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邏輯是清晰且有效的思維,既是門科學,也是門藝術。本書撰寫的目是介紹這門科學的基礎原理,以及這門藝術相關的基礎技巧。
有些人絕頂聰明,但邏輯思考卻表現不佳。他們或許有能力運用邏輯思考,也就是清晰而有效的思考,只是這種能力卻從未表現出來。再加上他們受的教育不多,因而沒有接受太多的邏輯思考訓練。的確,所謂真正的教育,其背後支撐的骨幹就是邏輯,可惜在美國的各級學校卻很少教授這門課程。對我而言,邏輯就是美國整個教育體系所缺少的環節,這門課程其實涵蓋了許多其他的科目,包括語言、歷史、科學和數學。
有些讀者,特別是第一次正式接觸邏輯學的讀者,面對這麼多邏輯學常用的專有名詞和象徵性的標記,心中難免會感到不安。但請別讓第一印象給嚇跑。作者自始至終不斷努力,儘量用簡明易懂的方式,呈現出這些比較專門的題材。然而,我同時也極力避免過度簡化整套系統,低能的邏輯根本就不是邏輯。另外,有些讀者可能會畫地自限,以自己有限的理解力來自行解讀「強調明顯之事」這句話,還沒開始閱讀本書,就興趣缺缺。事實上,我的確把書中很多的重點放在明顯的事物上,我這樣做自然有我的用意。邏輯如同人生,越是明顯之事通常越需要特別強調,因為人們時常忽略顯而易見之事。如果我不厭其煩的強調某些重點,而且選擇用淺顯的字眼來解釋某些暗示性的概念,那是因為我堅持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教學原則──最安全的教學方法就是假設學生完全沒有基礎,一切從零開始。
整體來說,邏輯學是一門既廣又深,而且呈現多樣化的領域。如果讀者在讀完這本工具書之後受到啟發,而想進一步探究,那我就心滿意足了。然而,我不想誇大本書寫作的目標。這不是一本專門探討邏輯學理論的論文,也不是邏輯學的教科書──不過,如果有讀者能實際在課堂中印證這本書的實用性,我也會感到欣慰。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撰寫一本實用的手冊,用簡明易懂的方式,幫助初學者掌握這門學問,理解邏輯學中基本的原理。本書不是寫給理論主義者,而是寫給實踐主義者──他們一旦了解邏輯的原理,就會把邏輯運用在生活中。
為了增加本書的實用性,我在書中採用非正式的風格,並扮演類似家教或教練的角色,用直接的語氣向讀者下達指令。我把邏輯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由書中的五個部分作為代表,每一階段的基礎打穩了,再晉級到下一階。第一部分是前置作業,重點是替讀者做好心理建設,並建立適當的思考架構,否則邏輯思維無法開始運作。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本書的核心,我們會進入邏輯世界的領域:第二部分闡述影響和支配邏輯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則深入探討論證──邏輯思維的外在表現。在第四部分,我將探討哪些態度和心理狀態特別容易導致非邏輯思考。本書第五部分會把重點放在非邏輯思考──謬誤。
最後,容我在此表達我對《寫作概論》(The Elements of Style)這本輕薄短小工具書的推崇和讚賞,這本書是由威廉史壯二世 (William Strunk Jr.)和懷特(E. B. White)所合著。我的寫作靈感就是來自《寫作概論》。雖然本書的成就遠遠不能和《寫作概論》這本偉大不朽的作品相提並論,但看在《寫作概論》對寫作領域的卓越貢獻上,我也衷心希望本書能對邏輯思維作出少許的貢獻。我最大的心願是:這本書能幫助讀者了解邏輯本身的重要性,因邏輯之美而受到感動,並因為「合乎邏輯」而引發一股深刻的喜悅和無與倫比的滿足感。
麥肯納利(D. Q. McInerny)
										邏輯是清晰且有效的思維,既是門科學,也是門藝術。本書撰寫的目是介紹這門科學的基礎原理,以及這門藝術相關的基礎技巧。
有些人絕頂聰明,但邏輯思考卻表現不佳。他們或許有能力運用邏輯思考,也就是清晰而有效的思考,只是這種能力卻從未表現出來。再加上他們受的教育不多,因而沒有接受太多的邏輯思考訓練。的確,所謂真正的教育,其背後支撐的骨幹就是邏輯,可惜在美國的各級學校卻很少教授這門課程。對我而言,邏輯就是美國整個教育體系所缺少的環節,這門課程其實涵蓋了許多其他的科目,包括語言、歷史、科學和數學。
有些讀者,特別是第一次正式接觸邏輯學的讀者,面對這麼多邏輯學常用的專有名詞和象徵性的標記,心中難免會感到不安。但請別讓第一印象給嚇跑。作者自始至終不斷努力,儘量用簡明易懂的方式,呈現出這些比較專門的題材。然而,我同時也極力避免過度簡化整套系統,低能的邏輯根本就不是邏輯。另外,有些讀者可能會畫地自限,以自己有限的理解力來自行解讀「強調明顯之事」這句話,還沒開始閱讀本書,就興趣缺缺。事實上,我的確把書中很多的重點放在明顯的事物上,我這樣做自然有我的用意。邏輯如同人生,越是明顯之事通常越需要特別強調,因為人們時常忽略顯而易見之事。如果我不厭其煩的強調某些重點,而且選擇用淺顯的字眼來解釋某些暗示性的概念,那是因為我堅持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教學原則──最安全的教學方法就是假設學生完全沒有基礎,一切從零開始。
整體來說,邏輯學是一門既廣又深,而且呈現多樣化的領域。如果讀者在讀完這本工具書之後受到啟發,而想進一步探究,那我就心滿意足了。然而,我不想誇大本書寫作的目標。這不是一本專門探討邏輯學理論的論文,也不是邏輯學的教科書──不過,如果有讀者能實際在課堂中印證這本書的實用性,我也會感到欣慰。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撰寫一本實用的手冊,用簡明易懂的方式,幫助初學者掌握這門學問,理解邏輯學中基本的原理。本書不是寫給理論主義者,而是寫給實踐主義者──他們一旦了解邏輯的原理,就會把邏輯運用在生活中。
為了增加本書的實用性,我在書中採用非正式的風格,並扮演類似家教或教練的角色,用直接的語氣向讀者下達指令。我把邏輯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由書中的五個部分作為代表,每一階段的基礎打穩了,再晉級到下一階。第一部分是前置作業,重點是替讀者做好心理建設,並建立適當的思考架構,否則邏輯思維無法開始運作。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本書的核心,我們會進入邏輯世界的領域:第二部分闡述影響和支配邏輯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則深入探討論證──邏輯思維的外在表現。在第四部分,我將探討哪些態度和心理狀態特別容易導致非邏輯思考。本書第五部分會把重點放在非邏輯思考──謬誤。
最後,容我在此表達我對《寫作概論》(The Elements of Style)這本輕薄短小工具書的推崇和讚賞,這本書是由威廉史壯二世 (William Strunk Jr.)和懷特(E. B. White)所合著。我的寫作靈感就是來自《寫作概論》。雖然本書的成就遠遠不能和《寫作概論》這本偉大不朽的作品相提並論,但看在《寫作概論》對寫作領域的卓越貢獻上,我也衷心希望本書能對邏輯思維作出少許的貢獻。我最大的心願是:這本書能幫助讀者了解邏輯本身的重要性,因邏輯之美而受到感動,並因為「合乎邏輯」而引發一股深刻的喜悅和無與倫比的滿足感。
麥肯納利(D. Q. McIner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