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創意版的自己:大腦篇
第一章 你是否有創意,跟你大腦的結構與運作息息相關!
一般從事傳播、藝術、創意、設計相關科系的人,多半是文史科系而非理工科出身,對大腦的相關知識較為缺乏,所以很容易將「創意」簡化為「人格面」的差別,卻忽略了我們大腦的結構與運作,也是影響我們有沒有創意的關鍵因素之一。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久恆辰博在《幸福腦:50個腦科學實證的幸福習慣》書中指出:「當大腦處在最舒適的狀態時,腦中的神經元和大腦迴路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促使我們的記憶力、思考力、創造力、適應力提升,大腦會分泌出快樂的物質,自然會提高工作或是學業上的成果。」也就是說,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創意靈光」或「創意打結」的時候,那麼此時大腦的狀態也會有所分別,所以我們要先弄清楚這兩個狀態究竟差別在哪,這樣就可以隨時調整回我們大腦的「創意狀態」。
第一節 大腦的記憶體:海馬迴,決定了你是否處於創意腦狀態
不論年紀多大,腦細胞會繼續成長,不斷製造出新的大腦神經細胞
大腦很複雜,每分每秒要處理的訊息量非常多,但它可不像電腦一樣能隨時汰舊換新。當我們從嬰兒長大成人,所要使用的大腦始終就是這顆,你既無法拿去換一顆更大記憶容量的腦,也無法升級成一個四核心處理器的腦硬碟,所以我們就只能就頂上這顆腦袋來想辦法,如何讓大腦記憶庫自體擴充?如何讓運轉速度越用越靈光快速?每個人的這顆腦硬碟必須是終生保固,而每日維護與維修人員正是自己而無法假手他人,所以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顆大腦的「使用說明書」:翻到第一頁,影響大腦是否有創意的重要構造之一:海馬迴。
日本東京大學的博士久恆辰博,他在二○○一年曾以猴子做實驗發現:「即使進入成人階段,不論年紀如何增長,腦細胞依舊會繼續成長,不斷地製造出新的大腦神經細胞(Neuron,又稱神經元);當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無法順暢運作時,就會造成記憶力和思考力衰退,而新生神經元因為細胞本身很年輕,非常柔軟有彈性,才有辦法隨心所欲地增加,或減少要傳遞的情報量,新生神經元能幫助提高記憶力、思考力、創造力與適應力。只要設法讓大腦中的海馬迴長出更多新的神經元,就能讓我們對精神壓力擁有較強的抵抗力,也更能提高我們在新環境裡的學習能力。」而美國哈佛大學神經生物學家費許巴(Gerald Fischbach)也在研究中確認「人類終其一生都持續保有數量極其龐大的腦細胞,即使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腦神經細胞的數量也多到一輩子都用不完。即便年事已高,只要刻意加以運用,持續保持腦部活動,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就可以繼續建構新的神經傳導路徑,重建或更新腦部潛藏的能力,讓頭腦的創造力依然非常活躍,就像身體運動可以重建肌肉一樣,腦部運動也可以讓創造力重新活躍起來。也就是說,不管你現在幾歲,你的腦都不會因老化而停止更新,只要懂得刺激大腦裡的神經細胞繼續更新,我們就會有「升級版」的學習能力。就像歐姬芙、愛因斯坦、保羅.紐曼、貝聿銘他們的晚年作品之所以精彩,是因為他們不斷保持頭腦的敏銳度」(引自Ken Robinson & Lou Aronica,二○○九年研究)。
如何避免腦力萎縮,增強大腦效能
