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一) 這是個由五級靈魂主導的競爭世界
五級靈魂
機會:探索 (exploration)
危險:剝削 (exploitation)
五級靈魂不僅活潑、生氣勃勃,而且都扮演著努力推動事物前進的角色。要不是他們,我們今天可能都還騎著馬、坐著馬車到處奔波。
五級靈魂全然接受這個世界。事實上,他們相信這世界是屬於他們的,是供他們予取予求的。年輕靈魂內心的不確定感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他們帶著自信悠遊於這個世界,在探索時他們既要權、也要錢。
這個層級受幻象的控制最為嚴重。必須投入更大的心力,心靈才有可能真正覺醒。對這層級多數的靈魂而言,心靈層界就跟童話世界一樣虛幻、遙遠。
對於那些沉湎於幻象的靈魂,伴隨其野心而來的危險就是剝削。他們喜歡隨心所欲、予取予求,忽略長遠的後果。
五級靈魂深信帝國主義5對文明教化的影響。縱觀歷史,他們征服過許多社會族群,為自己帶來更高明的技術、與他們自認為更先進的文化。
五級靈魂熱衷政治,喜歡爭權奪利的刺激感。然而,這些迷戀幻象的靈魂在乎的是「統治」、而非「治理」國家。即使自己的國家陷入戰爭,他們眼中真正的敵人依舊是反對黨的政敵(如果還存在的話)。
說到戰爭,他們覺得這是展現自己勢力的絕佳方法。敵國的五級靈魂領袖派出強勢大軍,我國領袖也遣出最佳陣容去抵抗。他們相信,面對暴力就是要以暴制暴。他們的好戰性格就像他們對勢力的熱愛一樣強烈,然而,他們無法明確區分「勢力」與「力量」的差別。因為力量的反面是軟弱,他們害怕被視為軟弱,所以認為行事一定要強悍。
害怕示弱
在美國海軍艦隊擊落伊朗民航機,奪走了兩百九十條無辜百姓的生命時,五級靈魂的美國前總統布希表示:「我絕不會道歉,我也不管事實究竟為何。」
他的說詞反映出了五級靈魂堅持信念及害怕示弱的特性。此外,因為他們整個沉迷於幻象中,因此很難與人相互連結、溝通。
就算侵略者實際上很少能贏得戰爭,但幻象還是阻礙了許多年輕靈魂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他們侵略其他國家,認為戰爭在幾週內就會結束,甚至認為大家會張開雙臂迎接他們。他們就是無法記取歷史的教訓。
五級靈魂會創建活躍的大城市。總是不斷推動事物向前,他們所處的時代,科技會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他們對於新奇事物的渴望,讓市場上永遠不乏新產品。
華爾街及大型企業都是五級靈魂的傑作,這些領域給了他們影響世界的舞台與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各級靈魂最後都是在幫這些組織工作)。
權力:五級靈魂的催化劑
各級靈魂都有各自的學習重點。五級靈魂要學習的是探索,其中一項課題便是如何行使權力。
權力如此吸引著五級靈魂,他們甚至願意犧牲豐厚的收入,換取一份更具身分地位、更有機會行使權力與影響力的工作。
從亞歷山大大帝到多數美國總統,每位世界級領袖幾乎都是五級靈魂。他們是兩國邊界、地幅一再發生變化的原因。
除非進入下一級,否則這些靈魂並沒有太多時間反思。而且,他們仍然保有年輕靈魂孤立自己的習性,因此會建構門禁森嚴的社區、以及不利社交互動的公寓。
拉皮、隆乳是五級靈魂延續青春的方法。他們內心認為,年老意味死亡。年輕的靈魂對死亡有一種恐懼,直到進入下一級之前,這種恐懼都不會消失。
(二)悲天憫人的十級靈魂
十級靈魂
機會:悲憫 (compassion)
危險:被動 (passivity)
第十級的靈魂已經準備要退休了。世俗對於成功的狹隘觀點之於他們不再具有任何意義,實利主義也不再那麼重要。既然在競爭激烈的商場叱吒風雲過了,又哪還會在乎多賺一點錢呢?
