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給「戀愛這種病」的處方箋
為什麼現在對戀愛迷惘的人增加了?
煩惱是戀愛的附屬品──但特別是最近,因為邂逅途徑的多樣化,選項或機會也擴大了,因此可以說戀愛的煩惱或危險也相對地增加了。在我的診所或是合作的心理諮商中心也是,有許多為了愛情或夫妻關係而煩惱的人來諮商。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漸趨稀薄也是原因之一,有不少人不知道該怎麼談戀愛才好。雖然想向對方表明心意,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或是因為不明白談戀愛的方法而感到困擾的案例也是有的。有的人看待交往很隨便,但是也有人因為一直迷惘著不知道選擇這個人究竟好不好而猶豫不決。又或者是,在一起的時候雖然很開心,卻仍有某些讓人介意的點,因而不知道該如何判斷才好。也有時候是對於對方的態度感到無法釋懷,為了不知道該如何解讀而煩惱。
有許多人煩惱著不知道是否該跟目前的伴侶分手:他們無法確信自己跟這個人是否真能順利走下去,對方是否為適合自己的人。意外的是,就連一些具備某種程度人生經驗的人,也有許多人為這樣煩惱所苦──一切的辛苦是否能得到回報,還是結果只是徒勞而終?是不是應該要趕快解決比較好?──因為無法看清而一直搖擺不定,這樣的狀況我也經常遇到。
然而一旦變成戀愛關係,就只看得到對方的優點,可能無法察覺自己正要落入的陷阱,或者是雖然隱約感覺到卻視而不見,因為有留戀或顧慮,便拖拖拉拉的一直不作決定,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這種情況很多見。
什麼樣的將來在前方的路途中等待著兩個人?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自己的愛情將會走向什麼樣的結果?如果可以預測到某個程度,人們肯定能夠做出更冷靜的判斷。但是目前最多也只是仰賴占卜,或是聽聽朋友前輩們的主觀意見而已。難道沒有更客觀一點的指引嗎?你是不是曾經也有這樣的感覺?
|戀愛也需要專業知識及訓練
在戀愛的難度增加之際,我覺得近年來認真思考戀愛問題的人也增加了。雖然應該也有人把戀愛當成遊戲,區分得很清楚,但是也有本來只是視作遊戲後來卻認真起來,那也是戀愛。不論嘴上怎麼說,但大多數的人都會在內心悄悄地期待著能邂逅自己人生中的伴侶,摸索著遇見適合自己的人。實際上,選擇伴侶也是左右人生的重大事項。我長年關注人格及心靈問題至今。看過懷有各種精神上煩惱或困難的人,見證過他們在精神上走投無路,以及從那樣的狀態下恢復的過程。在這當中讓我突然感覺到,一個人的人生並不是光憑自己的力量就能決定的。
遇見什麼樣的人,將會大大左右你的人生。那些人也許會為你創造出美好的可能性,卻也有機會邀引領你進入地獄之門。
特別是與你所愛的人邂逅,他有可能讓你的人生變成彩色的,也有可能變成灰色的。與適合自己的伴侶結合的人,就算一開始很辛苦,也會漸漸得到回報,踏上充實的人生旅程。但是如果邂逅了不適合的伴侶,甚至有可能使你蒙受人生一切都成空的損失。
在人生旅程中,選擇伴侶就是這麼的重要,儘管如此,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實在太過粗糙,目前的現狀就是全靠感覺、全憑偶然。實際上關於戀愛的過程與適當的伴侶選擇,我們幾乎沒有機會好好學習。這件事,比起光合作用或是鐮倉幕府、三次方定理這些東西與我們的人生更加相關,但是我們會接受的教導頂多也只有性教育而已。