美國抗老醫學會創立委員達哈瑪.卡爾薩(Dharma S. Khalsa)在《優質大腦》指出:「成千上萬的人花很大的精力來鍛鍊心臟與肌肉,卻忽略了身體最重要的器官:大腦。漠視大腦會讓腦部慢慢死去,腦容量會萎縮,腦細胞死亡,腦力也會削減。」我因為自己從事廣告創意的工作,也是作家,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大腦,所以我平時非常重視大腦的保養,整個生活作息以保護大腦為前提,非必要絕不熬夜,也一定讓自己睡得很飽,不會睡眠不足,就像一位賽馬選手絕不會過度勞累他的馬,因為只有當馬的體能狀態維持高峰,他才能駕馭自如。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久恆辰博是怎麼解釋大腦的運作流程:「我們大腦的視覺區、聽覺區、感覺區等各部位,會將收集到的情報傳輸到海馬迴,海馬迴就會將情報傳輸給掌管思考的『前額葉皮質區』。短期記憶會經由海馬迴,把重要的部分留下來,變成長期記憶。當海馬迴的運作能力不同,就會影響知覺、記憶、思考、情感以及幹勁的運作結果;如果以電腦來比喻,海馬迴就像記憶體一樣,當電腦處理效能降低時,只需重新整理一下記憶體,就能立刻提高電腦的資訊處理能力,同理,只要利用新生神經元來恢復海馬迴的功能,就能提高大腦整體的情報處理能力。」我們大腦要處理的資訊這麼多,就像一台電腦平時也要「重整磁碟檔案」,充份的休息與睡眠正是給我們的大腦「重整記憶體」的時間,如果長期休息與睡眠不足,就像一台全天候運作不休的電腦,很快就會降低效能或當機。
達哈瑪.卡爾薩提到有幾個因素會導致大腦效能毀損:「1. 過大壓力產生過量的可松體,會搶走腦部唯一能量來源:葡萄糖,並破壞腦部神經元。2. 過度的食物脂肪會增加大量的自由基,導致數十億的神經元死亡。3. 血糖(葡萄糖)是腦部唯一的能量來源,當腦部需要能量,應該要補充低脂高複合碳水化合物,特別要含豐富的蛋白質的高營養食物,而不是用咖啡因、糖、尼古丁、酒精來提神,因為這些都會傷害大腦神經元與神經傳導物質。」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從事用腦工作的人,特別是創意、企劃、媒體、設計相關工作者,最常不自主做出「破壞自己生財工具:大腦」的行為就是:喝咖啡、吃甜食、抽煙、喝酒,因為他們以為這樣可以「提神醒腦」,卻不知道自己正在殺死自己的腦細胞,所以我們應該要停止這樣因「無知」而自殘大腦的行為。
至於要怎樣提高我們大腦的效能呢?達哈瑪.卡爾薩在《優質大腦》提了非常多具體的方法,舉幾個例子如下:1. 補充「類固醇荷爾蒙前身物DHEA(mother steroid hormone)。2. 刺激連結左右腦的胼胝體(corpus callosum)。3. 少吃高脂肪食物,多食用高單位葉綠素、新鮮果汁、蛋白質、銀杏草藥、維他命、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礦物質、卵磷脂(choline-rich lecithin)。4. 減少壓力,練呼吸、冥想。5. 因為全身血液有四分之一是大腦使用,有氧運動可以增加流向大腦的血液,且運動可以刺激大腦的化學物質。建議大家可以買《優質大腦》一書參閱,就像我們在使用某一樣電器前,必須先把使用說明書弄懂是一樣的。
在創造新的腦神經元的同時,該如何消減舊的腦神經元功能?
我們剛才探討了如何產生新生神經元,創造新的腦,現在讓我們來討論大腦中「舊的記憶連結」如何被減低或是消除。依據珊卓.阿瑪特(Sandra Aamodt)和王聲宏(Sam Wang)博士在二○○八年的研究指出:「大腦中海馬與它相連部位,例如『大腦皮質顳葉』,都是短期儲存新事物與新經驗所不可或缺的,我們確實能夠找出讓我們感覺討厭的記憶位置,倒帶重演一遍,每當我們進行回憶,就可能一次又一次的「擦去」並且「重寫」那段記憶,就好像從硬碟中刪掉不要的檔案似的,這是因為神經元會把常用的、或是全新的神經突觸給強化,把沉寂的舊突觸給減弱或是移除,讓神經元連結重新分配,這些變化就叫做「突觸可塑性」。也就是說,當我們長出新的腦神經元,它可以因為被我們強化,而等於同時削弱或移除了舊腦神經元連結的效力,以上這點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大腦功能,因為在討論創意這個領域時,經常會討論到「阻礙創意」有哪些因素,其中有一個因素就是:因過去有過不愉快的記憶(例如曾提出自己的想法,卻被父母、師長、同學、同事、上司所恥笑),導致往後很害怕嘗試新事物──這看似是人格面的問題,但卻可以透過人腦改造,例如重寫記憶、增加新生神經元的方式,減低或消除過去不愉快的記憶(創意障礙),這是我們翻新創意腦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何刺激大腦海馬迴長出新神經元細胞,打造出我們的新版創意腦?
