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課
專注力將為你開創一條康莊大道
意志力塑造生命,專注力改變命運
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兩種本質,一種是要求我們勇往前進,另一種則是要求我們退縮。而這兩種本質所導致的最終結局全依賴於我們自身培養、專注的是哪一種本質。這兩種本質都具備掌控的力量,但唯有意志才能決定一切。
比如,只有一個有超乎尋常意志的人,才有可能改變他的事業,創造奇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你或許就是這種人。只要你「願意」,你一定可以,因為「意志」能為你找到一條出路,甚至為你開創一條康莊大道。
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書籍:敘述一些人如何循著一般的途徑跋涉前進,忽然有一天如夢初醒似的開發出內在的潛能,從此以後生命便大為改觀。事實上,你自己也可以決定這個轉捩點。當然,是要讓自己變得更高貴,還是要聽憑內心的野獸控制,完全是你自己的抉擇。如果不是自己的意願,誰也不能勉強你去做任何的事,我們就像黏土一樣,可以完全由我們的意志力來塑造成形。所以只要你願意,你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往後的作為,正是我們現在開始訓練的結果。換句話說,你現在選擇了改變自己,開發自己的潛能,經過你持續不懈的努力,那麼這就為日後的成功做出了充分的準備。
習慣是養成的
常聽人說:「他天生如此;有其父必有其子。」其意思是說,他所做的一切只是追隨他父母的習慣。這種例子屢見不鮮,但這種狀況其實是不合理的,是可以透過意志力改變的。因為,一個人只要下定決心,他就能打破舊習。或許前半生一事無成,但從這一刻起,他決定開始改頭換面了─甚至連老年人都會忽然改變、創造奇蹟。或許有人會說:「我失去機會了。」可能他說的真有這麼一回事,但這並不要緊,只要他肯下定決心,仍然可以找到另一個改變自己的契機。因此,「一生只有一次機會」,這句話並不是真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此而放棄自己。當然,機會也永遠不會自動的送到你手上,你必須自己去尋找,而且,別人的失敗有時反而會成為我們的契機,一種作為你「前車之鑑的絕好機會」,你可以透過它來減少你的失敗的機率。可以說,這是一種互為影響的關係。第一堂課
專注力將為你開創一條康莊大道
意志力塑造生命,專注力改變命運
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兩種本質,一種是要求我們勇往前進,另一種則是要求我們退縮。而這兩種本質所導致的最終結局全依賴於我們自身培養、專注的是哪一種本質。這兩種本質都具備掌控的力量,但唯有意志才能決定一切。
比如,只有一個有超乎尋常意志的人,才有可能改變他的事業,創造奇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你或許就是這種人。只要你「願意」,你一定可以,因為「意志」能為你找到一條出路,甚至為你開創一條康莊大道。
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書籍:敘述一些人如何循著一般的途徑跋涉前進,忽然有一天如夢初醒似的開發出內在的潛能,從此以後生命便大為改觀。事實上,你自己也可以決定這個轉捩點。當然,是要讓自己變得更高貴,還是要聽憑內心的野獸控制,完全是你自己的抉擇。如果不是自己的意願,誰也不能勉強你去做任何的事,我們就像黏土一樣,可以完全由我們的意志力來塑造成形。所以只要你願意,你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往後的作為,正是我們現在開始訓練的結果。換句話說,你現在選擇了改變自己,開發自己的潛能,經過你持續不懈的努力,那麼這就為日後的成功做出了充分的準備。
習慣是養成的
常聽人說:「他天生如此;有其父必有其子。」其意思是說,他所做的一切只是追隨他父母的習慣。這種例子屢見不鮮,但這種狀況其實是不合理的,是可以透過意志力改變的。因為,一個人只要下定決心,他就能打破舊習。或許前半生一事無成,但從這一刻起,他決定開始改頭換面了─甚至連老年人都會忽然改變、創造奇蹟。或許有人會說:「我失去機會了。」可能他說的真有這麼一回事,但這並不要緊,只要他肯下定決心,仍然可以找到另一個改變自己的契機。因此,「一生只有一次機會」,這句話並不是真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此而放棄自己。當然,機會也永遠不會自動的送到你手上,你必須自己去尋找,而且,別人的失敗有時反而會成為我們的契機,一種作為你「前車之鑑的絕好機會」,你可以透過它來減少你的失敗的機率。可以說,這是一種互為影響的關係。更何況,現在是腦力競爭的時代,腦筋動得快的人往往可以迅速掌握機會。要是一個人心裏雖然想著:「我要這樣做」,但是只要稍一遲疑,別人也許已經捷足先登了。也就是說,如果兩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但拖延的那個人只能慨嘆失去良機。記住:這是一個教訓,如果能記取這個教訓,再接再厲,仍然會有成功的機會。