就和駕駛汽車或操縱飛機一樣,都要求必須學習不可或缺的知識、充分地累積練習時數。談戀愛選擇伴侶、孕育愛情在某種意義上比開車還要困難得多,比操縱飛機更需要技術。一旦弄錯一步,就有可能墜落失去性命不是嗎?為了能安全運行,在計算可能發生的意外時,還必須要有懂得避開危險的熟練知識與技術。難道就沒有稍微更有體系且更具客觀判斷的基準來判斷有關戀愛的事情嗎?我認為,這在保護自己、提高自己人生的價值與品質上,是不遜於一般教養或衛生知識的重要事項。
|以更為客觀、科學的手法來診斷愛情
對於大大左右人生的戀愛,在經營上就不能有更具科學理論基礎的看法嗎?就不能從更值得信賴的見解上,提供客觀的指引或建議嗎?對於這樣的期待,在今日的精神科學、心理學能夠提供的,最優秀並具備實用性與高潛能的方法之一,就是基於人格理論的心理行為分析與人際關係分析的「人格解析」手法。而另一種就是基於依附理論的「依附形式」分析。
本書即是以人格解析為基礎,再透過對依附形式的理解,來預測戀愛的過程與契合度、穩定性、未來性以及困難,並提供協助因應。不只戀愛的方法或選擇伴侶的方法會因為人格類型而有一定的傾向,透過兩個人的人格類型或依附形式的組合,也能夠有相當高的準確度,而且較為容易預測出這場戀愛會走上什麼樣的道路。如果能知道這個法則,不只能夠粗略的預測戀愛的結果,還能預先知道該如何孕育幸福的戀愛,而容易產生什麼樣的危險也能因應處理。
無論戀愛順利與否,或是戀愛是否能培育成真正的愛情,大部份的原因都源起於包含了彼此的依附形式在內的人格特質組合。我們認為的所謂「契合」,可以說幾乎都是由雙方兩種人格特質的組合所決定。不只是一個人的人格特質,還有另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互相糾纏,問題因此變得更複雜,但是透過瞭解雙方人格特質產生的動能,這段戀愛會走的路徑、容易陷入的危險陷阱,以及要得到幸福所必備的條件也都能看得清楚了。
本書是為了認真考慮戀愛的人,集合了精神醫學及臨床心理學長年培養出來的經驗知識之大成。本書中基於人格解析與依附形式的理論,同時透過個案研究與傳記研究累積至今的資料,又加入了許多具體案例,希望能清楚客觀地指引適合各種人格類型以及各種組合的戀愛。
在讀完本書的時候,你的戀愛觀念應該會有大幅的改變。不知道該如何談戀愛的人、正覺得迷惘不知道眼前這個人究竟對不對,以及正在煩惱是否該與目前的伴侶分手的人,都應該能從中得到一個解答。無關乎你的期待或疑惑,我相信在給予一個客觀的基準這一點上,應該是一個可以令你安心的支柱。至於如何運用,還是要看各位的造化。
本書中所提到的有關戀愛或速配度的理解,不只是給予你自己的人格或對方的人格一點提醒,對於你們兩者的組合容易帶來什麼樣的結果,或者是對這樣的結果能夠有什麼樣的對策,也會給予重要的提醒。
只是,本書完全只是針對戀愛這個觀點來書寫。如果想更詳細清楚知道有關於各種人格類型,或者是想學習因為人格傾向引起的問題,請參考拙作《人格障礙》等書,此外,有關依附理論或依附形式,想從基礎學起的人,請您閱讀拙作《依戀障礙》、《逃避型依附障礙》及《母親這種病》等書。執筆時,由於想導入女性觀點,也有一部分得到戀愛、結婚諮商的專業人士協助。在此事先說明,有關一般人的案例,是以實際案例為靈感,再重新架構而成的,與特定案例無關。在有限的頁數中,為了盡可能使讀者理解我想表達的要素,在結構上下了不少工夫。為了理解全貌,建議您從頭到尾整體的閱讀本書,而不是只看與自己相關的部分。相信您可以透過這樣的閱讀,對戀愛的機制能得到一個超乎個人框架更宏觀的觀點。
=================
第2章|為什麼我們在愛中總是一直鬼打牆?
|人們為何一再重蹈覆轍卻得不到教訓?
有的人會慨嘆,說男人運很差,或女人運不好之類的。或者是也有不少人老愛發牢騷說總是跟好的人沒有緣分,沒有機會遇到好的人。還有,有些人即使喜歡上人,也總是單相思,無法發展成戀情,所以就放棄了。為什麼總是不順利呢?