達哈瑪.卡爾薩在《優質大腦》指出:智力不是由腦的大小來決定,是由神經元連結數目多寡而定。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只要刺激大腦中的海馬區長出新的神經元細胞,就能讓大腦脫胎換骨地變成新版的創意腦,那我們平常該注意什麼,才能保護並順利更新我們的腦?剛才提過所謂的「幸福腦」狀態是有助於創造力的開展,所以我們也可稱為是「創意腦」狀態,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參考久恆辰博所提出「打造幸福腦」四大點:
1. 睡眠充足、減壓放鬆:如喝咖啡、大笑或大哭、深呼吸、聽音樂、泡澡等。
2. 營養均衡的飲食:一定要吃早餐、慢食、補充氨基酸、抗氧化食品。
3. 充足的新鮮氧氣。
4. 隨時給腦部刺激,例如:學習新事物、運動、玩樂、戀愛、做飯、旅行……
有趣的是,通常在力求創意效度的廣告企劃工作中,以上這四項卻是很少被實踐的,取而代之的是熬夜、睡眠不足、飲食不均衡、用餐時間不規律且匆忙、辦公室空調環境新鮮氧氣不足、超時工作所以沒有時間去學習、運動、玩樂、旅行等等,以致創意人的耗損度極大,沒多久就創意枯竭了。所以我建議,無論你是否從事創意工作,只要你想讓自己更有創意,除了平時多接觸豐富的創意知識與資訊外,也要身體力行這四項「創意腦的生活培養」,就像是有了極佳的創意硬體後,創意軟體才能運行無阻!
本節小復習
1. 大腦中的海馬迴內部能產生新的神經元,能幫助提高記憶力、思考力、創造力與適應力,並減少要傳遞的情報量(例如負面訊息、不愉快的記憶等創意障礙);且只要持續保持腦部活動,即使年齡漸長,仍可繼續建構新的神經傳導路徑。
2. 形塑創意腦的四個方法:
(1)睡眠充足、減壓放鬆
(2)營養均衡的飲食
(3)充足的新鮮氧氣
(4)多多從事刺激腦部的活動
第一章 你是否有創意,跟你大腦的結構與運作息息相關!
一般從事傳播、藝術、創意、設計相關科系的人,多半是文史科系而非理工科出身,對大腦的相關知識較為缺乏,所以很容易將「創意」簡化為「人格面」的差別,卻忽略了我們大腦的結構與運作,也是影響我們有沒有創意的關鍵因素之一。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久恆辰博在《幸福腦:50個腦科學實證的幸福習慣》書中指出:「當大腦處在最舒適的狀態時,腦中的神經元和大腦迴路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促使我們的記憶力、思考力、創造力、適應力提升,大腦會分泌出快樂的物質,自然會提高工作或是學業上的成果。」也就是說,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創意靈光」或「創意打結」的時候,那麼此時大腦的狀態也會有所分別,所以我們要先弄清楚這兩個狀態究竟差別在哪,這樣就可以隨時調整回我們大腦的「創意狀態」。
第一節 大腦的記憶體:海馬迴,決定了你是否處於創意腦狀態
不論年紀多大,腦細胞會繼續成長,不斷製造出新的大腦神經細胞
大腦很複雜,每分每秒要處理的訊息量非常多,但它可不像電腦一樣能隨時汰舊換新。當我們從嬰兒長大成人,所要使用的大腦始終就是這顆,你既無法拿去換一顆更大記憶容量的腦,也無法升級成一個四核心處理器的腦硬碟,所以我們就只能就頂上這顆腦袋來想辦法,如何讓大腦記憶庫自體擴充?如何讓運轉速度越用越靈光快速?每個人的這顆腦硬碟必須是終生保固,而每日維護與維修人員正是自己而無法假手他人,所以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顆大腦的「使用說明書」:翻到第一頁,影響大腦是否有創意的重要構造之一:海馬迴。
日本東京大學的博士久恆辰博,他在二○○一年曾以猴子做實驗發現:「即使進入成人階段,不論年紀如何增長,腦細胞依舊會繼續成長,不斷地製造出新的大腦神經細胞(Neuron,又稱神經元);當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無法順暢運作時,就會造成記憶力和思考力衰退,而新生神經元因為細胞本身很年輕,非常柔軟有彈性,才有辦法隨心所欲地增加,或減少要傳遞的情報量,新生神經元能幫助提高記憶力、思考力、創造力與適應力。只要設法讓大腦中的海馬迴長出更多新的神經元,就能讓我們對精神壓力擁有較強的抵抗力,也更能提高我們在新環境裡的學習能力。」