隨時檢查預定目標
儘管許多人讀了很多有益的好書,但他們覺得仍然無法從書中得到多少益處。究其原因是他們不明白,透過以書籍或學習課程的方式是能夠啟發他們的潛能的,而且這樣的方式會刺激他們運用自己的意志。但是,還需要注意一點,你也許可以強迫一個人接受教導,但這個人必須是自己願意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真的學會。有句話說得好:「你可以帶他找到甘泉,但無法強迫他喝水。」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有沒有一個更好或者說更為妥當的辦法呢?我們都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自願的去接受書籍中或者學習課程中的精神養分。換句話說,有很多人都有一種惰性在影響著自己。因此,唯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關於這點,我知道有一個最有效的練習方法,就是找出每一個人與每一樣東西的優點─因為萬事萬物都有它的優點。所以,我們可以藉著尋找一個人的優點來鼓勵他,同時也從尋找他的優點來幫助我們自己。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得到他們的祝福,有時候這是一項最珍貴的資產。畢竟,有付出就會得到回報,更何況,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需要別人的鼓勵,需要別人為你打氣。可見,我們養成鼓勵他人的習慣是多麼的重要。有了這種習慣,你會發現這對那些受鼓勵的人和你自己都是一劑滋養劑,因為你也會因此而得到鼓勵和昂揚的鬥志。生命中不乏進步的機會,但進步與否取決於我們與預定目標接近的程度。為此,我們應當在每個月的第一天坐下來,好好檢查一下進度,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就應該找出問題出在哪裡,然後尋求其他方法努力達到下一次的目標。要知道,每落後一次我們便會損失慘重,因為時間是一去永不復回。我們也許可以找出進度落後的理由,但這些理由多半是工作不力的藉口。事實上,大多數事情都是可行的,儘管我們所做的也許是一件艱巨的工作,但工作越艱巨,所得到的回報也會越高。只有遭遇到困難才能真正啟發我們:只需花點小力便能做好的事,雖然只用掉我們極少的資源,但所得到的收穫相對的也就少了。可見,我們不該「知難而退」,因為克服困境往往能帶給我們比蠅頭小利更多的好處。
慾望+學習+執行
我知道只要願意付出代價就能成功,但這個代價指的不是金錢,而是努力。成功最重要的特質是一個人實踐的慾望,具體來說是這樣的一個過程:首先是想著一定要把它做成功,其次是學習如何去做,再其次才是去執行。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是胸襟開闊的人,這種人所具備的知識也許和某種特定事例無關,但在所有情況下都自有它的通用的價值或者說共同的特質。也就是說,想要成功的人一定要具備廣泛的知識,他必須盡可能取得各種知識,他不但要非常了解他自己部門的情況,同時也必須了解其他各個部門,這種人才容易成功。
成功的秘訣是:無論在何時何地或擔任何種職位,永遠都努力求上進。要盡可能學習,不要覺得自己能做的有限,而是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做。這種人到處都受歡迎,因為他為自己贏得朝氣蓬勃的美譽。他不愁沒有工作,因為進步的公司行號不會聽任一個朝氣蓬勃的員工離職。
能夠達到顛峰的人一定是個勇敢、有魄力、勤奮工作的人,而絕不是膽小怕事、猶豫不決、做起事來慢吞吞的人。缺乏經驗的人很少被賦以重責大任,只有經驗豐富、在某個領域內有一些成就,或在他的部門擔任領導的人才能中選。而他中選的原因是人們知道他努力、上進、活力充沛,並且有著勇敢、堅毅不拔的表現。運用心理學創造奇蹟
有些時候,在重要時刻雀屏中選的人不一定是個天才。他不比別人更有才華,但他清楚只有孜孜不倦的專心工作,才能得到成果。同理,一個企業的「奇蹟」不會無緣無故的發生,為此,他同樣清楚只有堅持執行計畫直到完成的那一天,才會有「奇蹟」出現。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成功,而有些人失敗的關鍵所在。總之,成功的人總是貫徹始終,並且有十足的成功把握。而失敗的人眼中所見往往是失敗,他預期失敗,而且腦子裏想的都是失敗。
