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試閱】
(摘錄自〈與女神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i·Goddess〉)
i
Celine:妳是誰(who are you)?
女神:我是妳的「心」(I am your heart)。
Celine:妳一直存在(exist)嗎?還是現在才出現?
女神:我一直都存在,只是妳沒留意或忽略了(not aware or neglect)。
Celine:妳的聲音是從心臟發出的聲音嗎?
女神:我不是具體的東西或器官,妳聽到的聲音不是從心臟發出的聲音。
Celine:我不懂。我知道心臟位在胸腔左側,那妳在哪裡?
女神:製造愛(generate emotion of love)的地方,我不在一個確切的位置,我在妳的全身流動著。大部分時候在妳胸腔的位置,當妳感受到愛,妳會覺得心的位置(heart space)有一股暖流,那就是我當下存在的地方。
既然沒有固定位置,我在哪就不重要。妳只要知道如何感受(feel or sense)我的存在(existence),我的聲音是妳心的聲音(voice of your heart),內在的聲音。
Celine:妳說的是感受,所以我看不見妳?
女神:是的,妳看不見我。
Celine:我們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妳的聲音這麼重要?
女神:我的聲音是心的聲音,充滿愛、傳遞愛、給予愛、直覺的聲音,是一種內在智慧(inner wisdom),不會有內疚(guilty)的感覺、不會批評好壞對錯,我的聲音,是內在的一部分,所以與他人無關。
妳的聲音是心智/小我的聲音會非常在乎他人的想法,自己的形象,不斷和他人比較,想要取得認同,肯定及掌聲,大多是基於恐懼,有很多的擔憂、批判、選擇,分析與懷疑。
我的聲音不會主導妳,是中立的態度,包容、有耐心,讓一切自然發生。心智/小我的聲音是主導及控制,無法信任與放手。
當妳越意識到我的存在,妳越感受到平靜。
妳想聽見我的聲音嗎?
Celine:我想聽見妳的聲音。我想感受平靜(feel stillness or calm)。但我不知自己是否做得到,每一刻我的頭腦有千萬思緒,該如何平靜,才能聽見妳的聲音?
女神:只要妳關閉心智與小我的聲音。妳就會感受到我,聽見我的聲音。
Celine:妳若是無形(invisible or intangible),我如何與妳對話?
女神:與我對話,不需要發出聲音。
Celine:那我們如何溝通(communicate)?
女神:此時此刻,妳如果感受到我的存在,我們已經開始溝通了。
Celine:我們的對話旅程何時開始?
女神:已經開始了,妳有沒有意識到妳所處的「當下」(present moment)?
Celine:我漸漸感覺到妳的存在。我不懂什麼是當下。我們的對話會越來越難懂嗎?
女神:妳不需要懂任何我說的,放輕鬆(relax),只要去感受。
與我對話就會像呼吸(breath)一樣簡單,不須抱任何目的(purpose)與期待(expectation),妳對此時此刻發生的情境,沒有專注體驗,而是想著我們的對話會在未來的某時某刻發生。
妳的心智愛問為什麼,也很愛思考分析(analytical mind),當妳的心智不停轉動時,妳會錯過最珍貴的當下。
妳可以專注了嗎?
Celine:太難了。
我從小有嚴重的學習障礙,在課堂的時間,除了身體在教室裡,大部分的時間,心思是在另一個世界神遊,完全無法專注聽老師上課,從國小到研究所十六年當學生的日子,基本上是身體在課堂靈魂不在。
女神:妳說的都是過去的事。過去無法專注,不代表現在也無法。如果妳有意圖(intention)聽見我的聲音,妳就會專注。妳可練習專注,只要妳願意。妳願意練習專注嗎?
Celine:願意。
女神:專注很簡單。只要妳意識到當下,而生命的事件是每一刻的當下連結而產生的。如同呼吸,妳從不會關注在未來某時某刻如何呼吸,而只是專注當下的呼吸,沒有當下的呼吸,未來根本不存在。未來與當下不相關聯的,因為未來不一定發生,也不一定依妳的期望發生。這樣的比喻妳就應該明白,人生只有當下。只有專注,才能體驗當下。
Celine:我清楚了。
我第一年在紐約工作時,因為憂鬱症引起經常性的呼吸困難,有幾次在搭紐約地鐵時突然無法呼吸,我當下專注屏著我以為的最後一口氣,一直到地鐵的下一站,走出車廂後深深吸一口氣,像是撿回一條命。
又有一次,我坐巴士從屏東到臺北,接近林口交流道的時候,突然覺得呼吸困難,趕緊走到司機旁邊,說我要叫救護車去林口長庚醫院,請他一定要停車,結果司機真的在交流道處停了巴士,所有的乘客都陪著我下車。有一位阿嬤一直照顧著我,幫我刮痧,呼吸到了新鮮空氣後,覺得舒服一些,後來我沒有到醫院。
回想當時,我完全不管車上的人怎麼想,在那個時候的當下,只想活著。每一次經歷呼吸困難時,我知道我只有當下。那一段時間的症狀讓我十分恐懼生命會即刻消失,現在與妳對話,才領悟那是一段寶貴的經驗,一呼一吸,只有當下。
女神:這是很寶貴的經驗,雖然讓妳充滿恐懼,但是妳要知道的是,生命很強韌,不會輕易消失。即使經過很多年,這個經驗感受仍在,每當妳忘記什麼是當下,妳可以喚起心智的記憶。
過去(past)的經驗,是重新體驗生命熱情(passion)的一種延續(extension)。我並不是要妳將過去的經驗帶到未來,或即使活在現在也無法忘懷過去。
Celine:我困惑了。我的未來不是完全受過去的影響嗎?如果我不將過去的經驗帶到未來,那該如何處理我的過去?傷痛的過去又該如何忘記?
女神:生命看似由過去與未來所組成,因為有時間(time),所以有過去及未來的概念。
如果我要妳把所有的記憶都做好標記,妳會想用哪些元素?
Celine:我會用時間來標記,人、事、物,及當時的心情。就像寫日記一樣啊,總是先寫時間。
女神:為何會想標記時間?
