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清醒做夢指南:全面啟動你的夢境之旅

79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內容摘錄一】

第八章檢查現實面(節錄)

現實通常是不正確的。
—─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
作家、幽默大師、黑犀牛保衛者

你怎麼知道這一切不是一場夢?你可能會回答:「嗯,當然知道嘍,因為我很清醒啊,我可以看到周遭的世界,也聞得到氣味,還可以摸到、嘗到外界的事物。我正在這裡讀這本書⋯⋯見鬼了!」這是一個絕佳證據,但我們擔心這還不夠。如果你現在正在做夢,一切感覺起來會跟真的一樣。你擁有的那些確切證據,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在夢境世界中也統統存在。這樣多重感官的經驗、如假包換的情緒、完整實在的周遭環境—這一切元素都太有說服力了,我們的大腦壓根沒想過我們在做夢。這就是為什麼要辨認夢境狀態,需要一副窮究萬物的心智。這一章就是為了將你的心智訓練得能夠追根究柢。

因此,請你暫停一下,看看四周,這次請認真檢查。你有沒有可能正在做夢?測試一下好讓自己確定。你可以用一手的指頭穿過另一手的掌心嗎?你可以穿越實心的物體嗎?如果你跳起來,能否在空中緩緩飄落?藉由問自己這些問題,你就在執行所謂的「檢查現實面」。此舉的箇中巧妙在此:藉著在白天自問:「我在做夢嗎?」你在夢中時也會問同樣的問題。你對現實的懷疑會在睡眠中造成回響,在心裡四處迴盪,直到—看!—你發現自己身處心靈的麥加。「檢查現實面」正是做清醒夢的另一塊重要基石。

如果你停下來想一想,通常可以分辨自己是否在做夢:祕訣在於「停下來想一想」。當你很確定你處於清醒狀態,自問這個問題聽起來可能很瘋狂,但是等你第一次做清醒夢時,這一切狀似神經病的行為就有了代價。很快地,你就會在夢中開始檢查現實面,並瞭解到:「等一下,這招有用耶!我正在做夢!」這瞬間的領悟是如此神奇驚人,會讓你在清醒時練習所花的力氣得到報償。
人體測試

為了檢查現實面,你不只得問自己「我正在做夢嗎?」你還得自問自答。既然夢境狀態喜歡捉弄我們,把自己偽裝成「真的」,你要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幸運地,多年來做清醒夢的社群已經發展出一些相當聰明的複查技巧:確認每次都確實執行了人體測試。一些標準的人體測試如下:

‧手指頭。你可以用一手的指頭穿過另一手的掌心嗎?如果你正在做夢,這是做得到的。

‧手。你的手看起來正常嗎?你的手指頭數量正確嗎?

‧跳躍。跳躍不僅好玩得不得了,也是檢查現實面的絕佳招數。如果你跳起來,會在空中緩緩飄落嗎?你所在的空間是否有重力存在?在夢境中,飄浮絕對做得到(在你嘗試飛起來之前,先試試飄浮作為進階前的測試!)。

‧鼻子。當你捏住鼻子,還能呼吸嗎?大多數清醒夢做夢者發現這是證明他們正在做夢最可靠的證據。

‧鏡子。你在鏡中看起來正常嗎?

‧閱讀。你可以讀同一個句子兩次而且句子完全沒變嗎?你可以讀同一個句子兩次而且句子完全沒欒嗎?

【內容摘錄二】

第十一章交通方式(節錄)

一旦你嘗過飛行的美妙滋味,
往後你在陸地上行走時,雙眼會永遠望著天上;
因為你曾上過天,你也將永遠渴望回到天際。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文藝復興時代博學家、天才、厚顏無恥之徒

前方幾里之遙,白雲之下,群山朦朧一如駝峰起伏。你上升到和雲層同高,氣流迎面撲來,隨即衝過腦後,遠山逐漸逼近。你輕鬆飛過山巔,在清朗溫暖的空氣中加速。

所謂探險就是旅行、從A 點到B 點,還有沿路發現的一切。通常目的地本身比不上旅途來得重要。當你進入夢境世界探險,會逐漸熟悉在夢裡旅行的規則,也會知道該如何移動。熟悉交通方式是夢裡最有用也最實際的能力,對於想探索內在風景的做夢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在夢中移動和在清醒世界移動有一點不同。在清醒世界中,如果你想去某個地方,通常習慣某些交通形式:搭乘巴士、汽車、騎單車、蹦蹦跳跳、邊走邊鬧,或是單純走路等。你必須移動你的身體,而每個動作都得花時間。
你每天早上的通勤時間要花四十五分鐘,前往巴哈馬群島的悠閒度假之旅也要花好幾個小時搭飛機,隔壁可能還坐了一個哭鬧不休的嬰兒。

