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二 部分準備應對挑戰
第二章 判斷孩子是否憂鬱

1.青少年憂鬱有什麼表現
憂鬱是個筐,各種負面的情緒都可以往裡裝。
當孩子陷入憂鬱狀態時,不僅心情低落,高興不起來,他的情緒、想法、學習、社交和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會受負面影響和困擾。
通常,青少年憂鬱會有以下這些表現:
★情緒低落
孩子心情不好,悶悶不樂,以前嘻哈哈哈,現在聽不到笑聲了。有的孩子難過、痛苦,有的孩子委屈、無助,有的孩子經常哭泣,「心裡難受」、「高興不起來」、「感覺壓抑」。
孩子的情緒可能會在一天中有所變化,但每天的變化不大。
★興趣減退
以前孩子喜愛或者感興趣的活動,現在「沒有興趣了」,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孩子「體驗不到快樂」、「無聊」,不能從平日的活動中獲得樂趣。「生活中沒有什麼可以讓我感到快樂」、「真沒意思」。
★疲倦無力
總說自己很累,無精打采,疲乏無力,不想做事,不想外出「太累了」、「沒有精神」、「不想動」、「沒力氣」。
生活沒規律,不想起來,不想洗澡,不想換衣服。
★易怒
一些研究發現,有些孩子的憂鬱表現通常以易怒而不是悲傷為主。易被激怒是青少年最常報告的憂鬱體驗。
孩子會有反覆的脾氣爆發、煩躁、對抗父母、疏遠父母、失控、有語言暴力或者攻擊行為等表現。
★焦慮
很多孩子受焦慮因擾,常常在憂鬱和焦慮之間來回轉換。
焦慮有多種表現:有的孩子緊張害怕、常常心慌、出汗、發抖,有的孩子愛胡思亂想,擔憂各種事情,比如擔心同學誤會,害怕成績下降等;有的孩子煩躁、衝動、愛發火,有的孩子身體不適、胸悶、心悸、頭疼等。
★思考遲緩
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大腦反應變慢、「腦子好像生了鏽」、「腦子裡一團亂」、「記性差」。有的孩子語速會減慢、聲音低沉、很難與他人順暢交流。
★消極
當孩子憂鬱時,會表現出很多認知方面的問題。看問題消極,總看到不好的一面,反覆去想不如意的事情,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愛鑽牛角尖,習慣猜測和琢磨別人,認為自己不受歡迎、低價值感、容易自責、內疚等。
★迴避
迴避壓力和社會交往,感覺自己無法應對壓力,不願意和周圍的人接觸,沉默寡言,不願外出,不願上學,總待在自己的房間,不想跟別人說話,對朋友失去興趣。
★身體不適
孩子可能經常感到身體不適,如頭疼、胃疼、胸悶、心悸、體虛、過敏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沒有大問題,可是孩子總說難受不舒服。
★睡眠紊亂
睡眠出現問題,晚上睡不著,早上不起床,白天睡太多。有的孩子睡眠紊亂,黑白顛倒,有的孩子惡夢多,易驚醒。
★飲食異常
食欲減退,不想吃飯,體重減輕;或者總是想吃,暴飲暴食,在短時間內體重明顯增加。
★自我傷害
有輕生的想法和念頭,有些孩子會反覆傷害自己的身體。

2.每個孩子的憂鬱表現都不同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心理問題更是千人千面。即使兩個孩子年齡一樣,性別一樣,生活環境相似,他們的憂鬱表現也會各不相同。
應該那樣。兩個聲音經常打架······每天什麼都不想做,感覺太累了!」
很多孩子憂鬱的主要表現在想法上,內心戲豐富,滿腦子都是各種想法。他們可能非常在意他人評價,擔心這個害怕那個,無法做出決定;也可能不斷反思自己的錯誤,把一切不如意歸咎於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有價值」,並因此不斷自責、懊悔。
(1)有些孩子有明顯的情緒低落
文文媽媽說:「孩子很喜歡音樂,只要在家,要麼聽音樂,要麼唱歌。最近一段時間,她不聽音樂了,也不唱歌了,情緒低落,悶悶不樂,感覺很難過,還經常哭······她從小就愛美,喜歡穿漂亮衣服,最近卻很少換衣服······」 也許父母無法確定哪裡出了問題,但會有一種直覺:最近孩子情緒不好,有點反常,好像變了一個人,跟以前不太一樣。這些異常和變化都在提示你,孩子可能遇到困難了。
(2)有些孩子有很多負面想法
佳佳說:「最近睡眠很不好,晚上睡不著,總做夢。早上一點精神也沒有,不想起床。」 晚上睡不著都做什麼呢?
