒一百次的頻率或100赫茲。隨後,他們的冥想技巧又將這令人瞠目結舌的能力翻倍,達到驚人的200赫茲而進入大腦活動的全新領域,如今它被稱為超γ波狀態。
撰寫本書時,教科書已把超γ波狀態列為人類大腦的最高頻率。但如同我們將在後續的章節中發現的那樣,這個極限很可能會再次被超越,因為我們現在逐漸意識到,有一些應對人生挑戰的方法原來是可行的,而我們正在讓大腦去適應它們。
這裡的重點是,那些曾經被視為不可改變的人類極限,其實只是我們「認為」的極限。當呼吸與專注的條件經過調整與完善後,原本的極限便被大腦電位活動的更高頻率突破,從而進入過去被認為人類無法達到的意識狀態。
這正是神性的體現之一。它是我們超越過去所接受或強加在自己身上的限制的能力。
一切祕密的祕密
我們的神性蘊藏著一切祕密的祕密。唯有透過展現自己的神聖本質,我們才能喚醒一股非凡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如此珍貴、美好又強大,以至於世上有某些人和組織不擇手段地想阻止我們知道它的存在。
純人類的真相7
善惡之爭歸根結柢就是人類的神性之爭。
數個世紀以來,神祕組織相繼成立,試圖將這股力量(亦即人類的神性)的知識限制在少數被選中的人。為了分散我們對自己身上的祕密的注意力,國與國之間爆發了戰爭,軍隊互相殘殺,城市被夷為平地,銀行體系崩潰,疾病被刻意散播,社會被摧毀,氣候被操控,編織謊言來掩蓋我們的起源、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我們與神的連結,以及我們的終極命運的真相──這一切都是為了轉移焦點,使我們無法察覺自己身上那股非凡的力量。
這種分散我們注意力的行動至今仍在持續。就在你閱讀本書的同時,這場鬥爭正以世界時事的形式赤裸裸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然而,並非所有讓我們無法察覺自身力量的事件都來自於外界。在許多情況下,那些使我們無法看見並接受自己的力量的障礙,其實是源自於我們的內在。我們會有意識地(有時是下意識地)在生活中創造出種種困境,從而使我們對自己的神聖力量視若無睹。我們會讓自己陷入棘手的人際關係、經濟困頓、健康危機、事業失敗,甚至是威脅生命的處境,只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我們無法察覺那潛藏於生命中並足以改變一切的祕密。
也許人生最諷刺的就是,這些令我們分心的困境和挑戰,往往會變成重要的功課而成為我們最棒的老師,因為它們會幫助我們喚醒那早在久遠以前便託付給我們的神聖力量。
透過自然細胞的生物機能、特殊神經元和DNA,我們每個人都與自己的肉體之外的某種東西連結。換句話說,我們會與自己身上那不朽的部分精密地協調一致,而它乃是我們的喜悅、想像、創造、創新與療癒的源泉。有時人們在閒聊中會將這種本質視為理所當然,而現代科學則是直到近年才開始承認它的存在及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二○○四年《替代與補充醫學雜誌》(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我們與這股力量的關係,其內容寫道:「有強大的證據顯示,人的心臟與那不受傳統時空限制的信息場(field of information)是連接在一起的。」用現代的話來說,這篇人人都可取用、經過同行審查的論文指出,人類心臟的生物機能即是連接某個信息、知識與能力場域的直接管道(一種「靈性熱線」),而這個場域並不受我們當今所理解的物理法則所限制或約束。
我們之所以能展現神性的非凡潛能,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原本的身體(亦即純粹的人類特質)來進入這個場域。這也正是為什麼將我們原本的身體與電腦晶片、AI、各種基因治療和奈米粒子科技融合的構想,會對我們的存在構成如此巨大的威脅。
接受數位科技進入身體會阻斷這個神聖連結,並遮蔽了神性的力量而使我們無法發揮最大的潛能。
認識神性
神性不僅僅是我們的思想,也不僅僅是我們的信仰,它超越了我們的潛意識。神性是我們的超意識的展現,同時也是我們那持續、古老又不受時間影響的部分。
超意識是我們的直觀領悟的根源,也是我們的深度直覺、創意想像與自我表達的關鍵。它是我們接納自己與愛自己的起點,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愛與接納,它同時也成為我們最深的療癒狀態的起點。
純人類的真相8
