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喜悅的期待

79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41講.節錄】

第41講

41-1

․身體出問題原因不在身體,而在內心

有位同學因為罹患乳癌而開始接觸身心靈,她很渴望得到關心和注意,可是有時候又怕別人注意到她。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矛盾,其背後代表著兩種不同的需求:一方面希望被肯定、在乎及讚美,另一方面卻對別人的關注感到恐懼不已。她經常擔心:「萬一我不夠好、人家不喜歡我、我被批評怎麼辦?」於是,在工作上培養了讓自己隱形的本領,例如老闆要找她的時候總是找不到,或是看到她也會視而不見而去找別人,如此一來她就可以不必負太多責任。她也常常讓自己假裝不在乎,但內心其實非常在乎。

我們在生活當中,是否經常假裝自己不在乎、不生氣、不傷心?例如爸爸要分財產時,一半給哥哥、一半給弟弟,身為女兒的一毛錢都沒有,女兒嘴巴上雖然說:「這都是爸爸的錢,爸爸你來決定怎麼分就好。」但這是假裝不在乎,內心其實很在乎。我們的內心有很多感受和受傷的感覺,只是沒有去覺察。

《健康之道》這本書一直在強調身心靈健康的三大定律,其第三定律就是「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因為所有的物質都是由能量而來,能量是一切物質的根本,所有心靈的能量會以肉體的形式顯現。

最近我在幫助一位直腸癌的同學,他的治療方式是必須把整個肛門切除,滿殘酷的,所以來找我。我跟他探討整個成長過程、工作經歷、跟主管和同事間的互動關係。他提到換了好幾份工作,每一次跟主管互動的過程都覺得很受傷。我當下靈光一閃想到,人的皮膚表皮若受傷了會流血,因此任何疾病只要涉及到出血,例如胃出血、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等,就要問自己:「是不是在身體出血之前,我的心靈已經受了很多傷?」因為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

於是,我跟他說:「如果你能夠從今天起,看到自己內心曾經受過的傷,把過去跟主管、同事互動時受到的傷害、誤解、不公平的待遇,一個一個找出來,一一處理和療癒,你的腸癌一定會好。那不只代表著你內在的受傷,還有所有的憤怒、不平衡、不甘願。不要假裝不在乎,以為事情過了就算了,那是自我欺騙,內心受傷的感覺如果沒有解決,就算是五十年前發生的事,心裡的不舒服依然宛如昨日,因為心靈不受時間影響,這就叫廣闊的現在。」

另一位同學因胃潰瘍出血,開刀切掉三分之二的胃,但是問題真的解決了嗎?其實只解決了肉體及物質層面,沒有解決能量的層面,她依然孤單、寂寞、壓抑、委屈,一個人硬撐,讓自己看似堅強獨立,但是對愛的渴望及對家人的期望,卻沒有得到滿足。她的內心受傷了,即使切除三分之二的胃也沒有用,後來膽又長了東西。

我們的醫學和醫生花費很多人力、物力,可是卻沒有解決大家心中的苦,這才是關鍵。我從來不反對身體的治療,但不管是開刀、化療、放療都是輔助,真正的治療是心靈的治療,內心的苦和壓力才是能量層面的問題。身體出問題原因不在身體,而在內心,因為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我們要引導每個人找到自己的內在,而不是一直在身體上做文章,這就是學習《健康之道》的目的。

41-2

․停止自我犧牲,要完成小我、成就大我

我希望大家能覺察:「是否會在不知不覺當中,習慣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受害者常常會說:「都是別人害我的。」「都是小孩把我變成每天神經兮兮的老太婆。」「都是老闆、同事讓我精神緊繃。」「都是因為我爸爸不是王永慶,我今天才過得這麼辛苦。」

有一些受害者會習慣當犧牲者,因為自我犧牲會有一種昇華的美德。比如說先生外遇,太太的第一個念頭可能是:「如果她對你更體貼入微、給你的愛比我多,那麼你就跟她在一起吧!」這種說法沒有對錯,可是背後有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希望先生過得比她好。

這種自我犧牲的心情也經常發生在親子之間,例如父母經常認為自己吃苦、省吃儉用沒關係,但要讓孩子過好的生活,有時也會發生在夫妻或朋友之間,甚至是宗教裡。過去我們的宗教和道德觀念甚至認為自我犧牲的人很崇高,前陣子我輔導一位個案,他說終於發現自己為什麼得到絕症,因為他有一種殉道者的精神。

