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章 什麼是「蘋果橘子思考術」?

  我們倆合寫《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與《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SuperFreakonomics)兩本書之後,讀者開始問我們各式各樣的問題,像是「上大學是否依舊『值得』?」──長話短說的答案是「是的」;長一點的答案「也是是的」。「把家族事業交給下一代是件好事嗎?」──當然是,如果你的目標是毀掉那間企業的話;數據顯示,一般來說,最好引進外頭的管理者。「很多人得到『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也就是俗稱的『滑鼠手』,然後呢?」──記者如果不再深入了解就會停止報導,但是這個問題依舊存在,特別是在藍領工人之間。

  讀者問的某些問題,還挺「存在主義」的:「什麼令人真正快樂?」「收入不平等真的很危險嗎?」「富含omega-3的飲食,會帶來世界和平嗎?」

  大眾想知道每件事的優缺點:無人駕駛的汽車、餵母乳、化療、遺產稅、開採天然氣的水力壓裂法(fracking)、彩券、「有療效」的祈禱、網路交友、專利法改革、犀牛盜獵、高爾夫鐵桿發球、虛擬貨幣⋯⋯。我們上一分鐘才收到要我們「解決流行性肥胖」的電子郵件;五分鐘後,又會收到催促我們「現在就掃除饑荒!」的請求。

  讀者似乎認為世上沒有過於難解的謎題,也沒有太過艱澀的問題,萬事萬物都能找出辦法解決,就好像我們擁有某種獨門工具。大家可能想像我們有一把「蘋果橘子鑷子」,只要小心探進國家人群之中,就能拔出某些深藏的智慧。

天下有這等好事就好了!

  事實上,解決問題並不容易,如果某個問題目前依舊存在,你可以打賭許多人早已努力過,但還是找不出解決之道。簡單的問題會消失,困難的問題則會一直存在。除此之外,即使只是好好解決一個小問題,都得花上許多時間追蹤、整理與分析資料。

  因此,與其冒著很高的失敗率,試圖回答大家要求我們解決的每個問題,我們兩個開始想,是否比較好的做法,其實是寫一本書教大家如何施展「蘋果橘子思考術」?

這個點子聽起來如何?

足球罰球時,踢哪個方位最可能進球?

  想像一下你是足球員,一位非常優秀的足球員,你帶領國家隊即將奪得世界盃(World Cup)冠軍,只要你現在能夠踢進一顆罰球。機率站在你這邊:頂尖足球員的罰球成功率,大約是75%。

  你把球放在白色罰球線上,觀眾正在吶喊。球門就在12碼外,那個寬8碼、高8尺的地方。 守門員凝視著你。一旦球從你腳下飛出去,將以時速80英里前進。以那樣的速度,守門員不能好整以暇待在原地,等著看你從哪個角度進球。他必須猜一個方向,讓自己的身體撲向那裡。如果他猜錯,你成功的機率將提高到90%左右。

  最好的進球,是球以充足力道被踢進球門角落。如果是那個位置,守門員即使猜對,也無法救下那一球。然而,那樣的進球容許不了多少失誤範圍,只要稍微踢歪一點,球就會完全落不到球門。所以,你可能不想挑壓力那麼大的位置,改而瞄準稍微偏離角落的位置;雖然那樣一來,如果守門員猜對,他攔下球的機率比較高。

  此外,你也必須選擇要踢左邊的角落,還是要踢右邊的角落。如果你和大部分的球員一樣慣用右腳,那麼左邊是你的「強邊」,選擇踢那邊的話,你會更有力、更準確。不過,守門員當然也知道這點,那就是為什麼57%的時間,守門員會撲到踢球者的左邊,只有41%的時間會撲到右邊的原因。

  所以,你站在那裡,觀眾聲嘶力竭,你心跳過速,準備踢進改變一生的一球。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你的身上,你的國家正在祈禱。如果罰球進了,你的名字將青史流芳。如果你失敗了,嗯,最好還是不要去想那件事。

  選項在你的腦海裡打轉──強邊,還是弱邊?要強行踢角落,還是採取安全策略?以前罰球時,你是否碰過這個守門員?如果碰過,之前你瞄準哪裡?他往哪裡撲?你想著這些事的時候,也在想守門員正在想什麼,甚至可能在想守門員在猜你正在想什麼。

  你知道成為英雄的機率,大約是75%──還滿不錯的比率。但如果可以提高那個數字,不是很好嗎?會不會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思考這個問題?要是你可以智取敵手,想出一個超越常規的選項?你知道守門員正在思考「右邊,還是左邊?左邊,還是右邊?」但如果⋯⋯如果⋯⋯如果你不踢右邊,也不踢左邊呢?如果你做全世界最愚蠢的事,把球踢向球門正中央?

  是的,那就是守門員現在站的地方,但你很確定你大腳一踢,他就會離開那個位置。不要忘了數據是怎麼說的:57%的時間,守門員會撲到左邊;41%的時間會撲到右邊。也就是說,在100次裡,他們只有2次會待在中間。一個已經跳起來的守門員,當然還是可能守住瞄準中間的球,但那樣的機率有多高?要是知道所有踢向球門中央的罰球進球率就好了!