其實,像這樣的案例有一個共通的問題。
男人運不好或是女人運不好之類的,把問題推給運氣的人,要是仔細聽他們說話,就會發現他們大多是因為學不到教訓,總是選擇同一類的對象。他本人可能覺得,因為對象不一樣了,這次幸福一定正在等待著他,而進入一段新的關係,但是那只是換了一個人,如果那個對象的本質是相同的,還是會發生同樣的事情。
總之,若沒有分辨對象的眼光,就算選擇了類似的對象,自己也會以為選了一個新的類型的人。
慨嘆著沒有邂逅的機會,或是總是單相思的人,通常也是有一個很重要的錯覺:他們誤以為,那些受到邂逅眷顧的人,只是剛好有比較多的機會遇到好的人,是良緣自己送上門來的幸運兒;而沒有機會邂逅的人,則是沒有喜歡自己的人出現在自己面前,運氣很差的人。
實際上邂逅機會多的人,是自己主動出擊,自己設網捕捉的。再怎麼美麗又有魅力的人,如果不懂得這種佈網之術,也很難捕捉到意中人。有時候靠過來的都是那些實在無法歡迎他們的對象。如果分辨不出來,即使你再有魅力與才華,也會把自己賤賣給那些跟你完全不配的對象。更不要說等什麼願者上鉤,就算是再等上個幾十年,也不會有適合的人主動跳上來咬住你的魚鉤。那些總是單相思的人,就是無法分辨出與自己相配或與自己不相配的對象。再怎麼棒的人,如果不主動把自己推銷給瞭解自己價值的人,戀愛也不會成立。反而會用錯誤的方式專程去接近不適合你的對象。
然而,戀愛不順利的人,總是重複著同樣的模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人格的傾向」讓你一再踏上同樣的道路
人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動物。每一件事情都應該要能夠不受任何束縛、自由的思考、決斷、採取行動。然而,現實卻不同。感受方式和思考方式也好,決斷或行動也是,其實在不知不覺間,我們無意識的被某種東西束縛了。
選擇了違背本意的事,最希望的事情卻從一開始就放棄了,這樣的事情居然相當多。還有,明明曾經那樣後悔過,卻還是又犯了同樣的錯,這種事也屢屢發生。人應該是希望能過著幸福的人生才對,但是卻好像特意選擇了遠離幸福的人生道路。這種時候,便會想說「畢竟這就是命運」這種自暴自棄的話。但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天空中的星星與太陽,看起來像是繞著地球在轉。直到三百多年前,人們仍堅信天是繞著地球轉的。也就是所謂的「天動說」。這時哥白尼這號人物出現了,他倡導「地動說」,也就是說其實動的是地球。結果哥白尼以妖言惑眾的理由遭到極刑,被燒死了。但是現在每個人都知道哥白尼才是對的。
這個天動說的謬誤(錯誤認識)其實就是原因出在自己身上,卻把原因看成是在周圍的人身上最典型的例子。命運這種想法也很類似這個天動說──是老天讓我們的人生變動,這種宿命論,就是犯了與天動說同樣謬誤的結果。即使看起來像「命運」但其實原因仍在我們自己身上。
我開始清楚認識這一點,是在從事人格障礙的臨床與研究的時候。某種類型的人總是會遇見類似的人,被同樣的方法欺騙,招來類似的結果,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另外,還有一種類型的人,是轟轟烈烈的戀愛之後結婚的,最後卻自己背叛對方,這樣的事也是一再重複。還有另一種,是越愛對方就越束縛對方,不知不覺中開始使用暴力,然後無限輪迴。雖然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那是因為每個人心裡原來就具備的人格傾向,招來類似的邂逅與發展,最後迎接類似的結局,如此週而復始。如果不帶指南針在沙漠中行走,最後又會走回同一個地方。因為左右腳有著微妙的長度差異,因此即使你以為自己是筆直走著,其實不知不覺間卻畫了一個巨大的圓圈。同樣的,我們的內心與行動的偏頗,也在不知不覺中引導著我們走上同樣的人生路。事隔多年再回首,才發現其實又做了同樣的事情。
看起來像是命運,其實是因為自己本身的人格傾向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圓圈。在同一個地方一再地行走,然後卻感歎著「這就是我的命運」,這是何其愚蠢啊。為了筆直的向前走,需要的是確切的指南針與地圖,也就是客觀的指引。對你察言觀色,為了不讓你失望配合你改變的建議是沒有幫助的。能更清楚的告訴你,這樣的方向容易歪曲,容易陷入這種危險的客觀指引才是必要的。根據這些指引,認識到自己的偏頗,然後學習修正的方法就可以了。
=================
第3章|瞭解你與對方戀愛傾向的九種人格特質有哪些?
2|依賴型人格——遷就對方、奉獻自己的一切
【自我診斷】
以下各個項目,若非常同意者打◎,同意則打○,不同意也不否認就打△,不同意則打×的方式來作答。不是只有你現在的心情或行為,過去數年來你有什麼樣的感覺、行為,請一面回顧同時選出最符合的項目。如果「不同意也不否認」太多,則診斷的準確度會降低,請注意。
□連一點點小事,也不能自己一個人決定。
□重要的事或麻煩的事大多都請人幫忙做。
□人家一拜託,就無法說No,最後就會答應。
□與其自己去計畫率先去做,還不如跟在別人後面走比較符合自己的個性。
□為了讓對方覺得自己好,會去做一些其實不想做的事。
□沒有自信靠自己一個人活下去。
□要是跟戀人或是朋友分手,就會馬上去找下一個人來代替。
□對誰都表現得很和氣,外表看起來優點很多。
□就算知道這樣不好,但要是覺得對方可憐,就會忍不住寵愛他。
□喜歡服務別人,讓別人開心。
【診斷結果】
以◎得2分○得1分來計算,得6分以上時,就可以判斷為有這個傾向。①什麼是依賴型人格?