相較於第九級,這一級在意自我的程度略低,對心靈療癒的熱衷已不復存在。他們多半過著寧靜的生活,從事著他們喜愛的工作,希望對這社會能有所貢獻。
他們都相當聰明,但是缺乏幹勁或野心,周遭的人可能會惋惜他們未能發揮潛力。這一級的危險是被動,這些悠閒的靈魂已經擁有幾輩子的成就,往往覺得這些他們都經歷過,沒什麼大不了。
有時候,十級靈魂會放棄一份好職業,好專注於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即使得放棄豐厚的收入或顯赫的地位也在所不惜。
十級靈魂通常不會為了標新立異而做出任何不尋常的事。他們比其他層級的靈魂更不重視流行趨勢,而會順著自己的感覺走。即使買得起名牌時裝,他們還是可能逛路邊攤。多數行徑古怪的人其實都是十級靈魂。
靈魂群聚
某同年齡的靈魂會因為有共同的課題要學習,而出生於他們想探索的那個國家或城市。某些地區的人可以整個被視為屬於某個特定的靈魂年齡,理由即在於此。
例如,挪威很顯然是十級靈魂居住的國家,它擁有建全的社會建設,也不大可能發動戰爭侵略鄰國。
十級靈魂的焦點是傳達悲憫之心(機會),並學習兼顧現實與心靈層面。要傳達悲憫之心,他們得相當程度融入這個實體世界,才能讓其他人感受到他們的愛。只要能感受到愛的回報,十級靈魂走到哪兒都會覺得快樂(儘管他們喜愛寧靜更勝於喧鬧)。
利他主義在第十級達到顛峰。累積了幾輩子的經驗,當這些靈魂看著其他靈魂受苦時,很容易就會聯想到自己過去的相同遭遇。
隨著一次一次在世間的學習引領他們回歸宇宙意識,幻象變得更容易克服了。某種程度上,他們已經體認到全人類是緊密相連的、都應該受到尊敬。他們看穿了戰爭的愚蠢、極端實利主義的膚淺、以及濫權的危險。
在最高齡這一級,因為與其他靈魂的緊密關係,使得他們無法容忍殺戮行為。十級靈魂反對戰爭、死刑及酷刑。
年長靈魂的利他主義
桃樂絲.漢尼西 (Dorothy Hennessey)與格溫.漢尼西 (Gwen Hennessey) 既是方濟會 (Franciscan) 的修女,也是親姊妹。當格溫八十八歲、桃樂絲六十八歲時,她們因為在惡名昭彰的美洲學校 (School of the Americas) 外頭抗議,被逮捕並判刑六個月。這間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學校專門教外國的士兵酷刑手法,後來改名為西半球防禦學院 (Western Hemisphere Institute for Security)。
桃樂絲和格溫根本不必擔心自己會在國外遭受酷刑,但是她們卻願意犧牲自由幫助素昧平生的人們。
身為十級靈魂,她們打從內心知道,我們都是一體的。
像和平行動主義人士辛蒂.希韓 (Cindy Sheehan) 及荒野之聲 (Voices in the Wilderness) 的創辦人凱西.凱莉 (Kathy Kelly)(兩人都是十級靈魂,都曾因為反對暴力而入獄),可能都會投入她們在人世間最後的這幾輩子,勇於為和平及正義發聲。
這些年長靈魂令沉湎於幻象中的年輕靈魂覺得受威脅,他們因為自己的行動被恥笑、甚至被監禁。在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成卷成冊的檔案中,就充分說明了他們對和平、自由、公平及正義的真正觀點了。
十級靈魂就像多數年長靈魂一樣,他們尊重環保,知道後代子孫必須繼續生活在我們留給他們的星球上。
他們的人生哲理簡單扼要。經驗讓他們可以了解簡單陳述背後的深遠意義,例如「你需要的只是愛」、「以眼還眼,會讓整個世界變得盲目」及「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你就怎麼待人」。
自私自利跑哪兒去了?
靈魂在這趟旅程中,如我先前所述,會從自私自利蛻變為利他主義:能無私地關懷其他人的福祉。
讓我問個問題:那個自私自利的特質怎麼了?換言之,它跑到哪兒去了?
