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段顛簸的飛行之後,十五個人從蒙大拿州的上空一躍而下。他們不是跳傘運動員,而是空降消防員:一群精銳的荒野滅火人員,跳傘降落去撲滅前一天由閃電引起的森林大火。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他們將會為了保命而拔腿狂奔。
一九四九年八月分的一個炙熱午後,這群空降消防員在曼恩峽谷頂端的附近降落。大火隔著峽谷清晰可見,他們沿著坡地而下,往密蘇里河的方向前進。他們的計畫是在大火四周的地上挖出一道防火線,遏阻火勢蔓延,並且將其導向一個較為空曠的地區。
跋涉了四分之一哩路之後,隊長威納.道奇看到大火已經躍過峽谷,正朝他們直撲而來,火焰竄升到空中三十呎的高度。不到一分鐘之內,大火就會迅速延燒兩個足球場的距離了。
到了傍晚五點四十五分,眼看要遏阻火勢是不可能的了。道奇明白現在是該改轅易轍,從滅火改為逃離的時候了。他立刻要組員掉頭,往回跑上山坡。空降消防員必須在岩地上高度及膝的草叢中,急速攀爬一段極為陡峭的上升斜坡。在接下來的八分鐘,他們前進了將近五百碼,距離坡頂只剩不到兩百碼了。
安全的目的地就在眼前,但是大火快速推進,道奇做了一件令組員大惑不解的事。他並未設法逃離大火,而是停下腳步,俯身彎腰。他掏出了火柴盒,開始點燃火柴,然後扔進草叢裡。「我們心想他肯定是瘋了,」一名組員在日後回憶著說。「大火幾乎燒到我們的背後了,隊長怎麼搞的又在我們的前方點燃另一把火呢?」他心想:那個可惡的道奇是想把我活活燒死哪。當道奇朝他放的那把火揮舞雙臂,大聲喊著:「上來!往這邊上來!」時,組員毫不令人意外地並未跟隨他前去。
那些空降消防員不明白的是,道奇設計出一個求生策略:他打造了一場逃生火。他把前面的草叢燒光,清空了供給野火延燒材料的地區。這時他把水壺裡的水倒在手帕上,蒙住嘴巴,然後在接下來的十五分鐘裡,面朝下趴在這塊焦土上。當野火在他的上方席捲而過,他靠著接近地面的氧氣逃過一劫。
不幸的是,有十二名空降消防員罹難了。後來,他們發現了其中一名遇難者的懷錶,上頭熔毀的指針指著傍晚五點五十六分。
為什麼只有三名空降消防員得以倖存呢?體能是一個因素。其他兩名生還者設法跑贏了大火,抵達山坡頂點,但是道奇以他的智能戰勝了這場野火。
當人們思考要如何鍛鍊智能時,第一個想到的通常是智力。越聰明的人就能解決越複雜的問題,而且解決的速度也越快。大家通常把智力視為思考及學習的能力。然而在動盪不安的世界裡,更重要的或許是另一組認知技能:再思考及反學習的能力。
想像一下,你剛寫完了複選試題,然後你開始對其中一個答案心生疑慮。你還有一些時間,究竟是該堅守第一直覺,或者是作出更動呢?