而美國哈佛大學神經生物學家費許巴(Gerald Fischbach)也在研究中確認「人類終其一生都持續保有數量極其龐大的腦細胞,即使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腦神經細胞的數量也多到一輩子都用不完。即便年事已高,只要刻意加以運用,持續保持腦部活動,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就可以繼續建構新的神經傳導路徑,重建或更新腦部潛藏的能力,讓頭腦的創造力依然非常活躍,就像身體運動可以重建肌肉一樣,腦部運動也可以讓創造力重新活躍起來。也就是說,不管你現在幾歲,你的腦都不會因老化而停止更新,只要懂得刺激大腦裡的神經細胞繼續更新,我們就會有「升級版」的學習能力。就像歐姬芙、愛因斯坦、保羅.紐曼、貝聿銘他們的晚年作品之所以精彩,是因為他們不斷保持頭腦的敏銳度」(引自Ken Robinson & Lou Aronica,二○○九年研究)。
如何避免腦力萎縮,增強大腦效能
美國抗老醫學會創立委員達哈瑪.卡爾薩(Dharma S. Khalsa)在《優質大腦》指出:「成千上萬的人花很大的精力來鍛鍊心臟與肌肉,卻忽略了身體最重要的器官:大腦。漠視大腦會讓腦部慢慢死去,腦容量會萎縮,腦細胞死亡,腦力也會削減。」我因為自己從事廣告創意的工作,也是作家,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大腦,所以我平時非常重視大腦的保養,整個生活作息以保護大腦為前提,非必要絕不熬夜,也一定讓自己睡得很飽,不會睡眠不足,就像一位賽馬選手絕不會過度勞累他的馬,因為只有當馬的體能狀態維持高峰,他才能駕馭自如。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久恆辰博是怎麼解釋大腦的運作流程:「我們大腦的視覺區、聽覺區、感覺區等各部位,會將收集到的情報傳輸到海馬迴,海馬迴就會將情報傳輸給掌管思考的『前額葉皮質區』。短期記憶會經由海馬迴,把重要的部分留下來,變成長期記憶。當海馬迴的運作能力不同,就會影響知覺、記憶、思考、情感以及幹勁的運作結果;如果以電腦來比喻,海馬迴就像記憶體一樣,當電腦處理效能降低時,只需重新整理一下記憶體,就能立刻提高電腦的資訊處理能力,同理,只要利用新生神經元來恢復海馬迴的功能,就能提高大腦整體的情報處理能力。」我們大腦要處理的資訊這麼多,就像一台電腦平時也要「重整磁碟檔案」,充份的休息與睡眠正是給我們的大腦「重整記憶體」的時間,如果長期休息與睡眠不足,就像一台全天候運作不休的電腦,很快就會降低效能或當機。
達哈瑪.卡爾薩提到有幾個因素會導致大腦效能毀損:「1. 過大壓力產生過量的可松體,會搶走腦部唯一能量來源:葡萄糖,並破壞腦部神經元。2. 過度的食物脂肪會增加大量的自由基,導致數十億的神經元死亡。3. 血糖(葡萄糖)是腦部唯一的能量來源,當腦部需要能量,應該要補充低脂高複合碳水化合物,特別要含豐富的蛋白質的高營養食物,而不是用咖啡因、糖、尼古丁、酒精來提神,因為這些都會傷害大腦神經元與神經傳導物質。」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從事用腦工作的人,特別是創意、企劃、媒體、設計相關工作者,最常不自主做出「破壞自己生財工具:大腦」的行為就是:喝咖啡、吃甜食、抽煙、喝酒,因為他們以為這樣可以「提神醒腦」,卻不知道自己正在殺死自己的腦細胞,所以我們應該要停止這樣因「無知」而自殘大腦的行為。
至於要怎樣提高我們大腦的效能呢?達哈瑪.卡爾薩在《優質大腦》提了非常多具體的方法,舉幾個例子如下:1. 補充「類固醇荷爾蒙前身物DHEA(mother steroid hormone)。2. 刺激連結左右腦的胼胝體(corpus callosum)。3. 少吃高脂肪食物,多食用高單位葉綠素、新鮮果汁、蛋白質、銀杏草藥、維他命、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礦物質、卵磷脂(choline-rich lecithin)。4. 減少壓力,練呼吸、冥想。5. 因為全身血液有四分之一是大腦使用,有氧運動可以增加流向大腦的血液,且運動可以刺激大腦的化學物質。建議大家可以買《優質大腦》一書參閱,就像我們在使用某一樣電器前,必須先把使用說明書弄懂是一樣的。
在創造新的腦神經元的同時,該如何消減舊的腦神經元功能?