其實人人都可能成功,我對此的看法是因為有了正確的訓練所致。可惜的是,許多有能力和才幹的人都任由他們的才能白白浪費,這真是一件讓人感到很惋惜的事。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有個有愛心的百萬富豪能為失敗的人開辦一所訓練學校,我相信再也沒有其他方法更能善用他的財富了。毫不誇張的說,只要一年的工夫,他便可以看到運用心理學所創下的奇蹟。而且,他大可設立機構,照顧喪失意志力的人,因為工作不如意而意志力變弱的人,以及因為哀傷或不幸而變得意志消沉的人。其實剛開始,這些人只是需要一點的協助,就可以讓他們重新站起來,但最後往往因此而使他們遭受更重大的打擊而沉淪下去。結果他們潛在的力量不但沒有開發出來,反而使他們和這個世界兩敗俱傷。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有人會注意到這個機會,用他的部分財富喚醒那些搖搖欲墜的人,他們需要的是明白自己的內心具備萬能的資源,只要能夠善加利用,這些資源隨時都可以協助他們。他們只要把心從失望轉為希望,就可以再度的振作起來。
今天,如果有一個人失敗了,他必須靠他自己的意志才能東山再起。他得不到我夢想中訓練學校的鼓勵或忠告,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回到正確的道路,必須停止浪費精力,轉而努力建立一個有用的事業。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優柔寡斷的個性,不要指望任何人會來幫助你。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振作起來,下定決心,克服弱點與陋習。因為,這方面真的沒有人能幫助你,別人能做的只是鼓勵你,僅此而已。為了克服阻礙,你需要更多的決心、勇氣與毅力。除了健康不佳外,我想不出有什麼能阻礙一個人的成功,也沒有其他阻礙是不能克服的。
意志力是一種比金錢更有價值的資產,如果給它機會,意志力會帶你走過失敗的深淵。因此,有勇氣與毅力的人,今天也許貧困,但他日後一定能累積財富。
想有作為就要勇往直前
步步高升的人通常要克服許多嚴苛的考驗才能得到最後的勝利。看看那些發明家,哪一個不是歷經困境才獲得了成功。他們往往受到親友的誤解,而且生活甚至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然而他們靠著堅定的決心與無畏的勇氣,想辦法堅持下去,直到完成發明,他們才大幅改善了他人的生活。
人人都想大有作為,但是卻很少有人願意做必要的犧牲來獲取勝利,甚至還要付出一切才行。成功不易,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勇往直前。一個人如果下定決心去做,絕不讓任何事情阻礙他,那麼他做任何事情幾乎都能成功。這是因為,心中有了「慾望」因此而行動的人,很快便能克服障礙,心念越強,障礙就越小,反之,心念越弱,障礙就越大。當我們被困難阻礙的時候,不妨常常想著克服障礙之後帶來的好處,它能增強克服障礙的勇氣。
不要期待事情永遠一帆風順,有時旅途中難免遇到風浪,但是也不要讓這些風浪打消你的行動,也不要坐下來抱怨你所遭遇的風浪,要多想想大海愉快的一面,想著未來即將到達平坦歡愉的平原。不要讓挫折阻礙你,而是把它視為你達成目標前必須克服的一個小小意外,你要繼續往前行,等你平安度過暴風雨,你就是一個禁得起大風大浪的人。
第二堂課
專注力讓你充滿魅力
自制力並非天生的
從心理學發展的觀點來看,人的許多能力並非天生的。比如,我們並非天生就具有自制力─自我導向的專注能力。
每個身心平衡的心靈都必須具備一些機能,這些機能的主要任務是策動、主導以及集中思想的各種運作,包括心理與生理。為此,人不但要學習控制自己的心,同時也要學習控制身體動作。
在這些自律控制機能還沒有受到訓練時,人的衝動、熱情、種種情緒、思想、行動以及習慣會因為失調而感到困擾,我們的心也就因此而無法做到專注。注意:這並非心在自律機能方面天生薄弱,而是由於沒有受過適當的訓練。自律機能如果沒有適當的開發,人的衝動、胃口、情緒、熱情就會完全隨著自己的喜好而激發出來。我們的心就會衝動、不安、情緒化,行為也會脫序,自然就沒有辦法專心了。
無法專心的三大原因
自我規範的能力如果沒有善加開發,你就會缺乏專注力。因此,你必須先開發自己集中專注力這方面的能力,然後你才能學習專注。如果你無法專心,可能有下列幾個原因:
一、運動中樞有缺陷。
二、心容易衝動和情緒化。
三、心沒有受過訓練。
在這三個原因當中,最後一個缺點可以透過有系統的練習來消除,是最容易導正的。
要導正容易衝動和情緒化的缺點,最好的方法是先設法抑制憤怒、熱情、興奮、仇恨、強烈的衝動、緊張、焦躁不安等種種情緒。當你處於上述任何一種狀態時,你的心自然無法專注。為此,你可以避免食用會引發神經衰弱或有刺激效果,或可能激起強烈情感、衝動與情緒激動的食物和飲料。常與穩重、鎮定、有自制力以及行為正當的人交往並多方面觀察他們,也是個很好的方法。
相比之下,矯正運動中樞缺陷的問題則比較困難,因為一個人的大腦如果沒有經過開發,意志力也就相對的比較薄弱。這個缺點治療起來需要花點時間,有這方面問題的人可以參考拙作《駕馭心智》(The Master Mind)。
放空和集中專注不同
