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們為什麼會有情緒?】
在我嘗試定義情緒之前,讓我們先想想情緒的目的。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讓我們坐上情緒雲霄飛車呢?是的,情緒有時候會讓我們感覺站在世界的頂端,在歡樂中自由馳騁,但是也會讓我們跌入黑暗的深淵,讓我們動彈不得,或者讓我們感覺失控。如果我們可以只體驗美好的情緒,擺脫那些可怕的情緒,我們的生活豈不是會更美好呢?

〔這個國度沒有壞情緒〕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並且思考為什麼情緒是我們生活的核心,讓我們繞個小彎到一個看似烏托邦的 「沒有壞情緒 」世界,一個負面情緒被放逐的地方。在這裡,人們不會感受到壓力、憤怒、恐懼、沮喪、痛苦、嫉妒、內疚或者悲傷。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快樂生活穹頂建築。 然而,裂縫很快就開始出現了。在我們這個沒有悲傷的國度上,居民的決策有些奇怪。他們似乎不考慮風險,也不考慮決策對自己或者他人的影響。他們似乎不會從過去的經驗裡學習,以做出更好的決策。
事實上,居民所做的決定遠遠不是我們所認為的理性。當威脅出現時,他們不會立即發現並且採取行動――而是成為被動的旁觀者,無聊地看著這些可能傷害甚至殺害他們的風險。當人們死亡時,沒有哀悼。當疾病侵襲時,人們不會停下來休息。他們感覺很好,所以繼續前進,讓疾病肆虐,不給身體休養的機會。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似乎也正在瓦解。人們不會注意到自己已經跨越了社會邊界,因此也不會道歉或者改變行為。當價值觀被踐踏時,人們不會感到憤怒,因此也不會採取任何行動。住在這裡的人不會同情其他人的故事;他們不會對困難給予擁抱,也不會懷著同理心與其他人坐在一起。因此,快樂也變得毫無意義。沒有了比較,就很難認出好的感覺。人們無法再區分創造歡樂與危險的因素;接收到的感官資訊沒有跟他們說蛇是危險的,或者是腐爛的蕃茄可能會毒害他們。他們沒有資訊可以告訴他們什麼對他們是好或壞,也沒有資訊可以指導他們如何用最佳方式度過在地球上有限的時間。
我們的情緒烏托邦慢慢變成了一個反烏托邦,因為情緒(不僅僅是感覺良好的情緒)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它們支援我們的決策和推理;幫助我們處理感官輸入並且賦予其意義;協助我們理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做出反應;幫忙我們溝通和產生共鳴;協助我們的大腦根據過去的經驗預測未來;幫忙我們生活和生存。不會有人假裝情緒設計得很完美或總有幫助:它們經常會妨礙我們,並且可能對我們的行動和決策造成負面的影響。但是,如果可以選擇的話,選擇擁有情緒(以及所有的情緒)遠比選擇沒有情緒好。
我們已經讓自己的情緒難受了很久!現在是時候讓它們得到應得的讚賞,想想它們幫助我們度過人生的一些方式。
情緒幫助我們理解複雜的世界。 我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過量的資訊,大腦需要理解這些資訊。因此,它創造了一些概念,將這些資訊分割成可管理的結構,幫助我們回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和「我該怎麼辦?」情緒會讓你的大腦從所有資訊(包括你的身體資訊)裡建構出意義,以決定該做什麼。「那個毛茸茸的東西是什麼?是狗。好吧,我喜歡狗。不,等等,那個毛茸茸、咆哮的東西──那是個危險。我感到害怕……快跑!」對於第二隻狗,你的大腦結合了外部資訊與內部資訊(身體感覺)來理解它,並且決定讓你感到恐懼,需要立即採取行動。
情緒支持決策。 情緒是我們決策的核心。是的,有時候它們可能會讓我們走向錯誤的方向,但是它們也可以幫助我們以過去的知識為基礎、識別風險並且採取行動。情緒研究員安東尼奧˙達馬西奧(Antonio Damasio)說:「配置良好的情緒似乎是一個支援系統,沒有它……理性就無法正常運作。」情緒也可以幫助識別問題。情緒也可以幫助找出問題,情緒可以表示某些事情需要改變,或者是某些事情造成壓力,讓我們需要解決問題。