Celine:我想記錄過去某個時間點的事件發生,對現在的我有什麼影響,未來做決定時可以有一個依據。
女神:妳記憶中的過去大多是快樂喜悅或傷心痛苦?
Celine:傷心痛苦!
女神:為什麼都是傷心痛苦的記憶?
Celine:因為如果類似的情境於現在發生,傷心痛苦的記憶就不斷地被勾起,過去無法解決,現在也似乎如此。
女神:所以過去的經驗是強化妳的力量(empower you)還是削減妳的力量(disempower you)?
Celine:削減我的力量。傷心痛苦的經驗不斷累積,一想到未來可能會發生類似情境,我就充滿恐懼。
就像我在紐約工作時,一直覺得被歧視,身為亞洲人,無論如何優秀,得到的評價總是「亞洲人很認真工作」,一點都不像是讚美。朋友問我想不想再回紐約,我的回答是「不會」,過去的經驗,讓我預期如果再回紐約,在工作上,白人對亞洲人的歧視不會改變。
所以我覺得過去的經驗是決定未來的基礎。
女神:妳認為過去影響未來?
Celine:當然。現在所有的行為都是受過去的經驗所影響的,不是嗎?
女神:我現在要說的,或許會改變妳的想法。
這是心智認知的錯覺,若將時間切割成妳所可以度量的秒,每一秒都是獨立的,這一秒的存在並不決定下一秒存不存在,也就是妳有可能沒有下一秒,妳無法改變過去發生的事及當時的情緒。但妳可以選擇(choose)如何體驗當下的每一秒。只有享受在當下,妳能體驗自由,妳的自由,不是因為外在的人、事、物給妳的,而是一種選擇。
當妳再次悲傷痛苦時,每一秒專注在妳的呼吸之上,專注在妳所做的事情上,只有當下的瞬間讓妳感受生命力及奇蹟。妳的未來是每一個當下堆砌,如果當下充滿生命力及奇蹟,那妳的未來又何嘗不是?
如果妳可以選擇如何過每一秒,妳會選擇糾結的情緒還是平靜?
Celine:平靜。但平靜不是一種情緒啊?
女神:是的。我要妳每秒選擇的不是情緒而是狀態,也就是無論妳的情緒或感受是喜怒哀樂,妳都是平靜的,情緒桎梏(constrain)了妳,平靜的心給了妳滿足感(fulfillment)。
Celine:妳是說不要有情緒嗎?
女神;若當下妳覺知到情緒,可以下一秒選擇平靜而不是情緒。妳還是可以有情緒,關鍵在於選擇桎梏還是滿足感。
Celine:難道快樂的情緒也是桎梏?
女神:是的。快樂的情緒會帶給妳對下一秒的期待,期待快樂延續,若下一秒不是快樂,妳便立即陷入失望難過,所以是一種桎梏。
Celine:那什麼是平靜的狀態呢?
女神:專注在呼吸就是體驗平靜的狀態。
活在當下的狀態,需要專注,是百分之百為自己負責,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只留意身體及情緒內在的反應,就像妳在巴士及紐約地鐵上的經驗一樣。專注呼吸是感受平靜最基本的練習,呼吸是人類維持生命的一種習慣行為,當妳可以把當下的每一個行為,都像呼吸一樣自然反應,就可以隨時體驗平靜。
Celine:我懂了。
女神:妳現在還認為過去影響妳的現在甚至未來嗎?
Celine:我現在知道只有當下,不過還是不知道如何運用它?
女神:這只是開始。當妳深刻地了解並練習只有當下,妳的心與心智是一致的(heart and mind in alignment),如此我們合而為一(integrated),沒有戰爭,內在就會平靜。
Celine:我會練習「活在當下」(living in the present moment)。
女神:我不斷提及「練習」(practice)一詞,是因為這麼多年來,妳的心智已經有固定的思維及行為(behavior)模式,潛意識(subconscious)或無意識(unconscious)地驅使妳的行為,必須不斷訓練意識(conscious),有了新的行為,才能打斷固有模式(break the patterns)。
練習一種有意識的行為。
Celine:什麼是潛意識,與意識有什麼不同呢?
女神:所有過去、今生或前世的行為、習慣及對經歷過的事及感受都會被存在潛意識中。潛意識中就像一個超級資料庫,妳對當下每一件事情的反應,多數來自過去的經驗及習慣,且大部分妳會選擇以悲傷跟負面的情緒面對。一般來說舊有模式多是憤怒、悲傷、無奈、自我傷害、無自信、否定自己、不安全感(insecure),這些變成妳自然而然且無法控制的情緒及行為。
意識,只要專注於想改變舊有的行為,而思考及行為就可控、可轉化的。
Celine:與W交往時,他沒有工作,我一直在金錢上支持他。四年中,每當他從外地與我聯繫,雖然滿心期待想跟他講話,但總有恐懼他是要向我拿錢,就算不是這次,也會預想下次他一定會跟我要錢。從此我再也沒有用心經營這段感情,以及與W的一切互動,我滿滿是把錢丟進無底洞的恐懼,是我的潛意識塑造我的行為及情緒。
我該如何打破我的舊有行為模式?我不想再有恐懼,如果以後我交往的男生也一樣需要我的金錢支持。我要如何處理?
女神:妳有意識到潛意識對妳有多大的影響嗎?妳的恐懼會吸引這樣的事不斷發生,越是抗拒不想發生的事,腦中會不斷重複過去發生事件的場景,過去的經驗被喚起,思緒及情緒會將妳帶回過去,此時身體的頻率處於恐懼的低頻,即使生活一切美好,處於高頻,當妳多數時間處於低頻,一旦外界同樣有低頻事件在找尋出口,就會與妳對頻,類似情況就會再發生,例如吸引喜歡的男生跟妳借錢,或在財務上需要協助。所以不要抗拒事件的發生,而是堆高自己的智慧及覺知,即使將來發生類似情況,妳都可以阻斷潛意識所反射的舊有行為,因為舊有的反應將驅使妳無法創造新的情境。試想如果每一個事件的發生當下,妳可以注入新的意識、新的能量,雖然舊有行為會再被啟動,但次數越來越少,終究新的模式會被不斷創造,且越來越輕鬆。
Celine:我要如何有新的意識?