我會在這本書的最後回答這個問題。
(三)靈魂類型為照護者的珍
照護者類型
機會:撫育 (nurture)
危險:忽略自己 (self-neglect)
照護者類型人如其名,是為了撫育、照顧其他人而來此的。他們會是善盡職守的父母、護士、保姆及看護,到最後甚至可能會一肩扛起照料某個老病親人的責任。對照顧者類型而言,他們很少對這類工作感到不耐,因為這是發自靈魂深處的真性情。
我問在幼稚園當老師的珍,一直以來她是否都了解自己擁有撫育、照顧他人的這項特質。她說:「我從小對動物就很有興趣、會去照顧牠們。不過,我是一直到快三十歲,開始照顧領養來的孩子、也生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才真的恍然大悟。」
「在那之後,我完全接受真正的自己。我體悟到,我是一個甘心付出的人,很有同理心、對別人的需求也很敏感。」
「所有時間都花在照顧別人,你是否有因此忽略自己的需求呢?」我問。
「會喔,」她說:「我往往忙著打點別人的事,把自己想做的一些事給犧牲掉了。」
忠實是照護者類型最大的機會之一,因此我問她這樣有沒有關係。
好好照顧你自己
有時候,當我和那些忙著照顧別人、卻忘了自己的人聊天時,我的指導靈會讓我看看這幅景況:氧氣罩(搭飛機時,空服員在起飛前做安全示範的那一種氧氣罩)。
當空服員告訴你先幫自己帶上氧氣罩,再幫你的孩子時,她要表達的意思是,如果你無法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狀態,對於那些仰仗你的人而言,你是幫不上忙的。
我的指導靈藉此想說明的是:這類型的人得更好好照顧自己。
珍想都不想便回答:「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她說:「我會一路陪著你,不會變心,這些年來,我也常常為了照顧其他朋友而努力。」
「妳覺得在幼稚園當老師這份工作如何?」
「我覺得很好啊,我很善盡職守,也不曾想過要做其他工作。」
我認識珍五年了,覺得天生就是吃那行飯的人實在不多,她很幸運能找到適合的工作,她的學生也很幸運能有這樣的老師,她對他們的影響會持續一輩子。
大部分照護者類型都是女性,因為在多數文化裡,女性比男性更能彰顯撫育他人這項機會。照護者類型往往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容易忽略自身的興趣,這是他們可能的危險。不過當這股出自靈魂的欲望讓他們從照顧別人當中實現自我、獲得滿足時,這樣的危險實在很難避免。
(四)靈魂類型為教育者的布萊恩
教育者類型
機會:教導 (teaching)
危險:嘮叨 (verbosity)
許多教育者類型都是老師或教授,他們多半喜歡待在學校等與學習有關的地方,好讓他們可以與其他教育者齊聚一堂。他們大多研自己熟悉的主題,而且天生是傳遞訊息的高手,總能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們。
教導是教育者類型的機會,也是他們的中心思想,所以他們是優秀的資訊傳播者。換言之,「沒本事的人,就去教書。」這句話對教育者類型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種侮辱,因為,他們的目的不是要成為什麼領域的專家,而是希望把他們的智慧傳承下去,而那通常是幾世輪迴所累積下來的智慧。
布萊恩即將完成四年的設計課程。在父母心目中,他有著大好前程。他們希望他在電視或電影產業找到一份有挑戰性的工作。但是,布萊恩有這樣的野心嗎?
