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莊子,南華經:全本典藏版

79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逍遙遊
《莊子》三十三篇,以〈逍遙遊〉居首,該篇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代表,同時也深刻體現出莊子的浪漫散文風格與成就,也是莊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最足以表現其態度和為人風格。其宗旨告訴我們:人應當不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生活。
本篇是難得的千古妙文,恢宏大氣,不拘一格,讓人不難領略到莊子那飄逸、灑脫的個性。讀《莊子》時,我們會發現:寓言的主體大多是物,表現出來的也都是物性,而寓言的對象卻是人,呈現出來的也是人性。文中的一系列寓言,奇異無比而又形象逼真。


北冥有魚[1],其名為鯤[2]。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3],其翼若垂天之雲[4]。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5]。南冥者,天池也[6]。
《齊諧》者[7],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8],去以六月息者也[9]。」野馬也[10],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12];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13],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14]:「我決起而飛,搶榆枋[15]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16],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17];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注釋】
[1]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
[2]鯤:上古傳說中的大魚。
[3]怒:奮起,這裡指鼓起翅膀。
[4]垂:邊遠;這個意義後代寫作「陲」。一說遮,遮天。
[5]海運:海水運動,這裡指洶湧的海濤;一說指鵬鳥在海面飛行。徙:遷移。
[6]天池:天然的大池。
[7]齊諧:書名,出於齊國。一說人名。
[8]摶:環繞而上。扶搖:由地面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
[9]去:離,這裡指離開北海。息:風。「去以六月息者也」也可譯為憑藉六月的大風離開,「以」:憑藉。
[10]野馬:春天林澤中的霧氣。霧氣浮動狀如奔馬,故名「野馬」。
[11]生物:概指各種有生命的東西。息:這裡指有生命的東西呼吸所產生的氣息。
[12]而後乃今:意思是這之後方才;以下同此解。
[13]夭閼:又寫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攔。
[14]蜩:蟬;學鳩:一種小灰雀,泛指小鳥。
[15]決:迅疾的樣子。搶:觸、碰。榆枋:兩種樹名。
[16]控:投下,落下來。
[17]果然:飽的樣子。
【譯文】
在北方大海裡生長著一條魚,名字叫做鯤。牠的身體有幾千里那麼大;有一天鯤變成了一隻鳥,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如此巨大,真不知道有幾千里長;展翅奮飛,雙翅如同垂在天邊的雲層那麼大。這隻鵬鳥呀,在大海風起潮湧時飛往南海。南海是個天然的大池。
《齊諧》這本書,是記載怪異事物的。書上是這樣說的:「鵬鳥往南海遷徙時,翅膀拍擊起來的水花有三千里之長,乘著旋風衝上九萬里高空,牠是在六月海面波濤洶湧起大風的時候飛往南海的。」空中浮游的霧氣,以及空氣中自由浮動的塵埃,都是被風吹起來的。天色青青,難道是牠真正的顏色嗎?牠的高遠是沒有極限的嗎?。鵬鳥從高空往下看,也不過是這個樣子罷了。
如果水匯積得不深,就沒有力量負載大船。倒一杯水在堂前低窪的地上,把一根小草放在上面,也可以成為船;杯子放在上面就會固定不動,是水太淺而船太大的緣故。同樣,風聚積的力度不夠強勁,牠託負巨大的翅膀便沒有力量。所以,鵬鳥飛上九萬里,風就在牠的身下,然後才能憑藉風力;脊背就如同挨著青天,不可阻擋地飛到南方去。寒蟬和斑鳩譏笑鵬鳥說:「我奮起而飛,就可以飛過榆樹和檀樹,有時飛不上去,落在地上便是,為什麼還要飛上九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呢?」到郊外去的人,只帶三餐飯且當天返回,肚子還是飽的;到百里之外去,就要前一天舂米準備乾糧;到千里之外去,要準備三個月的食物。寒蟬和斑鳩這兩個小東西又哪裡知道呢?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