  好吧,我們剛好有那個數據:踢向中間的罰球,雖然實際上就像聽起來那樣冒險,相較於瞄準球門角落的罰球,成功機率多了7個百分點。

你願意冒這個險嗎?

  假設你願意。你小碎步跑向球,左腳立好,右腳預備,球飛了出去。你立刻被震天價響的「進──了──!」聲響包圍。你被蜂擁而上的高興隊友壓住,群眾欣喜若狂,那一刻將永遠流傳。你這輩子剩下的人生,都會是一場歡樂的盛大派對;你的孩子將成為強壯、成功、仁慈的人。恭喜!

  不過,瞄準球門中央的罰球,成功機率遠遠高出許多,卻只有17%的踢球瞄準那裡。為什麼這麼少?一個原因是乍看之下,瞄準中間似乎是很糟糕的點子。直接把球踢向守門員?好像不合常理嘛!明顯有悖常識,但靠著注射病菌讓人們免疫的點子,聽起來也是如此。

  此外,罰球者還擁有的一項優勢是「捉摸不定」:守門員不知道他會瞄準哪裡。如果踢球的人每次都做一樣的事,成功率將直線下降;如果他們開始更常瞄準中間,守門員也會跟著改變策略。

  踢球者通常不會瞄準中間,特別是像世界盃這種高賭注的球賽。原因除了前述兩點以外,還牽涉到第三個重要的理由;不過,沒有一個心智正常的球員會承認這點:他們害怕丟臉。

  再次想像一下,你是那個即將罰球的足球員。在這個最千鈞一髮的時刻,你真正的行為誘因是什麼?答案似乎很明顯:你想得分,想替你的隊伍贏得比賽。如果真是那樣,那麼統計數據明白指出,你應該把球踢向球門正中央。然而,贏得比賽是你最真實的誘因嗎?

  假設你現在站在球的前面,心裡頭剛決定要瞄準中間,但等一下:萬一守門員「沒有」往旁邊撲怎麼辦?萬一為了某種原因,他待在原地,而你直接把球踢到他的肚子上,他連動都不用動,就救了他的國家!你看起來會有多可悲?這下好了,換成守門員變成英雄,你則必須全家搬到國外,以免被暗殺。

所以,你重新考慮了一下。

  你想:還是採取傳統策略好了!還是踢角落吧。如果守門員猜對了、攔下球,嗯,雖然你還有「更勇敢」的做法,但踢角落已經是很英勇的努力。不,你不會成為英雄,但也不用逃到國外。

  如果你遵從這個自私的誘因,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聲,不做可能會變成蠢事的舉動,你比較可能選擇踢角落。如果你遵從為全體利益考量的誘因,也就是試著替國家贏得這場比賽,雖然得冒著讓自己看起來很愚蠢的風險,你會選擇踢往球門中間。

有時,選擇正中央,是人生最勇敢的舉動。

歡迎進入怪咖世界!

  在某些私益對抗公益的情境當中,當我們被問及會怎麼做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承認想選擇對自己有好處的做法。然而,歷史清楚顯示,無論是天性或後天養成,大部分的人一般會將私益置於他人利益之前。那並不會令他們淪為壞人,只顯示出他們是人。

  然而,如果你的志向不只是個人的小成就──這種自私自利的事,真是令人感覺沮喪。也許你想遏止貧窮,或者你想讓政府運作得更好,可能你想說服公司不要製造那麼多污染,也可能你只是想叫孩子們不要再打架了。如果每個人的優先要務,都是為自己著想,要如何讓每個人都朝著同一方向努力?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解決那樣的問題。我們發現,近年來出現一種看法:大家覺得解決特定問題時,有「正確」的思考方式,也有「錯誤」的思考方式。不可避免,這導致了許多爭論與叫囂,並且可悲地留下許多解決不了的問題。這種情況有可能改善嗎?我們希望可以。

  我們希望終結所謂「世界上有『正確』與『錯誤』的方式,有『聰明』與『愚蠢』的方式,有『A派』與『B派』的方式」。現代世界要求我們以更具生產力、更有創意、更理性的方式思考,我們得從不同角度、不同施力點、不同期待來看世界。我們不能帶著恐懼,也不能帶著偏好來思考事情。我們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能整天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我們得──清喉嚨──運用「蘋果橘子思考術」。

  我們的前兩本書,主要是依據一套簡單的概念:
● 誘因是現代生活的基石。了解誘因(通常是破解它們),是了解問題、找出解決之道的關鍵。
● 知道該測量什麼、該如何測量,可以讓複雜的世界大為簡化。數字是強大的東西,可以剝去層層困惑與矛盾,尤其是會讓人情緒化、高度敏感的主題。
● 傳統看法往往是錯誤的。不假思索便接受傳統看法,可能導致馬虎、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