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身體語言密碼心理學

9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部 神情表情篇
第1章 眼神:無法關閉的心靈


當你在欣賞一幅美術作品或人像攝影的時候,首先注意的是哪一部分呢?毫無疑問,當然是人的眼睛。目光,是人類傳遞心靈訊息的特殊語言。在中國古代,就有「明眸善睞」、「望斷秋水」這類描寫眼睛的成語,至於「含情脈脈」,當然也只有適用於對眼睛的描摹。以上所舉三例皆是描寫女子,我們可以通過她們的眼神,來領會她們內心的思想和感情,有喜有怨有憐有情,並且可以由眼神來推斷出她們整體的體態。

另外一個成語「畫龍點睛」,也同樣說明了眼睛的重要性。只要點上如漆一點,整幅畫便頓時富有了靈動與生氣。眼睛,它是內心反映向外界的一束靈光,總是在不經意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沒有辦法隱藏。從眼睛這個心靈的窗口,可以領會人的內心語言。芬蘭心理學家曾請一些演員通過表情來表現各種不同的情緒,然後再把所攝的照片裁成細條,挑出印有雙眼的照片的細條,讓人們來辨認,結果回答的準確率相當高。

可見,眼神可以直接表達內心的思想、欲望、情緒等等。眼神既然有那麼重要的作用,必然的,它便成為人類主要的溝通工具之一。不同民族在交往中,各自使用目光的方式千差萬別;而用目光進行溝通的習慣,在童年一經形成,便終生不再改變。

與人交談時目光投向什麼地方,這在世界上大部分民族都有不成文的規矩。比如印第安人納發赫部族從小教育孩子在交談時,不要看著對方;南美印第安人維圖托部族和博羅羅部族的人對話時,目光要朝各個不同的方向,面對眾人講話者必須側過身子,讓自己的目光注視著屋子的深處。日本人對話時,目光要落在對方的頸部,這樣對方的臉和雙眼就映入自己的眼簾了,因為大眼瞪小眼是失禮的行為。

這種禁忌在其他一些民族有在特定的場合才有。例如肯尼亞的盧奧族,岳母與女婿交談時就要轉過身去。阿拉伯等一些民族卻以為,不論與誰講話都應看著對方,兒童接受的也是這種教育,他們以為與人談話時,面向說話者,是一種禮貌。這樣可以使自己的神情暴露於對方的視覺之下,以便更充分地表現自我,同時也可以觀察對方的神態。

尤其是心思敏捷者或女性,幾乎很本能地就可以從對方的視線中,看出其內心隱藏的真正意義。

婦女比男子更愛直眼看人,她們常常仔細端量說話者,注視的時間也長。男女之間或許生來就有這種差別。不管怎麼說,出世六個月的女嬰的眼神,就已經比同齡男孩銳利得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差別也就更大。

心理學家推測說,這種特徵可以從婦女的傳統地位來解釋,作為子女的養育者,母親要與尚不會說話的孩子進行內心的交流,就必須使用目光來作為工具。

人們在交談時,目光具有補償的作用。
說話者打量對方的次數明顯少於聽話者。專家們認為,這使說話者有可能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表達的內容上,而不至於分心。一般在一個長句或幾個有邏輯聯繫的句子結束前一秒鐘,說話者會察看一下聽話者,彷彿是給對方一個信息——「我要結束了,下面該輪到你了。」聽話者的反應,則是移開自己的視線。
除了補償功能外,目光有助於交談雙方保持接觸,可以抵消那些造成疏遠的因素。比如讓對話者分別坐在一張寬桌子的兩側,結果他們互相觀望的次數,要比坐在窄桌旁頻繁得多。在這種場合,間隔距離的擴大,通過目光頻率的增加而得到了補償。

對話者直視目光的頻度和高低,還取決於一方在另一方心中的地位。地位高的人,不論是說話、還是聽話,目光總是盯著對方。而自以為地位低的人,聽講時,投去的目光要多於說話時。

判斷一個人眼睛的大小,本來沒有什麼標準,但就一個人的臉型與眼睛的比例,就可以大致判斷了。並且,從判斷一個人眼睛的大小,可以估計這個人的智慧以及性格。

大眼睛的人 一般性格十分開朗,待人熱情,大方,並且好結交朋友,心思耿直,胸無城府,非常感性,思維敏銳,但缺乏耐性,做事往往虎頭蛇尾。

大眼睛的女性 有魅力,常見描摹此類女性的眼睛如——「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這類女性比較容易受誘惑,耳根子軟,容易受別人擺布而沒有自己的主意和立場。她們性情喜怒無常,捉摸不定,總是時冷時熱,人比較情緒化,而且,往往又是個任性的傢伙,憑感情用事。

眼睛顯得較大的男性 則與生俱來的敢做敢當。然而他們缺乏心機和耐性,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現象就以為自己認識了全貌,自負驕傲,從不聽取別人的忠告,我行我素且追求歡樂與物質享受,多於追求精神食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