有人認為,處於放空狀態就是在集中精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們或許是在冥想,但是並沒有在集中精神。處於放空狀態的人通常無法非常的專注,相反的他們會因此而引發妄想,或者心不在焉。他們的專注力會減弱,而且會發現很難將精神集中在任何事物上。如果一直持續處於這種狀態,很可能會傷害大腦。為了能夠集中精神,你必須具備心的力量,不過,若是心力弱的人由於缺乏意志,所以很難集中精神。在這裏,做以下解釋,何為心力弱?簡單的來說就是無法把心集中在某一特殊事物或念頭上,這就是心力薄弱。同樣的,無法把心從某個事物或念頭抽離,也叫心力薄弱。但是能夠把心專注在任何問題上,不管它是什麼問題,但又不會造成任何不協調的人,都堪稱是心力強盛的人。從開始到結束都能持續集中精神,這就是心的力量。人要透過集中心力才能同時運用身與心的能量。心力集中了,才能關照到思想、語言、行為和計畫,一顆散漫的心永遠無法有太大的成就,等於白白浪費了能量。假如你的工作、思考、談話、行動是散亂而且漫無目標的,只聽任大腦天馬行空任意翱翔,你就不可能集中心力。但是只要你告訴自己:「我要專心,我可以專心,我一定會專心!」那麼你的精神便能集中。
某些人會犯的錯誤
如果你浪費時間閱讀煽情小說或毫無價值的新聞,因而挑起你的衝動與激烈的情緒,這就意味你的專注力正在減弱,不能自由的操控方向前往成功之路。
專注是需要訓練的,先把專注力集中在一個念頭上,直到所有的機能都準備好來思考這個念頭,這就是專注。只有密切觀察自己的內心才可能開發心的專注力。事實上,各種啟發都始於密切的注意,你應該規範自己的每一個念頭與感覺。當你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和行為以及他人的行為時,你便啟動了自律的機能。如果你持續這樣做,你的自律機能便會逐步增強,最後便能操控你的每一個念頭、希望和計畫。等你能夠有知覺的把心集中在眼前的目標上,你就可以專注了。
一個人如果無法主導自己的思緒、期望、計畫、決定與研究,那他一定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成功。一會兒衝動、一會兒平靜的人無法適當的控制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心,也不能主宰自己的思想、感覺與期望,這種人不可能成功。
我們焦躁不安時,會使身邊的人也焦躁不安,並且會破壞任何可能對我們有利的機會。一個人如果能夠主導自己的能力,並且維持專注的工作態度,那麼他勢必也能管理他的每一項工作與行為,因而有力量去管理他人。不僅如此,他還能有效的踏出每一步,而且他的每一個念頭都有崇高的目標。
觀察別人檢查自己
現今社會,情緒容易激動與焦躁不安的人都應該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一個有素養的人知道談吐要從容謹慎,懂得要逐漸培養出沈著的態度,要有知覺的集中專注力,而且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其他的要暫時摒除。
與人談話時,要把專注力完全放在對方身上,千萬不要讓你的專注力游離或分散,不要分心在其他任何事物上,要讓你的意志與理智同時行動。與人談話時,要先在心中擬好一套自己的計畫,尤其在討論目標時,更要集中力量。要注意觀察對方的每一個動作,但事先一定要先擬好計畫,否則你會浪費精力,而且無法如願達成目標。
專注意味著成功,因為你更能控制自己並集中你的心力,你會更專心在你的工作上,這樣一定會增加你成功的機會。你不妨從一天的早晨開始,看看你是否能維持一整天的自我平衡。你也可以在這一天中突發奇想採取不同的行動,看自己是否能夠貫徹決心。萬一不能,明天再試試看。你越能自我平衡,你的專注力就越好。千萬不要貿然行事,而且記住,你的專注力越進步,你的能力也越增強。
下次再碰到一位個性強烈、活力充沛的人時,我希望你能好好的觀察他,看他是如何確切的控制他自己。然後,我希望你再去觀察一個普通人,注意他如何運用他的眼神、手臂、手指,注意他如何浪費他的精力,哪些動作只會無謂的破壞重要的生命細胞,削弱這個人的生命力與精神。這樣會讓你很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進步。
保存你的精神力量與保存你的生命力一樣重要。我們知道,一具引擎只有遵循常軌才能平順的運作,如果有人把所有的活門都打開,火車就會停下來。人也一樣,如果你要充分利用你的「蒸氣」,你就必須把全部的「活門」都關起來,把全部的力量都用來產生「心智的蒸氣」,最後奔向唯一的終點。就具體的生活或工作而言,就是要把你的心一次只放在一個目標、一個計畫、一項業務上。
過度興奮是消耗精神力量最快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一個焦躁不安的人無法吸引別人的原因之一。這種人不被欣賞,也不受人喜愛,他不具備一個真正紳士應有的美好特質。憤怒、冷嘲熱諷、情緒激動也會削弱一個人的力量。一個常常情緒激動的人往往會變得神經質,因為他消耗了他的精力與生命力。另外,不能控制自己、容易激動的人,也是無法集中精神的。
