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學會放下,找回快樂

9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不想混吃等死

據我研究,有三種人沒壓力。

1.死人。

2.植物人。

3.混吃等死沒目標的人。吃飽了混天黑,就算自己明天死了也沒關係。渾渾噩噩,猶如行屍走肉。

後兩種人,自己沒壓力,卻把壓力轉給別人。

如果不想成為這三種人,就要理性看待壓力。

壓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人不有。這是經濟高速發展下的副產品,發展就要付出的代價。不可能有這麼一個人,上帝造人時,漏掉他了,讓他一生沒遇到任何壓力。

企圖過沒壓力的生活,這或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怎麼知道一個城市的壓力大?

看速食業。

速食業的發達反應了都市人壓力越來越大,好像不是在吃垃圾食品,而是在吃追求速度的觀念。

大家都盯死一個字:快。

一分鐘治療近視、三分鐘人流、七天美白、十四天減肥、兩個療程豐胸、一個月出書、半年成名、一年暴富。拚命追求第一、激發獅子追羚羊、鼓動狼性血拼、推行末位淘汰……,這樣下去,總有人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速度觀念,把大家擠壓成狗咬尾巴的壓力循環。

怎麼知道一個職業的壓力大?

看煙酒消費。

我有個親戚,三十多歲,保險公司經理。我發現他這幾年收入越來越高,身體越來越胖,煙也越抽越凶。起床就得先乾咳半小時,臉憋得發紫,非咳出痰來不可,而且酒量也一點不比煙量遜色。我問他:你是尼古丁依賴嗎?他說:不是,週末在家一天不抽煙也可以。又問:每天什麼時候你覺得必須抽煙呢?他說:開完早會。

保險公司開早會幹什麼呢?分配任務啊。

他認為抽煙可以緩解焦慮。他為什麼發胖呢?按道理,業務這麼多這麼忙,應該愁得消瘦才是。其實不然。

心理壓力過大,幾乎身體的所有系統都會受到影響。例如由壓力太大引起的皮質醇指數長期偏高,就可能造成慢性肥胖。我的親戚不一定是吃多了。

皮質醇是一種由腎上腺分泌的激素,它對人體頗有好處,可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救人於危險之中。

怎麼知道大家壓力普遍大?

看飛機降落。

我做講師,就像空中飛人。經過觀察,我發現每次飛機著陸後尚未停穩時,會看到三種人:急於開手機的人、急於解安全帶的人和急於拿行李的人。手機唧唧復唧唧,安全帶卡卡作響,行李箱鎖扣辟里啪啦。空姐怎麼叮嚀也沒用。大家都好忙、好著急啊。

第一種人可能內心焦慮。
第二種人不能忍受一秒的約束。
第三種人深怕包裡的金條被別人搶走。

飛機已經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但還有人覺得不夠快,恨不得高鐵未來一小時跑一千公里。捷運日行一萬公里,寧搶一秒,不等半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快,就一定那麼重要嗎?我怎麼感覺上帝好像在說:你要是急著趕路,就早點回來吧!就像證嚴法師所說的,「開快車,拚得過的話,只會比平常早五分鐘回家,拚不過,可能要晚七天回家。」正緣是一種長久持續的關係,如果男人只有在談戀愛時給予安全感及承諾,約會的時刻都非常甜蜜快樂,一旦兩人分開,他對妳所傳的訊息已讀不回,或總是讓你找不到他的人,頓時感覺他所給予的安全感及承諾都莫名消失,懷疑是否人間蒸發了,那這個人就不可能是妳的正緣。真正的正緣,其特殊之處在於,即使妳與對方分隔兩地也會有安全感,彼此之間那份安全穩定的承諾及安心感無論何時都存在著。
 
一生中能有幾個正緣?如果你這一生只能有一個正緣的話,那不小心錯過了就只能後悔莫及。據我的了解,如果妳本身有一定程度的修為品德,也願意好好打理自己的外表,願意出去多認識人的話,一生當中至少都可以遇到三到四個正緣。
 
