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從日常生活的偶然小動作來「解讀真意」!
本章擷取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的小動作,充滿許多大吃一驚「啊!有這個小動作!」的解讀。如果能夠知道這些偶然小動作的真意,就能夠準確地捕捉到對方的心意!
日常生活常見的小動作 1 攬鏡自憐的理由
為什麼有的人只要一碰到鏡子或窗戶就想照呢?也有的人不斷地整理頭髮,似乎有點過了頭。
確認自己的外貌才能安心
不管是櫥窗玻璃、地下鐵車廂的窗戶、公司或是咖啡廳廁所的鏡子,在生活周遭充滿了可以映照出自己外表的東西。只要經過這些地方,看到了自己的外表,潛意識中就會開始檢查外在,這是任何人都會有的自然舉動。為了給周遭的人一個好印象,整理服裝跟髮型、檢查自己的臉色與表情是必要的「社會性」行為。此外,透過確認自己的外表,也可以確認自己的存在,結束這個行為之後,人才能安心地進行下一個動作。
自戀狂很在意他人的眼光
不過,這種行為也有其限度,當中也有些人會太過注意自己的外表。有的人會盤踞在百貨公司廁所的鏡子前,熱衷於檢查自己的裝扮與化妝,讓後面的人覺得很困擾。甚至有人會在鏡子前擺出各種姿勢,沉迷於自己的外表。這種人必定會被周圍的人稱為「納西瑟斯」(也就是自戀狂)。納西瑟斯是在希臘神話中登場的青年,因過於沉迷於自己在泉水裡的倒影,而飢餓衰弱致死。過於熱衷檢查自己儀容的人,就容易像這樣自我陶醉。
此外,自戀狂因為對自己的形象過於敏感,非常在意周遭對自己的評價,也容易引發自卑感。過度地沉溺自己在鏡子中的形象,也被認為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行為。
小知識:判斷是否為自戀狂的基準,包含是否只為了檢查儀容而照鏡子,以及是否過於陶醉於自己的外表。
日常生活常見的小動作 2 總是由兩端開始坐起的電車座位
觀察空蕩蕩的電車裡,大家總是由兩端的座位坐起。雖然沒有人指示,乘客們還是採取同樣的行動……。
心理學上的個人空間意識
從起站就上車的乘客,恐怕只有一兩個人。一開始乘客會先坐在座位兩端,接下來會坐在正中央的位置,然後陸續以跟旁邊的人保持等距的方式就座。以上的行為表現了人類想確保個人空間的心理意識。人類會確保自己身體的周圍保持一定的空間,一旦此空間出現侵入者,就會產生壓迫感,變得心緒不安。這種勢力範圍在心理學上稱作「個人空間」(personal space)。
個人空間的範圍因人而異。不拘小節、個性開朗的人範圍較小,即使旁人接近到一定程度也無所謂。相反地,神經質、排他性高的人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個人空間就不能安心,一旦出現侵入者就會產生不快感。
潛意識之壁
大家可能會想,如果車廂是空的,那麼坐在正中間不是也可以確保個人空間嗎?但是因為之後就會有乘客陸續上車,也就是說,即使一開始兩端沒人坐,之後侵入者出現的可能性極高,如果坐在兩端,就算有侵入者也只會出現在一邊,心情可以較為平靜。
雖然在大都會的通勤班次上不得不和他人接近或是接觸,但是只要能坐在兩端的座位,不論是誰都會自然地採取這樣的行動。從兩端坐起,可說是為了儘量擺脫個人空間被侵犯的不快感所下的工夫。
小知識:據了解,性格暴力的人所需的個人空間是普通人的兩倍。
日常生活常見的小動作 8 「工作跟我,哪一個比較重要?」
男性讀者說不定都被這樣逼問過,面對這個問題一旦詞窮、不知如何是好時,女友就會更加憤怒!
無法回答的終極難題
A小姐跟B先生交往了三年,是一對恩愛的情侶。但最近B先生忙於工作,兩個人沒什麼機會見面。即使偶爾能夠約會,B先生也會因為疲於晚上或週末的加班,無法好好地聽A小姐說話……。怒火逐漸累積的A小姐終於忍不住爆發:「工作跟我,到底哪個重要?」丟出了終極難題。B先生要怎麼從困境中脫出呢?