專注力將為你開創一條康莊大道
意志力塑造生命,專注力改變命運
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兩種本質,一種是要求我們勇往前進,另一種則是要求我們退縮。而這兩種本質所導致的最終結局全依賴於我們自身培養、專注的是哪一種本質。這兩種本質都具備掌控的力量,但唯有意志才能決定一切。
比如,只有一個有超乎尋常意志的人,才有可能改變他的事業,創造奇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你或許就是這種人。只要你「願意」,你一定可以,因為「意志」能為你找到一條出路,甚至為你開創一條康莊大道。
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書籍:敘述一些人如何循著一般的途徑跋涉前進,忽然有一天如夢初醒似的開發出內在的潛能,從此以後生命便大為改觀。事實上,你自己也可以決定這個轉捩點。當然,是要讓自己變得更高貴,還是要聽憑內心的野獸控制,完全是你自己的抉擇。如果不是自己的意願,誰也不能勉強你去做任何的事,我們就像黏土一樣,可以完全由我們的意志力來塑造成形。所以只要你願意,你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往後的作為,正是我們現在開始訓練的結果。換句話說,你現在選擇了改變自己,開發自己的潛能,經過你持續不懈的努力,那麼這就為日後的成功做出了充分的準備。
習慣是養成的
常聽人說:「他天生如此;有其父必有其子。」其意思是說,他所做的一切只是追隨他父母的習慣。這種例子屢見不鮮,但這種狀況其實是不合理的,是可以透過意志力改變的。因為,一個人只要下定決心,他就能打破舊習。或許前半生一事無成,但從這一刻起,他決定開始改頭換面了─甚至連老年人都會忽然改變、創造奇蹟。或許有人會說:「我失去機會了。」可能他說的真有這麼一回事,但這並不要緊,只要他肯下定決心,仍然可以找到另一個改變自己的契機。因此,「一生只有一次機會」,這句話並不是真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此而放棄自己。當然,機會也永遠不會自動的送到你手上,你必須自己去尋找,而且,別人的失敗有時反而會成為我們的契機,一種作為你「前車之鑑的絕好機會」,你可以透過它來減少你的失敗的機率。可以說,這是一種互為影響的關係。第一堂課
專注力將為你開創一條康莊大道
意志力塑造生命,專注力改變命運
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兩種本質,一種是要求我們勇往前進,另一種則是要求我們退縮。而這兩種本質所導致的最終結局全依賴於我們自身培養、專注的是哪一種本質。這兩種本質都具備掌控的力量,但唯有意志才能決定一切。
比如,只有一個有超乎尋常意志的人,才有可能改變他的事業,創造奇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你或許就是這種人。只要你「願意」,你一定可以,因為「意志」能為你找到一條出路,甚至為你開創一條康莊大道。
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書籍:敘述一些人如何循著一般的途徑跋涉前進,忽然有一天如夢初醒似的開發出內在的潛能,從此以後生命便大為改觀。事實上,你自己也可以決定這個轉捩點。當然,是要讓自己變得更高貴,還是要聽憑內心的野獸控制,完全是你自己的抉擇。如果不是自己的意願,誰也不能勉強你去做任何的事,我們就像黏土一樣,可以完全由我們的意志力來塑造成形。所以只要你願意,你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往後的作為,正是我們現在開始訓練的結果。換句話說,你現在選擇了改變自己,開發自己的潛能,經過你持續不懈的努力,那麼這就為日後的成功做出了充分的準備。
習慣是養成的
常聽人說:「他天生如此;有其父必有其子。」其意思是說,他所做的一切只是追隨他父母的習慣。這種例子屢見不鮮,但這種狀況其實是不合理的,是可以透過意志力改變的。因為,一個人只要下定決心,他就能打破舊習。或許前半生一事無成,但從這一刻起,他決定開始改頭換面了─甚至連老年人都會忽然改變、創造奇蹟。或許有人會說:「我失去機會了。」可能他說的真有這麼一回事,但這並不要緊,只要他肯下定決心,仍然可以找到另一個改變自己的契機。因此,「一生只有一次機會」,這句話並不是真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此而放棄自己。當然,機會也永遠不會自動的送到你手上,你必須自己去尋找,而且,別人的失敗有時反而會成為我們的契機,一種作為你「前車之鑑的絕好機會」,你可以透過它來減少你的失敗的機率。可以說,這是一種互為影響的關係。更何況,現在是腦力競爭的時代,腦筋動得快的人往往可以迅速掌握機會。要是一個人心裏雖然想著:「我要這樣做」,但是只要稍一遲疑,別人也許已經捷足先登了。也就是說,如果兩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但拖延的那個人只能慨嘆失去良機。記住:這是一個教訓,如果能記取這個教訓,再接再厲,仍然會有成功的機會。
