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再談轉世-死後與兩世之間 節錄】
就在上週強又來了電話,莎莉在醫院裡,在一次嚴重發作之後,其間她的心臟曾停止跳動了一個短時間。強甚感矛盾:到底是祈求她的康復還是她的由死而獲得之解脫?他問我們可否為此舉行一課。
賽斯經常告訴我們,當我們過完了這一輩子,我們事實上急於離去。當身體已耗盡,我們真的想擺脫它。求生的本能被照應得很好,因為內我知道它能超越死亡而生活。我仍不願在電話上這樣告訴強,在理論上聽起來很好,但自然我知道他要莎莉活著,我知道他盼望一個奇蹟--至少部分的復原,一次緩刑。
我應允為他舉行一課,後來我很高興我這樣作了。那一課不只對強有幫助,而且包含了一些極佳的資料,關於一個人在假定無知覺、昏迷狀況的實情,以及在我們將死前和既死後的經驗。
再次的,舉行賽斯課時莎莉在很深的昏迷狀態,她已超過一年不能言語了。賽斯給了一頁左右他說由這女子某部分的意識中得來的印象,名字、姓名的起首字母、事件等等--不連貫的記憶、思想和概念。
「她全部的實相是廣大多了,而她正在從事於把這些回憶整理歸位,好像當你把家具放進一座新房子裡一樣。你們所謂的時間對她已無多少意義,你們可以比較這兩種對時間的不同經驗如下:
「在你們的次元中,記憶裡的事件就好比是家具,按照一定的規則順序全被安排在一個房間裡。此地呢,家具可以讓你隨心所欲地安排。你可以由它做成不同的組合,把它用為不同的目的。因此莎莉正在重排她心中的家具。正如你可能探訪一個新家,而在你還未正式遷入前,先搬一部分你的所有物去。她同樣也在視察這個新的環境,她正在把她自己遷入新地點的過程中。
「曾有響導來幫忙她,當她全搬進去時,她將如此『賓至如歸』而幾乎不會察覺。在她的情形,她曾形成她童年時、她得病前的日子的回憶畫面,而後進入其中。她正在學:那些似乎在過去的事可以被重新創造。
「這並不表示她以為她是個孩子。她只在享受重新經驗事件的自由。在她的情況,這是一種精神治療,以使她失去與疾病的認同,不再攜帶疾病同往。
「不久後,訓練期便開始。現在該輪到她去幫助別人,給別人力量了。因此,她已開始了一個新生活〔當然,賽斯在此不是指另一次的俗世生活〕,雖然現在她的經驗或多或少仍被響導督導著。
「她看見自己被聖經中傳統的角色給予宗教意味的支持,這些人會用她認為合理的字眼把實相的本質解釋給她聽。再說一次,她已解決了她預設的難題,並且引發了她丈夫的同情和了解,這些品質對他自己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我曾以非常溫和的施洗約翰的模樣顯現給她,與她說話。這不是詭計,而是一種她能接受的幫助她的方法。設法幫忙的人以這些令人安慰的形象出現是很平常的事。」
(後來我們認為,這最後一句話,對那些報告看到宗教性人物的幻象的個案,有極具煽動性的暗示。我們希望將來賽斯對此點有更透澈的討論。)
在我們休息時,羅提及幾個他想強會問的或當強讀記錄時心中可能會想到的問題。其中之一是莎莉擁有一種什麼樣的身體?賽斯說:「當然,這新的身體根本不是新的,卻只是一個你可謂非肉體的身體,即那個你們在作靈體投射時所用的,它給予你們所知的肉體活力和力量。
「現在你們的肉體是嵌在它內的,當你離開肉體時,這另一個身體對你而言很真實,並且看起來好像一樣的實質,雖然它有多得多的自由……與那患病的肉體比較莎莉對這身體很歡喜,她正想切斷與她肉體的所有的認同,不管這肉體在你們來說是死的或活的。
「強必須告訴她,她可以自由離去,告訴她,他欣然地給她她的自由,因此甚至在她死後,她也不會覺得必須留在他身旁。她知道他們會重聚--並且體認他對此事沒有她那麼清楚。」
