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會飲在希臘是一種慶祝的禮節。這次的東道主阿伽頌的悲劇上演得了獎,因邀幾位好朋友在家會飲慶祝。通常會飲有樂伎助興,因為當天在座的是些哲學家
(蘇格拉底)、悲劇家(阿伽頌)、喜劇家(阿里斯托芬)、科學家(醫生厄里什馬克)和詭辯派修辭家(斐德羅和保薩尼亞斯),他們決定用座談代替樂伎,在座的每人依次輪流作一篇愛神的禮讚。六個人從不同的立場,用不同的理由,對愛神大加讚揚了一番之後,門外忽然有一陣喧嚷,當時正在當權的少年政治家阿爾西比亞德斯醉醺醺地帶著一群人來祝賀。在座的人請他跟著作一篇愛神的禮讚,他作了,所禮讚的卻不是愛神而是蘇格拉底。所以《會飲篇》是七篇頌辭的結集。

會飲者原來議定要討論的主題是愛情,全篇畫龍點睛處在蘇格拉底口述的第俄提瑪的關於哲學修養的啟示,而全篇總結卻在阿爾西比亞德斯對於蘇格拉底的頌揚。表面上這裡就有三個主題:頌愛情、頌哲學、頌蘇格拉底。實際上這三者是統一的,愛情的對象是美,而最高的美只有最高的哲學修養才能見到,蘇格拉底就是一個具體的例證,他體現了真善美三者的統一。第俄提瑪在她的啟示裡說得很明白:

「因為智慧是事物中最美的,而愛神以美為他的愛的對象,所以愛神必定是愛智慧的哲學家。」

所以從美學觀點來說,《會飲篇》所討論的美並不只是尋常藝術作品的美,這種美在智慧中可以見出,在德行中可以見出,在社會典章文物制度中也可以見出。有一種統攝一切美的事物的最高的美,達到這種美,就算達到愛情的極境,也就算達到哲學的極境。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經過四個步驟的修養。最初步是愛個別形體的美,由個別美形體推廣到一切美形體,從此得到形體美的概念(我們一般人所說的美僅止於此);其次是愛心靈方面的道德美,如行為制度習俗之類;第三步是愛心靈方面學問知識美,即真的美,最後是愛涵蓋一切的絕對美,即美的本體。全部進程都是由感性而理性,由個別事物而普遍概念,由部分而全體。全體就是純一永恆的絕對美,是美的止境,愛情的止境,也是哲學的止境。到了這個境界,主體(觀者)和對象(所觀境)就契合無間,達到統一。
--------(摘自〈題解〉)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