|不知不覺間就奉獻出一切
這是日本女性中最多的類型。沒有自我主張,想用奉獻給他人來達成自己的使命。低調、忍耐力強,這種理想的大和女子,從人格類型來說,完全就是這種類型。說到依賴型,往往總是會誤會成是嬌弱型,但其實他們行動力、社交性都很高,能幹的人也很多,只是他們沒有自信不靠任何人自己一個人活下去,必須依賴某個人,藉由奉獻給那個人才能覺得安穩。當然,這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有這類型的人。
說到溫柔、體貼,看到有困難的人就無法放著不管的類型,就更容易想像了吧。愛爾蘭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有一個叫做《快樂王子》的故事,快樂王子就是有一顆即使自己片體鱗傷,為了想看到大家高興的表情就會奉獻自己的心,這就是這類型人的特徵。
這類型的人服務精神旺盛,跟他們在一起就覺得很舒服,受到大家喜愛。實際上這類型的人,很適合從事接待客人或是社福領域、演藝圈等服務相關的工作,也有許多人都在這樣的領域活躍著。
|總是會看對方的臉色配合他
這類型的人,極度害怕被討厭,會看對方的臉色遷就對方,以免讓對方不開心。比起自己的心情,更以對方的歡喜為優先,因為對方的喜悅也很容易變成他自己的感覺。因此,他們很不懂得拒絕,就算有人跟他們借錢,他們也無法拒絕,自己明明也很困難還是會借給他們。
一再重複這種習慣的結果是,變得越來越不明白自己的心情,變得不敢說出口。因此,有許多人被自我主張強烈的人支配,或是跟那些老是給他找麻煩的對象無法斬斷孽緣,持續貢獻給對方。最典型的是努力拼命地做保險業務員或是下海賺錢,然後把這些錢都拿給廢物老公揮霍在賭博和玩樂上。如果推銷員很會講話,就覺得拒絕他很不好意思,結果簽了超過百萬元以上的不合理契約,這種失敗也往往很容易發生在這種類型的人身上。可以說他很是很容易被人利用的典型。
他們很不擅長自己做決定,總是讓別人決定,或是選擇跟對方一樣的東西。「一樣的就好」、「你決定吧」、這就是他們常用的表現方式。「你不用管我」或是「我只要跟著你就好」這種說話方式也是特徵。
雖然他們做人很好,但是優柔寡斷又八面玲瓏的部分屢屢成為他們招來誤解或麻煩的原因──人太好了,太溫柔了,結果導致反效果。③依賴型人格的人墜入情網的時候
|心動的瞬間|→容易對值得信賴卻也有脆弱一面的人燃起愛火
吸引依賴性的人的對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很獨立自主,值得尊敬的人,或是不由分說的會引領自己前進的人。他們希望能依賴這樣的人來支持自己。另一種就是很脆弱,如果自己不在旁邊支持著他,他馬上可能就不行了。這兩種偏好,同時存在依賴性的人內心裡。因此在這層意義上,擁有這兩個要素的人,是這類型的人最難以招架的。只是很強悍、很傲慢的類型,或是只是一味脆弱的類型,就算一時能夠吸引他們,也不會變成他們用盡一生的戀愛,應該在不完全燃燒的狀況下就結束了。然而當他們遇見具備了兩種要素的人時,這類型的人的心理就會激烈的燃燒起來,為了那個人什麼都可以拋棄。
因此,如果你想奪取這類型人的芳心,首先就必須努力成為一個有社會地位,或是有經濟能力、有高尚的志向或人格的人,或者是在才華或業績上面非常優秀。同時,讓對方看到你像個保護者一樣的包容力或是寬闊的心胸,對小事情不計較的大肚量。「有什麼困難的話,隨時跟我商量」、「我永遠都會幫你」,若無其事地這樣一句話,就會撩起這類型人一種想被一個重要人物保護,想靠近一個很強大的人的心情。更進一步的,不經意的跟他提起你像一般人一樣的弱點或煩惱,最近發生的悲傷的事情,凸顯自己並非只是一個強悍的人而已。這麼一來,內心深處也有脆弱一面的依賴型人格的人,在感覺到親近感的同時,也會認為你是跟他心靈相通的人。
撒下這樣的種子後,對方來倚靠你或是找你商量事情,是常見的模式,而且幾乎毫無疑問會往戀愛的方向發展。
依賴型的人由於不斷需要伴侶,因此與戀人分手後,在找到下一個戀人之前也可以說是處於隨時需要填補空虛寂寞的狀態。但是,如果用露骨的方式接近他,即使可以達成慾望,他也不會打從心底尊敬你,會讓他在心裡覺得幻滅。那很難說是幸福美滿的戀愛。能不能帶著珍惜對方的態度,將會左右你今後戀愛的道路。戀愛必須是美麗且帶著必然性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描寫明顯轉折太硬的人,無法得到真心的愛。
為什麼現在對戀愛迷惘的人增加了?