在此節後不久,一位退休了的牧師和夫人來訪,我暫名為樓牧師。他發行一種全國性的通訊,討論基督教義中的心靈成分。我們已通信了幾年,但沒會過面。我告訴他強的事,他對賽斯所說莎莉在昏迷狀態中的經驗至感興趣。
樓牧師和夫人在我授課的一晚來訪,自然我邀請他們參加。我試著使這課盡量的不正式,每個人皆直稱其名,每個人穿他自覺最舒適最自然的衣著。穿西裝的男人和嬉皮打扮的人混在一起,而對喜歡酒的人,我們總備有葡萄酒。我承認我想知道樓牧師會怎麼想,並希望他沒期待一個祈禱會式的集會。以我們自己的方式我們也用禱詞,但以一種高度創造性、非結構性、非傳統性的姿態。例如,有時我念首詩,一邊放搖滾樂--我認為這就是祈禱。
我並不知賽斯那晚會不會出現。一開始我開玩笑地介紹牧師為搖滾樂的鼓手,以使他和全班人都輕鬆自在。有人評論道牧師在場使每個人都安靜下來,因為沒有人說多少話。
突然,賽斯透過來了,說:「我還以為你們很安分是因為我在這兒!我必須學作一個被尊敬的鼓手,我將與你們的拍子配合。」隨即他對幾位同學說話,然後邀樓牧師問任何他想到的問題。
「當我們離開肉體後往哪裡去?」牧師問道。其他的人四周坐著,啜著酒靜聽。
賽斯說:「你到你想去的地方。現在,當你日常的、清醒的、有意識的心智被引入夢鄉時,你在別的次元中旅行,因而你在另一次元已經有經驗了。你正在準備自己的路,當你死了,你便走上你所準備的路。因人而異有好幾種不同的訓練階段。
「你必得先了解實相的本質,才能在其中操縱自如。在物質實相中你正在學你的思想有其實相,以及你創造你所知的實相。當你離開這個次元,你就專注於你已學得的知識。如果你仍然未能領悟是你創造自己的實相,那你就回來,再一次的學習操縱,一而再地當你面對你客觀化了的內在實相,你便看到了內在實相的結果。你教自己一直到你學會為止。然後,你開始學怎樣明智地處理自己的意識。然後你能造成於人有益的影像,用以領導和指導他們。然後你不斷地擴展你了解的範圍。」
牧師問:「是什麼決定了轉世之間的時間長短?」
「你。如果你很累,那你就休息。如果你聰明,你便花些時間來消化你的知識並計劃你的來生,就像一個作者計劃他下一部書一樣。如果你對紅塵有太多牽掛;或你太沒耐心;或你還沒學夠,那麼你可能回來得太快。這總是由個人決定的,沒有命定這回事。因而答案在你自己內。就像現在答案就在你內一樣。」
樓牧師問了些別的問題,與此題目無關。他和賽斯似乎相處甚得。後來,在休息時,我收到關於樓夫人前生的某些印象,當大家在談論時,我「看見」她在十四世紀法國的騎術學校附近;然後我看見在希臘她和樓牧師是雙生子,他是個演說家,她是個水手,還有其他的細節。但有趣的是後來樓夫人告訴我她對馬真的很狂熱;而希臘與法國是她唯一真正感興趣的國家。
除了與一個人此生的全盤發展有直接關聯外,賽斯極少給轉世的資料。譬如說,他拒絕給那些他認為不會應用前生蘊涵的教訓的人前生歷史。夠奇怪的,他的確曾在上課時給了三個顯然原本不信轉世的大學女生這種資料。她們剛開始上課,雖則她們對超感覺力好奇,對轉世的學說卻不能忍受--那是指在此課以前。
這些女孩全是聰慧、警覺,並且小心提防的。她們不會信服迷信的胡謅。同時她們對賽斯的概念:能用其他方法不經由藥品而使意識安全擴展,極感興趣。其中之一,莉蒂亞,是三個中最倡言反對轉世的。
「不管你相信或不相信你會轉世,你就是會轉世。」賽斯微笑著開始,「如果你的理論合乎實際就容易多了,但如果它們不符,你也不能改變轉世的本質於絲毫。」他接著給莉蒂亞一個相當詳細的前生描述。在一八三二年的緬因州班哥地區,她是個男人。這是莉蒂亞的第一次賽斯課。當賽斯講出名字、日期和那前生某些特別的事件時,她一直在椅中惴惴不安地扭來扭去。