不管選哪邊女朋友都不滿意
面對這個困難的問題,如果從提示的選項去回答是一定NG的。如果回答「工作重要」,兩人的關係就很難重修舊好;如果回答「妳重要」,就有可能遇到「那我們週末去旅行」這種強人所難的要求。所以解決的先決條件,就是考慮為什麼女朋友會問這種問題。
此時的重點是,男女表現自己情感的方式不一樣。男性將拚命工作視為使女朋友幸福的方法,女性則具有藉由溝通的密度來衡量愛情的傾向。也就是說A小姐因為男朋友不能傾聽自己說話,而感到不被關心、寂寞,才提出這樣的問題。
追根究柢,在這個問題背後所隱藏的其實是「想要被珍惜」的撒嬌心情。這時只要緊抱著女朋友「讓你這麼想我真的很抱歉」,以後再多撥點時間跟女朋友溝通,就能夠平息她的怒火。
小知識:男性不善於解讀女性常用的迂迴言詞,如果女方可以坦率地說出「我很寂寞」,說不定就可以減低吵架的頻率。
第2章 「解讀」上班族的小動作!
本章將會針對商場上看的到的小動作進行解讀。為了讓人際關係更加圓滑,從重要的商業夥伴到公司內部,我們將需要預先知道的上班族心理分成顧客、部下、同事、上司四個範疇加以介紹。
由小動作探尋顧客的心理 1 用雙手跟人握手是熱情的表現?
從拱手作揖這種東方傳統的招呼方式,到現今流行握手這種西方文化,蘊含在對方手裡的想法是什麼呢?
用兩隻手包覆對方手掌的握手方式
去對方公司拜訪了好幾次,N先生第一次被案子負責人介紹給對方的部長。「我們聽你報告好幾次喔!」對方微笑著要與N先生握手,N先生伸出右手,部長馬上強而有力地用兩隻手握住。對於這種被兩隻手包覆手掌、強而有力的握手方式,N先生感到有些害怕⋯⋯。
區分誠意與威迫性的態度
從觀察握手效用的實驗可以明確得知,只要進行這種身體接觸,即使是初次見面的對象,也能容易提升親近感。把產生這種效果的小動作強化為雙手握手的人,大部分都是充滿熱情的人。這個例子裡面的部長恐怕就是個熱血男子,屬於喜歡激勵部下、引發幹勁的類型。部長對於部下努力與N先生討論感到滿意,潛意識之中以握手的方式透露出了自己的心意。
根據動物行為學者德斯蒙德.莫利斯的研究,握手是一種「誇大自己熱情」的動作。不只是單手,而是加上另一隻手握住對方的手腕、拍對方的肩膀,被認為是可以同時讓對方看見自己熱情與誠意的行為。
不過,太過用力握手的人,除了想要給人有誠意的印象之外,也有人是想要傳達自己的能量很強,藉以威嚇對方。
小知識:只以指尖隨便握一下而表示出拒絕感,跟過於大力握手使對方疼痛的人,都是想要支配對方。
由小動作探尋顧客的心理 3 對方重新繫緊領帶?
面對面商談的對手,突然重新繫緊了領帶時,說不定是他打開「認真模式」開關的證明!
突然把手伸向領帶!
在「提高本公司銷售額」期間,受命開發新顧客的M先生前往某商社。有兩個人出來接待M先生,其中一個人很認真地看著簡介與報價單,聆聽M先生的說明。但是另外一個人看起來絲毫不感興趣,一言不發地將雙手環抱於胸。
突然間,一言不發的人放下雙手,重新繫緊了領帶。M先生有些慌張,心想該不會是讓對方覺得無聊了吧?
重整心態的象徵
這種情況,很難認為是對方覺得無聊。恐怕再沒多久,一直一言不發的人就要開始發言了。緩緩重繫領帶的動作,是把目前為止對於對方及其談話內容的關注,轉向自身的一種潛意識動作。這種心理稱為「自我凝視」,可以比擬為貓或鳥整理羽毛時的樣子,也稱為「理毛」(grooming;整理皮膚、毛髮之意)。因為注意力轉向自身,所以在意儀容,將之準備萬全後,再表現出「來吧,請注意我」的訊息。
你有沒有看過在開會時,想要發言的人一邊站起來一邊整理領帶的樣子?一直一言不發的談話對象所做的,就是跟這個同樣的行為。重新打好領帶,是他表達「這次輪到我上場了!」的象徵。
小知識:除了自我凝視之外,也有學說認為這種機制是防禦表現的一種。
由小動作探尋顧客的心理 4 肢體動作大的人都很善變?