女神:聽過洗腦(brainwashing)嗎?
Celine:有啊!從小到大我一直被叮嚀及灌輸不要被洗腦。現在妳提到這一個詞,我就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意識,被洗腦是一件不好的事。
女神:有留意到妳的潛意識正在驅使妳過濾(filter)一些訊息嗎?妳剛剛說的都是指「被」洗腦,我只說洗腦,也就是妳可以替自己洗腦,也可以選擇如何被洗腦。
相不相信妳所處的環境及世界處處都充滿洗腦的訊息且不停地穿透妳的潛意識。如果妳沒有操控妳的潛意識,其他人就會操控它。例如所有的廣告或電影都是一種洗腦。如何重新程式化(reprogram)妳的意識並替自己洗腦,我會教妳幾個方法,但必須勤奮地練習,有意志力地花費至少二十一天的時間,讓妳的心智形成全新的信念體系(new belief system)。不斷地重複(repetition)是關鍵,潛意識非常強大也非常脆弱,在沒留意的情況下甚至睡覺時,潛意識會記錄下訊息,像錄音或錄影系統,所有妳生命中的記憶、經驗就像無形的影像存在潛意識中。潛意識控制妳百分之九十五的生活,讓我們形成習慣(habit),人類是習慣的動物,妳今天說的話或做的事,部分是與昨天一樣的,只有百分之五是意識控制。
而潛意識無法分辨什麼是真實(reality),什麼是想像(imagination),重複性可以為潛意識產生新的信念,即使剛開始覺得是強迫(force),妳一直重複所想的人或事,最後這些會被妳吸引過來,也就是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妳可以吸引一種狀態、一種情境、人、事件,主宰妳的用字及思緒,妳的思緒(thoughts)充滿活力的能量(dynamic energy),會吸引妳所想。潛意識是慣性,妳反覆同樣的思緒,這就是為什麼現況(reality)不斷重複發生。
………(下略)
ii
Celine:可以解釋什麼是「能量」嗎?
女神:妳說呢?
Celine:水的流動,風的吹拂,海浪的拍打,事實上,所有會動的物體都是能量驅動的。
女神:這些只是感受能量的一小部分,所有你看得見的一切都是能量體,包括桌子,椅子,車子,植物,天空,雲,空氣等等。縮小範圍,我要說的是氣(Chi),給予生命的能量,氣是中國及日本描述能量的另一種說法,結合身心靈,這裡的心是意識下的心智。當能量消失,生命也結束了。
Celine:我非常喜歡《功夫熊貓3》(Kung Fu Panda 3)這部電影。故事中當Ki取了靈界大師們及烏龜大師的氣,所有大師失去了生命變成硬石,最後Ki想再取主角熊貓Paul的氣,所幸熊貓家族及Paul的朋友聚集為他集氣,Paul最終在連結(connect)到這些氣之後,保持住生命並變得更強大,也暸解如何精通(master)氣的使用。這是我對氣最深刻的瞭解及印象。
那我要如何感受到氣或能量呢?
女神:妳知道妳本身就是個能量體嗎?
Celine:我想是吧,否則我也不會活著。但我總覺得能量像是一種概念(concept),我無法感受它的真實存在。
女神:妳總希望任何東西是可以看見、可以觸摸才是真實存在,如此便不斷向外(externally)尋找答案。其實答案就在妳身上(within you)。
氣是充滿活力的能量,結合了身心靈,妳的意識,妳健康的身體及好的體態,有愛的心靈。妳強大的氣不只在身體流動運作,最後體現在外的就是高功率氣場(high-wattage aura),妳的氣場有不同的頻率(frequency),氣場頻率高時,容易與很多不同人連結(connection),妳會吸引他人的目光,並且感染他人。
Celine:但是我不喜歡與人互動太多,我總覺得與他人分享太多的自己,他人會評判我,或對我做出不好的事,所以我喜歡保持神祕感,戴著面具才不會讓他人猜透我在想什麼。
女神:妳不是不想要與他人互動,妳只是想要操控(manipulate)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及事情發展的方向。
Celine:我有位朋友M,她老公癌症生病了一段時間,M花盡心思照顧他,在一次送醫急救中,M十分擔心老公恢復的狀況,詢問了一個「通靈人士」,她老公是否會在這次急救中平安出院?通靈人士說只要他有意念活著,就可以平安出院。M當時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是期待老公盡快康復,但最後她老公還是離開了人世,M一直很難過傷心,無法理解為何不很嚴重的身體不適,卻讓老公離開了自己。後來在整理遺物時,發現老公生前已與別的女子在一起多年,M不知情,她老公一直深愛M,但也因為同時有了其他女人,對M充滿愧疚,所以最後一次入院後,默默決定要放棄生命。我想就像妳說的,放棄了生命,氣就沒了,生命力(life force)就消失了。
女神:主宰生命的是自己啊,愛自己生命的意念永遠都要堅持到底,有沒有百分百地珍惜生命只有自己知道。當他人為妳祈福(blessings)就是集氣或能量的一種,他們的氣是外在能量,如果自己沒堅持,珍惜生命的分秒,妳的氣會不知不覺產生一種頑強的抗拒(resist),他人為妳祈福的氣就無法和妳的能量連結,再多的集氣與祈福都是沒用的。
亦即,妳是自己「氣」的大師(you are a master of Chi)。
Celine:我要做什麼練習,才能感受氣的存在?