我很早就說過,賽斯心法不是要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而是「完成小我,成就大我」,每個人健康快樂,既完成自己,也成就了大我。但是,很多人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例如小時候家裡窮,長兄或長姐本來也許功課最好,但國中畢業後就去工廠做工,栽培弟妹念碩、博士,犧牲一輩子成就弟妹,結果父母出事他們在國外理都不理,只好自己一個人在台灣扛起來。

我不要大家一路犧牲,因為犧牲到後來會怨天尤人、會生病,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做到不在乎,其實卻很在乎。但我也不是要大家當壞人,比如說,身為哥哥的人當年國中畢業為了栽培弟妹去工作,栽培到某個程度,要去跟他們說:「以前哥哥栽培你們,無條件給你們那麼多錢完成學業,現在你們月薪二、三十萬,每個月拿個三萬來。」哥哥可不可以這樣做?可以。去跟弟妹開口一個月提供三萬,然後自己工作減半,念個高中同等學歷再去考大學、研究所,慢慢把學歷補上。

為別人著想沒有錯,就像有的太太當年為了家庭辭掉工作在家帶孩子,當孩子長大了,可以跟先生說:「老公,當年我的薪水跟你不相上下,生了孩子後我願意把工作辭掉,在家帶了孩子十年,現在孩子小學快畢業了,我要開始去上班,把以前沒有完成的工作成就拿回來。你繼續去拼事業沒關係,我們請家事服務員幫忙。」

很多人會有一種幻相,認為自我犧牲是偉大的情操。例如身為女兒,看到兩個哥哥都忙,父母親生病了,於是犧牲自己不嫁人,把所有的錢拿回家,後來爸媽分財產的時候一毛錢都沒給她,心裡平不平衡?不平衡。她可以跟爸媽說:「爸爸媽媽是對的。我自我犧牲,照顧你們多年沒結婚,最後工作也辭掉,財產哥哥一份、弟弟一份,我沒話講,但至少給我三分之一。」該爭取的地方就要爭取,這麼做沒有傷害或侵占別人。

我教大家的不是自私自利,因為很多人一路犧牲,再加上宗教信仰的道德觀又鼓勵壓抑,結果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心中產生很多不平衡。可是老實說,如果修行不夠好,吞下去會化不掉,不相信的人拿根鐵釘試試看,吞下去化得掉嗎?化不掉,會在身體、心裡慢慢累積成毒素開始生病。因此,首先要透過身心靈的修行,開悟解脫,將內心的不平衡、不愉快化解掉,同時要停止自我犧牲,走上自我完成的道路,因為自我犧牲最後對整體是損害,而自我完成對整體是加分。

41-3

․心理對身體的影響力非常大

最近有則新聞提到苗栗幾個高一學生在宿舍玩碟仙,後來集體昏倒。這個事件其實是一種集體的歇斯底里反應,與碟仙無關,因為女生本來就較容易接受自我暗示,也容易過度換氣。

該校學生在入學前就常聽到許多傳聞,宿舍又離外面墳墓只有四百公尺,高中生以訛傳訛,在宿舍裡把燈光調暗,空氣不流通,在那種神祕的氣氛之下,一緊張害怕,結果就過度換氣暈厥。而當一個人出現這種現象時,心理上的恐懼會交互感染,其他人也跟著起哄,造成集體恐慌,這是青少年獨特的文化,跟墳墓或碟仙沒有實質上的關聯。

像很多人不管抽血或針灸,只要一看到針就會昏倒,這種暈針現象代表人的心理力量非常大,也代表很多人對自己內心的反應不太覺察,例如有些人探病或參加告別式之後會被沖煞到,渾身不舒服,有些人在路上看到車禍或被搶劫,回家會心神不寧,忐忑不安,全身發抖。這些都是驚嚇反應。

人的心靈有時候容易受到驚嚇,所謂的收驚就是在做某種形式的心理治療,讓心能安定下來。可是一般人常會把這些歸究於外力,認為是碟仙、鬼或某些能量,而讓自己成為受害者。讀了賽斯書之後,就要有不一樣的想法。我要說的是,心理層面的影響力非常大,但現在很多人對心理上的力量比較不理解,上述新聞就是人的心理影響身體的典型例子,而且這種現象會集體感染。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