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三分鐘熱度的「習慣引力」究竟是什麼
「減肥、工作、旅遊、讀書,這些活動我都需要做,可是每次沒做幾天就放棄了。」這樣的抱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總結失敗的原因時,我們總會找各種理由為自己推脫,避免被人說是「三分鐘熱度」。通常導致產生「三分鐘熱度」的原因都是「習慣引力」,那麼「習慣引力」是什麼呢?
「習慣引力」指的是人們原本處於一個環境中,在這個環境中生活得好好的,但我們如果換一個環境後,在新環境中就容易產生牴觸和不接受的心態,進而會懷念以前生活的那個環境,想要回到過去的生活。
王君如是一名設計師,平時沒那麼忙。因此,她自己休息的時間也就比較多。以前她的愛好是寫作,只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去做。現在沒那麼忙了,於是,她就準備開始寫網路小說。
剛開始的時候她很認真刻苦,寫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每天堅持會讓自己變得很累。想想自己不寫作的時候,下班回來還能整理家裡,看看書,是很充實和愜意的。似乎那樣的生活才更加適合自己,現在下班後的時間基本上都用在創作上了。於是,她最終放棄了寫作。
魯迅曾在《記念劉和珍君》中寫道:「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們往往因為習慣了就不想改變,從而對改變產生抵抗甚至是反對。
劉小明開計程車已經很多年了,做得也不錯。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網路叫車更加方便快捷,人們的交通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很多人選擇了網路叫車。
這時,劉小明也意識到了改變。於是,他也在線上註冊了帳號,也跟著時代的趨勢走。但是自己年紀大了,不太懂得使用網路,操作也不是很熟練。在出了幾次錯誤以後,他覺得與其這樣還不如重新做一般的計程車呢。於是,他很快就放棄了。
很多時候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以後,我們很快就會意識到:不能再做以前的事情了,要改變自己去做別的事情。比如有一個胖子,因為肥胖的原因,漸漸出現一些諸如心臟病、糖尿病這類的疾病,致使他下定決心減肥。可是沒過幾天,他就發現減肥實在是太累,不如以前那樣的生活方式舒服,就選擇回到以前的生活型態,不再減肥。這其實就是因為抗拒改變,習慣了以前做的事情,導致改變僅持續了很短時間,就無法繼續堅持。
這樣我們心裡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嘗試了,只是改變不了,不是自己沒去嘗試,結果自己安慰自己,而不去責怪自己。這樣不僅浪費時間,還形成了抗拒改變的習慣。而且以後無論是做什麼事情時,都不容易堅持下來,總是想輕易放棄。試想一下,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堅持下來的人,會取得成功嗎?
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改變自己,堅持了一段時間後還做出了一些成果。但是最終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後,選擇了保持現狀而不思進取。這就是「習慣引力」中「維持現狀」影響的效果。
徐瑋帆在一家公司做財務,平時下班後和週末休息基本上都是待在家裡。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追劇度過的,長時間這樣她也覺得沒什麼意義,於是她決定自學Photoshop(影像處理)技術,或許能夠在以後的工作中用到。
於是她買了一些關於Photoshop的書籍和影片教程開始學習。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她學會了很多技術。在這之後,公司設計部門有一位同事休產假,一些簡單的Photoshop工作需要找人做,她得知以後,主動請纓,最終順利完成了任務。老闆對她的工作非常滿意,還發了獎勵給她。
於是她開始自滿了,認為自己已經學會了Photoshop技術,不用再學其他的了。後來,公司決定將她調到設計部門工作,她非常高興地同意了。結果到了設計部門,很快就發現自己學的只是皮毛,根本無法勝任設計職位。
當人們在改變自己後去做一件事時,一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後,就會在心裡產生維持現狀的想法,會認為: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了,只要維持現狀就可以了,沒必要再繼續努力了。往往就會放鬆下來,不再繼續堅持下去了,而正是由於沒有堅持下去,反而會為自己的未來造成麻煩。
在生活中,如果你打算做什麼事情,就一定要克服「習慣引力」,不要只是「三分鐘熱度」。要一直堅持下去,才能將事情真正做好。
「減肥、工作、旅遊、讀書,這些活動我都需要做,可是每次沒做幾天就放棄了。」這樣的抱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總結失敗的原因時,我們總會找各種理由為自己推脫,避免被人說是「三分鐘熱度」。通常導致產生「三分鐘熱度」的原因都是「習慣引力」,那麼「習慣引力」是什麼呢?
