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

  聽過一個故事,說是死神來到一個村落,向那裡的人宣布:「明天我要帶走100個人的生命,至於是哪100個人,謎底就留待明天揭曉吧!」

  次日,當死神再次回到村落準備帶人的時候,意外地發現這個村落之中,一夜之間竟然死了1,000個人。

  為了明天而憂慮,其破壞力何等之大。戴爾.卡內基說:「懷著憂愁上床,就是背負著包袱睡覺。」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裡的落葉。

  在冷颼颼的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落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通通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用力地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如往日一樣落葉滿地。

  老和尚走了過來,意味深長地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啊!」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情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確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和小和尚一樣,企圖把人生的煩惱都提前解決掉,以便將來過得更好、更自在,活得無憂無慮。而實際上,很多事是無法提前完成的。過早地為將來擔憂也於事無補,只能讓自己覺得非常失敗。

  人生裡有93%的煩惱都不是必需的,它們只存在於自我的想像中,往往並不會出現。許多人心裡潛藏著一隻叫做「煩惱」的小螞蟻,常常跑出來吃掉自己難得的快樂。

  因此,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不去想著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問題,才能使自己過得輕鬆。若懷著憂愁過每一天,設想自己可能遇到的麻煩,只會徒增煩惱。

【情緒調節】
  明天會有什麼煩惱無法預知,因此你今天是無法完全解決的。唯有保持心靈的堅強,即便有任何困難出現,也可坦然地去面對,去解決。況且,再幸福的人也有煩惱,再不幸的人也有快樂。世間的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抱著憂慮情緒不放,只會把快樂丟棄。


轉壓力為動力,焦慮也隨之消除

  壓力如同水——可載舟,也可覆舟。如果能把壓力變成動力,壓力就是蜜糖;如果把壓力憋在心裡,讓它無休止地折磨自己,壓力就是砒霜。

  許多時候,前進的動力就來自各方的壓力。而「壓力能夠化為動力」,也有物理學上的依據。下面這個故事,就很有說服力。

  傳說美洲虎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世界上僅存十幾隻,其中秘魯動物園裡有一隻。秘魯人為了保護這隻美洲虎,專門為牠建造了虎園,裡面有山有水,還有成群結隊的牛、羊、兔子供牠享用。奇怪的是,牠只吃管理員送來的肉食,常常躺在虎房裡,吃了睡,睡了吃。

  有人說:「失去愛情的老虎,怎麼能有精神?」為此,動物園又定期從國外租來雌虎陪伴牠。可是美洲虎最多陪「女友」出去走走,不久又回到虎房,還是打不起精神。

  一位動物學家建議說:「虎是林中之王,園裡只放一群吃草的小動物,怎麼能引起牠的興趣?」動物園裡的管理人員採納了專家的意見,放進了三隻豺狗,從這以後美洲虎不再睡懶覺了。牠時而站在山頂引頸長嘯,時而衝下山來,雄糾糾地滿園巡邏,時而追逐豺狗挑釁。

  美洲虎有了攻擊的對手,也就有了壓力,有了壓力就使牠精神倍增,與以前大不一樣了,才變得生龍活虎。大自然裡是這樣,社會生活中也是如此。

  一位出生在普通人家的年輕人十分喜歡文學,但他在30歲之前從來沒寫出過令自己滿意的作品。他的家人希望他能經商,這樣生活可以更富足些,但是他卻希望能夠寫作。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人能提供一年的生活費用給他,讓他能夠安穩地寫作。

  但殘酷的生活讓他不得不走上經商的道路,他先後辦了不少廠子,但都失敗了。萬般無奈,他只好走上賣字求生的還債之路。一年之內,他發瘋似的寫下了3部小說,但那些書反響平平,銷售也不理想,而且因為版權得不到保護,即使小說寫成,也不足以解決生計問題。

  接著,他改做記者,為多家日報撰稿,他每天寫大量的文字,換來一些微薄的稿酬。

  債主天天上門逼債,他絕望過,也想過放棄。但他十分崇拜白手起家、意志堅強的拿破崙,他把拿破崙的畫像放到書桌前,鼓勵自己必須堅持下去。

  於是,他又開始創作小說。他一天睡四五個小時,喝大量咖啡,每天晚上8點上床,午夜起來寫作,直到早上8點。為了讓自己的文字盡快變成金錢償還債務,每天早餐之後,他就把手稿送到印刷廠。因為創作時間倉促,文章中經常有錯字和文理不通的部分,他只好對校樣改了又改,有時甚至大段大段地重寫。

  他在30歲之後的生活幾乎全是為債務而發瘋似的寫作。在後來的20年內,他創作了一百多部小說,其中的《人間喜劇》、《高老頭》等數十篇小說成為傳世之作。在他逝世的前兩年,他還在修改二十多年前的手稿。

  這個人就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巴爾札克。巴爾札克能從一個平庸作家成為著名作家,動力竟來源於那些鉅額債務。為賺錢還債,他寫作寫作再寫作。很難想像一個偉大作家的創作動機竟然是這樣,但這個故事卻讓我們明白,壓力可以成為成功的催化劑,它可以催生許多奇蹟。

  人活在世上,雖然無法逃避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壓力,但是卻有辦法去戰勝它,而戰勝它的最佳辦法就是,先放「心」面對,再用「心」解決。所謂用「心」解決,就是要弄清壓力的產生根源。人們普遍認為壓力是問題引起的,其實引起壓力的真正原因是:一個人對問題的態度。事情的本身並無絕對的壓力可言。因此,感受到壓力的時候,最好的做法是找一個出口,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不但有助於及時化解難題,還能轉移注意力,化壓力為動力,從而促進個人進步。

【情緒調節】
  把壓力排出去,把動力吸進來,必須改變我們的處事態度。當你面對無法擺脫的憂慮時,就應該反覆地對自己說:「這是對我的挑戰和考驗。」「這是催促我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奮發向上的動力。」只要換個角度去思考,態度一改變,壓力很快就能轉化為動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