隨時檢查預定目標
儘管許多人讀了很多有益的好書,但他們覺得仍然無法從書中得到多少益處。究其原因是他們不明白,透過以書籍或學習課程的方式是能夠啟發他們的潛能的,而且這樣的方式會刺激他們運用自己的意志。但是,還需要注意一點,你也許可以強迫一個人接受教導,但這個人必須是自己願意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真的學會。有句話說得好:「你可以帶他找到甘泉,但無法強迫他喝水。」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有沒有一個更好或者說更為妥當的辦法呢?我們都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自願的去接受書籍中或者學習課程中的精神養分。換句話說,有很多人都有一種惰性在影響著自己。因此,唯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關於這點,我知道有一個最有效的練習方法,就是找出每一個人與每一樣東西的優點─因為萬事萬物都有它的優點。所以,我們可以藉著尋找一個人的優點來鼓勵他,同時也從尋找他的優點來幫助我們自己。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得到他們的祝福,有時候這是一項最珍貴的資產。畢竟,有付出就會得到回報,更何況,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需要別人的鼓勵,需要別人為你打氣。可見,我們養成鼓勵他人的習慣是多麼的重要。有了這種習慣,你會發現這對那些受鼓勵的人和你自己都是一劑滋養劑,因為你也會因此而得到鼓勵和昂揚的鬥志。生命中不乏進步的機會,但進步與否取決於我們與預定目標接近的程度。為此,我們應當在每個月的第一天坐下來,好好檢查一下進度,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就應該找出問題出在哪裡,然後尋求其他方法努力達到下一次的目標。要知道,每落後一次我們便會損失慘重,因為時間是一去永不復回。我們也許可以找出進度落後的理由,但這些理由多半是工作不力的藉口。事實上,大多數事情都是可行的,儘管我們所做的也許是一件艱巨的工作,但工作越艱巨,所得到的回報也會越高。只有遭遇到困難才能真正啟發我們:只需花點小力便能做好的事,雖然只用掉我們極少的資源,但所得到的收穫相對的也就少了。可見,我們不該「知難而退」,因為克服困境往往能帶給我們比蠅頭小利更多的好處。
慾望+學習+執行
我知道只要願意付出代價就能成功,但這個代價指的不是金錢,而是努力。成功最重要的特質是一個人實踐的慾望,具體來說是這樣的一個過程:首先是想著一定要把它做成功,其次是學習如何去做,再其次才是去執行。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是胸襟開闊的人,這種人所具備的知識也許和某種特定事例無關,但在所有情況下都自有它的通用的價值或者說共同的特質。也就是說,想要成功的人一定要具備廣泛的知識,他必須盡可能取得各種知識,他不但要非常了解他自己部門的情況,同時也必須了解其他各個部門,這種人才容易成功。
成功的秘訣是:無論在何時何地或擔任何種職位,永遠都努力求上進。要盡可能學習,不要覺得自己能做的有限,而是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做。這種人到處都受歡迎,因為他為自己贏得朝氣蓬勃的美譽。他不愁沒有工作,因為進步的公司行號不會聽任一個朝氣蓬勃的員工離職。
能夠達到顛峰的人一定是個勇敢、有魄力、勤奮工作的人,而絕不是膽小怕事、猶豫不決、做起事來慢吞吞的人。缺乏經驗的人很少被賦以重責大任,只有經驗豐富、在某個領域內有一些成就,或在他的部門擔任領導的人才能中選。而他中選的原因是人們知道他努力、上進、活力充沛,並且有著勇敢、堅毅不拔的表現。運用心理學創造奇蹟
有些時候,在重要時刻雀屏中選的人不一定是個天才。他不比別人更有才華,但他清楚只有孜孜不倦的專心工作,才能得到成果。同理,一個企業的「奇蹟」不會無緣無故的發生,為此,他同樣清楚只有堅持執行計畫直到完成的那一天,才會有「奇蹟」出現。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成功,而有些人失敗的關鍵所在。總之,成功的人總是貫徹始終,並且有十足的成功把握。而失敗的人眼中所見往往是失敗,他預期失敗,而且腦子裏想的都是失敗。