神性是我們那古老又不受時間影響的部分,同時也是我們的直觀領悟、想像力、創造力、自我接納與自我療癒的源頭。
有一句出處不詳、但經常被引用的話,可以有助釐清這些細微的意識狀態之間的區別:「超意識是靈魂、本源、愛,亦即真正的你;潛意識是你的存在狀態;意識則是你的行動。」我們每天都能在周遭的世界中看見神性的展現,而這些展現有時候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
神性的例證
二○一八年,我有幸參加在紐約舉辦的葛萊美獎慶祝活動。在頒獎典禮之後的演出和相關活動中,我得以與許多獲獎的歌手、詞曲創作者和音樂家交流。
面對這些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我自然會在談話中請教他們同樣的問題:「當你創作這首令人驚嘆的歌曲或寫下那些震撼人心的歌詞時,這些音樂和文字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無一例外,每位藝術家的回答都是相同的。他們都明確表示這些詞曲並非來自於他們自己,而是透過他們流淌出來的。
在為一些大企業集團服務時,我也曾與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有過類似的對話。當電腦科學家同事開發出好用的高效軟體來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輕鬆,或數學家推導出明確的方程式來幫助團隊解決困難時,他們經常表示他們不過是臣服於這個過程,將自己退到一邊來讓靈感自然流露。
多年來,我與許多畫家、雕塑家和作家交流時,也聽到他們對於內在的創作過程的相同描述。
從這些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們最出色的創造力表現,其靈感都是來自於我們有意識的思想之外的某處。這些靈感源自某種超然的存在──我們的神性──它透過我們的想像、願景和創新來展現它自己。這也正是為何我們的神性會成為一場爭奪戰的原因。
儘管我們的音樂、視覺和工程的創造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能力,但我們的神性並非僅止於提供創作的靈感或解決數學的方程式。事實上,它是我們的真實本性的核心。一旦我們的神性得以展現,我們便能擺脫恐懼。而恐懼,或許是這場古老的善惡之爭中最有價值的戰略物資,因為它可以用來控制個人、家庭、團體、社會,甚至是國家。
神性即自由
神性讓我們擺脫那些使我們感到渺小、微不足道或無能為力的恐懼。它讓我們成為人類特質最偉大的展現,並活出最棒、最崇高、最強大的自己。
如此一來,我們便能自由地去愛而毫無恐懼,我們便能明白自己的人生其實充滿了選擇,我們便能擁有依循這些選擇來行動的智慧,從而接納自己最佳的天賦與非凡的潛能。此外,我們也將找回那能貫徹自己的選擇而成就最棒的自己的力量。
純人類的真相9
展現神性能讓我們擺脫那些使我們感到渺小、微不足道或無能為力的恐懼,從而克服人生的種種挑戰。
當我們能毫無拘束地展現自己的神性時,便不再那麼容易受到他人投射的恐懼所影響,最終也不再被他人的權力與控制所擺布。無論是家庭關係中那種讓我們無法作出健康的人生選擇的恐懼,還是企業的權力體系中那種擔心作出有害決策的恐懼,又或是政治領袖間互相對立的願景和主張,導致我們擔心將受到何種影響的恐懼,只要我們能展現自己的神性,我們便能活出喜悅、自由與獨立自主的人生,並在看見世界需要改變時有能力去改變它。
在這場爭取自由的戰役中,真正的獲勝關鍵是,我們必須在思維與生活上超越過去的「勝負」思維。因為正是這種非贏即輸的人生觀,導致我們動彈不得、苦苦掙扎,並深陷在永無止境的衝突之中。真正的勝利之道,是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我們的神性,從而超越這種勝負的思維。
唯有無懼地去愛、無所求地寬恕、以最優質的營養來尊重自己的身體,並學會信任免疫系統以及其他身體機能本具的智慧,我們才能超越放眼所見的壓迫來獲得勝利,而不是藉由對抗來打贏這場戰爭。當我們讚頌自己的神性並活出最棒的自己時,我們便超越了善惡的二元對立,從而展現出「純人類」的真實樣貌。
十九世紀的印度哲學家哈茲拉特.伊納亞特.康恩(Hazrat Inayat Khan)曾經用兩句簡潔的話語,貼切地描述了我們的人類特質與神性的關係。他首先指出我們切身感受到的人類侷限的事實,他說:「人,神的侷限。」這短短幾個字幾乎道出了所有人的感受:我們人類只是某種東西的有限展現,尚未達到我們原本可能實現的神性。