煩惱是戀愛的附屬品──但特別是最近,因為邂逅途徑的多樣化,選項或機會也擴大了,因此可以說戀愛的煩惱或危險也相對地增加了。在我的診所或是合作的心理諮商中心也是,有許多為了愛情或夫妻關係而煩惱的人來諮商。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漸趨稀薄也是原因之一,有不少人不知道該怎麼談戀愛才好。雖然想向對方表明心意,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或是因為不明白談戀愛的方法而感到困擾的案例也是有的。有的人看待交往很隨便,但是也有人因為一直迷惘著不知道選擇這個人究竟好不好而猶豫不決。又或者是,在一起的時候雖然很開心,卻仍有某些讓人介意的點,因而不知道該如何判斷才好。也有時候是對於對方的態度感到無法釋懷,為了不知道該如何解讀而煩惱。
有許多人煩惱著不知道是否該跟目前的伴侶分手:他們無法確信自己跟這個人是否真能順利走下去,對方是否為適合自己的人。意外的是,就連一些具備某種程度人生經驗的人,也有許多人為這樣煩惱所苦──一切的辛苦是否能得到回報,還是結果只是徒勞而終?是不是應該要趕快解決比較好?──因為無法看清而一直搖擺不定,這樣的狀況我也經常遇到。
然而一旦變成戀愛關係,就只看得到對方的優點,可能無法察覺自己正要落入的陷阱,或者是雖然隱約感覺到卻視而不見,因為有留戀或顧慮,便拖拖拉拉的一直不作決定,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這種情況很多見。
什麼樣的將來在前方的路途中等待著兩個人?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自己的愛情將會走向什麼樣的結果?如果可以預測到某個程度,人們肯定能夠做出更冷靜的判斷。但是目前最多也只是仰賴占卜,或是聽聽朋友前輩們的主觀意見而已。難道沒有更客觀一點的指引嗎?你是不是曾經也有這樣的感覺?
|戀愛也需要專業知識及訓練
在戀愛的難度增加之際,我覺得近年來認真思考戀愛問題的人也增加了。雖然應該也有人把戀愛當成遊戲,區分得很清楚,但是也有本來只是視作遊戲後來卻認真起來,那也是戀愛。不論嘴上怎麼說,但大多數的人都會在內心悄悄地期待著能邂逅自己人生中的伴侶,摸索著遇見適合自己的人。實際上,選擇伴侶也是左右人生的重大事項。我長年關注人格及心靈問題至今。看過懷有各種精神上煩惱或困難的人,見證過他們在精神上走投無路,以及從那樣的狀態下恢復的過程。在這當中讓我突然感覺到,一個人的人生並不是光憑自己的力量就能決定的。
遇見什麼樣的人,將會大大左右你的人生。那些人也許會為你創造出美好的可能性,卻也有機會邀引領你進入地獄之門。
特別是與你所愛的人邂逅,他有可能讓你的人生變成彩色的,也有可能變成灰色的。與適合自己的伴侶結合的人,就算一開始很辛苦,也會漸漸得到回報,踏上充實的人生旅程。但是如果邂逅了不適合的伴侶,甚至有可能使你蒙受人生一切都成空的損失。
在人生旅程中,選擇伴侶就是這麼的重要,儘管如此,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實在太過粗糙,目前的現狀就是全靠感覺、全憑偶然。實際上關於戀愛的過程與適當的伴侶選擇,我們幾乎沒有機會好好學習。這件事,比起光合作用或是鐮倉幕府、三次方定理這些東西與我們的人生更加相關,但是我們會接受的教導頂多也只有性教育而已。
