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簡介

一九九五年,身為心理學家兼科普記者的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出版了一本書,推廣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又稱EQ)這個正在發展的概念,幾乎遍及全世界。理解與管理情緒的能力能大大提高成功的機率,這個概念快速風行,並對於人們對於情緒和人類行為的想法持續造成深遠影響。

自高曼這本書問世算起,二十多年來,這個世界千變萬化,對於EQ的需求有過之而無不及。

四分五裂的政治氛圍在今時今日已成為常態,很多政治人物使用恐懼與憤怒等情緒,作為「大規模說服武器」(weapons of mass persuasion)。至於很快就斷言「其他人」蠢笨、無可救藥的激情支持者,則訴諸熱情布道並展開人身攻擊,根本無法進行冷靜理性的討論。

戰爭、全球化以及日趨密集的都市化,持續推動不同族裔、文化與背景的人愈靠愈緊。富人與窮人在人口爆炸的城市裡成了鄰居,在某些國家,難民營甚至出現在歷史悠久的社區裡。陌生孕育恐懼,差異也催生了懷疑與憂心。

網際網路把大量的資訊放在人們的指尖,然而,隨著消息以光速傳播,我們也比以前更難分辨事實和虛構。這會有什麼結果?我們創造出了一個「後真相紀元」(era of post-truth),情感與個人信念的訴求影響力遠遠大過客觀事實。

智慧型手機與行動裝置普及之後,觀察與自省的片刻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即時閱讀與回覆訊息、不斷檢查社交媒體饋送,或是隨手瀏覽網路;都是因焦慮、無聊與和怕被遺漏的感覺而刺激出的行動。能在幾乎任何時候和每個人溝通,導致我們在情緒高漲的時刻分享過多訊息,揭露了敏感資訊,日後才後悔不已。

我們就像巴甫洛夫實驗中的狗一樣,對裝置上了癮,摧毀了我們的自我控制,同時也減損了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常逛的網站有很大的作用力,大大影響我們的情緒;我們閱讀的報導、消化的訊息、觀賞的影片,通通都形塑了我們的心情與想法,慢慢地鍛造出我們的意見與意識形態,但我們卻不自知。

隨著世界演變,我們對於EQ的理解也跟著改變。最早有人提出情緒智商一詞時,很多人認為其本質是善的。支持者大力宣揚,認為是各種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從學校霸凌到員工敬業度低等問題,無一不能解。但,後來發現,EQ就像傳統的IQ一樣,都是工具,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舉例來說,研究人員已經證明,某些高EQ的人善用自身的技能,為一己之私影響或操弄他人。然而,培養自身的EQ可以讓你辨識出對方的意圖,並加以反抗。增進自身的情緒知識並弄懂情緒的運作方式,你將更能理解自己及自己所做決定背後的理由。這讓你能設計出策略,主動積極建構你的情緒反應,避免說出、做出會讓你懊悔的事,並在有必要時激勵起身行動。最終,你將學會善用情緒來協助他人,在這個過程中營造出更深入且有益的關係。

現代之所以比以往更需要EQ,上述理由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

為了帶領讀者進入主題,我們將探討以下這幾個問題:

‧你要如何把最強烈的情緒從毀滅性的力量變成良善的力量?

‧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並擴充情緒詞庫,幫助你更能察覺自我?

‧培養自制為何如此困難?要如何強化這方面的能力?

‧關於大腦本身以及大腦運作的相關知識如何幫助你養成情緒習慣?

‧你要如何從你得到的回饋(無論正面或負面)當中得到最大收穫?

‧你如何以有益於他人的方式表達回饋意見?

‧同理心如何能幫你一把?又會如何傷害你?

‧你要如何以正面的方式變得更具說服力或更能影響別人?

‧EQ如何幫助你培養(並維繫)更深刻、更有益的人際關係?

‧你要如何保護自己,免受借助說服與影響原理之力的人來傷害或操弄你與其他人?

我在本書中會結合迷人的研究與真實生活中的故事,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實用的答案。我也會揭露私人面,說明EQ如何教導我從事領導,以及如何教導我跟隨。我會說明在情緒層面理解與觸及他人如何幫助我抱得美人歸,讓我成為更好的丈夫與父親。而我也會詳述我這一路上遭遇的危險,並指出要讓你成為最好的自己,增進EQ並善加應用只是全局中的一小片拼圖。

最終的目標很單純:我想幫助你,讓情緒助你一臂之力,而不會扯你的後腿。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