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孔子紀行

79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有一天,魯哀公問孔子說:「我想談談魯國的人才和如何治理國家,請問該如何選才?」

孔子回答道:「人分五等,有庸人、士人、君子、賢人、聖人,如果能分清這五類人,那治世的方法就都具備了。」

庸人

魯哀公問:「請問,什麼樣的人是庸人?」

孔子回答說:「所謂庸人,心中無謹慎行事的觀念、口中說不出有道理的話語,行事不依自己的能力,小事明白而大事糊塗,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隨波逐流,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這種人就是庸人。」

士人

哀公問道:「什麼樣的人是士人?」

孔子回答說:「所謂士人,心中有原則,有明確計畫,即使不能盡到治國本分,也必有遵循法則;即使不能集各種善行於一身,也必有自己的操守。」

士人知識不一定廣博,但所知的正確。話不一定多,但所說的有理。路不一定走多,但所走的是正道。知道所知的正確、所說的有理、所走的是正道,則不拿生命形體去交易。他不認為富責是好處,貧賤是損失,這樣的人就是士人。

君子

魯哀公問:「什麼樣的人是君子?」

孔子回答說:「所謂君子,言必忠信而心無怨恨,身懷仁義而不自誇,思想通達而說話不專斷,信仰理想而自強不息。從容的樣子看似很容易超越,但無法達到他的境界。這樣的人就是君子。」

賢人

魯哀公問:「什麼樣的人是賢人?」

孔子回答說:「所謂賢人,品德不逾越常規,行為符合禮法。言論可讓天下人效法,而不會傷身,道德足以感化百姓,而不招禍。雖然富有,而天下人無怨;施恩天下,而不病貧。這樣的人就是賢人。」

聖人

魯哀公又問:「什麼樣的人是聖人?」

孔子回答說:「所謂聖人,品德合於天地之道,變通自如,能探究萬事根本,調和自然法則,遵循大道成為自己的本性。光明如日月,變化如神靈。民眾不知道他的德行,看到他也不知道他就在旁邊。這樣的人就是聖人。」

魯哀公說:「好,講得真好!」

孔子說:「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道這三點,就知道修身;知道修身,就知道如何管理別人;知道管理別人,就能夠治理國家。」

魯哀公問:「什麼是為政之道?」

孔子說:「為政之道,在於慎選良臣。」哀公問:「當今君主,誰最賢明?」

孔子回答說:「賢明的君主我還不曾見,或許是衛靈公吧!」

哀公問:「我聽說他家的門風男女長幼無分別,為什麼你說他是賢人呢?」

孔子說:「我說的是他在朝廷行為處事,而不是他的家庭事務。」

哀公問:「衛靈公處事如何?」

孔子回答說:「衛靈公的弟弟公子渠牟,智慧足以治理千乘之國,誠信足以守衛國家,衛靈公喜歡他,而且任用他。」

哀公說:「喔,是嗎?」

孔子說:「又有位名叫林國的士人,發現賢能者必推薦他做官,如果那人被罷官,林國還要把自己的俸祿分給他,因此衛國沒有放蕩之士。衛靈公認為林國賢明,因而尊敬他。」

哀公說:「林國的確賢明。」

孔子說:「又有位慶足的士人,衛國有大事,則必出來幫助治理;國家無事就辭官而讓其他的賢人被容納。衛靈公很喜歡他,而且尊敬他。」

哀公說:「慶足這個人值得尊敬。」

孔子說:「還有位史魷的大夫,因為道不能實行而離開衛國。衛靈公在郊外住了三天,不彈奏琴瑟,要等史魷回到衛國,他才要回城。臣舉這些事,所以才把衛靈公列為賢人。」

哀公說:「嗯,衛靈公的確是賢人。」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