情緒並不是非理性。 感性與理性之間的人為爭鬥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柏拉圖(Plato)的假設。幾個世紀以來,理性一直被視為人類與不合理情緒對抗的優越能力。這個故事有許多版本:道德與不道德;理性與非理性;本能與自我克制。在當今的心理學書籍中也有演繹,書中提到3個大腦層次:蜥蜴腦負責基本本能;猴子或者哺乳類動物的大腦負責情緒;我們獨特的人類新皮層(neocortex)負責理性和推理,並且控制其他部分。讓我們把話說清楚──如果有人告訴你,你的大腦裡有一隻蜥蜴,請不要相信他們。這個想法背後的基本大腦解剖學是有缺陷的,因為它不是以我們大腦的演化或者運作方式為基礎。情緒和理性並不是分居在大腦的不同部分,而是相互交織在一起。如果我們仔細想想,情緒往往是完全理性的。當有人在街上對你大喊時,你會感到威脅;當你心愛的金魚死掉時,你會感到悲傷,這兩種情緒都是非常理性的。即使是在某個特定時刻看起來完全不合邏輯的情緒,如果我們檢視它們的來源,也能找出道理。
情緒幫助我們維持安全和性命。 如果沒有情緒,我們就不會在必要時感到恐懼,而且很可能會被我們之前看到的第二條狗咬傷)。情緒幫助我們從大量的資訊裡發現風險,並且運用我們的經驗來預測風險,知道應該逃避什麼。情緒會讓我們的身心處於幫助我們管理風險的狀態,最終讓我們活下來。
情緒與記憶有密切的關係。 回想一下你生命裡不愉快的時光:你不僅會回想起影像或者文字,你還會感受到這些記憶。我們的感受是記憶與生俱來的部分,而這些記憶會引導我們當下的行動,根據我們上次所學到的知識,告訴我們對當前情況的預期。為了讓當前的資訊更有意義,大腦會從資料庫裡檢查與之最匹配的資訊,並且做出相應的反應。
情緒幫助我們知道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方法是協助我們預測未來)。 從上面的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感覺有助於確定我們在所處的情境中需要做什麼。這可能是一種狀態相關的動作,例如看傷心電影時哭泣或者躲避可怕的狗。或者,你可能會因為肚子餓,需要趕緊吃東西,而覺得脾氣暴躁。情緒是一種信號,可以幫助大腦引導我們的身體反應,並且在需要時採取行動。當你忘記吃午餐,或者有威脅需要你回應時,這是很有用的,但是你的大腦有時會繼續應用規則或進行預測,但已經沒有相關事物需要處理了。理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反應,就能為我們提供攔截它們的重要工具。
情緒幫助我們管理資源。 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們大腦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管理我們的「身體預算」(body budget)。我們的能量和資源是有限的,而大腦需要明智地管理這些資源。事實上,能量在歷史上一直與情緒有關;情緒一詞來自「mot」(拉丁文中「動作」之意),17 世紀開始在英國使用,當時是用來形容身體的動作。這個字在18世紀演變成描述與心理感受相關的身體動作或者變化。情緒(例如緊張)會指導你的大腦,告訴你的身體需要做什麼來幫助你。你的身體是否需要傳送更多的能量到你的大腦,讓它提高警覺,因為接近的人是你的經理,或者你可以節省能量並且放輕鬆,因為他實際上是你的朋友?你在任何時候的感覺都可以幫助你和大腦決定何時需要消耗能量,何時可以節省能量。大腦不斷地在背景裡努力管理能量的存入和取出,以維持健康的平衡。
情緒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聯繫。 情緒提供了一種文化上共通的語言,幫助我們傳達意義、與他人聯繫,並且讓他人了解應該如何回應。我們的大腦也在不斷地感知他人的感受,並且將自己的感受反應出來,這樣大腦就能知道應該採取什麼行動。一則令人難過的新聞會促使你捐款;擁抱一下不高興的孩子,可以幫助他們和你的神經系統平靜下來。情緒將我們連結在一起,將大腦和身體相互連結,讓我們能夠支持他人並且幫助他們茁壯成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