搭配肢體語言大聲說話的人,呈現出了一種意外的魅力。像這樣的人內心在想什麼呢?
聲音洪亮、肢體動作大的人
客戶C先生是位非常具有魅力的人,每次與他協商,談話總是被牽著鼻子走,完全按照他的步調在進行。確實C先生很善於說話,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他洪亮的聲音、誇張的肢體動作。「這個,就像這樣!」C先生一邊說一邊揮舞著拳頭,不知不覺間注意力就被他的手勢所吸引,承諾了難以實行的條件。
肢體語言是熱情的表現
是什麼時候開始著了C先生的迷呢?這是因為他的情感豐富,企圖直接傳達自己心意的姿態,很能喚起旁人的共鳴。洪亮的聲音跟誇張的肢體動作,把自己的思考跟感受毫不保留地傳達給對方之後,心情也會跟著高漲起來。這樣的人不會靠商業性的談判技巧,而是靠熱情抓住對方的心。
不過,像C先生這樣類型的人,因為太過於想要將自己的心情傳達給別人,而較不擅長考慮對方的想法、注意周遭人的心情。但是因為他能夠確實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具有說服力的關係,周圍的人會意外地變得有幹勁,如他所預期的配合節奏來商談。就這一點而言,此一類型的人很多都能夠順利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這類型的人一旦期待落空,表現也很直接,會意志消沉到讓周圍的人十分擔心。不過,意志消沉歸消沉,因為恢復得特別快,所以常在周遭的人靜觀其變時就恢復了,也可以說是擁有善變的一面。
小知識:講電話時肢體動作也很大的人,通常都有不服輸的傾向。這類型的人只要熱衷於某件事,就會失去對周遭的注意力。
本章擷取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的小動作,充滿許多大吃一驚「啊!有這個小動作!」的解讀。如果能夠知道這些偶然小動作的真意,就能夠準確地捕捉到對方的心意!
日常生活常見的小動作 1 攬鏡自憐的理由
為什麼有的人只要一碰到鏡子或窗戶就想照呢?也有的人不斷地整理頭髮,似乎有點過了頭。
確認自己的外貌才能安心
不管是櫥窗玻璃、地下鐵車廂的窗戶、公司或是咖啡廳廁所的鏡子,在生活周遭充滿了可以映照出自己外表的東西。只要經過這些地方,看到了自己的外表,潛意識中就會開始檢查外在,這是任何人都會有的自然舉動。為了給周遭的人一個好印象,整理服裝跟髮型、檢查自己的臉色與表情是必要的「社會性」行為。此外,透過確認自己的外表,也可以確認自己的存在,結束這個行為之後,人才能安心地進行下一個動作。
自戀狂很在意他人的眼光
不過,這種行為也有其限度,當中也有些人會太過注意自己的外表。有的人會盤踞在百貨公司廁所的鏡子前,熱衷於檢查自己的裝扮與化妝,讓後面的人覺得很困擾。甚至有人會在鏡子前擺出各種姿勢,沉迷於自己的外表。這種人必定會被周圍的人稱為「納西瑟斯」(也就是自戀狂)。納西瑟斯是在希臘神話中登場的青年,因過於沉迷於自己在泉水裡的倒影,而飢餓衰弱致死。過於熱衷檢查自己儀容的人,就容易像這樣自我陶醉。
此外,自戀狂因為對自己的形象過於敏感,非常在意周遭對自己的評價,也容易引發自卑感。過度地沉溺自己在鏡子中的形象,也被認為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行為。
