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小品西方哲學家

79特價23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女神的智慧
雅典的城邦之神是雅典娜。雅典娜有兩個頭銜:智慧女神與戰神。有智慧的神能在戰場上克敵致勝,這是合理的思維。
巴曼尼得斯探討真理,認為感官所見的萬物充滿變化,一點都不可靠。他寫了一首詩,描寫一位求知者來自黑夜之屋,乘坐「太陽姑娘」所駕的馬車,奔馳在人煙稀少的路上,此時通往白晝與黑夜之門為他而開,最後得到一位「女神」的啟示而覺悟了什麼是真理。真理是一個整體,而人們的意見總是相互對立的,因此意見不是真理。他的思想由此揭示了一個重要觀點:依循意見,將會陷入虛無的幻境;至於真理,則是永恆不變的。
後來,蘇格拉底在探討「美」時,強調自己是受了女祭司狄歐提瑪的開導,才算認清了美的本質。換言之,美的不是有形可見的萬物,而是那使萬物顯示秩序的基礎。若要欣賞美,必須排除感覺作用,訴諸理性的光明。
由此可見,希臘古代有「智慧女神」的傳統。從雅典娜開始,智慧需要冷靜與光明。女神與女祭司有如懷抱大地的母親,包容一切並且欣賞一切。至於男性,也許因為他們負責世間的瑣碎事務,以致心思紛亂而識見不純,缺少領悟智慧的機緣。

讓心思安靜
巴曼尼得斯分辨真理與意見。他認為,一定要避開意見這條叉路,他說:「我們的思想要遠離這條叉路,再有經驗的習慣也不能強迫我們走向這條路,隨著它放手讓茫然不知所從的眼睛、耳朵與舌頭自由行動。」感官所得的一切確實讓人無所適從。
他接著指出,世間萬物只有兩種情況:或是存在,或是虛無。由於虛無根本不存在,不可做為認知的對象,所以他的結論聽起來很奇怪:凡存在之物皆為存在。
這句話表面看來是同語重複,其實還有後續的推論。首先,我們只能就「現在」來作判斷,而不能涉及過去與未來。過去的已經不存在,如何能對它判斷?未來的尚未存在,又怎能對它加以判斷?其次,既然談的是「現在」,則一切都是存在,那麼就不可能有任何變動,因為變動是「由存在到不存在,或由不存在到存在」。如此一來,所有的變動都是幻覺。
不但沒有變動,也沒有多樣性,因為存在就是存在,是「一個」完整的東西。我們靠感官而以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花樣,譬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其實這一切都是存在,也都統為一個整體。讓心思安靜下來,我們偶爾也會體察這種一體的喜悅。

城內的居民
蘇格拉底年輕時,學習當時流行的哲學,就是探討宇宙萬物的根源。這種學習所得到的答案,無非是由「地、火、水、氣」等元素去解釋萬物的成分與變化。但是,如此一來,人類的生命要怎麼安頓呢?難道人類也只是物質所組成的嗎?人類的生命沒有更高尚的目的嗎?
他終於決定轉移方向,他說:「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樹木,而是城內的居民。」他不再費心探討自然界,而要開始注意「人」的問題了。人的特色在於:有理智,可以思考;有自由,可以選擇。因此,如何作正確的思考與選擇,就成為首要的問題。
就思考而言,蘇格拉底從來不作公開演講,而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