佳佳說:「腦袋裡有兩個聲音,一個說應該這樣,另一個說應該那樣。兩個聲音經常打架······每天什麼都不想做,感覺太累了!」
很多孩子憂鬱的主要表現在想法上,內心戲豐富,滿腦子都是各種想法。他們可能非常在意他人評價,擔心這個害怕那個,無法做出決定;也可能不斷反思自己的錯誤,把一切不如意歸咎於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有價值」,並因此不斷自責、懊悔。
(3)有些孩子情緒暴躁,頻繁發脾氣
從去年開始,滔滔看手機玩遊戲的時間越來越長。如果父母想跟他討論一下學習,他會立刻大吼大叫,摔摔打打。
滔滔媽媽說:「以前孩子不是這個樣子,他一直很聽話。去年夏天他好像突然變了一個人,脾氣特別大。」
面對憂鬱帶來的挫敗和痛苦,很多孩子會發洩到周圍的人或事上,很容易跟父母起衝突,可能因為一點兒小事情,情緒就會失控。他們往往表現得消極對抗,沉迷網路,作息紊亂,不去上學,迴避社交,並且不願意改變現狀。
這時候,父母心裡要有個底,孩子有可能不是青春期叛逆,而是憂鬱了,應該及時處理。
(4)有些孩子會出現身體不適
小娟從小身體弱,最近經常頭疼、肚子疼。媽媽帶她去醫院,各種檢查顯示她身體一切正常。小娟嘗試了很多方法,可是頭疼、肚子疼的「毛病」始終不見好轉。
孩子的身體和心理處於發育階段,非常敏感脆弱。情緒上有問題很容易在身體上表現出來。軀體症狀裡比較常見的有頭疼偏頭痛、胃疼肚子疼、心慌心悸、胸悶憋氣,或者有一些慢性炎症、濕疹、過敏、發炎等。
如果孩子身體不適,可以先帶孩子去醫院做身體檢查,同時要有一個意識:身體不適可能跟情緒壓力有關。
(5)有些孩子會有睡眠問題
睡眠問題,比如失眠、多夢、易驚醒,是憂鬱的常見表現。小張同學經常做這個夢:「我在家裡睡覺,忽然闖進來兩個人,蒙面拿刀,兇神惡煞,他們舉著刀追趕我,從廚房到客廳,從陽臺到臥室。我無處可逃,沒人來救我······」
佛洛德認為夢是潛意識的表達,是探究一個人內心的重要途徑。夢境不是真的,但是感受卻很真實。
想像一下,一個孩子在自己家裡,被破門而入拿刀追殺,會是怎樣的感受?
小張的夢在表達他內心的感受:我很害怕,每天都生活在惴惴不安中,即使在家裡也感覺不安全。
(6)有些孩子會表現出厭學拒學
自從被語文老師批評以後,小高同學就不願意去上學了。他說:「老師不公平,根本不是我的錯!」
父母不理解,指責小高:「你如果做得對,老師怎麼會批評你呢?不要總說別人有問題,先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錯誤。」
小高不服:「明明是小張先招惹我的,為什麼只批評我一個人?老師就是喜歡學習好的。」
父母很無語:「有本事你也學習好點!」
迫於壓力,小高在家裡待了兩天還是去上學了。但從那以後,只要上語文課,他就睡覺,不聽課也不寫作業,還常常請假。
這幾年,青少年中厭學、不想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當孩子不想上學,經常請假、逃避上課或者無法上學的時候,父母就要考慮孩子會不會是憂鬱了。
(7)微笑型憂鬱、陽光型憂鬱
有些孩子天天嘻嘻哈哈,像一個開心果,給身邊的人帶來輕鬆和快樂。如果我告訴你他可能憂鬱了,你相信嗎?
小丁同學從小就很乖很聽話,從來不和別人發生衝突,同學都認為她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可小丁告訴我:「別人都覺得我很開心,好脾氣,朋友多,其實我內心特別壓抑,孤獨,只是不願意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來,天天都在裝,活得非常累。」
很多孩子表面上乖順聽話,積極向上,而內心深處卻孤獨、憂鬱、壓抑。這聽上去很矛盾,但這確實存在,而且不在少數。這種憂鬱被稱為微笑型憂鬱、陽光型憂鬱或者隱藏型憂鬱。它的特點就是:憂鬱卻裝作沒事。活得很累,裝得很好,整個人很錯亂。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