小知識:判斷是否為自戀狂的基準,包含是否只為了檢查儀容而照鏡子,以及是否過於陶醉於自己的外表。
日常生活常見的小動作 2 總是由兩端開始坐起的電車座位
觀察空蕩蕩的電車裡,大家總是由兩端的座位坐起。雖然沒有人指示,乘客們還是採取同樣的行動……。
心理學上的個人空間意識
從起站就上車的乘客,恐怕只有一兩個人。一開始乘客會先坐在座位兩端,接下來會坐在正中央的位置,然後陸續以跟旁邊的人保持等距的方式就座。以上的行為表現了人類想確保個人空間的心理意識。人類會確保自己身體的周圍保持一定的空間,一旦此空間出現侵入者,就會產生壓迫感,變得心緒不安。這種勢力範圍在心理學上稱作「個人空間」(personal space)。
個人空間的範圍因人而異。不拘小節、個性開朗的人範圍較小,即使旁人接近到一定程度也無所謂。相反地,神經質、排他性高的人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個人空間就不能安心,一旦出現侵入者就會產生不快感。
潛意識之壁
大家可能會想,如果車廂是空的,那麼坐在正中間不是也可以確保個人空間嗎?但是因為之後就會有乘客陸續上車,也就是說,即使一開始兩端沒人坐,之後侵入者出現的可能性極高,如果坐在兩端,就算有侵入者也只會出現在一邊,心情可以較為平靜。
雖然在大都會的通勤班次上不得不和他人接近或是接觸,但是只要能坐在兩端的座位,不論是誰都會自然地採取這樣的行動。從兩端坐起,可說是為了儘量擺脫個人空間被侵犯的不快感所下的工夫。
小知識:據了解,性格暴力的人所需的個人空間是普通人的兩倍。
日常生活常見的小動作 8 「工作跟我,哪一個比較重要?」
男性讀者說不定都被這樣逼問過,面對這個問題一旦詞窮、不知如何是好時,女友就會更加憤怒!
無法回答的終極難題
A小姐跟B先生交往了三年,是一對恩愛的情侶。但最近B先生忙於工作,兩個人沒什麼機會見面。即使偶爾能夠約會,B先生也會因為疲於晚上或週末的加班,無法好好地聽A小姐說話……。怒火逐漸累積的A小姐終於忍不住爆發:「工作跟我,到底哪個重要?」丟出了終極難題。B先生要怎麼從困境中脫出呢?
不管選哪邊女朋友都不滿意
面對這個困難的問題,如果從提示的選項去回答是一定NG的。如果回答「工作重要」,兩人的關係就很難重修舊好;如果回答「妳重要」,就有可能遇到「那我們週末去旅行」這種強人所難的要求。所以解決的先決條件,就是考慮為什麼女朋友會問這種問題。
此時的重點是,男女表現自己情感的方式不一樣。男性將拚命工作視為使女朋友幸福的方法,女性則具有藉由溝通的密度來衡量愛情的傾向。也就是說A小姐因為男朋友不能傾聽自己說話,而感到不被關心、寂寞,才提出這樣的問題。
追根究柢,在這個問題背後所隱藏的其實是「想要被珍惜」的撒嬌心情。這時只要緊抱著女朋友「讓你這麼想我真的很抱歉」,以後再多撥點時間跟女朋友溝通,就能夠平息她的怒火。
小知識:男性不善於解讀女性常用的迂迴言詞,如果女方可以坦率地說出「我很寂寞」,說不定就可以減低吵架的頻率。
第2章 「解讀」上班族的小動作!
本章將會針對商場上看的到的小動作進行解讀。為了讓人際關係更加圓滑,從重要的商業夥伴到公司內部,我們將需要預先知道的上班族心理分成顧客、部下、同事、上司四個範疇加以介紹。
由小動作探尋顧客的心理 1 用雙手跟人握手是熱情的表現?
從拱手作揖這種東方傳統的招呼方式,到現今流行握手這種西方文化,蘊含在對方手裡的想法是什麼呢?