就和駕駛汽車或操縱飛機一樣,都要求必須學習不可或缺的知識、充分地累積練習時數。談戀愛選擇伴侶、孕育愛情在某種意義上比開車還要困難得多,比操縱飛機更需要技術。一旦弄錯一步,就有可能墜落失去性命不是嗎?為了能安全運行,在計算可能發生的意外時,還必須要有懂得避開危險的熟練知識與技術。難道就沒有稍微更有體系且更具客觀判斷的基準來判斷有關戀愛的事情嗎?我認為,這在保護自己、提高自己人生的價值與品質上,是不遜於一般教養或衛生知識的重要事項。
|以更為客觀、科學的手法來診斷愛情
對於大大左右人生的戀愛,在經營上就不能有更具科學理論基礎的看法嗎?就不能從更值得信賴的見解上,提供客觀的指引或建議嗎?對於這樣的期待,在今日的精神科學、心理學能夠提供的,最優秀並具備實用性與高潛能的方法之一,就是基於人格理論的心理行為分析與人際關係分析的「人格解析」手法。而另一種就是基於依附理論的「依附形式」分析。
本書即是以人格解析為基礎,再透過對依附形式的理解,來預測戀愛的過程與契合度、穩定性、未來性以及困難,並提供協助因應。不只戀愛的方法或選擇伴侶的方法會因為人格類型而有一定的傾向,透過兩個人的人格類型或依附形式的組合,也能夠有相當高的準確度,而且較為容易預測出這場戀愛會走上什麼樣的道路。如果能知道這個法則,不只能夠粗略的預測戀愛的結果,還能預先知道該如何孕育幸福的戀愛,而容易產生什麼樣的危險也能因應處理。
無論戀愛順利與否,或是戀愛是否能培育成真正的愛情,大部份的原因都源起於包含了彼此的依附形式在內的人格特質組合。我們認為的所謂「契合」,可以說幾乎都是由雙方兩種人格特質的組合所決定。不只是一個人的人格特質,還有另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互相糾纏,問題因此變得更複雜,但是透過瞭解雙方人格特質產生的動能,這段戀愛會走的路徑、容易陷入的危險陷阱,以及要得到幸福所必備的條件也都能看得清楚了。
本書是為了認真考慮戀愛的人,集合了精神醫學及臨床心理學長年培養出來的經驗知識之大成。本書中基於人格解析與依附形式的理論,同時透過個案研究與傳記研究累積至今的資料,又加入了許多具體案例,希望能清楚客觀地指引適合各種人格類型以及各種組合的戀愛。
在讀完本書的時候,你的戀愛觀念應該會有大幅的改變。不知道該如何談戀愛的人、正覺得迷惘不知道眼前這個人究竟對不對,以及正在煩惱是否該與目前的伴侶分手的人,都應該能從中得到一個解答。無關乎你的期待或疑惑,我相信在給予一個客觀的基準這一點上,應該是一個可以令你安心的支柱。至於如何運用,還是要看各位的造化。
本書中所提到的有關戀愛或速配度的理解,不只是給予你自己的人格或對方的人格一點提醒,對於你們兩者的組合容易帶來什麼樣的結果,或者是對這樣的結果能夠有什麼樣的對策,也會給予重要的提醒。
只是,本書完全只是針對戀愛這個觀點來書寫。如果想更詳細清楚知道有關於各種人格類型,或者是想學習因為人格傾向引起的問題,請參考拙作《人格障礙》等書,此外,有關依附理論或依附形式,想從基礎學起的人,請您閱讀拙作《依戀障礙》、《逃避型依附障礙》及《母親這種病》等書。執筆時,由於想導入女性觀點,也有一部分得到戀愛、結婚諮商的專業人士協助。在此事先說明,有關一般人的案例,是以實際案例為靈感,再重新架構而成的,與特定案例無關。在有限的頁數中,為了盡可能使讀者理解我想表達的要素,在結構上下了不少工夫。為了理解全貌,建議您從頭到尾整體的閱讀本書,而不是只看與自己相關的部分。相信您可以透過這樣的閱讀,對戀愛的機制能得到一個超乎個人框架更宏觀的觀點。
=================
第2章|為什麼我們在愛中總是一直鬼打牆?
|人們為何一再重蹈覆轍卻得不到教訓?
有的人會慨嘆,說男人運很差,或女人運不好之類的。或者是也有不少人老愛發牢騷說總是跟好的人沒有緣分,沒有機會遇到好的人。還有,有些人即使喜歡上人,也總是單相思,無法發展成戀情,所以就放棄了。為什麼總是不順利呢?