正緣會依照時間的歷程出現,通常在年輕時遇到正緣的機會比較高,因為你在二十幾歲時業力還不會太重,是妳最純潔的時候,那時間所認識的人也差不多是在二、三十歲左右,彼此都在純淨的狀態下很容易就能契合,願意給予對方承諾及安全感,所以在早年遇到的正緣一定要好好把握。
 
我相信人人都想在愛情當中得到正緣,當妳在愛情中遇到正緣就會想要結婚,無論是雙性戀、異性戀或同性戀。正緣有個很重要的機制是彼此認定,願意計畫兩個人共同的人生,開始好好的攜手前進,不管未來能走多遠,都希望彼此能在一起。其實愛情的道理很簡單,如果出現的是對的人,妳的內心一秒鐘就知道是YES,連想都不用想,而會讓妳一直猶豫斟酌的人,基本上都是有問題。
 
如果妳遇到的男人總是不願意將感情確定下來,或者是你一直猶豫到底是否要和他共組家庭,那麼他就不會是你的正緣。正緣一定會有個確定性,「就是他」的感覺,如果妳此生都還不曾感受過這種體驗,有可能遇到的人都不是正緣,歡迎來「沈嶸魔法命理學院」請我幫妳確認。
 
另外,正緣還細分成兩大形式,一種是「先天正緣」,一種是「後天正緣」,雖然這兩種都是正緣,但性質完全不同。無論是哪一種正緣類型,我都由衷地希望大家能找到正緣,成就幸福美滿的婚姻。前面三種情況只是管中窺豹,上班一族又何嘗不是這樣?

辦公室空間解決方案提供商雷格斯集團最近發布的調查顯示:中國上班族所承受的壓力,位列全球第一。

英國醫學雜誌調查結果:目前每十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患精神障礙疾病。其中,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憂鬱症和焦慮症人數急劇上升。

如今,憂鬱症困擾著中國二千六百萬人,而患憂鬱症的人群,有可能達到六千一百萬,且絕大多數人從未就診。被稱為「心靈重感冒」的憂鬱症,已成為中國人發病率最高、人數最多的精神類疾病。

職場競爭、經濟壓力、人際困擾、個性不良、健康受損,可能帶來生理、情緒、認知和行為四方面不適感。

諮詢案例:

張某,男性,三十五歲,已婚,大學畢業,某企業員工。自訴企業經常考核,工作內容加重,覺得壓力很大。

三個月前因考核成績不佳,開始失眠,表現為入睡困難,伴多夢易醒。躺下後輾轉反側,往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入睡。睡後極易驚醒,輕微響聲都可以吵醒他。睡中夢境頻頻,內容多與日間工作有關,白天則昏昏欲睡,精神差,易疲勞,工作受到影響,有時甚至得提早下班,回家休息,自覺只有躺在床上才略感舒服,否則,頭昏腦漲、哈欠連天。可是,該睡覺的時候卻總是睡不著,心裡煩躁,脾氣變大。覺得記憶力和學習效率下降,一看書就心煩意亂,對所讀內容印象不深。

這是工作壓力造成的神經衰弱,是神經官能症的一種。職場導致的壓力狀況著實令人堪憂。

說了這麼多,還沒回答什麼是壓力,用下圖解釋一下。

什麼是壓力?至今沒見過一個統一而完善的定義。

心理版:壓力也叫應激︵stress︶,是一種心理上被壓迫的感受,是導致一個人的精神、思想及身軀處於緊張狀態的條件。

通俗版:壓力是已實現目標與未實現目標之間的距離帶來的感受。

簡約版:壓力是人對需要額外付出的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

惡搞版:壓力是雨天穿濕衣,穿不穿都冷。好了,明白了壓力的常態化和普遍化,還得消除對壓力的六個誤解,才能更客觀、全面地認識壓力。

第一個誤解:嬰幼兒沒壓力。

是嗎?嬰兒沒壓力,那剛一生下來為何哇哇大哭?