「習慣引力」指的是人們原本處於一個環境中,在這個環境中生活得好好的,但我們如果換一個環境後,在新環境中就容易產生牴觸和不接受的心態,進而會懷念以前生活的那個環境,想要回到過去的生活。
王君如是一名設計師,平時沒那麼忙。因此,她自己休息的時間也就比較多。以前她的愛好是寫作,只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去做。現在沒那麼忙了,於是,她就準備開始寫網路小說。
剛開始的時候她很認真刻苦,寫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每天堅持會讓自己變得很累。想想自己不寫作的時候,下班回來還能整理家裡,看看書,是很充實和愜意的。似乎那樣的生活才更加適合自己,現在下班後的時間基本上都用在創作上了。於是,她最終放棄了寫作。
魯迅曾在《記念劉和珍君》中寫道:「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們往往因為習慣了就不想改變,從而對改變產生抵抗甚至是反對。
劉小明開計程車已經很多年了,做得也不錯。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網路叫車更加方便快捷,人們的交通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很多人選擇了網路叫車。
這時,劉小明也意識到了改變。於是,他也在線上註冊了帳號,也跟著時代的趨勢走。但是自己年紀大了,不太懂得使用網路,操作也不是很熟練。在出了幾次錯誤以後,他覺得與其這樣還不如重新做一般的計程車呢。於是,他很快就放棄了。
很多時候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以後,我們很快就會意識到:不能再做以前的事情了,要改變自己去做別的事情。比如有一個胖子,因為肥胖的原因,漸漸出現一些諸如心臟病、糖尿病這類的疾病,致使他下定決心減肥。可是沒過幾天,他就發現減肥實在是太累,不如以前那樣的生活方式舒服,就選擇回到以前的生活型態,不再減肥。這其實就是因為抗拒改變,習慣了以前做的事情,導致改變僅持續了很短時間,就無法繼續堅持。
這樣我們心裡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嘗試了,只是改變不了,不是自己沒去嘗試,結果自己安慰自己,而不去責怪自己。這樣不僅浪費時間,還形成了抗拒改變的習慣。而且以後無論是做什麼事情時,都不容易堅持下來,總是想輕易放棄。試想一下,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堅持下來的人,會取得成功嗎?
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改變自己,堅持了一段時間後還做出了一些成果。但是最終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後,選擇了保持現狀而不思進取。這就是「習慣引力」中「維持現狀」影響的效果。
徐瑋帆在一家公司做財務,平時下班後和週末休息基本上都是待在家裡。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追劇度過的,長時間這樣她也覺得沒什麼意義,於是她決定自學Photoshop(影像處理)技術,或許能夠在以後的工作中用到。
於是她買了一些關於Photoshop的書籍和影片教程開始學習。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她學會了很多技術。在這之後,公司設計部門有一位同事休產假,一些簡單的Photoshop工作需要找人做,她得知以後,主動請纓,最終順利完成了任務。老闆對她的工作非常滿意,還發了獎勵給她。
於是她開始自滿了,認為自己已經學會了Photoshop技術,不用再學其他的了。後來,公司決定將她調到設計部門工作,她非常高興地同意了。結果到了設計部門,很快就發現自己學的只是皮毛,根本無法勝任設計職位。
當人們在改變自己後去做一件事時,一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後,就會在心裡產生維持現狀的想法,會認為: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了,只要維持現狀就可以了,沒必要再繼續努力了。往往就會放鬆下來,不再繼續堅持下去了,而正是由於沒有堅持下去,反而會為自己的未來造成麻煩。
在生活中,如果你打算做什麼事情,就一定要克服「習慣引力」,不要只是「三分鐘熱度」。要一直堅持下去,才能將事情真正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