當他說完後,她說:「我不知該說什麼,但我要告訴你,怪的是我在緬因的班哥度過我的童年,當我們搬到紐約州來我不肯認紐約作我的家。我老是覺得我屬於緬因,而賽斯說……」她中斷了,念她的筆記,然後她興奮地說:「賽斯說在那前生中我家的法國親戚中有個叫米蘭達.夏布的嫁到波士頓的弗蘭克林.培根家族。再次的,這真太妙了,真的是,因為我此生的家族是與波士頓的羅哲.培根有關係。」
但我們沒時間再多討論,因為賽斯現在開始對琴說話,她是這一群中最賦心靈能力的。
「在米索不達米亞未得該名前,她住在那兒,此處我們發現才能顯露,被忽略,並在一連串的生命中被誤用。這是許多心靈上有天賦,但對他們的個性和才能控制不善的人之典型『歷程』。
「中國和埃及。以不同的宗教性角色生活過,但沒有必要的責任感;不幸利用了多年來供應給統治階級的錢財,為此之故,這些才能沒有結果實。只有在目前這生終於有一些了解和責任感了。在過去,心靈能力被用在錯誤的目的上,因此,它們沒有完全發展,而這個人停滯不進。」
「前曾有兩次死於火。」隨著這聲明,賽斯描述了在一五二四年琴作為愛爾蘭人的詳細生活,接著他給了以下我們發現最有趣的資料。我將它一成不變的轉述於下,雖然因為賽斯突如其來的提起,一開頭有點混亂。
「離夏特勒二十五米的一個小鎮--夏特勒或夏特里是最接近的音。那時他姓Manupelt或Man Aupault A. Curia。此處我們第一次與一位歷史性人物有關連,與神秘主義者聖女貞德的父親是很遠的表現。那名字大致如我所說,在某些記錄上……在一個老教堂內,家族、鎮名和教堂為同一個名字。」
當賽斯說完了,琴有一陣子默然,然後她臉紅了,告訴我們她一直很怕火,而她在中學的綽號是「聖女貞德」或「女巫」。
但賽斯還沒完呢,他給了另一個學生康妮的轉世資料。特別提及她在丹麥的一次,她是個死於白喉的小男孩。這下真絕了,康妮的話令每個人驚奇,特別是其他的大學女生。她說自她是個小孩起,她就怕染上白喉,她從不明白是為什麼。
「且說,這年頭誰還擔心白喉?」她說。
莉蒂亞回答:「比如說如果你害怕癌症,我還能了解。」
就在上週強又來了電話,莎莉在醫院裡,在一次嚴重發作之後,其間她的心臟曾停止跳動了一個短時間。強甚感矛盾:到底是祈求她的康復還是她的由死而獲得之解脫?他問我們可否為此舉行一課。
賽斯經常告訴我們,當我們過完了這一輩子,我們事實上急於離去。當身體已耗盡,我們真的想擺脫它。求生的本能被照應得很好,因為內我知道它能超越死亡而生活。我仍不願在電話上這樣告訴強,在理論上聽起來很好,但自然我知道他要莎莉活著,我知道他盼望一個奇蹟--至少部分的復原,一次緩刑。
我應允為他舉行一課,後來我很高興我這樣作了。那一課不只對強有幫助,而且包含了一些極佳的資料,關於一個人在假定無知覺、昏迷狀況的實情,以及在我們將死前和既死後的經驗。
再次的,舉行賽斯課時莎莉在很深的昏迷狀態,她已超過一年不能言語了。賽斯給了一頁左右他說由這女子某部分的意識中得來的印象,名字、姓名的起首字母、事件等等--不連貫的記憶、思想和概念。
「她全部的實相是廣大多了,而她正在從事於把這些回憶整理歸位,好像當你把家具放進一座新房子裡一樣。你們所謂的時間對她已無多少意義,你們可以比較這兩種對時間的不同經驗如下:
「在你們的次元中,記憶裡的事件就好比是家具,按照一定的規則順序全被安排在一個房間裡。此地呢,家具可以讓你隨心所欲地安排。你可以由它做成不同的組合,把它用為不同的目的。因此莎莉正在重排她心中的家具。正如你可能探訪一個新家,而在你還未正式遷入前,先搬一部分你的所有物去。她同樣也在視察這個新的環境,她正在把她自己遷入新地點的過程中。
「曾有響導來幫忙她,當她全搬進去時,她將如此『賓至如歸』而幾乎不會察覺。在她的情形,她曾形成她童年時、她得病前的日子的回憶畫面,而後進入其中。她正在學:那些似乎在過去的事可以被重新創造。
「這並不表示她以為她是個孩子。她只在享受重新經驗事件的自由。在她的情況,這是一種精神治療,以使她失去與疾病的認同,不再攜帶疾病同往。