康恩的第二句話則巧妙地解開了這種關係的奧祕,他說:「神,人的圓滿。」這句話提醒我們,只要活出自己的本質真相,我們便能將自己提升至如神般的特質的境界,從而展現身而為人的完整意義。
這簡單的五個字描述了重要的事實:神性並不只是我們在人生某個時刻可以選擇展現的部分。相反地,神性就是我們;它是我們的全部,是它讓我們得以完整。
當我們運用神的能力,例如想像力、直覺、同理心、寬恕與慈悲,我們便打開了那完整展現身體與靈性的療癒和身而為人之意義的大門。
神性始於我們的故事
我們是透過對自己的看法──我們的故事──來接受我們的神性。對某些人來說,「故事」這個詞會令人聯想到脫離日常現實的閒聊或哲學談話。然而當我們深入探究時,會發現事實恰恰相反。因為很顯然,我們個人的故事並非只是人生中一段有趣的插曲而已。
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是人生的關鍵核心,它會影響我們邁向完整和療癒的道路,同時也是我們得以圓滿自己的根本原因。無論是過日子、選擇伴侶、療癒身體、確立精神價值觀或表達政治立場,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們所習得的自我價值感的基礎上,並透過我們與他人和生活的互動關係而呈現出來。
純人類的真相10
喚醒你的神性,始於你對自己的看法──你的故事。
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所帶來的結果,將直接影響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刻的行動與選擇。從我們吃什麼、如何安排這一天,到我們與金錢、愛、死亡和健康的關係,這一切都與「我是誰」的個人故事有關;它決定了我們如何回應人生的挑戰、他人的互動,乃至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從這些角度來審視自我觀或個人故事的角色時,我們就會清楚地了解到:我們的故事構成了我們所有的行動、夢想、追求,以及最珍貴誠摯的人生體驗的基礎。
了解我們的故事的重要性之後,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力也就不言而喻了:改變我們的個人故事,就能夠改變我們的人生;改變我們的集體故事,就能夠改變整個世界。因此,我們必須每天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關於我自己,我對自己說了什麼樣的故事,而我相信這個故事嗎?」
我們是塵土與神性的融合體。
──休斯頓.史密士(Huston Smith, 1919-2016)美國宗教研究學者
什麼是神性?
在古老的印度教傳統中,有一個詞彙專門用來指稱某種神祕的力量,這種力量在英語中並沒有直接對應的詞語。這個詞彙就是「阿特曼」(atman),意思是「永恆的神聖存在」。雖然「阿特曼」這個詞彙在西方傳統中並不常用,但它所描述的神性對大多數西方人來說並不陌生。
「神性」這個詞本身的意義,歷來通常與宗教、宗教教育或某種靈性修行有關,但若深入探究它的意涵,則會發現某種出乎意料、甚至讓某些人感到驚訝的東西。當我們更深入地檢視這個詞就會發現,我們與當前這個充滿極端的世界,其實存在著一種能賦予我們力量的深刻連結。
當代對神性的定義是:「一種普遍存在或超越人類能力的神聖力量。」
當我們仔細檢視這個定義時,就會發現其中蘊含兩個令人振奮的訊息。首先,我們可以超越某個處境,而不僅是撐過去存活下來而已。這表示我們能超脫於困境之上,並最終克服挑戰而獲得勝利。如此一來,我們也將成為更強大的存在,完全超越了過去面對這些挑戰時的自己。
再者,人類的能力其實不過是我們相信自己有什麼能力,以及我們認為這些能力的極限在哪裡──無論是現在或過去皆是如此。事實上,那些我們以為是自己的極限的東西,往往根本不是真正的極限,而只是我們被制約和灌輸之後所認為的極限。
純人類的真相6
神性即是那些超越了我們所認為的極限的力量。
透過家庭信念、社會習俗,以及課堂和教科書所灌輸的資訊,我們每個人都被教導去接受各種限制──限制我們的表現、療癒能力和想像的力量,而這些限制往往是虛妄不實的。其中一個明確的例子是:我們其實有能力隨心所欲地達到更高的大腦狀態,從而進入更深的意識與感知的層級。
當極限不是極限
