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有錢人每天都會讀點心理學

9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必須與人相處的世界
4.打破人心的防衛之牆
推銷員這職業,掌握顧客心理與他的工作成績有直接關係。
顧客能否產生購買的意念,是否肯高高興興地購買自己所推銷的物品,
全憑推銷員與顧客之間的人際關係的優劣而定。
如果碰上不能確切掌握買方心理的推銷員,一般消費者會感到極為不快。
於是一些大樓公寓以及公司乾脆就在門口貼上「謝絕推銷」的字條,
以免受到打擾,不得安寧。
的確,有些推銷員往往不顧及時間是否合適,只知一味強行推銷。
這種情況一開始就令顧客反感,對這種近乎暴力的推銷行為,
人們必然毫無妥協餘地的擺出拒絕態度。
推銷員的工作,始於賣方的單方面活動,
因此,無論如何均需要有某種程度的強硬手法。
不過,須注重的是,不能讓買方感受到強迫的氣氛。

推銷員以他的膚淺理解,將商品的效用和特色向買方詳述清楚,
這類推銷員是最經常遇見的。
他們把顧客單純地當作了聽眾。
這種推銷方法即使能夠售出商品,
也不會與買方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因此,買賣的成功往往只限於一次,絕無第二回。
相反的,推銷員與買方的關係如果良好順逐的話,
就不僅能銷出商品,
而且還奠定了日後的銷售基礎。
同時,買方除了獲得商品得手的喜悅之外,
還通過推銷員體會到獲得商品以外的精神滿足。
這種讓對方感到收穫良多的方法,是銷售學的要點之一。
因此,作為一個推銷員,首先必須使對方感覺到自己的誠懇態度。
當然,這並非指採取嘩眾取寵,或以眼淚賺取同情等手段。
這裡指的是拿掉自己的防衛心理,將自己的真正心意向對方表明。
一般顧客因賣方的坦白而感到安心,進而也袪除了自己的警戒心,
推銷員便可順利地達到銷售目的。
第二流的推銷員是,因為我的產品可以滿足你的需要。
第一流的推銷員則是,你需要這項產品,剛好我可以幫助你!

你是否聽過一個笑話,
一個汽車推銷員,在街頭被一位外地來的老先生攔下來問路,
結果他竟然賣掉了一輛汽車!
人與人之間唯有拋棄有目的的眼光,真誠相待,才能確確實實把握對方心理。
而推銷員只能敞開心胸,才能與顧客—買方—水乳交融。
第一流的推銷員,並不是著急將產品賣出,
而是想辦法交個朋友。

5.心理機制的盲點

準確把握對方心理也即是擅長觀人術的人,這種人起碼都要具備以下中的一項或一項以上特點
1.善於與人應對的處世經驗

這種類型的人,經常見於經營有方的公司領導人身上。
他們長年與公司裡負責具體工作的人應對,累積了豐富經驗,對人事管理極為熟練。
這種情形下所採用的讀心術,是直覺的「第六感」。
這種依憑經驗而產生的第六感,往往說不出有什麼科學根據,但確又能準準地把握對方的心理。
唯因如此,他們方能把握住眾多部下的人事管理,使整個公司營運順利。
2.能充分控制自我

所謂「控制自我」,絕對不是指在待人處世之際,下意識地壓抑自己的種種喜惡。
真正的自我控制,並非說刻意控制自己,而是指面臨各種事態時,能以自己的力量—不藉助他人之力—控制自己,不以自己的感情來做出判斷。
處於這種心理狀態,就能避免主觀與先入為主的成見,客觀地觀察事物。
掌握他人心理時,眼光將清晰而透徹。
處世之道融會貫通的人,大多具有此種自我控制能力,頓悟禪僧之道者,也謂已達自我控制階段的人。但這控制能力,即使不是禪僧也能得到。也就是說,通過自己的職業和興趣,照樣可以達成。
像王建民、林書豪苦於打不出成績時,其難受程度絕非身為局外人的我們所能想像。
不過他們非但不能逃避那一份痛苦,反而要勇敢地面對問題,如此才能開啟了自我控制之道。
3.具備心理學知識

人類的言行舉止,全都由意識控制。想要理解他人心理,觀察其言行舉止即可。
例如,人總是先有「我想說……」「我想做……」的意識,然後才會轉化為實際行動。
而在這之前,這個人會先意識到某種概念,隨後才產生行動的意志或意圖。
但是,人不會無緣無故意識到任何事或物。
人類的種種衝動和慾望受到刺激,人才會形成某種行動意識。
這種由刺激發出來的意識,又會在人類潛意識的層次上,對潛意識升騰起來的慾望能源(心理動力)進行巧妙的加工和整理,然後才付諸言行舉止。
如果平日壓抑著的衝動和慾望未經加工或掩飾,便直接地活生生地被人意識到的話,人心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和恐懼。
一旦發生這種情形,人心中的安全閥(自我防衛機制)就會發揮作用。
由此可知,人的言行舉止,有時會受到其心理機制的歪曲和加工。
反過來也可說,知道了歪曲和加工的過程和原理,我們也就可以從被歪曲、被加工後的言行舉止,透視出真意來。
為了破解心理機制的盲點,而想理解這些理論,人人都必須具備心理學知識。
人的心理機制常會被生活的周遭所歪曲或加工,因此不得不注意其盲點。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