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學生確信修改答案會導致扣分。一家大規模的測試準備公司卡普蘭(Kaplan)曾提醒學生,「假如你決定變更答案,千萬要謹慎行事。根據經驗指出,許多學生在更動答案時,是改成了錯誤的解答。」
我無意冒犯那些經驗談,但是我偏好嚴謹的證據。有三位心理學家針對三十三份研究進行一項全面審查,發現在每一份研究中,大部分的答案修訂都是從錯的改成對的。這個現象就是眾所周知的第一直覺謬誤。
在一場演示中,心理學家計算伊利諾州超過一千五百名學生在試卷上的修改痕跡。只有四分之一的改動是從對的改成錯的答案,有半數是從錯的改成了對的答案。年復一年,我在我自己的班級看過這種情況:我的學生期末考出乎意料地沒有多少修改痕跡,但是那些重新思考第一次的答案,而不是保持原狀的人,最後拉高了成績。
當然了,有可能第二次的答案並非與生俱來就比較好;它們會比較好是因為學生通常不願意改答案,只有在他們具有相當自信時,才會去做更動。但是最近的研究提出一個不同的解釋:拉高成績的原因不見得是去更改你的答案,而是去考慮你是否應該更改。
我們不只對於重新思考答案心生猶豫,我們也對重新思考的想法感到遲疑。舉一場實驗為例:有數百名大學生隨機分配去學習第一直覺謬誤。主講者教導他們改變想法的價值,並且向他們提出何時該這麼做的建議。在他們接下來的兩場考試中,他們依然沒有表現出更多修改答案的意願。
部分的問題在於認知惰性。有些心理學家指出,我們是心理吝嗇者:我們經常偏好輕鬆維持舊觀點,而非辛苦掌握新觀點。然而,在我們抗拒重新思考的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力量。質疑自己會使得這個世界更加不可預期。這需要我們承認事實可能有了變化,曾經是對的現在可能是錯的。重新考慮我們深信不疑的事會威脅我們的認同,感覺有如我們失去了部分的自我。
重新思考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面向都不是件難事。說到我們的所有物時,我們會樂於更新。當我們的衣物過時了,我們會汰舊換新;當廚房趕不上流行,我們會重新裝潢。然而,如果說到我們的知識和看法,我們傾向於堅持己見。心理學家把它稱為抓住及凍結。我們喜歡確信的自在勝過懷疑的不自在,而且我們會在堅定信念之後不再更動。我們會嘲笑別人還在使用Windows 95,然而我們卻對自己在一九九五年就形成的看法緊抓不放。我們聆聽那些使我們感覺良好的觀點,而不是讓我們更努力思考的想法。
你或許在某個時候聽說過,假如你把一隻青蛙丟進一鍋滾燙的熱水裡,牠會立刻跳出來。不過要是你把牠扔進溫水裡,逐漸提高水溫,青蛙會死掉。牠缺少能力去重新思考這個情況,沒有領悟到眼前的危險,直到為時已晚。
我最近針對這個普遍流傳的故事做了一些研究,而且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不是真的。
把青蛙丟進滾燙的鍋裡,牠會嚴重燙傷,不一定逃得掉。青蛙在慢慢煮沸的鍋裡比較好:當水溫開始升到熱得難受時,牠就會立刻跳出去。
重新評估失敗的不是青蛙,是我們。我們聽到這個故事,認為這是真的之後,就很少會費心去質疑它了。
當曼恩峽谷大火朝他們席捲而來,消防員要做出一個決定。在理想的世界裡,他們會有足夠的時間暫停下來,分析情況,並且評估他們的選項。但是大火就在他們的後方不到一百碼熊熊燃燒,根本沒機會停下來思考。「發生大火時,隊長和小組沒有時間坐在樹蔭底下,針對大爆炸進行一場柏拉圖式的對話,」學者及前消防員諾曼.麥克林(Norman Maclean)在他得獎的災難紀事《年輕人與火》(Young Men and Fire)之中寫道。「假如蘇格拉底擔任曼恩峽谷大火的隊長,當他和他的組員坐在那裡思考時,早就被燒成灰了。」
道奇不是因為思考較慢而倖存。他活著離開是多虧了他擁有更快重新思考情況的能力。十二名消防員送了命,因為道奇的舉動對他們來說不合理,他們無法及時重新思考他們的臆測。
在重大壓力下,人們通常會回到自動且熟知的回應,這是演化適應,只要你發現自己處在必須有那些反應的相同情況之中。假如你是消防員,你的熟知回應是撲滅大火,而不是引發另一場火。假如你是在逃命,你的熟知回應是逃離大火,而不是朝它跑去。在一般的情況下,那些直覺可能會救你一命。道奇在曼恩大火中倖存,因為他快速推翻那兩種回應。
沒有人教過道奇打造一場逃生火,他甚至沒聽過那個概念,那完全是即時拼湊而成。後來,其他兩名倖存者在法庭上作證,表示他們的訓練中並未包含任何類似逃生火的內容。許多專家花了一輩子研究野火,卻不曾領悟到有可能藉由在烈焰中燒出一個洞來保命。
當我告訴大家道奇的逃生故事,他們通常會驚歎他在壓力下展現的機智,那真是天才!他們的驚歎很快就變成沮喪,因為他們做出了結論,這種恍然大悟的時刻對平凡人來說根本做不到,我四年級的數學功課就把我難倒了。然而,大部分的重新思考行動並不需要任何特殊技能或創造力。
稍早在曼恩峽谷時,消防員錯過另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就近在眼前。在道奇開始把火柴扔進草叢之前,他命令組員卸下身上的笨重裝備。他們在過去八分鐘內拚命跑上坡,而身上仍舊揹著斧頭、鋸子、鏟子,以及二十磅重的背包。
假如你在逃命,或許你的第一步顯然是把可能拖慢速度的任何東西都丟掉。然而對消防員來說,工具是他們進行任務不可或缺的,攜帶並照顧裝備深植在他們的訓練及經驗中。直到道奇下了命令,大部分的消防員才卸下工具。而且即便在那時候,有一名消防員還是握緊鏟子,直到一名同僚從他手中拿走。假如小組成員更快扔掉他們的工具,這樣是否就能拯救他們的性命?
