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導讀】
這一次,換條不一樣的路走走看。
認識自己與搞懂他人
學習性格理論,除了搞懂自己,就是要搞懂他人。人際互動一直都是職場和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所以有人會說,「人搞定,什麼都對了!」
先說個故事。我的孩子三歲時,愛上了一本書——《敵人派》。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要求我們念這本書給他聽,因此這個有趣的故事前後大概讀了超過五十次吧!
故事中的主人翁遇到一位與自己合不來的新同學小傑,將他列為頭號敵人,總是苦於尋找能消滅這位敵人的方式。爸爸決定出手相助,用獨家祕方製作一個「敵人派」,只要敵人一吃,就會迅速被徹底消滅掉。為了順利讓這位頭號敵人來吃敵人派,小男孩花了一天的時間跟小傑相處。最後,爸爸、小傑、小男孩都吃了敵人派,而小男孩的頭號敵人也真的不見了,因為他決定明天還要繼續跟小傑一起玩。
這位爸爸用一個敵人派同理孩子,讓孩子知道有敵人是人之常情,同時也告訴他,如果要消滅敵人,必須做出一些不同與以往的行動──與敵人一起玩一天,而且要對他很好。
成人世界的人際互動當然比這個故事複雜很多,但這提醒我們在人際互動上的一個關鍵思考點:面對同一件事,你可以選擇各種不同的回應方式,但你是否往往只選擇同一種?
人因共通性而彼此連結,因差異性而溝通合作
在討論九種人格樣貌時,時常會看到學員瞪大眼睛,驚訝的說,「怎麼可能有人這樣想!」
是啊!我們時常無法想像對方的想法和行動。例如,難以理解九型特質用不表達個人意見來解決問題;無法想像七型特質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困境時,還能樂觀地轉移話題;很難明白為什麼二型特質會一直關注對方感受。
在學習性格理論時,有時我們反而會把自己和對方的關係推得更遠,認為「我與他如此不同,所以我們真的很難相處。」因此在課程中,我時常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
一、其他人格特質的可惡之處
二、我想提醒自己避免做的可惡行為
三、其他人格特質的可愛之處
四、我也想要擁有的可愛行為
當我們仔細檢視每種人格特質的行為時,會發現人與人之間其實有相當多的共通點,例如即使我不是九型人,有時也會避免發表個人意見;我不是二型人,也會被別人嫌太雞婆;我不是六型人,但很想學習他們的機警,以及凡事準備周全的態度。
學習九型人格,就像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再次搞懂自己和認識他人,幫助自己在人際互動上,找到更多新的方式。
這一次,換條不一樣的路走走看。
認識自己與搞懂他人
學習性格理論,除了搞懂自己,就是要搞懂他人。人際互動一直都是職場和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所以有人會說,「人搞定,什麼都對了!」
先說個故事。我的孩子三歲時,愛上了一本書——《敵人派》。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要求我們念這本書給他聽,因此這個有趣的故事前後大概讀了超過五十次吧!
故事中的主人翁遇到一位與自己合不來的新同學小傑,將他列為頭號敵人,總是苦於尋找能消滅這位敵人的方式。爸爸決定出手相助,用獨家祕方製作一個「敵人派」,只要敵人一吃,就會迅速被徹底消滅掉。為了順利讓這位頭號敵人來吃敵人派,小男孩花了一天的時間跟小傑相處。最後,爸爸、小傑、小男孩都吃了敵人派,而小男孩的頭號敵人也真的不見了,因為他決定明天還要繼續跟小傑一起玩。
這位爸爸用一個敵人派同理孩子,讓孩子知道有敵人是人之常情,同時也告訴他,如果要消滅敵人,必須做出一些不同與以往的行動──與敵人一起玩一天,而且要對他很好。
成人世界的人際互動當然比這個故事複雜很多,但這提醒我們在人際互動上的一個關鍵思考點:面對同一件事,你可以選擇各種不同的回應方式,但你是否往往只選擇同一種?
人因共通性而彼此連結,因差異性而溝通合作
在討論九種人格樣貌時,時常會看到學員瞪大眼睛,驚訝的說,「怎麼可能有人這樣想!」
是啊!我們時常無法想像對方的想法和行動。例如,難以理解九型特質用不表達個人意見來解決問題;無法想像七型特質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困境時,還能樂觀地轉移話題;很難明白為什麼二型特質會一直關注對方感受。
在學習性格理論時,有時我們反而會把自己和對方的關係推得更遠,認為「我與他如此不同,所以我們真的很難相處。」因此在課程中,我時常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
一、其他人格特質的可惡之處
二、我想提醒自己避免做的可惡行為
三、其他人格特質的可愛之處
四、我也想要擁有的可愛行為
當我們仔細檢視每種人格特質的行為時,會發現人與人之間其實有相當多的共通點,例如即使我不是九型人,有時也會避免發表個人意見;我不是二型人,也會被別人嫌太雞婆;我不是六型人,但很想學習他們的機警,以及凡事準備周全的態度。
學習九型人格,就像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再次搞懂自己和認識他人,幫助自己在人際互動上,找到更多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