「不久後,訓練期便開始。現在該輪到她去幫助別人,給別人力量了。因此,她已開始了一個新生活〔當然,賽斯在此不是指另一次的俗世生活〕,雖然現在她的經驗或多或少仍被響導督導著。
「她看見自己被聖經中傳統的角色給予宗教意味的支持,這些人會用她認為合理的字眼把實相的本質解釋給她聽。再說一次,她已解決了她預設的難題,並且引發了她丈夫的同情和了解,這些品質對他自己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我曾以非常溫和的施洗約翰的模樣顯現給她,與她說話。這不是詭計,而是一種她能接受的幫助她的方法。設法幫忙的人以這些令人安慰的形象出現是很平常的事。」
(後來我們認為,這最後一句話,對那些報告看到宗教性人物的幻象的個案,有極具煽動性的暗示。我們希望將來賽斯對此點有更透澈的討論。)
在我們休息時,羅提及幾個他想強會問的或當強讀記錄時心中可能會想到的問題。其中之一是莎莉擁有一種什麼樣的身體?賽斯說:「當然,這新的身體根本不是新的,卻只是一個你可謂非肉體的身體,即那個你們在作靈體投射時所用的,它給予你們所知的肉體活力和力量。
「現在你們的肉體是嵌在它內的,當你離開肉體時,這另一個身體對你而言很真實,並且看起來好像一樣的實質,雖然它有多得多的自由……與那患病的肉體比較莎莉對這身體很歡喜,她正想切斷與她肉體的所有的認同,不管這肉體在你們來說是死的或活的。
「強必須告訴她,她可以自由離去,告訴她,他欣然地給她她的自由,因此甚至在她死後,她也不會覺得必須留在他身旁。她知道他們會重聚--並且體認他對此事沒有她那麼清楚。」
在此節後不久,一位退休了的牧師和夫人來訪,我暫名為樓牧師。他發行一種全國性的通訊,討論基督教義中的心靈成分。我們已通信了幾年,但沒會過面。我告訴他強的事,他對賽斯所說莎莉在昏迷狀態中的經驗至感興趣。
樓牧師和夫人在我授課的一晚來訪,自然我邀請他們參加。我試著使這課盡量的不正式,每個人皆直稱其名,每個人穿他自覺最舒適最自然的衣著。穿西裝的男人和嬉皮打扮的人混在一起,而對喜歡酒的人,我們總備有葡萄酒。我承認我想知道樓牧師會怎麼想,並希望他沒期待一個祈禱會式的集會。以我們自己的方式我們也用禱詞,但以一種高度創造性、非結構性、非傳統性的姿態。例如,有時我念首詩,一邊放搖滾樂--我認為這就是祈禱。
我並不知賽斯那晚會不會出現。一開始我開玩笑地介紹牧師為搖滾樂的鼓手,以使他和全班人都輕鬆自在。有人評論道牧師在場使每個人都安靜下來,因為沒有人說多少話。
突然,賽斯透過來了,說:「我還以為你們很安分是因為我在這兒!我必須學作一個被尊敬的鼓手,我將與你們的拍子配合。」隨即他對幾位同學說話,然後邀樓牧師問任何他想到的問題。
「當我們離開肉體後往哪裡去?」牧師問道。其他的人四周坐著,啜著酒靜聽。
賽斯說:「你到你想去的地方。現在,當你日常的、清醒的、有意識的心智被引入夢鄉時,你在別的次元中旅行,因而你在另一次元已經有經驗了。你正在準備自己的路,當你死了,你便走上你所準備的路。因人而異有好幾種不同的訓練階段。
「你必得先了解實相的本質,才能在其中操縱自如。在物質實相中你正在學你的思想有其實相,以及你創造你所知的實相。當你離開這個次元,你就專注於你已學得的知識。如果你仍然未能領悟是你創造自己的實相,那你就回來,再一次的學習操縱,一而再地當你面對你客觀化了的內在實相,你便看到了內在實相的結果。你教自己一直到你學會為止。然後,你開始學怎樣明智地處理自己的意識。然後你能造成於人有益的影像,用以領導和指導他們。然後你不斷地擴展你了解的範圍。」
牧師問:「是什麼決定了轉世之間的時間長短?」