其實,像這樣的案例有一個共通的問題。
男人運不好或是女人運不好之類的,把問題推給運氣的人,要是仔細聽他們說話,就會發現他們大多是因為學不到教訓,總是選擇同一類的對象。他本人可能覺得,因為對象不一樣了,這次幸福一定正在等待著他,而進入一段新的關係,但是那只是換了一個人,如果那個對象的本質是相同的,還是會發生同樣的事情。
總之,若沒有分辨對象的眼光,就算選擇了類似的對象,自己也會以為選了一個新的類型的人。
慨嘆著沒有邂逅的機會,或是總是單相思的人,通常也是有一個很重要的錯覺:他們誤以為,那些受到邂逅眷顧的人,只是剛好有比較多的機會遇到好的人,是良緣自己送上門來的幸運兒;而沒有機會邂逅的人,則是沒有喜歡自己的人出現在自己面前,運氣很差的人。
實際上邂逅機會多的人,是自己主動出擊,自己設網捕捉的。再怎麼美麗又有魅力的人,如果不懂得這種佈網之術,也很難捕捉到意中人。有時候靠過來的都是那些實在無法歡迎他們的對象。如果分辨不出來,即使你再有魅力與才華,也會把自己賤賣給那些跟你完全不配的對象。更不要說等什麼願者上鉤,就算是再等上個幾十年,也不會有適合的人主動跳上來咬住你的魚鉤。那些總是單相思的人,就是無法分辨出與自己相配或與自己不相配的對象。再怎麼棒的人,如果不主動把自己推銷給瞭解自己價值的人,戀愛也不會成立。反而會用錯誤的方式專程去接近不適合你的對象。
然而,戀愛不順利的人,總是重複著同樣的模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人格的傾向」讓你一再踏上同樣的道路
人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動物。每一件事情都應該要能夠不受任何束縛、自由的思考、決斷、採取行動。然而,現實卻不同。感受方式和思考方式也好,決斷或行動也是,其實在不知不覺間,我們無意識的被某種東西束縛了。
選擇了違背本意的事,最希望的事情卻從一開始就放棄了,這樣的事情居然相當多。還有,明明曾經那樣後悔過,卻還是又犯了同樣的錯,這種事也屢屢發生。人應該是希望能過著幸福的人生才對,但是卻好像特意選擇了遠離幸福的人生道路。這種時候,便會想說「畢竟這就是命運」這種自暴自棄的話。但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天空中的星星與太陽,看起來像是繞著地球在轉。直到三百多年前,人們仍堅信天是繞著地球轉的。也就是所謂的「天動說」。這時哥白尼這號人物出現了,他倡導「地動說」,也就是說其實動的是地球。結果哥白尼以妖言惑眾的理由遭到極刑,被燒死了。但是現在每個人都知道哥白尼才是對的。
這個天動說的謬誤(錯誤認識)其實就是原因出在自己身上,卻把原因看成是在周圍的人身上最典型的例子。命運這種想法也很類似這個天動說──是老天讓我們的人生變動,這種宿命論,就是犯了與天動說同樣謬誤的結果。即使看起來像「命運」但其實原因仍在我們自己身上。
我開始清楚認識這一點,是在從事人格障礙的臨床與研究的時候。某種類型的人總是會遇見類似的人,被同樣的方法欺騙,招來類似的結果,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另外,還有一種類型的人,是轟轟烈烈的戀愛之後結婚的,最後卻自己背叛對方,這樣的事也是一再重複。還有另一種,是越愛對方就越束縛對方,不知不覺中開始使用暴力,然後無限輪迴。雖然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那是因為每個人心裡原來就具備的人格傾向,招來類似的邂逅與發展,最後迎接類似的結局,如此週而復始。如果不帶指南針在沙漠中行走,最後又會走回同一個地方。因為左右腳有著微妙的長度差異,因此即使你以為自己是筆直走著,其實不知不覺間卻畫了一個巨大的圓圈。同樣的,我們的內心與行動的偏頗,也在不知不覺中引導著我們走上同樣的人生路。事隔多年再回首,才發現其實又做了同樣的事情。
看起來像是命運,其實是因為自己本身的人格傾向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圓圈。在同一個地方一再地行走,然後卻感歎著「這就是我的命運」,這是何其愚蠢啊。為了筆直的向前走,需要的是確切的指南針與地圖,也就是客觀的指引。對你察言觀色,為了不讓你失望配合你改變的建議是沒有幫助的。能更清楚的告訴你,這樣的方向容易歪曲,容易陷入這種危險的客觀指引才是必要的。根據這些指引,認識到自己的偏頗,然後學習修正的方法就可以了。
=================
第3章|瞭解你與對方戀愛傾向的九種人格特質有哪些?
2|依賴型人格——遷就對方、奉獻自己的一切
【自我診斷】
以下各個項目,若非常同意者打◎,同意則打○,不同意也不否認就打△,不同意則打×的方式來作答。不是只有你現在的心情或行為,過去數年來你有什麼樣的感覺、行為,請一面回顧同時選出最符合的項目。如果「不同意也不否認」太多,則診斷的準確度會降低,請注意。
□連一點點小事,也不能自己一個人決定。
□重要的事或麻煩的事大多都請人幫忙做。
□人家一拜託,就無法說No,最後就會答應。
□與其自己去計畫率先去做,還不如跟在別人後面走比較符合自己的個性。
□為了讓對方覺得自己好,會去做一些其實不想做的事。
□沒有自信靠自己一個人活下去。
□要是跟戀人或是朋友分手,就會馬上去找下一個人來代替。
□對誰都表現得很和氣,外表看起來優點很多。
□就算知道這樣不好,但要是覺得對方可憐,就會忍不住寵愛他。
□喜歡服務別人,讓別人開心。
【診斷結果】
以◎得2分○得1分來計算,得6分以上時,就可以判斷為有這個傾向。①什麼是依賴型人格?