其實人人都可能成功,我對此的看法是因為有了正確的訓練所致。可惜的是,許多有能力和才幹的人都任由他們的才能白白浪費,這真是一件讓人感到很惋惜的事。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有個有愛心的百萬富豪能為失敗的人開辦一所訓練學校,我相信再也沒有其他方法更能善用他的財富了。毫不誇張的說,只要一年的工夫,他便可以看到運用心理學所創下的奇蹟。而且,他大可設立機構,照顧喪失意志力的人,因為工作不如意而意志力變弱的人,以及因為哀傷或不幸而變得意志消沉的人。其實剛開始,這些人只是需要一點的協助,就可以讓他們重新站起來,但最後往往因此而使他們遭受更重大的打擊而沉淪下去。結果他們潛在的力量不但沒有開發出來,反而使他們和這個世界兩敗俱傷。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有人會注意到這個機會,用他的部分財富喚醒那些搖搖欲墜的人,他們需要的是明白自己的內心具備萬能的資源,只要能夠善加利用,這些資源隨時都可以協助他們。他們只要把心從失望轉為希望,就可以再度的振作起來。
今天,如果有一個人失敗了,他必須靠他自己的意志才能東山再起。他得不到我夢想中訓練學校的鼓勵或忠告,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回到正確的道路,必須停止浪費精力,轉而努力建立一個有用的事業。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優柔寡斷的個性,不要指望任何人會來幫助你。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振作起來,下定決心,克服弱點與陋習。因為,這方面真的沒有人能幫助你,別人能做的只是鼓勵你,僅此而已。為了克服阻礙,你需要更多的決心、勇氣與毅力。除了健康不佳外,我想不出有什麼能阻礙一個人的成功,也沒有其他阻礙是不能克服的。
意志力是一種比金錢更有價值的資產,如果給它機會,意志力會帶你走過失敗的深淵。因此,有勇氣與毅力的人,今天也許貧困,但他日後一定能累積財富。
想有作為就要勇往直前
步步高升的人通常要克服許多嚴苛的考驗才能得到最後的勝利。看看那些發明家,哪一個不是歷經困境才獲得了成功。他們往往受到親友的誤解,而且生活甚至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然而他們靠著堅定的決心與無畏的勇氣,想辦法堅持下去,直到完成發明,他們才大幅改善了他人的生活。
人人都想大有作為,但是卻很少有人願意做必要的犧牲來獲取勝利,甚至還要付出一切才行。成功不易,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勇往直前。一個人如果下定決心去做,絕不讓任何事情阻礙他,那麼他做任何事情幾乎都能成功。這是因為,心中有了「慾望」因此而行動的人,很快便能克服障礙,心念越強,障礙就越小,反之,心念越弱,障礙就越大。當我們被困難阻礙的時候,不妨常常想著克服障礙之後帶來的好處,它能增強克服障礙的勇氣。
不要期待事情永遠一帆風順,有時旅途中難免遇到風浪,但是也不要讓這些風浪打消你的行動,也不要坐下來抱怨你所遭遇的風浪,要多想想大海愉快的一面,想著未來即將到達平坦歡愉的平原。不要讓挫折阻礙你,而是把它視為你達成目標前必須克服的一個小小意外,你要繼續往前行,等你平安度過暴風雨,你就是一個禁得起大風大浪的人。
第二堂課
專注力讓你充滿魅力
自制力並非天生的
從心理學發展的觀點來看,人的許多能力並非天生的。比如,我們並非天生就具有自制力─自我導向的專注能力。
每個身心平衡的心靈都必須具備一些機能,這些機能的主要任務是策動、主導以及集中思想的各種運作,包括心理與生理。為此,人不但要學習控制自己的心,同時也要學習控制身體動作。
在這些自律控制機能還沒有受到訓練時,人的衝動、熱情、種種情緒、思想、行動以及習慣會因為失調而感到困擾,我們的心也就因此而無法做到專注。注意:這並非心在自律機能方面天生薄弱,而是由於沒有受過適當的訓練。自律機能如果沒有適當的開發,人的衝動、胃口、情緒、熱情就會完全隨著自己的喜好而激發出來。我們的心就會衝動、不安、情緒化,行為也會脫序,自然就沒有辦法專心了。
無法專心的三大原因
自我規範的能力如果沒有善加開發,你就會缺乏專注力。因此,你必須先開發自己集中專注力這方面的能力,然後你才能學習專注。如果你無法專心,可能有下列幾個原因:
一、運動中樞有缺陷。
二、心容易衝動和情緒化。
三、心沒有受過訓練。
在這三個原因當中,最後一個缺點可以透過有系統的練習來消除,是最容易導正的。
要導正容易衝動和情緒化的缺點,最好的方法是先設法抑制憤怒、熱情、興奮、仇恨、強烈的衝動、緊張、焦躁不安等種種情緒。當你處於上述任何一種狀態時,你的心自然無法專注。為此,你可以避免食用會引發神經衰弱或有刺激效果,或可能激起強烈情感、衝動與情緒激動的食物和飲料。常與穩重、鎮定、有自制力以及行為正當的人交往並多方面觀察他們,也是個很好的方法。
相比之下,矯正運動中樞缺陷的問題則比較困難,因為一個人的大腦如果沒有經過開發,意志力也就相對的比較薄弱。這個缺點治療起來需要花點時間,有這方面問題的人可以參考拙作《駕馭心智》(The Master Mind)。
放空和集中專注不同