完全沒有。布萊恩只想要教書。對他而言,教學是一份崇高的職業;但對他父母而言,那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選項。在我的指導靈看來,這完全符合布萊恩的靈魂對他此世的人生規劃。
問事過程中,多半是布萊恩在說話,他甚至借了紙筆,畫圖解說他的某些觀點。
過了一會兒,我開玩笑地說:「你真的需要替自己找到一群學生!」
布萊恩同意:「從小我就一直想要教書。我經常望著我的老師,想像自己是他。我愛待在教室裡,我看我大概是唯一不想離開學校的學生。」
教育者類型的危險是嘮叨,有時候他們的談話讓人覺得累牘連篇。只要給他們一個可以傳道、授業、解惑的場域(不見得是正式的教室),他們就有了一個管道,可以宣洩自己傳播知識的熱情。不然,他們很可能會隨便抓一個身旁的人來當學生、大肆嘮叨一番。事實上,我辦公室裡就找得到這種人。
(五)前世的創傷:害怕被人拒絕的密朵莉
害怕被人拒絕
機會:親密 (intimacy)
危險:孤立 (insularity)
密朵莉是一名年輕的日裔美籍婦女,有一個三歲大的女兒。她們過著像隱士一樣的生活,沒什麼膽量到這個世界探一探。不得不出門時,密朵莉總是把女兒環抱在雙臂中,或是緊牽在一旁,一刻也不會放鬆。
問事時,她的前世浮現了。二十世紀中期,她是一名年輕的韓國女性。她那時與一名日本士兵談戀愛,後來懷孕了。家人認為她讓家族蒙羞,而把她逐出家門。
密朵莉一個人孤伶伶地在荒郊野地裡產子,最後因為流血過多而死,死的時候,她內心的感受是被排擠、孤獨,而且被人瞧不起。
在那一世,密朵莉被親人遺棄,而因為死亡不得不把新生兒單獨遺留在人間,則讓她覺得更不堪。
害怕被人排斥,讓這一世的她不願意相信任何人,因為那樣太「冒險」了。她認為自己可以自給自足。悲哀的是,她因為害怕被人拒絕,除了自己的女兒之外,無法跟任何人維持親密關係。她陷入了這項害怕所對應的危險之中,也就是孤立。
現世被認為有遺世獨居傾向的那些人,通常都有害怕被人拒絕的問題。在超市看不到媽媽而放聲大哭的小孩、或害怕每個愛人最終都會選擇離開自己的女性,前世可能都曾經遭人遺棄。
密朵莉若想克服自己的現況,應該選擇的機會是親密。允許自己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才能克服這個深深影響她及女兒的生活方式。
(一) 這是個由五級靈魂主導的競爭世界
五級靈魂
機會:探索 (exploration)
危險:剝削 (exploitation)
五級靈魂不僅活潑、生氣勃勃,而且都扮演著努力推動事物前進的角色。要不是他們,我們今天可能都還騎著馬、坐著馬車到處奔波。
五級靈魂全然接受這個世界。事實上,他們相信這世界是屬於他們的,是供他們予取予求的。年輕靈魂內心的不確定感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他們帶著自信悠遊於這個世界,在探索時他們既要權、也要錢。
這個層級受幻象的控制最為嚴重。必須投入更大的心力,心靈才有可能真正覺醒。對這層級多數的靈魂而言,心靈層界就跟童話世界一樣虛幻、遙遠。
對於那些沉湎於幻象的靈魂,伴隨其野心而來的危險就是剝削。他們喜歡隨心所欲、予取予求,忽略長遠的後果。
五級靈魂深信帝國主義5對文明教化的影響。縱觀歷史,他們征服過許多社會族群,為自己帶來更高明的技術、與他們自認為更先進的文化。
五級靈魂熱衷政治,喜歡爭權奪利的刺激感。然而,這些迷戀幻象的靈魂在乎的是「統治」、而非「治理」國家。即使自己的國家陷入戰爭,他們眼中真正的敵人依舊是反對黨的政敵(如果還存在的話)。
說到戰爭,他們覺得這是展現自己勢力的絕佳方法。敵國的五級靈魂領袖派出強勢大軍,我國領袖也遣出最佳陣容去抵抗。他們相信,面對暴力就是要以暴制暴。他們的好戰性格就像他們對勢力的熱愛一樣強烈,然而,他們無法明確區分「勢力」與「力量」的差別。因為力量的反面是軟弱,他們害怕被視為軟弱,所以認為行事一定要強悍。
害怕示弱
