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1-1 查得到的話,還需要記嗎?
「反正就算記不住,手機裡也查得到資料。」對於電腦、手機等智慧裝置不離身的我們來說,會這麼想其實也無可厚非。然而,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仰仗科技而失去記憶力的現代人
老實說,生活在當今的便利社會,非得記在腦海中不可的事正大幅減少。舉例來說,在過去,記得親朋好友的電話號碼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因為每年都必須親筆寫賀年卡的緣故,幾次過後,背下禮尚往來的對方住址,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
但近年的主流方式已經變成了將朋友、客戶、認識的人,所有的聯絡方式都儲存在電腦或者手機中管理。不僅一查就會顯示結果,也不再需要手動輸入資料,只要複製貼上即可。不只便利,更提升了效率,亦減少錯誤發生。
就算有不知道的事情,上網也能輕鬆找到答案。單字如此,人名與歷史事件也是如此,不需要大費周章地詢問專家或查詢百科全書,只要上網搜尋立刻就能輕鬆得到差不多的答案。就連想不起來要查的東西叫什麼的時候,只要輸入相關的關鍵字,依然能得到想要的資料。
科技日新月異地不斷進步,有些人甚至預測2030年時AI將超越人類,或者將代替人類推動社會發展。我認為,2030年AI將取代人類的說法還太早了些,但可以確定的是,在不久的將來,AI將從各個層面幫助人們獲得更舒適的生活。
今後,是不是只要仰仗日益便利的科技與AI,就算不用博聞強記也能生存下去呢?之後即將成為大人的孩子們,是不是能靠著機器幫忙記憶就好,不再需要背任何的漢字、英語單字、數學算式與化學公式呢?

◎缺乏知識的基礎則無法活用科技
我認為,答案是「NO」。原因在於,不管什麼樣的時代即將來臨,若缺乏基礎知識,也就是如果沒有辦法透過記憶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那麼就無法靈活運用資訊。就算透過搜尋功能查到了不認識的單字,也必須要有基礎的知識才能分析並利用手中的資訊。
舉例來說,若你想知道「DX」這個詞彙的意思,那麼想當然耳,你必須要先記住「DX」這個詞,因為若打不出或說不出這個詞彙,就沒有辦法進行搜尋。搜尋後,你便會得知這個詞原來是「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縮寫,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與具體使用範例。然而,網路卻不一定能夠告訴你,如何將這個資訊運用在你的工作上。
搜尋功能雖可在一瞬間帶來極為大量的資訊,但若無法理解、活用並將知識內化為身體的一部分,那麼這些資訊也不過是浮光掠影罷了。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有類似的感觸。

◎學習熱潮驗證了記憶力的重要性
日本近年來的「學習熱潮」恰好驗證了這一點。高中歷史參考書、針對社會人士的工具書以及涵蓋一般知識的書籍等,陸續登上暢銷排行榜。原因是大家想回顧學過了卻忘記的東西,或者是想加深學生時代學習過的知識。
當今除了能從網路上輕易地接觸到各類資訊,外國的事物也不再遙不可及,因眼界開拓而衍生出「求知慾」的人,或許也不在少數。如果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反正隨時都能查得到,所以不需要記得」的話,那麼學習熱潮就沒有興起的理由。因為「就算記得了又怎樣呢?」
會「想要學習」的人,或多或少應該都是認同必須將資訊儲存在腦海中並轉化為可運用知識的價值觀。在社會人士的學習排行榜上,最常見的項目之一便是「英文」。現下學英文的方法很多,諸如線上英文教學等等。但首先,一定程度的詞彙量是必須的。日本成人的日文詞彙量據說是至少五萬個字。而英文呢?若是三千字左右,大概能達到母語者學齡前兒童的水準。
這樣的水準能進行什麼程度的英文對話呢?如果只是想出國旅行時買買東西,三千字大抵還受用。但如果想用英文進行更深入的對話,或者在商場上占有優勢的話,這樣的詞彙量是遠遠不足的。當然練習對話也非常重要,但詞彙量若無法同步擴增,很快就會迎來撞牆期。

◎記憶力在AI時代更顯重要性
我認為,正因為AI時代即將到來,人類記憶力的重要性方才與日俱增。
為什麼呢?因為變化的速度越快,本身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便更顯重要。新資訊的有用與否必須依靠自身判斷。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中,若要等到大眾得出共識才能下得了結論,所謂的新資訊也早已腐朽而失去價值。不假手他人,能靠自身迅速做出判斷的人,方可在千變萬化的時代中成為佼佼者。而欲快速做出精準判斷,便得要具備正確的知識。在往後的時代裡,這種能力將被賦予更重大的意義。

◎Point
科技越是進步,「記憶力」的重要性就越是增加。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