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

有些人的人生一帆風順,總是心想事成,從小就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即便有時會遇到一點麻煩,但整體來說還算是如意;還有些人不曾生過大病,過著還算健康的生活。

然而,即便人生過得幸福的人也會有遭受阻礙的時候。沒有人能避免生老病死的過程,就算是和衰老沾不上邊的年輕人,也會突然生病,或者是遇到意外而受重傷。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碰到地震、颱風、海嘯這類天災。

原本預計出門和別人見面,但因交通事故而無法赴約。像這種情形只要再改約時間就好,對生活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然而,生病則有可能會失去工作。如果覺得自己再也無法改變現況,可能會變得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過活,甚至因此感到絕望。

此外,他人也有可能會阻礙自己的人生。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會出現干涉自己的人。想結婚,卻遭父母反對;即便決定不結婚,父母也不會就此罷休。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也會因為意見不同而產生衝突。

在職場上,會碰到上司拋出無理的要求。被迫假裝沒看到上司營私舞弊或被迫說謊的時候,即便心裡不苟同,但考量到自己的生活,根本沒辦法違背上司的命令,只能默默聽從。然而,按照上司的指示去做,出問題的時候,上司又會把責任推給下屬,說是底下的人自作主張。就算真的是下屬自作主張,上司也不能說自己不知情就不用承擔責任,但是遭殃的還是下屬。

無論如何,用不合理的要求為難下屬的上司,就是阻礙自己人生的絆腳石。之後下屬應該會悔不當初聽從上司的指示,只是現在回想起來,推說「當時的我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聽從上司的指示」,也已經毫無意義了。

無論怎麼說服自己,還是無法原諒自己答應不該答應的事情,也無法原諒自己沒有拒絕上司不正當的要求。這樣的人雖然在上司的命令下協助營私舞弊,但良心一直受到苛責。

問題出在那些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很可恥的人身上。應該也有同事按照上司說的去做,然後得到升遷的機會吧?既然如此,為什麼只有我必須負責呢?這樣不是很不公平嗎?對這樣的人來說,上司就是阻礙自己存在的絆腳石。人生還有更大的阻礙,那就是政治。即便從沒想過政治人物能為自己謀求幸福的人,也不會希望毫無對策的政客為自己帶來不幸吧?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導致人們生活的樣貌大幅轉變,當初應該沒有人想到世界會變成這樣。新冠肺炎不同於其他疾病,因為感染性很強,所以光靠個人的力量根本就沒辦法防範。政府必須積極提出抑制感染擴散的措施才行。儘管如此,政府的對應措施全都以失敗告終。新冠肺炎是未知的病毒,無論怎麼採取措施都沒有效也屬正常。既然知道目前的方法錯誤,就應該馬上撤退,但是政府並沒有這麼做。政府明知這件事不可能隨時間過去而解決,卻一直把焦點放在疫情獲得控制之後,重視經濟更勝於生命,這樣的政治體制讓國民根本不可能安穩地度過這段日子。

遇到像這樣讓自己很難過得順遂、人生充滿阻礙的事情時,我們難道只能絕望嗎?我們沒辦法度過毫無困難、一帆風順的人生。然而,我們也不想因為人生受到阻礙就放棄。那究竟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情。人生總有無法避免的事情。雖說不想死,但是每個人總有離開這個世界的一天。人會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法則。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決定要如何接受這些無法避免的事情。

雖然一樣都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但有些並非大自然的法則。我們無法避免生病,但若是醫療過失而失去生命,就不能歸類為大自然的法則。即便醫生願意拼命治療病患,但只要醫院滿床,患者仍然無法接受治療。平時或許能得救的生命,在疫情期間很有可能被犧牲。地震和颱風屬於自然災害,但如果沒有採取必要措施導致受災範圍擴大,就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國家和為政者要求國民自立救濟,對新冠肺炎毫無作為,或是沒有提出有效的對策,因此導致感染人數增加,這也是人禍。本書想探討的是該如何面對現在這個世界發生的種種不合理。

我在過去的著作中曾經談論過憤怒本身的問題,主要是按照教育、育兒或者領導者理論的脈絡,探討和他者連結的方式。

情感上或情緒上的憤怒雖然可以立刻解決問題,但是如果無論怎麼罵,同樣的事還是反覆發生,那就不算有效。儘管如此,不知道其他方法的人還是會繼續罵下去。因為他們無法放棄希望,認為只要再更嚴厲地罵小孩或下屬,對方一定會痛改前非,所以才會不斷重複做相同的事。

有人認為憤怒和責罵是兩回事,憤怒本身雖然有問題,但在教學、教育上就需要責罵。然而,沒有人在責罵別人時是不生氣的。憤怒會拉遠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養育或教育孩子時,都有必須傳達的事情。這個時候如果人和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拉遠,即便父母、老師或上司說的話沒有錯,受責備的一方也無法接受。義正嚴詞反而更令人難以接受。大多數人會犯的錯,就是在責罵、怒斥對方,導致雙方心理上的距離疏遠之後,才想要教育對方。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時,絕對不能責罵或怒斥對方。針對這一點,我的想法至今仍沒有改變。

我否定人際關係中的責罵和怒斥。然而,在現在這個充滿不合理的世道中,我們必須憤怒。我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提到哲學家所說的「公憤」。有別於情緒化的「私憤」,公憤是對營私舞弊、侵害人類尊嚴的憤怒。當人們忘記這種憤怒時,世界上就會到處充斥營私舞弊的歪風。

前述舉出一些目前已經出現的不公不義,但那只是冰山一角。對這些事情,我們絕對不能袖手旁觀。不覺得憤怒或是感到憤怒也默不作聲,就等於是認同這些不合理的事情發生。

我想透過本書探討「何謂公憤」。該憤怒的時候而沒有表達憤怒,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又該如何抱持公憤?人只要擁有真正的憤怒,這個世界就一定會改變。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改變世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