在美國海軍艦隊擊落伊朗民航機,奪走了兩百九十條無辜百姓的生命時,五級靈魂的美國前總統布希表示:「我絕不會道歉,我也不管事實究竟為何。」
他的說詞反映出了五級靈魂堅持信念及害怕示弱的特性。此外,因為他們整個沉迷於幻象中,因此很難與人相互連結、溝通。
就算侵略者實際上很少能贏得戰爭,但幻象還是阻礙了許多年輕靈魂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他們侵略其他國家,認為戰爭在幾週內就會結束,甚至認為大家會張開雙臂迎接他們。他們就是無法記取歷史的教訓。
五級靈魂會創建活躍的大城市。總是不斷推動事物向前,他們所處的時代,科技會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他們對於新奇事物的渴望,讓市場上永遠不乏新產品。
華爾街及大型企業都是五級靈魂的傑作,這些領域給了他們影響世界的舞台與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各級靈魂最後都是在幫這些組織工作)。
權力:五級靈魂的催化劑
各級靈魂都有各自的學習重點。五級靈魂要學習的是探索,其中一項課題便是如何行使權力。
權力如此吸引著五級靈魂,他們甚至願意犧牲豐厚的收入,換取一份更具身分地位、更有機會行使權力與影響力的工作。
從亞歷山大大帝到多數美國總統,每位世界級領袖幾乎都是五級靈魂。他們是兩國邊界、地幅一再發生變化的原因。
除非進入下一級,否則這些靈魂並沒有太多時間反思。而且,他們仍然保有年輕靈魂孤立自己的習性,因此會建構門禁森嚴的社區、以及不利社交互動的公寓。
拉皮、隆乳是五級靈魂延續青春的方法。他們內心認為,年老意味死亡。年輕的靈魂對死亡有一種恐懼,直到進入下一級之前,這種恐懼都不會消失。
(二)悲天憫人的十級靈魂
十級靈魂
機會:悲憫 (compassion)
危險:被動 (passivity)
第十級的靈魂已經準備要退休了。世俗對於成功的狹隘觀點之於他們不再具有任何意義,實利主義也不再那麼重要。既然在競爭激烈的商場叱吒風雲過了,又哪還會在乎多賺一點錢呢?
相較於第九級,這一級在意自我的程度略低,對心靈療癒的熱衷已不復存在。他們多半過著寧靜的生活,從事著他們喜愛的工作,希望對這社會能有所貢獻。
他們都相當聰明,但是缺乏幹勁或野心,周遭的人可能會惋惜他們未能發揮潛力。這一級的危險是被動,這些悠閒的靈魂已經擁有幾輩子的成就,往往覺得這些他們都經歷過,沒什麼大不了。
有時候,十級靈魂會放棄一份好職業,好專注於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即使得放棄豐厚的收入或顯赫的地位也在所不惜。
十級靈魂通常不會為了標新立異而做出任何不尋常的事。他們比其他層級的靈魂更不重視流行趨勢,而會順著自己的感覺走。即使買得起名牌時裝,他們還是可能逛路邊攤。多數行徑古怪的人其實都是十級靈魂。
靈魂群聚
某同年齡的靈魂會因為有共同的課題要學習,而出生於他們想探索的那個國家或城市。某些地區的人可以整個被視為屬於某個特定的靈魂年齡,理由即在於此。
例如,挪威很顯然是十級靈魂居住的國家,它擁有建全的社會建設,也不大可能發動戰爭侵略鄰國。
十級靈魂的焦點是傳達悲憫之心(機會),並學習兼顧現實與心靈層面。要傳達悲憫之心,他們得相當程度融入這個實體世界,才能讓其他人感受到他們的愛。只要能感受到愛的回報,十級靈魂走到哪兒都會覺得快樂(儘管他們喜愛寧靜更勝於喧鬧)。
利他主義在第十級達到顛峰。累積了幾輩子的經驗,當這些靈魂看著其他靈魂受苦時,很容易就會聯想到自己過去的相同遭遇。
隨著一次一次在世間的學習引領他們回歸宇宙意識,幻象變得更容易克服了。某種程度上,他們已經體認到全人類是緊密相連的、都應該受到尊敬。他們看穿了戰爭的愚蠢、極端實利主義的膚淺、以及濫權的危險。
在最高齡這一級,因為與其他靈魂的緊密關係,使得他們無法容忍殺戮行為。十級靈魂反對戰爭、死刑及酷刑。
年長靈魂的利他主義