用兩隻手包覆對方手掌的握手方式
去對方公司拜訪了好幾次,N先生第一次被案子負責人介紹給對方的部長。「我們聽你報告好幾次喔!」對方微笑著要與N先生握手,N先生伸出右手,部長馬上強而有力地用兩隻手握住。對於這種被兩隻手包覆手掌、強而有力的握手方式,N先生感到有些害怕⋯⋯。
區分誠意與威迫性的態度
從觀察握手效用的實驗可以明確得知,只要進行這種身體接觸,即使是初次見面的對象,也能容易提升親近感。把產生這種效果的小動作強化為雙手握手的人,大部分都是充滿熱情的人。這個例子裡面的部長恐怕就是個熱血男子,屬於喜歡激勵部下、引發幹勁的類型。部長對於部下努力與N先生討論感到滿意,潛意識之中以握手的方式透露出了自己的心意。
根據動物行為學者德斯蒙德.莫利斯的研究,握手是一種「誇大自己熱情」的動作。不只是單手,而是加上另一隻手握住對方的手腕、拍對方的肩膀,被認為是可以同時讓對方看見自己熱情與誠意的行為。
不過,太過用力握手的人,除了想要給人有誠意的印象之外,也有人是想要傳達自己的能量很強,藉以威嚇對方。
小知識:只以指尖隨便握一下而表示出拒絕感,跟過於大力握手使對方疼痛的人,都是想要支配對方。
由小動作探尋顧客的心理 3 對方重新繫緊領帶?
面對面商談的對手,突然重新繫緊了領帶時,說不定是他打開「認真模式」開關的證明!
突然把手伸向領帶!
在「提高本公司銷售額」期間,受命開發新顧客的M先生前往某商社。有兩個人出來接待M先生,其中一個人很認真地看著簡介與報價單,聆聽M先生的說明。但是另外一個人看起來絲毫不感興趣,一言不發地將雙手環抱於胸。
突然間,一言不發的人放下雙手,重新繫緊了領帶。M先生有些慌張,心想該不會是讓對方覺得無聊了吧?
重整心態的象徵
這種情況,很難認為是對方覺得無聊。恐怕再沒多久,一直一言不發的人就要開始發言了。緩緩重繫領帶的動作,是把目前為止對於對方及其談話內容的關注,轉向自身的一種潛意識動作。這種心理稱為「自我凝視」,可以比擬為貓或鳥整理羽毛時的樣子,也稱為「理毛」(grooming;整理皮膚、毛髮之意)。因為注意力轉向自身,所以在意儀容,將之準備萬全後,再表現出「來吧,請注意我」的訊息。
你有沒有看過在開會時,想要發言的人一邊站起來一邊整理領帶的樣子?一直一言不發的談話對象所做的,就是跟這個同樣的行為。重新打好領帶,是他表達「這次輪到我上場了!」的象徵。
小知識:除了自我凝視之外,也有學說認為這種機制是防禦表現的一種。
由小動作探尋顧客的心理 4 肢體動作大的人都很善變?
搭配肢體語言大聲說話的人,呈現出了一種意外的魅力。像這樣的人內心在想什麼呢?
聲音洪亮、肢體動作大的人
客戶C先生是位非常具有魅力的人,每次與他協商,談話總是被牽著鼻子走,完全按照他的步調在進行。確實C先生很善於說話,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他洪亮的聲音、誇張的肢體動作。「這個,就像這樣!」C先生一邊說一邊揮舞著拳頭,不知不覺間注意力就被他的手勢所吸引,承諾了難以實行的條件。
肢體語言是熱情的表現
是什麼時候開始著了C先生的迷呢?這是因為他的情感豐富,企圖直接傳達自己心意的姿態,很能喚起旁人的共鳴。洪亮的聲音跟誇張的肢體動作,把自己的思考跟感受毫不保留地傳達給對方之後,心情也會跟著高漲起來。這樣的人不會靠商業性的談判技巧,而是靠熱情抓住對方的心。
不過,像C先生這樣類型的人,因為太過於想要將自己的心情傳達給別人,而較不擅長考慮對方的想法、注意周遭人的心情。但是因為他能夠確實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具有說服力的關係,周圍的人會意外地變得有幹勁,如他所預期的配合節奏來商談。就這一點而言,此一類型的人很多都能夠順利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這類型的人一旦期待落空,表現也很直接,會意志消沉到讓周圍的人十分擔心。不過,意志消沉歸消沉,因為恢復得特別快,所以常在周遭的人靜觀其變時就恢復了,也可以說是擁有善變的一面。
小知識:講電話時肢體動作也很大的人,通常都有不服輸的傾向。這類型的人只要熱衷於某件事,就會失去對周遭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