直到一九九○年代,大學教科書和科學論文仍只承認人類大腦能達到的意識狀態僅有四種。這些意識層級(涵蓋各種清醒與睡眠狀態下的意識),是根據腦電圖(EEGs)所讀取的腦波數據來界定的,而腦電圖是透過電子信號來測量神經活動的一種儀器。簡要來說,從記錄的最低頻率到當時所認可的最高頻率,大腦的狀態及其對應的腦波頻率分別是:深度睡眠的δ(delta)波狀態(1.5至4.0赫茲)、快速眼動睡眠和深度冥想的θ(theta)波狀態(5.0至8.0赫茲)、清醒放鬆的α(alpha)波狀態(9.0至14.0赫茲),以及活躍警覺的β(beta)波狀態(15.0至40.0赫茲)。在這四種公認的大腦狀態中,人們相信人類大腦的最高頻率就是β波狀態的40赫茲。
當時的科學家非常確定,人類的大腦絕對無法超過這個範圍的頻率,40赫茲就是我們自然表現的極限。這個被認為是真實的極限被寫進教科書與醫學期刊中,並被廣泛接受為人類經驗的自然邊界。直到後來,在實驗室可以精準地測量腦波的情況下,有科學家觀察到西藏僧侶在冥想時的腦波頻率超過了40赫茲,才迫使科學界和醫學界不得不承認,我們人類的能力其實遠超出過去所認定的那些極限。
這些冥想中的僧侶沒有使用任何外在的催化物、草藥、化學物質,也沒有戴著耳機輸入電子聲,便能將腦波的頻率提升到過去所認定的極限的兩倍,達到驚人的80赫茲。科學家因此必須定義一種全新的腦波狀態,並為它命名來反映這些僧侶所達到的能力。於是,40到80 赫茲的頻率範圍被正式定義為大腦的γ(gamma)波狀態。
當這些結果被證實後,即使是懷疑者也不得不承認,僧侶超越了原本被認為不可改變的人類極限並非測量上的錯誤。這項發現迫使科學界承認他們低估了人類大腦的能力,或者至少有一些人的能力遠超乎他們的預期。
當被問及他們是如何達到γ波的狀態時,西藏僧侶們表示,其實透過另一種冥想,他們不僅能超越新近發現的大腦狀態極限,甚至還能將人類的大腦推向超越γ波狀態的全新領域。
僧侶們僅僅是透過調整呼吸、專注和覺知,就把當初定義的γ波狀態的上限,推升至每秒一百次的頻率或100赫茲。隨後,他們的冥想技巧又將這令人瞠目結舌的能力翻倍,達到驚人的200赫茲而進入大腦活動的全新領域,如今它被稱為超γ波狀態。
撰寫本書時,教科書已把超γ波狀態列為人類大腦的最高頻率。但如同我們將在後續的章節中發現的那樣,這個極限很可能會再次被超越,因為我們現在逐漸意識到,有一些應對人生挑戰的方法原來是可行的,而我們正在讓大腦去適應它們。
這裡的重點是,那些曾經被視為不可改變的人類極限,其實只是我們「認為」的極限。當呼吸與專注的條件經過調整與完善後,原本的極限便被大腦電位活動的更高頻率突破,從而進入過去被認為人類無法達到的意識狀態。
這正是神性的體現之一。它是我們超越過去所接受或強加在自己身上的限制的能力。
一切祕密的祕密
我們的神性蘊藏著一切祕密的祕密。唯有透過展現自己的神聖本質,我們才能喚醒一股非凡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如此珍貴、美好又強大,以至於世上有某些人和組織不擇手段地想阻止我們知道它的存在。
純人類的真相7
善惡之爭歸根結柢就是人類的神性之爭。
數個世紀以來,神祕組織相繼成立,試圖將這股力量(亦即人類的神性)的知識限制在少數被選中的人。為了分散我們對自己身上的祕密的注意力,國與國之間爆發了戰爭,軍隊互相殘殺,城市被夷為平地,銀行體系崩潰,疾病被刻意散播,社會被摧毀,氣候被操控,編織謊言來掩蓋我們的起源、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我們與神的連結,以及我們的終極命運的真相──這一切都是為了轉移焦點,使我們無法察覺自己身上那股非凡的力量。
這種分散我們注意力的行動至今仍在持續。就在你閱讀本書的同時,這場鬥爭正以世界時事的形式赤裸裸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然而,並非所有讓我們無法察覺自身力量的事件都來自於外界。在許多情況下,那些使我們無法看見並接受自己的力量的障礙,其實是源自於我們的內在。我們會有意識地(有時是下意識地)在生活中創造出種種困境,從而使我們對自己的神聖力量視若無睹。我們會讓自己陷入棘手的人際關係、經濟困頓、健康危機、事業失敗,甚至是威脅生命的處境,只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我們無法察覺那潛藏於生命中並足以改變一切的祕密。
也許人生最諷刺的就是,這些令我們分心的困境和挑戰,往往會變成重要的功課而成為我們最棒的老師,因為它們會幫助我們喚醒那早在久遠以前便託付給我們的神聖力量。