我們剛才探討了如何產生新生神經元,創造新的腦,現在讓我們來討論大腦中「舊的記憶連結」如何被減低或是消除。依據珊卓.阿瑪特(Sandra Aamodt)和王聲宏(Sam Wang)博士在二○○八年的研究指出:「大腦中海馬與它相連部位,例如『大腦皮質顳葉』,都是短期儲存新事物與新經驗所不可或缺的,我們確實能夠找出讓我們感覺討厭的記憶位置,倒帶重演一遍,每當我們進行回憶,就可能一次又一次的「擦去」並且「重寫」那段記憶,就好像從硬碟中刪掉不要的檔案似的,這是因為神經元會把常用的、或是全新的神經突觸給強化,把沉寂的舊突觸給減弱或是移除,讓神經元連結重新分配,這些變化就叫做「突觸可塑性」。也就是說,當我們長出新的腦神經元,它可以因為被我們強化,而等於同時削弱或移除了舊腦神經元連結的效力,以上這點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大腦功能,因為在討論創意這個領域時,經常會討論到「阻礙創意」有哪些因素,其中有一個因素就是:因過去有過不愉快的記憶(例如曾提出自己的想法,卻被父母、師長、同學、同事、上司所恥笑),導致往後很害怕嘗試新事物──這看似是人格面的問題,但卻可以透過人腦改造,例如重寫記憶、增加新生神經元的方式,減低或消除過去不愉快的記憶(創意障礙),這是我們翻新創意腦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何刺激大腦海馬迴長出新神經元細胞,打造出我們的新版創意腦?
達哈瑪.卡爾薩在《優質大腦》指出:智力不是由腦的大小來決定,是由神經元連結數目多寡而定。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只要刺激大腦中的海馬區長出新的神經元細胞,就能讓大腦脫胎換骨地變成新版的創意腦,那我們平常該注意什麼,才能保護並順利更新我們的腦?剛才提過所謂的「幸福腦」狀態是有助於創造力的開展,所以我們也可稱為是「創意腦」狀態,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參考久恆辰博所提出「打造幸福腦」四大點:
1. 睡眠充足、減壓放鬆:如喝咖啡、大笑或大哭、深呼吸、聽音樂、泡澡等。
2. 營養均衡的飲食:一定要吃早餐、慢食、補充氨基酸、抗氧化食品。
3. 充足的新鮮氧氣。
4. 隨時給腦部刺激,例如:學習新事物、運動、玩樂、戀愛、做飯、旅行……
有趣的是,通常在力求創意效度的廣告企劃工作中,以上這四項卻是很少被實踐的,取而代之的是熬夜、睡眠不足、飲食不均衡、用餐時間不規律且匆忙、辦公室空調環境新鮮氧氣不足、超時工作所以沒有時間去學習、運動、玩樂、旅行等等,以致創意人的耗損度極大,沒多久就創意枯竭了。所以我建議,無論你是否從事創意工作,只要你想讓自己更有創意,除了平時多接觸豐富的創意知識與資訊外,也要身體力行這四項「創意腦的生活培養」,就像是有了極佳的創意硬體後,創意軟體才能運行無阻!
本節小復習
1. 大腦中的海馬迴內部能產生新的神經元,能幫助提高記憶力、思考力、創造力與適應力,並減少要傳遞的情報量(例如負面訊息、不愉快的記憶等創意障礙);且只要持續保持腦部活動,即使年齡漸長,仍可繼續建構新的神經傳導路徑。
2. 形塑創意腦的四個方法:
(1)睡眠充足、減壓放鬆
(2)營養均衡的飲食
(3)充足的新鮮氧氣
(4)多多從事刺激腦部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