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自我篇──放遠人生眼界
單元1:化解自大的習性
人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在浩瀚無垠的天地中,人實在很渺小。《莊子.秋水》:「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算算人所知道的不及所不知道的;我們存在這地球行星的時間不及不存在的時間。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完全瞭解,也不是我們說了算,若帶著自我中心的盲點,茫然無知而不自覺,則會貽笑大方。那麼,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質?如何定位自己?又如何使自己在生活中逍遙自在?讓我們藉由莊子寓言來觀照生命、認識我們自己,並創造出樂活的人生。
◎寓言1:望洋興嘆〈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1.望洋興嘆:比喻打開眼界後,發現自己十分渺小而感慨。
2.涘ㄙˋ:水邊。
3.渚ㄓㄨˇ:沙洲。
4.崖:同「涯」,水岸邊。
5.辯:同「辨」,分辨。
6.旋:轉變。
7.若:海神之名字,海若。
8.伯夷:孤竹君之長子。商末,孤竹君欲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但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哥哥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為君,二人悄悄離開國家,去投奔深得民心的西伯昌。後來發現西伯昌已死,其子武王欲伐紂,二人反對伐紂,因而極力勸止。他們二人認為武王滅商的行為十分可恥,為了守住效忠故國的名節,拒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在首陽山。然而,封建社會將他們的行為當作守節不移、效忠君主的典範。
9.見笑於大方之家:即「貽笑大方」的成語出處,會被有學問的人所取笑。貽:贈送,或通「遺」,遺留,如「貽患無窮」。秋天時節,雨不停地下著,造成河水不斷上漲,千百條河流都注入黃河,水流之大,使黃河水面頓時加寬,兩岸及河中沙洲之間,遠遠望去,連牛馬都無法分辨,無法看清楚。於是河神欣然自喜,自滿起來,認為天下之壯美盡在於此。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向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這時河神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臉色,面對著海神若感慨地說:「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過上百條道理,便認為誰都不如自己有學問』,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而且我還曾聽說有人認為孔丘的見聞算是少的,伯夷的義行還不是最偉大的,剛開始我不相信這些言論;如今我親眼看到你是這樣浩瀚無邊,假如我沒有來到你的門前,那就糟了!我竟然如此無知,必定會被懂得大道的人所譏笑。」
單元1:化解自大的習性
人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在浩瀚無垠的天地中,人實在很渺小。《莊子.秋水》:「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算算人所知道的不及所不知道的;我們存在這地球行星的時間不及不存在的時間。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完全瞭解,也不是我們說了算,若帶著自我中心的盲點,茫然無知而不自覺,則會貽笑大方。那麼,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質?如何定位自己?又如何使自己在生活中逍遙自在?讓我們藉由莊子寓言來觀照生命、認識我們自己,並創造出樂活的人生。
◎寓言1:望洋興嘆〈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1.望洋興嘆:比喻打開眼界後,發現自己十分渺小而感慨。
2.涘ㄙˋ:水邊。
3.渚ㄓㄨˇ:沙洲。
4.崖:同「涯」,水岸邊。
5.辯:同「辨」,分辨。
6.旋:轉變。
7.若:海神之名字,海若。
8.伯夷:孤竹君之長子。商末,孤竹君欲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但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哥哥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為君,二人悄悄離開國家,去投奔深得民心的西伯昌。後來發現西伯昌已死,其子武王欲伐紂,二人反對伐紂,因而極力勸止。他們二人認為武王滅商的行為十分可恥,為了守住效忠故國的名節,拒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在首陽山。然而,封建社會將他們的行為當作守節不移、效忠君主的典範。
9.見笑於大方之家:即「貽笑大方」的成語出處,會被有學問的人所取笑。貽:贈送,或通「遺」,遺留,如「貽患無窮」。秋天時節,雨不停地下著,造成河水不斷上漲,千百條河流都注入黃河,水流之大,使黃河水面頓時加寬,兩岸及河中沙洲之間,遠遠望去,連牛馬都無法分辨,無法看清楚。於是河神欣然自喜,自滿起來,認為天下之壯美盡在於此。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向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這時河神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臉色,面對著海神若感慨地說:「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過上百條道理,便認為誰都不如自己有學問』,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而且我還曾聽說有人認為孔丘的見聞算是少的,伯夷的義行還不是最偉大的,剛開始我不相信這些言論;如今我親眼看到你是這樣浩瀚無邊,假如我沒有來到你的門前,那就糟了!我竟然如此無知,必定會被懂得大道的人所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