女神:冥想(meditation)是感受氣的其中一個方法。如果想知道如何感受氣/能量,可以試試下面步驟——
移除身上的首飾、金屬物件並將手機關機。
手掌合十祈福(blessings)。
手掌上下合在一起,感受能量。
手掌上下左右慢慢分開並慢慢合起,每一次分開合起約十秒,感受
有何不同。
妳正在感覺氣的層次。拍手三次並摩擦手掌約十秒,重複動作,將氣召喚到手掌中,因為妳的心智專注在手掌中。記住將妳的手呈現弓狀並放鬆,妳應該感覺到有一個無形的能量球在手掌間,就像一個有磁力的球,感覺一下手中的球有多大,專注地感受手中的能量。如果妳與朋友一起做此練習,不要比較手掌間能量球的大小,每個人的領悟與當天的狀態不同,感受的能量大小也會不同,沒有好壞之分。當強烈的氣在妳身體流動時,妳會感覺身體很溫暖或麻麻的,有時妳的身體會顫抖,或擺動。
有感覺到氣嗎?
Celine:有的,很奇妙的感覺。
女神:當妳心智專注在一個意念或一件事情上,那個意念或那件事情就充滿能量,如此重複,心智就會自然反應出妳的意念及想發生的事,能量聚集時,妳自然而然會採取行動(take actions),妳期待的事也就會發生。不過要記住,所有意念都要基於一分善意、善心,不可傷害他人,否則會有因果影響。
Celine:知道了。目前為止,我了解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的對話是宗教、哲學、心理或科學嗎?
女神:為何要把我們的對話分類呢?妳習慣把「所有」(all)分類,好壞、對錯、美醜、成功失敗、有錢窮……當妳把所有歸類,貼標籤(label),就限制所有的可能性,在聆聽與體驗所有時,從預設好的類別去期待發生的軌跡,如此會扼殺(kill)很多可能性(possibilities)。現在妳要練習不分類,所有人、事、物、知識都被不分類。
Celine:好。我開始不把訊息及所有人、事、物、知識分類。我發現沒有被分類的世界,每天都有新鮮的事情發生,想到就讓人興奮不已。
妳提到因果,什麼是「因果循環」(Karma)?
女神:佛家有一說:「你最終傷害自己,如同你將沙拋向逆風又回到你身上。」(you harm yourself, as dust thrown against the wind comes back to the thrower)
因果循環是一個行動(action),是一種意念(thought),是一種言語(language)表達在產生或執行後的結果。好的因果循環(good karma)是無私(selfless)、沒有小我(egoless)並充滿愛的行動、意念、語言;相反地,不好的因果循環是自私(selfish)、小我並充滿憤恨的行動、意念、語言。
例如有一個人,他想做慈善,但行動的意念是希望社會認同他的愛心及德高望重,所以每次捐錢或參與慈善活動總是想操縱參與的方式與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及評價,恰恰沒有一次如願。每次參與完活動總是不開心,覺得浪費錢,白費時間,反覆糾結在別人如何說他?下次要不要再參與?如此從自私的意念出發所採取的行動,在內心產生的糾結及不快樂就是一個因果循環。
很多人以為因果循環種下不好的因,在來世(next life)或地獄(hell)才會受到處罰,其實所有的處罰都是在今世就會收到,就像一個人搶了錢卻沒有被抓到,但是內心的不安與擔憂就是一種懲罰,內心沒了自由,即使身體是自由的,都如同生活在地獄啊。
如果妳的行動及意念充滿愛與善意,也沒被小我驅動,那在行動後,妳的內心會充滿滿足感及喜樂,那樣的狀態只有在天堂有,而妳體驗到現在就像是天堂,不用等死去以後,妳此刻就在。
Celine:我之前參與一個幫助兒童的慈善機構,當初是充滿自私的想法,一想多拓展社交圈,二覺得參與慈善很酷。後來這個機構的董事(director)請辭,我接任了董事職位,腦子裡不是想如何幫助孩子們,而是如何讓個人履歷看起來更迷人。我的自私及小我,讓我在成為董事後,這個機構因沒有新的捐款並用盡所有善款,導致很多資助個案必須暫停。我始終為四年來因工作繁忙,自私的出發點,無法兼顧維繫慈善機構的運作而掙扎、愧疚不已。
我現在了解到,是我將沙丟向了自己。
女神:妳現在已經可以在我與妳對話完之後,有所覺知(awareness)並檢視過去的行為,有所體悟。自我覺知是轉化的第一步(self-awareness is the first step of transformation)。
Celine:我的覺知感的確變得敏銳了,那代表什麼?
女神:覺知是一切轉化的開始,就像妳一直在黑暗的房間,但自己並不知道,所看見、聽見、感受到的都是舊有經驗的反應及認知,這些是盲點(blind spot),但妳看不見。當妳看見自己的盲點時,如同房間被點亮般,妳知道如何讓自己不在房間裡跌跌撞撞。妳的覺知就是發光體,當有覺知,即使在黑暗中,妳也不需任何需要光束來確保房間存在的東西,妳不需要火炬來確認自己是否存在於黑暗的房間裡。妳開啟覺知的光,才能看見跌跌撞撞的障礙,妳總會找到適合的方式或渠道,以移除或跨過障礙。
轉化是一個動詞,妳不是在原地不動地祈禱事情的發生,就會轉化。想要轉化就必須有執行力(execution)、採取行動,如果妳在我們對話中所得到的訊息,沒有去練習、去執行,這些訊息終究將只成為好的概念,但對妳生命的影響十分有限,吸收大量訊息最多只能讓妳成為一個很好的老師。但只有將這些訊息運用在生活,妳才能由舊有的境界(realm)轉換到新的境界,運轉世界(rolling the world)。
Celine:如果我的覺知很薄弱,對事情的發生領悟力不高,對我的影響是什麼呢?
女神:影響所有在妳身上發生的事。若有不如意,妳只會埋怨他人(complain),指責對方(blame),覺得自己很沒用(useless)或內疚,自己是失敗者(failure),並不斷生氣或傷心,這些都暗室的障礙物。當覺知薄弱沒有發光,妳以為抓住的是條蛇,覺知發光後,發現手中的只是一條草繩,草繩不會傷害妳,是妳蒙蔽雙眼所假想出來的恐懼、不安及自我否定將暗室的空間全塞滿了,妳沒有空間走路而被困住時,覺知的光就有機會被迫開啟,妳可以選擇現在開啟覺知或等完全被困住再開啟。
開啟妳覺知的光,看清楚眼前的障礙物,或許這些障礙物都只是幻覺。
………(下略)
(摘錄自〈與女神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i·Goddess〉)
i
Celine:妳是誰(who are you)?