我們永遠無法確知,不過曼恩峽谷不是單一事件。光是在一九九○到一九九五年之間,一共有二十三名野火消防員在試圖上坡跑贏大火時喪命,即便丟棄他們的重裝備可能造成生存與死亡的差異。一九九四年,在科羅拉多州風暴之王山,強風導致大火越過峽谷延燒。有十四位消防員及荒野滅火員,包括四名女性、十名男性在內,全都沿著岩石地面往上跑,眼看再兩百呎就能安全脫險,他們卻都送命了。
後來,根據調查員的計算,少了他們的工具及背包,這群人大可加快15%~20%的移動速度。「要是他們能丟下身上的裝備,跑向安全處,大部分的人應該可以活命,」一位專家寫道。要是他們「丟掉他們的背包和工具,」美國國家森林局表示贊同:「消防員可以搶先大火,跑到山頂上。」
我們合理假設,起先組員可能不假思索地奔跑,甚至沒意識到他們還揹著背包和工具。「大約往上坡跑了三百哩,」一名科羅拉多倖存者在證人席上說:「我那時才意識到,我的鋸子還扛在肩上!」即使做出了明智的決定,丟下二十五磅重的鏈鋸之後,他還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我不理性地開始尋找一個地方,可以把它放下來又不會燒壞……我記得心想:『真不敢相信我要放下我的鏈鋸。』」有一名遇難者被發現時,身上還揹著背包,手中緊握著鏈鋸的把手。為什麼有那麼多消防員抓著工具不放,即便放開或許能救他們一命?
假如你是消防員,拋下工具不只需要你忘掉習慣,忽視直覺。拋棄你的裝備意味著承認失敗,也去除了你的部分身分。你必須重新思考你的工作目的,以及你的人生角色。「你不能靠身體和雙手去滅火,你要拿經常代表消防員特色的工具去撲滅,」組織心理學家卡爾.威克(Karl Weick)說明:「那是消防員當初接受部署的原因……丟掉工具產生與存在有關的危機。少了我的工具,那麼我是誰?」
荒野大火相對來說極為罕見,我們大多數人的性命不會仰賴一瞬間的決定,強迫我們重新想像我們的工具是危險的來源,而大火是通往安全的路徑。然而重新思考假設的挑戰出乎意料地普遍,或許甚至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如此。
我們都會犯下和消防員及荒野滅火員相同的那種錯誤,但是後果卻沒那麼可怕,因此經常在無意間遭到忽視。我們的思考方式變成可能會壓垮我們的習慣,而我們卻不曾費心去質疑它們,直到為時已晚。期待你嘎吱作響的煞車可以繼續運作,直到它們終於在高速公路上故障。在分析師警告即將發生房地產泡沫之後,還是相信股市會持續上揚。假設你的婚姻沒問題,即便你的伴侶不斷增加情緒距離。對工作保有安全感,就算你的部分同事已經遭到資遣。
本書是關於重新思考的價值。它是關於採用救了道奇一命的那種心智彈性,也是關於如何從失敗中獲得成功的啟發:在別人身上激發出同樣的機敏。
你或許沒有攜帶斧頭或鏟子,但是你有一些常用的認知工具。它們可能是你知道的事,你做的假設,或是你持有的看法。有些不只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你自我感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