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什麼?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我們如何感受世界的科學,還有為什麼我們會這樣想事情、我們的感覺,以及怎麼會有特定的行為模式。在認識心理學探討的主題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個人的體會和感受。
『請問問自己:在讀這本書的當下,你感覺到什麼呢?其實同時有很多現象一起出現喔。』
ex:聞到晚餐的香味。
ex:覺得熱、或是覺得冷,還是不冷不熱。
ex:感覺到衣服摩擦身體。
ex:腦海中閃過某些念頭。
ex:書裡的內容讓你想起某段回憶。
ex:解讀圖像來了解書上的文字。
ex:你覺得開心、好奇,或是興奮?
『再多坐一會兒,看看你還注意到了什麼呢?』
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一部分來自你的五種感官(五感):觸覺、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大腦會利用這些感官得到的資訊,對一切做出回應。
但是,除了這些感受,你的經驗還會受其他的事情影響,例如:心情、記憶、喜歡或討厭的東西、夢、你的決定……以及更多可能的事情。這些感受全都發生在大腦裡,形成人們所說的「心智」。
研究心理學的人著重在了解人類的心智──心智和身體如何交互作用,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外界的期望
大多數人認為女生和男生有各自特定的行為表現。於是有些心理學家針對這些關於男生和女生的假設來作研究,想弄清楚別人的期望對不同性別的行為表現有什麼影響。
問題假設:男生的數學能力比女生好。
第1組研究:讓男生和女生做同樣的數學測驗。在測驗之前,對孩子們說,女生的數學成績一般比男生差。
結果:女生表現得比較差。
第2組研究:找另一組類似的孩子做同樣的測驗。在測驗之前,對孩子們說,女生和男生的數學成績一樣好。
結果:女生和男生的表現一樣好。
問題假設:男生比女生更有侵略性。
第1組研究:讓男生和女生一起玩扔炸彈的電腦遊戲。參加的孩子知道這群研究人員事先看過他們,知道他們的性別。
結果:女生扔的炸彈比男生少。
第2組研究:找另一群類似的孩子重複這個實驗,但是這次孩子們事先沒有和研究人員見面,因此認為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性別。
結果:女生和男生扔的炸彈一樣多。
從這兩個研究的例子來看,外界對男生和女生的期望,造成了他們的行為差異。
另一項研究是,安排一些大人和一個三個月大、穿黃色衣服的嬰兒見面。
有一半的大人被告知:嬰兒是女生,名字叫瑪麗。結果這一組的大人給瑪麗玩洋娃娃。
另一半的大人被告知:嬰兒是男生,名字叫強尼。結果這組大人給強尼玩球。
所以,經常給女孩玩洋娃娃,女孩可能因此才會比較喜歡洋娃娃,因為這是她最熟悉的玩具。
心理學家想研究寶寶喜歡什麼樣的玩具時,會把不同的玩具圍在寶寶四周,看他們會選擇什麼玩具。結果,才九個月大的女寶寶很可能選擇洋娃娃、鍋子或紫色泰迪熊;而男寶寶可能喜歡挖土機、球或藍色泰迪熊。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可能是嬰兒的生理因素導致男生選擇挖土機,女生選擇洋娃娃。但也很有可能是大人的期望對寶寶造成的影響,即使他們還那麼小。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我們如何感受世界的科學,還有為什麼我們會這樣想事情、我們的感覺,以及怎麼會有特定的行為模式。在認識心理學探討的主題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個人的體會和感受。
『請問問自己:在讀這本書的當下,你感覺到什麼呢?其實同時有很多現象一起出現喔。』
ex:聞到晚餐的香味。
ex:覺得熱、或是覺得冷,還是不冷不熱。
ex:感覺到衣服摩擦身體。
ex:腦海中閃過某些念頭。
ex:書裡的內容讓你想起某段回憶。
ex:解讀圖像來了解書上的文字。
ex:你覺得開心、好奇,或是興奮?
『再多坐一會兒,看看你還注意到了什麼呢?』
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一部分來自你的五種感官(五感):觸覺、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大腦會利用這些感官得到的資訊,對一切做出回應。
但是,除了這些感受,你的經驗還會受其他的事情影響,例如:心情、記憶、喜歡或討厭的東西、夢、你的決定……以及更多可能的事情。這些感受全都發生在大腦裡,形成人們所說的「心智」。
研究心理學的人著重在了解人類的心智──心智和身體如何交互作用,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外界的期望
大多數人認為女生和男生有各自特定的行為表現。於是有些心理學家針對這些關於男生和女生的假設來作研究,想弄清楚別人的期望對不同性別的行為表現有什麼影響。
問題假設:男生的數學能力比女生好。
第1組研究:讓男生和女生做同樣的數學測驗。在測驗之前,對孩子們說,女生的數學成績一般比男生差。
結果:女生表現得比較差。
第2組研究:找另一組類似的孩子做同樣的測驗。在測驗之前,對孩子們說,女生和男生的數學成績一樣好。
結果:女生和男生的表現一樣好。
問題假設:男生比女生更有侵略性。
第1組研究:讓男生和女生一起玩扔炸彈的電腦遊戲。參加的孩子知道這群研究人員事先看過他們,知道他們的性別。
結果:女生扔的炸彈比男生少。
第2組研究:找另一群類似的孩子重複這個實驗,但是這次孩子們事先沒有和研究人員見面,因此認為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性別。
結果:女生和男生扔的炸彈一樣多。
從這兩個研究的例子來看,外界對男生和女生的期望,造成了他們的行為差異。
另一項研究是,安排一些大人和一個三個月大、穿黃色衣服的嬰兒見面。
有一半的大人被告知:嬰兒是女生,名字叫瑪麗。結果這一組的大人給瑪麗玩洋娃娃。
另一半的大人被告知:嬰兒是男生,名字叫強尼。結果這組大人給強尼玩球。
所以,經常給女孩玩洋娃娃,女孩可能因此才會比較喜歡洋娃娃,因為這是她最熟悉的玩具。
心理學家想研究寶寶喜歡什麼樣的玩具時,會把不同的玩具圍在寶寶四周,看他們會選擇什麼玩具。結果,才九個月大的女寶寶很可能選擇洋娃娃、鍋子或紫色泰迪熊;而男寶寶可能喜歡挖土機、球或藍色泰迪熊。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可能是嬰兒的生理因素導致男生選擇挖土機,女生選擇洋娃娃。但也很有可能是大人的期望對寶寶造成的影響,即使他們還那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