在夢境世界中,全然不是這麼回事。時空的規則不適用於清醒夢做夢者。要從A 點到達B 點,只需要意念和集中注意力;所在地的改變可以在瞬間發生。熟悉這項能力,就可以自由地四下探索,前往遙遠的地方,甚至在時間長河中穿梭旅行。

本章將教導一些最簡單的移動方法,包括大家的最愛—飛行。我們也會學到利用門和鏡子進入新的地方;透過瞬間移動,你連一根手指頭都不用動。身為意識清醒的做夢者,你不再侷限於當下的夢境,而是運用這些技巧探索你選擇前往之處。

想去埃及看金字塔嗎?想橫越國境去拜訪朋友?還是來個快速的外太空之旅?一切都沒問題!不需要拖行李箱,也不需要帶防曬油,唯一需要的就是強烈的意念。不用花一毛錢加油,也不用兌換里程數,因為整趟旅行完全免費。

交通規則

1. 無重力。這並不表示萬物像在外太空一樣飄浮在半空中,只是在夢境世界,不一定要遵守重力規則。你可以隨自己高興,打破或扭轉重力規則,也可以像神力女超人在天際翱翔,一飛沖天數百呎之高,或是在灑滿月光的雲朵上翻滾。這一切,你很快就會司空見慣。

2. 無空間亦無時間。在夢境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存在於一個巨大的永恆當下。這個觀念聽起來有點瘋狂,對我們這些理性思考者來說,時間只會往前延伸,但是夢中的時間可以被扭曲或倒轉。只消一眨眼,你就可以到達千里之外; 沒有事物能阻擋你,很快你就會發現這個地方有多無窮無盡。

3. 透過意志移動。由於你已不處於物理空間, 而是位於「心靈」空間。移動(把一腳放到另一腳之前, 所謂「行走」)並非旅行的要件。正如我們在前一點說明的,空間並非移動的要素,因此移動或旅行只需要一樣東西:專心的思緒或意念。如果你要前往某一特定地點,只需要帶上意志力,眼前的景色就會瞬間轉變。
【內容摘錄三】

第十五章拔除惡夢的威脅(節錄)

恐懼有其用途,但懦弱一無是處。
──甘地(Mahatma Gandhi),
非暴力運動提倡者、律師,熱愛走路

邪惡的小妖精、戴面具的變態殺人狂、猙獰的女巫、被病毒感染變成的活屍、從井裡爬出來的小女孩⋯⋯我們開心地花費大筆銀子去看這類爆米花電影,好假裝真有瘋狂的殺人電鋸或某種怪物在背後追殺。我們愛死這種嚇破膽的恐怖片,但是當這些暗黑世界的角色在夢中出現,那就變得有點太過寫實了。

惡夢是夢境世界的黑暗面,會帶出做夢者強烈的恐懼、驚駭、痛苦或焦慮。人類不是只有小時候才會做惡夢,約有五到一○%的成年人每個月至少會做一次惡夢,有些人做惡夢的頻率更高。根據一項針對四百三十九名德國學生的調查,平均每人每個月會做兩次惡夢;針對另一群中國學生的獨立調查也支持同樣的結果。不管你在夢裡被追、被攻擊、恫嚇,或是發現自己在眾目睽睽下赤身露體,惡夢總是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即使你已經醒來,心臟還是噗通跳個不停,胃則糾結得像被打了死結。你可能會自我安慰:「這不過是場夢。」但是惡夢在生理和情緒上造成的影響還是非常真實。

夢境的功用之一,就是個人內在狀態的報告。夢境會反映出清醒生活中的感受,因此舉凡壓力、疾病、受挫的人際關係或創傷事件等,都會在夜晚時分以黑暗力量在夢中現身,這其實很合理。如果我們白天試圖逃避某事,它很快會找到一種方式來吸引我們的注意。惡夢也可能是潛意識對外在狀況的反應,包括疾病、發燒、藥物治療、使用特定藥物(或倉促戒斷該藥物)、即將發生的生活變化、懷孕、財務方面的擔憂,或是換工作等。

還好在清醒夢裡,要完全擊退惡夢是有可能的。就像掃雷小組清除地雷一樣,在本章中我們會教導你如何拔除自己的惡夢,也會洩漏一個小祕密:如何讓惡夢成為在夢中保持意識清楚的捷徑。夜晚的惡魔可能很嚇人,有些人會刻意遺忘或壓抑所有的夢境,對這些急迫的訊息視而不見。如果你也是這樣,不用擔心,本章會提供你需要的簡易工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