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學步
【莊子‧外篇‧秋水】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譯文
你快走吧!你難道沒聽說過燕國壽陵的那個少年在邯鄲學步法的故事嗎?他不但沒學會趙國人走路的步法,而且連他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也忘記了,最後只能爬著回去。
◎注釋
①往:走。
②壽陵:戰國時燕國地名。
③餘子:少年。
④邯鄲:趙國的都城。
⑤國能:趙國人走路的本領。
⑥直:只能。
⑦匍匐:爬行。
◎解讀
這個故事告誡人們不要輕易迷信別人的優點或長處,一味地要去模仿別人,很可能模仿不像,把自己原本的優點都丟了。要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做好自己。
話說戰國時期,燕國壽陵有個少年,喜歡模仿別人。他聽說趙國都城邯鄲的人走路的姿勢十分優美,於是決定前往邯鄲學習。
少年馬車轉驢車,終於來到了邯鄲。他往大街上一站,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發現他們走路的姿勢果然很優雅。
少年趕緊向行人學了起來。別人邁開左腳,他也邁開左腳,人家抬起右腳,他也抬起右腳。但是學了幾天他怎麼也學不像,反而越走越彆扭,姿勢扭扭捏捏,比以前還難看。……
◎文化小辭典:邯鄲學步
成語「邯鄲學步」出自這篇故事,它比喻一個人不知變通,一味地模仿他人,不僅沒學到本事,反而把自己原來的本事丟掉了。告誡人們盲目模仿,可能會適得其反。
【莊子‧外篇‧秋水】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譯文
你快走吧!你難道沒聽說過燕國壽陵的那個少年在邯鄲學步法的故事嗎?他不但沒學會趙國人走路的步法,而且連他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也忘記了,最後只能爬著回去。
◎注釋
①往:走。
②壽陵:戰國時燕國地名。
③餘子:少年。
④邯鄲:趙國的都城。
⑤國能:趙國人走路的本領。
⑥直:只能。
⑦匍匐:爬行。
◎解讀
這個故事告誡人們不要輕易迷信別人的優點或長處,一味地要去模仿別人,很可能模仿不像,把自己原本的優點都丟了。要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做好自己。
話說戰國時期,燕國壽陵有個少年,喜歡模仿別人。他聽說趙國都城邯鄲的人走路的姿勢十分優美,於是決定前往邯鄲學習。
少年馬車轉驢車,終於來到了邯鄲。他往大街上一站,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發現他們走路的姿勢果然很優雅。
少年趕緊向行人學了起來。別人邁開左腳,他也邁開左腳,人家抬起右腳,他也抬起右腳。但是學了幾天他怎麼也學不像,反而越走越彆扭,姿勢扭扭捏捏,比以前還難看。……
◎文化小辭典:邯鄲學步
成語「邯鄲學步」出自這篇故事,它比喻一個人不知變通,一味地模仿他人,不僅沒學到本事,反而把自己原來的本事丟掉了。告誡人們盲目模仿,可能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