女神:我是妳的「心」(I am your heart)。
Celine:妳一直存在(exist)嗎?還是現在才出現?
女神:我一直都存在,只是妳沒留意或忽略了(not aware or neglect)。
Celine:妳的聲音是從心臟發出的聲音嗎?
女神:我不是具體的東西或器官,妳聽到的聲音不是從心臟發出的聲音。
Celine:我不懂。我知道心臟位在胸腔左側,那妳在哪裡?
女神:製造愛(generate emotion of love)的地方,我不在一個確切的位置,我在妳的全身流動著。大部分時候在妳胸腔的位置,當妳感受到愛,妳會覺得心的位置(heart space)有一股暖流,那就是我當下存在的地方。
既然沒有固定位置,我在哪就不重要。妳只要知道如何感受(feel or sense)我的存在(existence),我的聲音是妳心的聲音(voice of your heart),內在的聲音。
Celine:妳說的是感受,所以我看不見妳?
女神:是的,妳看不見我。
Celine:我們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妳的聲音這麼重要?
女神:我的聲音是心的聲音,充滿愛、傳遞愛、給予愛、直覺的聲音,是一種內在智慧(inner wisdom),不會有內疚(guilty)的感覺、不會批評好壞對錯,我的聲音,是內在的一部分,所以與他人無關。
妳的聲音是心智/小我的聲音會非常在乎他人的想法,自己的形象,不斷和他人比較,想要取得認同,肯定及掌聲,大多是基於恐懼,有很多的擔憂、批判、選擇,分析與懷疑。
我的聲音不會主導妳,是中立的態度,包容、有耐心,讓一切自然發生。心智/小我的聲音是主導及控制,無法信任與放手。
當妳越意識到我的存在,妳越感受到平靜。
妳想聽見我的聲音嗎?
Celine:我想聽見妳的聲音。我想感受平靜(feel stillness or calm)。但我不知自己是否做得到,每一刻我的頭腦有千萬思緒,該如何平靜,才能聽見妳的聲音?
女神:只要妳關閉心智與小我的聲音。妳就會感受到我,聽見我的聲音。
Celine:妳若是無形(invisible or intangible),我如何與妳對話?
女神:與我對話,不需要發出聲音。
Celine:那我們如何溝通(communicate)?
女神:此時此刻,妳如果感受到我的存在,我們已經開始溝通了。
Celine:我們的對話旅程何時開始?
女神:已經開始了,妳有沒有意識到妳所處的「當下」(present moment)?
Celine:我漸漸感覺到妳的存在。我不懂什麼是當下。我們的對話會越來越難懂嗎?
女神:妳不需要懂任何我說的,放輕鬆(relax),只要去感受。
與我對話就會像呼吸(breath)一樣簡單,不須抱任何目的(purpose)與期待(expectation),妳對此時此刻發生的情境,沒有專注體驗,而是想著我們的對話會在未來的某時某刻發生。
妳的心智愛問為什麼,也很愛思考分析(analytical mind),當妳的心智不停轉動時,妳會錯過最珍貴的當下。
妳可以專注了嗎?
Celine:太難了。
我從小有嚴重的學習障礙,在課堂的時間,除了身體在教室裡,大部分的時間,心思是在另一個世界神遊,完全無法專注聽老師上課,從國小到研究所十六年當學生的日子,基本上是身體在課堂靈魂不在。
女神:妳說的都是過去的事。過去無法專注,不代表現在也無法。如果妳有意圖(intention)聽見我的聲音,妳就會專注。妳可練習專注,只要妳願意。妳願意練習專注嗎?
Celine:願意。
女神:專注很簡單。只要妳意識到當下,而生命的事件是每一刻的當下連結而產生的。如同呼吸,妳從不會關注在未來某時某刻如何呼吸,而只是專注當下的呼吸,沒有當下的呼吸,未來根本不存在。未來與當下不相關聯的,因為未來不一定發生,也不一定依妳的期望發生。這樣的比喻妳就應該明白,人生只有當下。只有專注,才能體驗當下。
Celine:我清楚了。
我第一年在紐約工作時,因為憂鬱症引起經常性的呼吸困難,有幾次在搭紐約地鐵時突然無法呼吸,我當下專注屏著我以為的最後一口氣,一直到地鐵的下一站,走出車廂後深深吸一口氣,像是撿回一條命。
又有一次,我坐巴士從屏東到臺北,接近林口交流道的時候,突然覺得呼吸困難,趕緊走到司機旁邊,說我要叫救護車去林口長庚醫院,請他一定要停車,結果司機真的在交流道處停了巴士,所有的乘客都陪著我下車。有一位阿嬤一直照顧著我,幫我刮痧,呼吸到了新鮮空氣後,覺得舒服一些,後來我沒有到醫院。
回想當時,我完全不管車上的人怎麼想,在那個時候的當下,只想活著。每一次經歷呼吸困難時,我知道我只有當下。那一段時間的症狀讓我十分恐懼生命會即刻消失,現在與妳對話,才領悟那是一段寶貴的經驗,一呼一吸,只有當下。
女神:這是很寶貴的經驗,雖然讓妳充滿恐懼,但是妳要知道的是,生命很強韌,不會輕易消失。即使經過很多年,這個經驗感受仍在,每當妳忘記什麼是當下,妳可以喚起心智的記憶。
過去(past)的經驗,是重新體驗生命熱情(passion)的一種延續(extension)。我並不是要妳將過去的經驗帶到未來,或即使活在現在也無法忘懷過去。
Celine:我困惑了。我的未來不是完全受過去的影響嗎?如果我不將過去的經驗帶到未來,那該如何處理我的過去?傷痛的過去又該如何忘記?
女神:生命看似由過去與未來所組成,因為有時間(time),所以有過去及未來的概念。
如果我要妳把所有的記憶都做好標記,妳會想用哪些元素?
Celine:我會用時間來標記,人、事、物,及當時的心情。就像寫日記一樣啊,總是先寫時間。
女神:為何會想標記時間?
