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我所做的是甚麼?」
「我所熱愛的又是甚麼?」
以上三個問題,你曾經仔細思考過,或能夠毫不猶豫地回答嗎?
本書主張的「基本熱情動力系統」,不但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野,讓我們可以分析自我行為,更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完成人生的目標。每個人的熱情動力都具獨特性,也因內在的動機不同而在不經意間選擇了人生的方向。學習「基本熱情動力系統」後,可以幫助我們在所選擇的人生道路上達標,並且能夠從內在價值帶來真正的平安與喜樂,享受生命的美好。
不僅如此,除了分析自我的基本熱情動力外,本書也幫助我們理解周圍的朋友與家人。因為唯有深入瞭解他們的內心動機,我們才能明白他們為何會有這樣的決定或行為,進而成為他們的助力,成全他們的人生目標。
經過我們的研究發現:人類基本熱情動力系統共有16種,它或許無法完全解釋人類所有的內在動機,但至少可以幫助我們初步地瞭解:驅使我們往前的動力為何。
■16個基本熱情動力
Power:掌握權力的熱情/希望能夠影響他人。
Independent:獨立自主的熱情/希望能夠自我獨立。
Curiosity:求知好奇的熱情/希望追求知識。
Acceptance:認同接納的熱情/希望被人接受,不被排拒。
Order:規律秩序的熱情/希望乾淨整潔有秩序。
Saving:節約儲蓄的熱情/希望收集事物。
Honor:系統傳統的熱情(道德榮譽)/希望對父母及傳統忠誠。
Idealism:理想正義的熱情/希望實現社會正義與公平。
Social Contact:社交聯繫的熱情/希望找到同溫層。
Family:家庭親子的熱情/希望撫養、教育下一代。
Status:社會地位的熱情/期待力爭上「流」,找到自我形象與價值。
Vengeance:好勝報復的熱情/希望找到真正的公平。
Roomance:羅曼蒂克(藝術審美)的熱情/渴望欣賞性與美好的事物。
Eating:口腹之欲的熱情/對食物充滿慾求。
Physical Activity:體能活動的熱情/渴望體能活動帶來的愉悅感。
Tranquility:平靜安穩的熱情/渴求心靈得到平安。
如果你希望馬上學習到16項熱情動力的進深內容,可直接翻閱第二至第四章,裡面有詳盡的解說。本章則先從科學及心理學角度,簡單解構16個基本熱情動力的內容,並帶來知識性的探索,期盼每個人都能瞭解如何找出自己的基本熱情,以及它們的重要性。
熱情動力與DNA有關
熱情是怎麼來的?它又如何被人類的經驗以及文化影響?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和威廉·麥獨孤(William McDougall)兩位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的內在熱情與遺傳因數有關。」這意謂人的熱情是與生俱來、甫出生即決定的,無法改變。當我們找到其中一個熱情並得到滿足後,就會開始逐項追求內在與生俱來的其它熱情。
威廉·麥獨孤說:「每個人生來就有尋找族群裡共同內在動力的本能。當找到共同內在動力時,就會擁有滿足感。共有的內在動力常常擴及家族、社區、國家,甚至整個地球的社群。舉例而言,覓得食物、找到安歇之處、交往志趣相投的好朋友、獲得性生活的親密感……或是戰勝敵人、在同輩中受到尊敬、成為領導者……這些都是人類共通的內在動力。
我和研究生蘇珊發現,我們所提出的16項熱情動力,的確都滿足威廉·麥獨孤對熱情所做的基本假設。例如:每個人對成功都有一定的渴求(掌握權力的熱情),或者希望能夠有一定的自主空間(獨立自主的熱情)、對知識有一定的渴求(求知好奇的熱情)……雖然全世界各個族裔對熱情的解釋及需求會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但無論身處何種文化背景,人們或多或少都會有共通的熱情特徵,並對此16項熱情有感,也都能看出其內在動機的需求。進一步解釋,這16項熱情動力不僅可應用於人類族群,在與人類近親的動物世界裡也能找到蛛絲馬跡。
在16項熱情動力中,有9項在動物身上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牠們會有求知好奇的動作、會收集、儲存食物以維持生命、有一定的社交行為及語言(社交聯繫)、會撫育下一代(家庭親情)、會採取保護自己的行動(好勝報復),甚至享受性關係(羅曼蒂克)。當然牠們也會害怕,希望驅凶避邪找到安全之處(平靜安穩),以及滿足口欲和運動。
除了以上非常明顯的9項基本熱情外,其餘的7項熱情則顯示出人與動物的差異,在以下的章節將會詳細陳述這些人與動物間熱情關係的連結。舉例來說,動物舔羽毛的習慣,類似規律秩序的熱情;雛鳥在成長過程中,會與手足爭取靠近母鳥的位置,以便得到更多的食物,此種行為也與人類爭取社會地位的熱情相近。
在動物社群裡,可以從以上這些熱情動力看到人類社會的影子。因此我們更加確信:此16項熱情動力是非常基本的需求。
「我所做的是甚麼?」
「我所熱愛的又是甚麼?」
以上三個問題,你曾經仔細思考過,或能夠毫不猶豫地回答嗎?