有人認為,處於放空狀態就是在集中精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們或許是在冥想,但是並沒有在集中精神。處於放空狀態的人通常無法非常的專注,相反的他們會因此而引發妄想,或者心不在焉。他們的專注力會減弱,而且會發現很難將精神集中在任何事物上。如果一直持續處於這種狀態,很可能會傷害大腦。為了能夠集中精神,你必須具備心的力量,不過,若是心力弱的人由於缺乏意志,所以很難集中精神。在這裏,做以下解釋,何為心力弱?簡單的來說就是無法把心集中在某一特殊事物或念頭上,這就是心力薄弱。同樣的,無法把心從某個事物或念頭抽離,也叫心力薄弱。但是能夠把心專注在任何問題上,不管它是什麼問題,但又不會造成任何不協調的人,都堪稱是心力強盛的人。從開始到結束都能持續集中精神,這就是心的力量。人要透過集中心力才能同時運用身與心的能量。心力集中了,才能關照到思想、語言、行為和計畫,一顆散漫的心永遠無法有太大的成就,等於白白浪費了能量。假如你的工作、思考、談話、行動是散亂而且漫無目標的,只聽任大腦天馬行空任意翱翔,你就不可能集中心力。但是只要你告訴自己:「我要專心,我可以專心,我一定會專心!」那麼你的精神便能集中。
某些人會犯的錯誤
如果你浪費時間閱讀煽情小說或毫無價值的新聞,因而挑起你的衝動與激烈的情緒,這就意味你的專注力正在減弱,不能自由的操控方向前往成功之路。
專注是需要訓練的,先把專注力集中在一個念頭上,直到所有的機能都準備好來思考這個念頭,這就是專注。只有密切觀察自己的內心才可能開發心的專注力。事實上,各種啟發都始於密切的注意,你應該規範自己的每一個念頭與感覺。當你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和行為以及他人的行為時,你便啟動了自律的機能。如果你持續這樣做,你的自律機能便會逐步增強,最後便能操控你的每一個念頭、希望和計畫。等你能夠有知覺的把心集中在眼前的目標上,你就可以專注了。
一個人如果無法主導自己的思緒、期望、計畫、決定與研究,那他一定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成功。一會兒衝動、一會兒平靜的人無法適當的控制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心,也不能主宰自己的思想、感覺與期望,這種人不可能成功。
我們焦躁不安時,會使身邊的人也焦躁不安,並且會破壞任何可能對我們有利的機會。一個人如果能夠主導自己的能力,並且維持專注的工作態度,那麼他勢必也能管理他的每一項工作與行為,因而有力量去管理他人。不僅如此,他還能有效的踏出每一步,而且他的每一個念頭都有崇高的目標。
觀察別人檢查自己
現今社會,情緒容易激動與焦躁不安的人都應該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一個有素養的人知道談吐要從容謹慎,懂得要逐漸培養出沈著的態度,要有知覺的集中專注力,而且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其他的要暫時摒除。
與人談話時,要把專注力完全放在對方身上,千萬不要讓你的專注力游離或分散,不要分心在其他任何事物上,要讓你的意志與理智同時行動。與人談話時,要先在心中擬好一套自己的計畫,尤其在討論目標時,更要集中力量。要注意觀察對方的每一個動作,但事先一定要先擬好計畫,否則你會浪費精力,而且無法如願達成目標。
專注意味著成功,因為你更能控制自己並集中你的心力,你會更專心在你的工作上,這樣一定會增加你成功的機會。你不妨從一天的早晨開始,看看你是否能維持一整天的自我平衡。你也可以在這一天中突發奇想採取不同的行動,看自己是否能夠貫徹決心。萬一不能,明天再試試看。你越能自我平衡,你的專注力就越好。千萬不要貿然行事,而且記住,你的專注力越進步,你的能力也越增強。
下次再碰到一位個性強烈、活力充沛的人時,我希望你能好好的觀察他,看他是如何確切的控制他自己。然後,我希望你再去觀察一個普通人,注意他如何運用他的眼神、手臂、手指,注意他如何浪費他的精力,哪些動作只會無謂的破壞重要的生命細胞,削弱這個人的生命力與精神。這樣會讓你很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進步。
保存你的精神力量與保存你的生命力一樣重要。我們知道,一具引擎只有遵循常軌才能平順的運作,如果有人把所有的活門都打開,火車就會停下來。人也一樣,如果你要充分利用你的「蒸氣」,你就必須把全部的「活門」都關起來,把全部的力量都用來產生「心智的蒸氣」,最後奔向唯一的終點。就具體的生活或工作而言,就是要把你的心一次只放在一個目標、一個計畫、一項業務上。
過度興奮是消耗精神力量最快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一個焦躁不安的人無法吸引別人的原因之一。這種人不被欣賞,也不受人喜愛,他不具備一個真正紳士應有的美好特質。憤怒、冷嘲熱諷、情緒激動也會削弱一個人的力量。一個常常情緒激動的人往往會變得神經質,因為他消耗了他的精力與生命力。另外,不能控制自己、容易激動的人,也是無法集中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