Celine:我想記錄過去某個時間點的事件發生,對現在的我有什麼影響,未來做決定時可以有一個依據。
女神:妳記憶中的過去大多是快樂喜悅或傷心痛苦?
Celine:傷心痛苦!
女神:為什麼都是傷心痛苦的記憶?
Celine:因為如果類似的情境於現在發生,傷心痛苦的記憶就不斷地被勾起,過去無法解決,現在也似乎如此。
女神:所以過去的經驗是強化妳的力量(empower you)還是削減妳的力量(disempower you)?
Celine:削減我的力量。傷心痛苦的經驗不斷累積,一想到未來可能會發生類似情境,我就充滿恐懼。
就像我在紐約工作時,一直覺得被歧視,身為亞洲人,無論如何優秀,得到的評價總是「亞洲人很認真工作」,一點都不像是讚美。朋友問我想不想再回紐約,我的回答是「不會」,過去的經驗,讓我預期如果再回紐約,在工作上,白人對亞洲人的歧視不會改變。
所以我覺得過去的經驗是決定未來的基礎。
女神:妳認為過去影響未來?
Celine:當然。現在所有的行為都是受過去的經驗所影響的,不是嗎?
女神:我現在要說的,或許會改變妳的想法。
這是心智認知的錯覺,若將時間切割成妳所可以度量的秒,每一秒都是獨立的,這一秒的存在並不決定下一秒存不存在,也就是妳有可能沒有下一秒,妳無法改變過去發生的事及當時的情緒。但妳可以選擇(choose)如何體驗當下的每一秒。只有享受在當下,妳能體驗自由,妳的自由,不是因為外在的人、事、物給妳的,而是一種選擇。
當妳再次悲傷痛苦時,每一秒專注在妳的呼吸之上,專注在妳所做的事情上,只有當下的瞬間讓妳感受生命力及奇蹟。妳的未來是每一個當下堆砌,如果當下充滿生命力及奇蹟,那妳的未來又何嘗不是?
如果妳可以選擇如何過每一秒,妳會選擇糾結的情緒還是平靜?
Celine:平靜。但平靜不是一種情緒啊?
女神:是的。我要妳每秒選擇的不是情緒而是狀態,也就是無論妳的情緒或感受是喜怒哀樂,妳都是平靜的,情緒桎梏(constrain)了妳,平靜的心給了妳滿足感(fulfillment)。
Celine:妳是說不要有情緒嗎?
女神;若當下妳覺知到情緒,可以下一秒選擇平靜而不是情緒。妳還是可以有情緒,關鍵在於選擇桎梏還是滿足感。
Celine:難道快樂的情緒也是桎梏?
女神:是的。快樂的情緒會帶給妳對下一秒的期待,期待快樂延續,若下一秒不是快樂,妳便立即陷入失望難過,所以是一種桎梏。
Celine:那什麼是平靜的狀態呢?
女神:專注在呼吸就是體驗平靜的狀態。
活在當下的狀態,需要專注,是百分之百為自己負責,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只留意身體及情緒內在的反應,就像妳在巴士及紐約地鐵上的經驗一樣。專注呼吸是感受平靜最基本的練習,呼吸是人類維持生命的一種習慣行為,當妳可以把當下的每一個行為,都像呼吸一樣自然反應,就可以隨時體驗平靜。
Celine:我懂了。
女神:妳現在還認為過去影響妳的現在甚至未來嗎?
Celine:我現在知道只有當下,不過還是不知道如何運用它?
女神:這只是開始。當妳深刻地了解並練習只有當下,妳的心與心智是一致的(heart and mind in alignment),如此我們合而為一(integrated),沒有戰爭,內在就會平靜。
Celine:我會練習「活在當下」(living in the present moment)。
女神:我不斷提及「練習」(practice)一詞,是因為這麼多年來,妳的心智已經有固定的思維及行為(behavior)模式,潛意識(subconscious)或無意識(unconscious)地驅使妳的行為,必須不斷訓練意識(conscious),有了新的行為,才能打斷固有模式(break the patterns)。
練習一種有意識的行為。
Celine:什麼是潛意識,與意識有什麼不同呢?
女神:所有過去、今生或前世的行為、習慣及對經歷過的事及感受都會被存在潛意識中。潛意識中就像一個超級資料庫,妳對當下每一件事情的反應,多數來自過去的經驗及習慣,且大部分妳會選擇以悲傷跟負面的情緒面對。一般來說舊有模式多是憤怒、悲傷、無奈、自我傷害、無自信、否定自己、不安全感(insecure),這些變成妳自然而然且無法控制的情緒及行為。
意識,只要專注於想改變舊有的行為,而思考及行為就可控、可轉化的。
Celine:與W交往時,他沒有工作,我一直在金錢上支持他。四年中,每當他從外地與我聯繫,雖然滿心期待想跟他講話,但總有恐懼他是要向我拿錢,就算不是這次,也會預想下次他一定會跟我要錢。從此我再也沒有用心經營這段感情,以及與W的一切互動,我滿滿是把錢丟進無底洞的恐懼,是我的潛意識塑造我的行為及情緒。
我該如何打破我的舊有行為模式?我不想再有恐懼,如果以後我交往的男生也一樣需要我的金錢支持。我要如何處理?
女神:妳有意識到潛意識對妳有多大的影響嗎?妳的恐懼會吸引這樣的事不斷發生,越是抗拒不想發生的事,腦中會不斷重複過去發生事件的場景,過去的經驗被喚起,思緒及情緒會將妳帶回過去,此時身體的頻率處於恐懼的低頻,即使生活一切美好,處於高頻,當妳多數時間處於低頻,一旦外界同樣有低頻事件在找尋出口,就會與妳對頻,類似情況就會再發生,例如吸引喜歡的男生跟妳借錢,或在財務上需要協助。所以不要抗拒事件的發生,而是堆高自己的智慧及覺知,即使將來發生類似情況,妳都可以阻斷潛意識所反射的舊有行為,因為舊有的反應將驅使妳無法創造新的情境。試想如果每一個事件的發生當下,妳可以注入新的意識、新的能量,雖然舊有行為會再被啟動,但次數越來越少,終究新的模式會被不斷創造,且越來越輕鬆。
Celine:我要如何有新的意識?