桃樂絲.漢尼西 (Dorothy Hennessey)與格溫.漢尼西 (Gwen Hennessey) 既是方濟會 (Franciscan) 的修女,也是親姊妹。當格溫八十八歲、桃樂絲六十八歲時,她們因為在惡名昭彰的美洲學校 (School of the Americas) 外頭抗議,被逮捕並判刑六個月。這間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學校專門教外國的士兵酷刑手法,後來改名為西半球防禦學院 (Western Hemisphere Institute for Security)。
桃樂絲和格溫根本不必擔心自己會在國外遭受酷刑,但是她們卻願意犧牲自由幫助素昧平生的人們。
身為十級靈魂,她們打從內心知道,我們都是一體的。
像和平行動主義人士辛蒂.希韓 (Cindy Sheehan) 及荒野之聲 (Voices in the Wilderness) 的創辦人凱西.凱莉 (Kathy Kelly)(兩人都是十級靈魂,都曾因為反對暴力而入獄),可能都會投入她們在人世間最後的這幾輩子,勇於為和平及正義發聲。
這些年長靈魂令沉湎於幻象中的年輕靈魂覺得受威脅,他們因為自己的行動被恥笑、甚至被監禁。在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成卷成冊的檔案中,就充分說明了他們對和平、自由、公平及正義的真正觀點了。
十級靈魂就像多數年長靈魂一樣,他們尊重環保,知道後代子孫必須繼續生活在我們留給他們的星球上。
他們的人生哲理簡單扼要。經驗讓他們可以了解簡單陳述背後的深遠意義,例如「你需要的只是愛」、「以眼還眼,會讓整個世界變得盲目」及「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你就怎麼待人」。
自私自利跑哪兒去了?
靈魂在這趟旅程中,如我先前所述,會從自私自利蛻變為利他主義:能無私地關懷其他人的福祉。
讓我問個問題:那個自私自利的特質怎麼了?換言之,它跑到哪兒去了?
我會在這本書的最後回答這個問題。
(三)靈魂類型為照護者的珍
照護者類型
機會:撫育 (nurture)
危險:忽略自己 (self-neglect)
照護者類型人如其名,是為了撫育、照顧其他人而來此的。他們會是善盡職守的父母、護士、保姆及看護,到最後甚至可能會一肩扛起照料某個老病親人的責任。對照顧者類型而言,他們很少對這類工作感到不耐,因為這是發自靈魂深處的真性情。
我問在幼稚園當老師的珍,一直以來她是否都了解自己擁有撫育、照顧他人的這項特質。她說:「我從小對動物就很有興趣、會去照顧牠們。不過,我是一直到快三十歲,開始照顧領養來的孩子、也生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才真的恍然大悟。」
「在那之後,我完全接受真正的自己。我體悟到,我是一個甘心付出的人,很有同理心、對別人的需求也很敏感。」
「所有時間都花在照顧別人,你是否有因此忽略自己的需求呢?」我問。
「會喔,」她說:「我往往忙著打點別人的事,把自己想做的一些事給犧牲掉了。」
忠實是照護者類型最大的機會之一,因此我問她這樣有沒有關係。
好好照顧你自己
有時候,當我和那些忙著照顧別人、卻忘了自己的人聊天時,我的指導靈會讓我看看這幅景況:氧氣罩(搭飛機時,空服員在起飛前做安全示範的那一種氧氣罩)。
當空服員告訴你先幫自己帶上氧氣罩,再幫你的孩子時,她要表達的意思是,如果你無法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狀態,對於那些仰仗你的人而言,你是幫不上忙的。
我的指導靈藉此想說明的是:這類型的人得更好好照顧自己。
珍想都不想便回答:「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她說:「我會一路陪著你,不會變心,這些年來,我也常常為了照顧其他朋友而努力。」
「妳覺得在幼稚園當老師這份工作如何?」
「我覺得很好啊,我很善盡職守,也不曾想過要做其他工作。」