本書主張的「基本熱情動力系統」,不但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野,讓我們可以分析自我行為,更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完成人生的目標。每個人的熱情動力都具獨特性,也因內在的動機不同而在不經意間選擇了人生的方向。學習「基本熱情動力系統」後,可以幫助我們在所選擇的人生道路上達標,並且能夠從內在價值帶來真正的平安與喜樂,享受生命的美好。
不僅如此,除了分析自我的基本熱情動力外,本書也幫助我們理解周圍的朋友與家人。因為唯有深入瞭解他們的內心動機,我們才能明白他們為何會有這樣的決定或行為,進而成為他們的助力,成全他們的人生目標。
經過我們的研究發現:人類基本熱情動力系統共有16種,它或許無法完全解釋人類所有的內在動機,但至少可以幫助我們初步地瞭解:驅使我們往前的動力為何。
■16個基本熱情動力
Power:掌握權力的熱情/希望能夠影響他人。
Independent:獨立自主的熱情/希望能夠自我獨立。
Curiosity:求知好奇的熱情/希望追求知識。
Acceptance:認同接納的熱情/希望被人接受,不被排拒。
Order:規律秩序的熱情/希望乾淨整潔有秩序。
Saving:節約儲蓄的熱情/希望收集事物。
Honor:系統傳統的熱情(道德榮譽)/希望對父母及傳統忠誠。
Idealism:理想正義的熱情/希望實現社會正義與公平。
Social Contact:社交聯繫的熱情/希望找到同溫層。
Family:家庭親子的熱情/希望撫養、教育下一代。
Status:社會地位的熱情/期待力爭上「流」,找到自我形象與價值。
Vengeance:好勝報復的熱情/希望找到真正的公平。
Roomance:羅曼蒂克(藝術審美)的熱情/渴望欣賞性與美好的事物。
Eating:口腹之欲的熱情/對食物充滿慾求。
Physical Activity:體能活動的熱情/渴望體能活動帶來的愉悅感。
Tranquility:平靜安穩的熱情/渴求心靈得到平安。
如果你希望馬上學習到16項熱情動力的進深內容,可直接翻閱第二至第四章,裡面有詳盡的解說。本章則先從科學及心理學角度,簡單解構16個基本熱情動力的內容,並帶來知識性的探索,期盼每個人都能瞭解如何找出自己的基本熱情,以及它們的重要性。
熱情動力與DNA有關
熱情是怎麼來的?它又如何被人類的經驗以及文化影響?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和威廉·麥獨孤(William McDougall)兩位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的內在熱情與遺傳因數有關。」這意謂人的熱情是與生俱來、甫出生即決定的,無法改變。當我們找到其中一個熱情並得到滿足後,就會開始逐項追求內在與生俱來的其它熱情。
威廉·麥獨孤說:「每個人生來就有尋找族群裡共同內在動力的本能。當找到共同內在動力時,就會擁有滿足感。共有的內在動力常常擴及家族、社區、國家,甚至整個地球的社群。舉例而言,覓得食物、找到安歇之處、交往志趣相投的好朋友、獲得性生活的親密感……或是戰勝敵人、在同輩中受到尊敬、成為領導者……這些都是人類共通的內在動力。
我和研究生蘇珊發現,我們所提出的16項熱情動力,的確都滿足威廉·麥獨孤對熱情所做的基本假設。例如:每個人對成功都有一定的渴求(掌握權力的熱情),或者希望能夠有一定的自主空間(獨立自主的熱情)、對知識有一定的渴求(求知好奇的熱情)……雖然全世界各個族裔對熱情的解釋及需求會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但無論身處何種文化背景,人們或多或少都會有共通的熱情特徵,並對此16項熱情有感,也都能看出其內在動機的需求。進一步解釋,這16項熱情動力不僅可應用於人類族群,在與人類近親的動物世界裡也能找到蛛絲馬跡。
在16項熱情動力中,有9項在動物身上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牠們會有求知好奇的動作、會收集、儲存食物以維持生命、有一定的社交行為及語言(社交聯繫)、會撫育下一代(家庭親情)、會採取保護自己的行動(好勝報復),甚至享受性關係(羅曼蒂克)。當然牠們也會害怕,希望驅凶避邪找到安全之處(平靜安穩),以及滿足口欲和運動。
除了以上非常明顯的9項基本熱情外,其餘的7項熱情則顯示出人與動物的差異,在以下的章節將會詳細陳述這些人與動物間熱情關係的連結。舉例來說,動物舔羽毛的習慣,類似規律秩序的熱情;雛鳥在成長過程中,會與手足爭取靠近母鳥的位置,以便得到更多的食物,此種行為也與人類爭取社會地位的熱情相近。
在動物社群裡,可以從以上這些熱情動力看到人類社會的影子。因此我們更加確信:此16項熱情動力是非常基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