「你。如果你很累,那你就休息。如果你聰明,你便花些時間來消化你的知識並計劃你的來生,就像一個作者計劃他下一部書一樣。如果你對紅塵有太多牽掛;或你太沒耐心;或你還沒學夠,那麼你可能回來得太快。這總是由個人決定的,沒有命定這回事。因而答案在你自己內。就像現在答案就在你內一樣。」
樓牧師問了些別的問題,與此題目無關。他和賽斯似乎相處甚得。後來,在休息時,我收到關於樓夫人前生的某些印象,當大家在談論時,我「看見」她在十四世紀法國的騎術學校附近;然後我看見在希臘她和樓牧師是雙生子,他是個演說家,她是個水手,還有其他的細節。但有趣的是後來樓夫人告訴我她對馬真的很狂熱;而希臘與法國是她唯一真正感興趣的國家。
除了與一個人此生的全盤發展有直接關聯外,賽斯極少給轉世的資料。譬如說,他拒絕給那些他認為不會應用前生蘊涵的教訓的人前生歷史。夠奇怪的,他的確曾在上課時給了三個顯然原本不信轉世的大學女生這種資料。她們剛開始上課,雖則她們對超感覺力好奇,對轉世的學說卻不能忍受--那是指在此課以前。
這些女孩全是聰慧、警覺,並且小心提防的。她們不會信服迷信的胡謅。同時她們對賽斯的概念:能用其他方法不經由藥品而使意識安全擴展,極感興趣。其中之一,莉蒂亞,是三個中最倡言反對轉世的。
「不管你相信或不相信你會轉世,你就是會轉世。」賽斯微笑著開始,「如果你的理論合乎實際就容易多了,但如果它們不符,你也不能改變轉世的本質於絲毫。」他接著給莉蒂亞一個相當詳細的前生描述。在一八三二年的緬因州班哥地區,她是個男人。這是莉蒂亞的第一次賽斯課。當賽斯講出名字、日期和那前生某些特別的事件時,她一直在椅中惴惴不安地扭來扭去。
當他說完後,她說:「我不知該說什麼,但我要告訴你,怪的是我在緬因的班哥度過我的童年,當我們搬到紐約州來我不肯認紐約作我的家。我老是覺得我屬於緬因,而賽斯說……」她中斷了,念她的筆記,然後她興奮地說:「賽斯說在那前生中我家的法國親戚中有個叫米蘭達.夏布的嫁到波士頓的弗蘭克林.培根家族。再次的,這真太妙了,真的是,因為我此生的家族是與波士頓的羅哲.培根有關係。」
但我們沒時間再多討論,因為賽斯現在開始對琴說話,她是這一群中最賦心靈能力的。
「在米索不達米亞未得該名前,她住在那兒,此處我們發現才能顯露,被忽略,並在一連串的生命中被誤用。這是許多心靈上有天賦,但對他們的個性和才能控制不善的人之典型『歷程』。
「中國和埃及。以不同的宗教性角色生活過,但沒有必要的責任感;不幸利用了多年來供應給統治階級的錢財,為此之故,這些才能沒有結果實。只有在目前這生終於有一些了解和責任感了。在過去,心靈能力被用在錯誤的目的上,因此,它們沒有完全發展,而這個人停滯不進。」
「前曾有兩次死於火。」隨著這聲明,賽斯描述了在一五二四年琴作為愛爾蘭人的詳細生活,接著他給了以下我們發現最有趣的資料。我將它一成不變的轉述於下,雖然因為賽斯突如其來的提起,一開頭有點混亂。
「離夏特勒二十五米的一個小鎮--夏特勒或夏特里是最接近的音。那時他姓Manupelt或Man Aupault A. Curia。此處我們第一次與一位歷史性人物有關連,與神秘主義者聖女貞德的父親是很遠的表現。那名字大致如我所說,在某些記錄上……在一個老教堂內,家族、鎮名和教堂為同一個名字。」
當賽斯說完了,琴有一陣子默然,然後她臉紅了,告訴我們她一直很怕火,而她在中學的綽號是「聖女貞德」或「女巫」。
但賽斯還沒完呢,他給了另一個學生康妮的轉世資料。特別提及她在丹麥的一次,她是個死於白喉的小男孩。這下真絕了,康妮的話令每個人驚奇,特別是其他的大學女生。她說自她是個小孩起,她就怕染上白喉,她從不明白是為什麼。
「且說,這年頭誰還擔心白喉?」她說。
莉蒂亞回答:「比如說如果你害怕癌症,我還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