原來躺在媽媽的羊水裡多麼自在,現在要出來迎接新世界了,這個世界好難搞啊。

嬰兒會餓會渴、會疼會癢、會熱會冷、會病、會自閉,還會產生母嬰分離焦慮。處理嬰兒的種種壓力比處理成年人的更重要,假如處理不好,會影響嬰兒一生的身心健康。

孩子三歲了,該上幼稚園了吧?壓力馬上來了。現在上個幼稚園有麼困難。

很多人只看到孩子的天真無邪、無憂無慮,這是不全面的。孩子同樣有情緒問題,如孤獨、焦慮、愛發脾氣等,媽媽也會帶幼兒來做心理諮詢。其實,孩子的負面情緒更應該得到積極關注和改善,否則會妨礙孩子的人格發展。

第二個誤解:睡著了沒壓力。

那不見得。夫妻倆睡著了,突然有一個說夢話,高喊初戀情人的名字,你猜後果會怎樣?

前面案例中員工張某「睡中夢境頻頻,內容多與日間工作有關」,雖然他睡著了卻無法擺脫工作上的壓力。

第三個誤解:皇帝沒壓力。

不是皇帝沒壓力,是我們不懂皇帝。

電視劇《漢武大帝》中,被稱為「毒手佛心」的一代明君漢景帝劉啟,臨死前對丞相竇嬰說:「你這個人啊,還真行!多少年來,你要跟人爭上什麼,總是你贏,總是你勝。你也不需要用上什麼心機。朕則不然,要想勝人家,就得用一些心機。不然,根本勝不了。有時候,心機我是用多了點。」皇帝面對宮廷殘酷的鬥爭,他都說沒辦法,你我有辦法嗎?

皇帝有壓力,皇帝女兒呢?皇帝女兒不愁嫁,是,但也得看嫁誰。

西漢跟匈奴搞了幾十年的「和親政策」。什麼是和親政策?說白了就是把漢朝的公主嫁給匈奴首領。公主想去嗎?打死也不想去。可不去行嗎?不行。

皇帝對公主說:「你既然生在我們劉家,就必須為劉家的江山社稷著想,懂了嗎?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犧牲你一個,幸福我漢家。今天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你會名垂青史的,大漢人民永遠懷念你。」連唬弄帶恐嚇,公主就走上和親之路。

第四個誤解:富二代沒壓力。

富二代如果只想坐吃山空、奢靡揮霍,不想操心接管企業,富一代首先就不會同意。所以,富二代不是沒壓力,只是沒生存的壓力,他們有更高層次的壓力—如何讓雙親辛苦建立起來的企業基業長青。
第五個誤解:家庭婦女沒壓力。

男人把工作當戰場,女人把家庭當戰場。

為什麼有人《後宮甄嬛傳》要看十幾遍?也許為了鑽研甄嬛的「後宮突圍法」。

像《金枝欲孽》這樣的肥皂劇,能吸引老中青三代家庭婦女雷打不動坐在電視機前,不洗碗、不拖地、不洗衣、不帶孩子,也要準時打開電視。為什麼?除了戲劇好看之外,這也是許多婦女在緩減壓力啊。

第六個誤解:退休沒壓力。

想得美。退休只能說工作任務完成了,家庭任務才剛開始。剛處理好孩子的成家問題,還要延續幫孩子帶孩子和孩子的孩子還要接著啃你的問題。況且,你的養老金、保險金、醫療保險等都齊備了嗎?

兒女孝,你就笑。兒女不孝,你以為自己好命,會遇到電影《桃姐》裡的劉德華嗎?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裡的姨媽,退休了還遇人不淑,遇到周潤發飾演的老騙子,積蓄被騙光,退休生活不知該如何是好。

老人更大的壓力可能是來自身體病痛和喪偶之後無盡的孤寂。

所以,上至皇帝,下至黃口小兒,大家都頂著壓力過生活,誰也別想躲。壓力在每個人頭頂徘徊。

不能懷疑所有的美好,也不能拒絕承認現實殘酷。這是我們今天對壓力達成的共識。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