透過自然細胞的生物機能、特殊神經元和DNA,我們每個人都與自己的肉體之外的某種東西連結。換句話說,我們會與自己身上那不朽的部分精密地協調一致,而它乃是我們的喜悅、想像、創造、創新與療癒的源泉。有時人們在閒聊中會將這種本質視為理所當然,而現代科學則是直到近年才開始承認它的存在及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二○○四年《替代與補充醫學雜誌》(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我們與這股力量的關係,其內容寫道:「有強大的證據顯示,人的心臟與那不受傳統時空限制的信息場(field of information)是連接在一起的。」用現代的話來說,這篇人人都可取用、經過同行審查的論文指出,人類心臟的生物機能即是連接某個信息、知識與能力場域的直接管道(一種「靈性熱線」),而這個場域並不受我們當今所理解的物理法則所限制或約束。
我們之所以能展現神性的非凡潛能,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原本的身體(亦即純粹的人類特質)來進入這個場域。這也正是為什麼將我們原本的身體與電腦晶片、AI、各種基因治療和奈米粒子科技融合的構想,會對我們的存在構成如此巨大的威脅。
接受數位科技進入身體會阻斷這個神聖連結,並遮蔽了神性的力量而使我們無法發揮最大的潛能。
認識神性
神性不僅僅是我們的思想,也不僅僅是我們的信仰,它超越了我們的潛意識。神性是我們的超意識的展現,同時也是我們那持續、古老又不受時間影響的部分。
超意識是我們的直觀領悟的根源,也是我們的深度直覺、創意想像與自我表達的關鍵。它是我們接納自己與愛自己的起點,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愛與接納,它同時也成為我們最深的療癒狀態的起點。
純人類的真相8
神性是我們那古老又不受時間影響的部分,同時也是我們的直觀領悟、想像力、創造力、自我接納與自我療癒的源頭。
有一句出處不詳、但經常被引用的話,可以有助釐清這些細微的意識狀態之間的區別:「超意識是靈魂、本源、愛,亦即真正的你;潛意識是你的存在狀態;意識則是你的行動。」我們每天都能在周遭的世界中看見神性的展現,而這些展現有時候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
神性的例證
二○一八年,我有幸參加在紐約舉辦的葛萊美獎慶祝活動。在頒獎典禮之後的演出和相關活動中,我得以與許多獲獎的歌手、詞曲創作者和音樂家交流。
面對這些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我自然會在談話中請教他們同樣的問題:「當你創作這首令人驚嘆的歌曲或寫下那些震撼人心的歌詞時,這些音樂和文字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無一例外,每位藝術家的回答都是相同的。他們都明確表示這些詞曲並非來自於他們自己,而是透過他們流淌出來的。
在為一些大企業集團服務時,我也曾與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有過類似的對話。當電腦科學家同事開發出好用的高效軟體來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輕鬆,或數學家推導出明確的方程式來幫助團隊解決困難時,他們經常表示他們不過是臣服於這個過程,將自己退到一邊來讓靈感自然流露。
多年來,我與許多畫家、雕塑家和作家交流時,也聽到他們對於內在的創作過程的相同描述。
從這些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們最出色的創造力表現,其靈感都是來自於我們有意識的思想之外的某處。這些靈感源自某種超然的存在──我們的神性──它透過我們的想像、願景和創新來展現它自己。這也正是為何我們的神性會成為一場爭奪戰的原因。
儘管我們的音樂、視覺和工程的創造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能力,但我們的神性並非僅止於提供創作的靈感或解決數學的方程式。事實上,它是我們的真實本性的核心。一旦我們的神性得以展現,我們便能擺脫恐懼。而恐懼,或許是這場古老的善惡之爭中最有價值的戰略物資,因為它可以用來控制個人、家庭、團體、社會,甚至是國家。
神性即自由
神性讓我們擺脫那些使我們感到渺小、微不足道或無能為力的恐懼。它讓我們成為人類特質最偉大的展現,並活出最棒、最崇高、最強大的自己。