女神:聽過洗腦(brainwashing)嗎?
Celine:有啊!從小到大我一直被叮嚀及灌輸不要被洗腦。現在妳提到這一個詞,我就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意識,被洗腦是一件不好的事。
女神:有留意到妳的潛意識正在驅使妳過濾(filter)一些訊息嗎?妳剛剛說的都是指「被」洗腦,我只說洗腦,也就是妳可以替自己洗腦,也可以選擇如何被洗腦。
相不相信妳所處的環境及世界處處都充滿洗腦的訊息且不停地穿透妳的潛意識。如果妳沒有操控妳的潛意識,其他人就會操控它。例如所有的廣告或電影都是一種洗腦。如何重新程式化(reprogram)妳的意識並替自己洗腦,我會教妳幾個方法,但必須勤奮地練習,有意志力地花費至少二十一天的時間,讓妳的心智形成全新的信念體系(new belief system)。不斷地重複(repetition)是關鍵,潛意識非常強大也非常脆弱,在沒留意的情況下甚至睡覺時,潛意識會記錄下訊息,像錄音或錄影系統,所有妳生命中的記憶、經驗就像無形的影像存在潛意識中。潛意識控制妳百分之九十五的生活,讓我們形成習慣(habit),人類是習慣的動物,妳今天說的話或做的事,部分是與昨天一樣的,只有百分之五是意識控制。
而潛意識無法分辨什麼是真實(reality),什麼是想像(imagination),重複性可以為潛意識產生新的信念,即使剛開始覺得是強迫(force),妳一直重複所想的人或事,最後這些會被妳吸引過來,也就是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妳可以吸引一種狀態、一種情境、人、事件,主宰妳的用字及思緒,妳的思緒(thoughts)充滿活力的能量(dynamic energy),會吸引妳所想。潛意識是慣性,妳反覆同樣的思緒,這就是為什麼現況(reality)不斷重複發生。
………(下略)
ii
Celine:可以解釋什麼是「能量」嗎?
女神:妳說呢?
Celine:水的流動,風的吹拂,海浪的拍打,事實上,所有會動的物體都是能量驅動的。
女神:這些只是感受能量的一小部分,所有你看得見的一切都是能量體,包括桌子,椅子,車子,植物,天空,雲,空氣等等。縮小範圍,我要說的是氣(Chi),給予生命的能量,氣是中國及日本描述能量的另一種說法,結合身心靈,這裡的心是意識下的心智。當能量消失,生命也結束了。
Celine:我非常喜歡《功夫熊貓3》(Kung Fu Panda 3)這部電影。故事中當Ki取了靈界大師們及烏龜大師的氣,所有大師失去了生命變成硬石,最後Ki想再取主角熊貓Paul的氣,所幸熊貓家族及Paul的朋友聚集為他集氣,Paul最終在連結(connect)到這些氣之後,保持住生命並變得更強大,也暸解如何精通(master)氣的使用。這是我對氣最深刻的瞭解及印象。
那我要如何感受到氣或能量呢?
女神:妳知道妳本身就是個能量體嗎?
Celine:我想是吧,否則我也不會活著。但我總覺得能量像是一種概念(concept),我無法感受它的真實存在。
女神:妳總希望任何東西是可以看見、可以觸摸才是真實存在,如此便不斷向外(externally)尋找答案。其實答案就在妳身上(within you)。
氣是充滿活力的能量,結合了身心靈,妳的意識,妳健康的身體及好的體態,有愛的心靈。妳強大的氣不只在身體流動運作,最後體現在外的就是高功率氣場(high-wattage aura),妳的氣場有不同的頻率(frequency),氣場頻率高時,容易與很多不同人連結(connection),妳會吸引他人的目光,並且感染他人。
Celine:但是我不喜歡與人互動太多,我總覺得與他人分享太多的自己,他人會評判我,或對我做出不好的事,所以我喜歡保持神祕感,戴著面具才不會讓他人猜透我在想什麼。
女神:妳不是不想要與他人互動,妳只是想要操控(manipulate)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及事情發展的方向。
Celine:我有位朋友M,她老公癌症生病了一段時間,M花盡心思照顧他,在一次送醫急救中,M十分擔心老公恢復的狀況,詢問了一個「通靈人士」,她老公是否會在這次急救中平安出院?通靈人士說只要他有意念活著,就可以平安出院。M當時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是期待老公盡快康復,但最後她老公還是離開了人世,M一直很難過傷心,無法理解為何不很嚴重的身體不適,卻讓老公離開了自己。後來在整理遺物時,發現老公生前已與別的女子在一起多年,M不知情,她老公一直深愛M,但也因為同時有了其他女人,對M充滿愧疚,所以最後一次入院後,默默決定要放棄生命。我想就像妳說的,放棄了生命,氣就沒了,生命力(life force)就消失了。
女神:主宰生命的是自己啊,愛自己生命的意念永遠都要堅持到底,有沒有百分百地珍惜生命只有自己知道。當他人為妳祈福(blessings)就是集氣或能量的一種,他們的氣是外在能量,如果自己沒堅持,珍惜生命的分秒,妳的氣會不知不覺產生一種頑強的抗拒(resist),他人為妳祈福的氣就無法和妳的能量連結,再多的集氣與祈福都是沒用的。
亦即,妳是自己「氣」的大師(you are a master of Chi)。
Celine:我要做什麼練習,才能感受氣的存在?