|不知不覺間就奉獻出一切
這是日本女性中最多的類型。沒有自我主張,想用奉獻給他人來達成自己的使命。低調、忍耐力強,這種理想的大和女子,從人格類型來說,完全就是這種類型。說到依賴型,往往總是會誤會成是嬌弱型,但其實他們行動力、社交性都很高,能幹的人也很多,只是他們沒有自信不靠任何人自己一個人活下去,必須依賴某個人,藉由奉獻給那個人才能覺得安穩。當然,這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有這類型的人。
說到溫柔、體貼,看到有困難的人就無法放著不管的類型,就更容易想像了吧。愛爾蘭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有一個叫做《快樂王子》的故事,快樂王子就是有一顆即使自己片體鱗傷,為了想看到大家高興的表情就會奉獻自己的心,這就是這類型人的特徵。
這類型的人服務精神旺盛,跟他們在一起就覺得很舒服,受到大家喜愛。實際上這類型的人,很適合從事接待客人或是社福領域、演藝圈等服務相關的工作,也有許多人都在這樣的領域活躍著。
|總是會看對方的臉色配合他
這類型的人,極度害怕被討厭,會看對方的臉色遷就對方,以免讓對方不開心。比起自己的心情,更以對方的歡喜為優先,因為對方的喜悅也很容易變成他自己的感覺。因此,他們很不懂得拒絕,就算有人跟他們借錢,他們也無法拒絕,自己明明也很困難還是會借給他們。
一再重複這種習慣的結果是,變得越來越不明白自己的心情,變得不敢說出口。因此,有許多人被自我主張強烈的人支配,或是跟那些老是給他找麻煩的對象無法斬斷孽緣,持續貢獻給對方。最典型的是努力拼命地做保險業務員或是下海賺錢,然後把這些錢都拿給廢物老公揮霍在賭博和玩樂上。如果推銷員很會講話,就覺得拒絕他很不好意思,結果簽了超過百萬元以上的不合理契約,這種失敗也往往很容易發生在這種類型的人身上。可以說他很是很容易被人利用的典型。
他們很不擅長自己做決定,總是讓別人決定,或是選擇跟對方一樣的東西。「一樣的就好」、「你決定吧」、這就是他們常用的表現方式。「你不用管我」或是「我只要跟著你就好」這種說話方式也是特徵。
雖然他們做人很好,但是優柔寡斷又八面玲瓏的部分屢屢成為他們招來誤解或麻煩的原因──人太好了,太溫柔了,結果導致反效果。③依賴型人格的人墜入情網的時候
|心動的瞬間|→容易對值得信賴卻也有脆弱一面的人燃起愛火
吸引依賴性的人的對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很獨立自主,值得尊敬的人,或是不由分說的會引領自己前進的人。他們希望能依賴這樣的人來支持自己。另一種就是很脆弱,如果自己不在旁邊支持著他,他馬上可能就不行了。這兩種偏好,同時存在依賴性的人內心裡。因此在這層意義上,擁有這兩個要素的人,是這類型的人最難以招架的。只是很強悍、很傲慢的類型,或是只是一味脆弱的類型,就算一時能夠吸引他們,也不會變成他們用盡一生的戀愛,應該在不完全燃燒的狀況下就結束了。然而當他們遇見具備了兩種要素的人時,這類型的人的心理就會激烈的燃燒起來,為了那個人什麼都可以拋棄。
因此,如果你想奪取這類型人的芳心,首先就必須努力成為一個有社會地位,或是有經濟能力、有高尚的志向或人格的人,或者是在才華或業績上面非常優秀。同時,讓對方看到你像個保護者一樣的包容力或是寬闊的心胸,對小事情不計較的大肚量。「有什麼困難的話,隨時跟我商量」、「我永遠都會幫你」,若無其事地這樣一句話,就會撩起這類型人一種想被一個重要人物保護,想靠近一個很強大的人的心情。更進一步的,不經意的跟他提起你像一般人一樣的弱點或煩惱,最近發生的悲傷的事情,凸顯自己並非只是一個強悍的人而已。這麼一來,內心深處也有脆弱一面的依賴型人格的人,在感覺到親近感的同時,也會認為你是跟他心靈相通的人。
撒下這樣的種子後,對方來倚靠你或是找你商量事情,是常見的模式,而且幾乎毫無疑問會往戀愛的方向發展。
依賴型的人由於不斷需要伴侶,因此與戀人分手後,在找到下一個戀人之前也可以說是處於隨時需要填補空虛寂寞的狀態。但是,如果用露骨的方式接近他,即使可以達成慾望,他也不會打從心底尊敬你,會讓他在心裡覺得幻滅。那很難說是幸福美滿的戀愛。能不能帶著珍惜對方的態度,將會左右你今後戀愛的道路。戀愛必須是美麗且帶著必然性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描寫明顯轉折太硬的人,無法得到真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