如此一來,我們便能自由地去愛而毫無恐懼,我們便能明白自己的人生其實充滿了選擇,我們便能擁有依循這些選擇來行動的智慧,從而接納自己最佳的天賦與非凡的潛能。此外,我們也將找回那能貫徹自己的選擇而成就最棒的自己的力量。
純人類的真相9
展現神性能讓我們擺脫那些使我們感到渺小、微不足道或無能為力的恐懼,從而克服人生的種種挑戰。
當我們能毫無拘束地展現自己的神性時,便不再那麼容易受到他人投射的恐懼所影響,最終也不再被他人的權力與控制所擺布。無論是家庭關係中那種讓我們無法作出健康的人生選擇的恐懼,還是企業的權力體系中那種擔心作出有害決策的恐懼,又或是政治領袖間互相對立的願景和主張,導致我們擔心將受到何種影響的恐懼,只要我們能展現自己的神性,我們便能活出喜悅、自由與獨立自主的人生,並在看見世界需要改變時有能力去改變它。
在這場爭取自由的戰役中,真正的獲勝關鍵是,我們必須在思維與生活上超越過去的「勝負」思維。因為正是這種非贏即輸的人生觀,導致我們動彈不得、苦苦掙扎,並深陷在永無止境的衝突之中。真正的勝利之道,是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我們的神性,從而超越這種勝負的思維。
唯有無懼地去愛、無所求地寬恕、以最優質的營養來尊重自己的身體,並學會信任免疫系統以及其他身體機能本具的智慧,我們才能超越放眼所見的壓迫來獲得勝利,而不是藉由對抗來打贏這場戰爭。當我們讚頌自己的神性並活出最棒的自己時,我們便超越了善惡的二元對立,從而展現出「純人類」的真實樣貌。
十九世紀的印度哲學家哈茲拉特.伊納亞特.康恩(Hazrat Inayat Khan)曾經用兩句簡潔的話語,貼切地描述了我們的人類特質與神性的關係。他首先指出我們切身感受到的人類侷限的事實,他說:「人,神的侷限。」這短短幾個字幾乎道出了所有人的感受:我們人類只是某種東西的有限展現,尚未達到我們原本可能實現的神性。
康恩的第二句話則巧妙地解開了這種關係的奧祕,他說:「神,人的圓滿。」這句話提醒我們,只要活出自己的本質真相,我們便能將自己提升至如神般的特質的境界,從而展現身而為人的完整意義。
這簡單的五個字描述了重要的事實:神性並不只是我們在人生某個時刻可以選擇展現的部分。相反地,神性就是我們;它是我們的全部,是它讓我們得以完整。
當我們運用神的能力,例如想像力、直覺、同理心、寬恕與慈悲,我們便打開了那完整展現身體與靈性的療癒和身而為人之意義的大門。
神性始於我們的故事
我們是透過對自己的看法──我們的故事──來接受我們的神性。對某些人來說,「故事」這個詞會令人聯想到脫離日常現實的閒聊或哲學談話。然而當我們深入探究時,會發現事實恰恰相反。因為很顯然,我們個人的故事並非只是人生中一段有趣的插曲而已。
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是人生的關鍵核心,它會影響我們邁向完整和療癒的道路,同時也是我們得以圓滿自己的根本原因。無論是過日子、選擇伴侶、療癒身體、確立精神價值觀或表達政治立場,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們所習得的自我價值感的基礎上,並透過我們與他人和生活的互動關係而呈現出來。
純人類的真相10
喚醒你的神性,始於你對自己的看法──你的故事。
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所帶來的結果,將直接影響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刻的行動與選擇。從我們吃什麼、如何安排這一天,到我們與金錢、愛、死亡和健康的關係,這一切都與「我是誰」的個人故事有關;它決定了我們如何回應人生的挑戰、他人的互動,乃至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從這些角度來審視自我觀或個人故事的角色時,我們就會清楚地了解到:我們的故事構成了我們所有的行動、夢想、追求,以及最珍貴誠摯的人生體驗的基礎。
了解我們的故事的重要性之後,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力也就不言而喻了:改變我們的個人故事,就能夠改變我們的人生;改變我們的集體故事,就能夠改變整個世界。因此,我們必須每天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關於我自己,我對自己說了什麼樣的故事,而我相信這個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