女神:冥想(meditation)是感受氣的其中一個方法。如果想知道如何感受氣/能量,可以試試下面步驟——
移除身上的首飾、金屬物件並將手機關機。
手掌合十祈福(blessings)。
手掌上下合在一起,感受能量。
手掌上下左右慢慢分開並慢慢合起,每一次分開合起約十秒,感受
有何不同。
妳正在感覺氣的層次。拍手三次並摩擦手掌約十秒,重複動作,將氣召喚到手掌中,因為妳的心智專注在手掌中。記住將妳的手呈現弓狀並放鬆,妳應該感覺到有一個無形的能量球在手掌間,就像一個有磁力的球,感覺一下手中的球有多大,專注地感受手中的能量。如果妳與朋友一起做此練習,不要比較手掌間能量球的大小,每個人的領悟與當天的狀態不同,感受的能量大小也會不同,沒有好壞之分。當強烈的氣在妳身體流動時,妳會感覺身體很溫暖或麻麻的,有時妳的身體會顫抖,或擺動。
有感覺到氣嗎?
Celine:有的,很奇妙的感覺。
女神:當妳心智專注在一個意念或一件事情上,那個意念或那件事情就充滿能量,如此重複,心智就會自然反應出妳的意念及想發生的事,能量聚集時,妳自然而然會採取行動(take actions),妳期待的事也就會發生。不過要記住,所有意念都要基於一分善意、善心,不可傷害他人,否則會有因果影響。
Celine:知道了。目前為止,我了解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的對話是宗教、哲學、心理或科學嗎?
女神:為何要把我們的對話分類呢?妳習慣把「所有」(all)分類,好壞、對錯、美醜、成功失敗、有錢窮……當妳把所有歸類,貼標籤(label),就限制所有的可能性,在聆聽與體驗所有時,從預設好的類別去期待發生的軌跡,如此會扼殺(kill)很多可能性(possibilities)。現在妳要練習不分類,所有人、事、物、知識都被不分類。
Celine:好。我開始不把訊息及所有人、事、物、知識分類。我發現沒有被分類的世界,每天都有新鮮的事情發生,想到就讓人興奮不已。
妳提到因果,什麼是「因果循環」(Karma)?
女神:佛家有一說:「你最終傷害自己,如同你將沙拋向逆風又回到你身上。」(you harm yourself, as dust thrown against the wind comes back to the thrower)
因果循環是一個行動(action),是一種意念(thought),是一種言語(language)表達在產生或執行後的結果。好的因果循環(good karma)是無私(selfless)、沒有小我(egoless)並充滿愛的行動、意念、語言;相反地,不好的因果循環是自私(selfish)、小我並充滿憤恨的行動、意念、語言。
例如有一個人,他想做慈善,但行動的意念是希望社會認同他的愛心及德高望重,所以每次捐錢或參與慈善活動總是想操縱參與的方式與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及評價,恰恰沒有一次如願。每次參與完活動總是不開心,覺得浪費錢,白費時間,反覆糾結在別人如何說他?下次要不要再參與?如此從自私的意念出發所採取的行動,在內心產生的糾結及不快樂就是一個因果循環。
很多人以為因果循環種下不好的因,在來世(next life)或地獄(hell)才會受到處罰,其實所有的處罰都是在今世就會收到,就像一個人搶了錢卻沒有被抓到,但是內心的不安與擔憂就是一種懲罰,內心沒了自由,即使身體是自由的,都如同生活在地獄啊。
如果妳的行動及意念充滿愛與善意,也沒被小我驅動,那在行動後,妳的內心會充滿滿足感及喜樂,那樣的狀態只有在天堂有,而妳體驗到現在就像是天堂,不用等死去以後,妳此刻就在。
Celine:我之前參與一個幫助兒童的慈善機構,當初是充滿自私的想法,一想多拓展社交圈,二覺得參與慈善很酷。後來這個機構的董事(director)請辭,我接任了董事職位,腦子裡不是想如何幫助孩子們,而是如何讓個人履歷看起來更迷人。我的自私及小我,讓我在成為董事後,這個機構因沒有新的捐款並用盡所有善款,導致很多資助個案必須暫停。我始終為四年來因工作繁忙,自私的出發點,無法兼顧維繫慈善機構的運作而掙扎、愧疚不已。
我現在了解到,是我將沙丟向了自己。
女神:妳現在已經可以在我與妳對話完之後,有所覺知(awareness)並檢視過去的行為,有所體悟。自我覺知是轉化的第一步(self-awareness is the first step of transformation)。
Celine:我的覺知感的確變得敏銳了,那代表什麼?
女神:覺知是一切轉化的開始,就像妳一直在黑暗的房間,但自己並不知道,所看見、聽見、感受到的都是舊有經驗的反應及認知,這些是盲點(blind spot),但妳看不見。當妳看見自己的盲點時,如同房間被點亮般,妳知道如何讓自己不在房間裡跌跌撞撞。妳的覺知就是發光體,當有覺知,即使在黑暗中,妳也不需任何需要光束來確保房間存在的東西,妳不需要火炬來確認自己是否存在於黑暗的房間裡。妳開啟覺知的光,才能看見跌跌撞撞的障礙,妳總會找到適合的方式或渠道,以移除或跨過障礙。
轉化是一個動詞,妳不是在原地不動地祈禱事情的發生,就會轉化。想要轉化就必須有執行力(execution)、採取行動,如果妳在我們對話中所得到的訊息,沒有去練習、去執行,這些訊息終究將只成為好的概念,但對妳生命的影響十分有限,吸收大量訊息最多只能讓妳成為一個很好的老師。但只有將這些訊息運用在生活,妳才能由舊有的境界(realm)轉換到新的境界,運轉世界(rolling the world)。
Celine:如果我的覺知很薄弱,對事情的發生領悟力不高,對我的影響是什麼呢?
女神:影響所有在妳身上發生的事。若有不如意,妳只會埋怨他人(complain),指責對方(blame),覺得自己很沒用(useless)或內疚,自己是失敗者(failure),並不斷生氣或傷心,這些都暗室的障礙物。當覺知薄弱沒有發光,妳以為抓住的是條蛇,覺知發光後,發現手中的只是一條草繩,草繩不會傷害妳,是妳蒙蔽雙眼所假想出來的恐懼、不安及自我否定將暗室的空間全塞滿了,妳沒有空間走路而被困住時,覺知的光就有機會被迫開啟,妳可以選擇現在開啟覺知或等完全被困住再開啟。
開啟妳覺知的光,看清楚眼前的障礙物,或許這些障礙物都只是幻覺。
………(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