我認識珍五年了,覺得天生就是吃那行飯的人實在不多,她很幸運能找到適合的工作,她的學生也很幸運能有這樣的老師,她對他們的影響會持續一輩子。
大部分照護者類型都是女性,因為在多數文化裡,女性比男性更能彰顯撫育他人這項機會。照護者類型往往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容易忽略自身的興趣,這是他們可能的危險。不過當這股出自靈魂的欲望讓他們從照顧別人當中實現自我、獲得滿足時,這樣的危險實在很難避免。
(四)靈魂類型為教育者的布萊恩
教育者類型
機會:教導 (teaching)
危險:嘮叨 (verbosity)
許多教育者類型都是老師或教授,他們多半喜歡待在學校等與學習有關的地方,好讓他們可以與其他教育者齊聚一堂。他們大多研自己熟悉的主題,而且天生是傳遞訊息的高手,總能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們。
教導是教育者類型的機會,也是他們的中心思想,所以他們是優秀的資訊傳播者。換言之,「沒本事的人,就去教書。」這句話對教育者類型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種侮辱,因為,他們的目的不是要成為什麼領域的專家,而是希望把他們的智慧傳承下去,而那通常是幾世輪迴所累積下來的智慧。
布萊恩即將完成四年的設計課程。在父母心目中,他有著大好前程。他們希望他在電視或電影產業找到一份有挑戰性的工作。但是,布萊恩有這樣的野心嗎?
完全沒有。布萊恩只想要教書。對他而言,教學是一份崇高的職業;但對他父母而言,那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選項。在我的指導靈看來,這完全符合布萊恩的靈魂對他此世的人生規劃。
問事過程中,多半是布萊恩在說話,他甚至借了紙筆,畫圖解說他的某些觀點。
過了一會兒,我開玩笑地說:「你真的需要替自己找到一群學生!」
布萊恩同意:「從小我就一直想要教書。我經常望著我的老師,想像自己是他。我愛待在教室裡,我看我大概是唯一不想離開學校的學生。」
教育者類型的危險是嘮叨,有時候他們的談話讓人覺得累牘連篇。只要給他們一個可以傳道、授業、解惑的場域(不見得是正式的教室),他們就有了一個管道,可以宣洩自己傳播知識的熱情。不然,他們很可能會隨便抓一個身旁的人來當學生、大肆嘮叨一番。事實上,我辦公室裡就找得到這種人。
(五)前世的創傷:害怕被人拒絕的密朵莉
害怕被人拒絕
機會:親密 (intimacy)
危險:孤立 (insularity)
密朵莉是一名年輕的日裔美籍婦女,有一個三歲大的女兒。她們過著像隱士一樣的生活,沒什麼膽量到這個世界探一探。不得不出門時,密朵莉總是把女兒環抱在雙臂中,或是緊牽在一旁,一刻也不會放鬆。
問事時,她的前世浮現了。二十世紀中期,她是一名年輕的韓國女性。她那時與一名日本士兵談戀愛,後來懷孕了。家人認為她讓家族蒙羞,而把她逐出家門。
密朵莉一個人孤伶伶地在荒郊野地裡產子,最後因為流血過多而死,死的時候,她內心的感受是被排擠、孤獨,而且被人瞧不起。
在那一世,密朵莉被親人遺棄,而因為死亡不得不把新生兒單獨遺留在人間,則讓她覺得更不堪。
害怕被人排斥,讓這一世的她不願意相信任何人,因為那樣太「冒險」了。她認為自己可以自給自足。悲哀的是,她因為害怕被人拒絕,除了自己的女兒之外,無法跟任何人維持親密關係。她陷入了這項害怕所對應的危險之中,也就是孤立。
現世被認為有遺世獨居傾向的那些人,通常都有害怕被人拒絕的問題。在超市看不到媽媽而放聲大哭的小孩、或害怕每個愛人最終都會選擇離開自己的女性,前世可能都曾經遭人遺棄。
密朵莉若想克服自己的現況,應該選擇的機會是親密。允許自己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才能克服這個深深影響她及女兒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