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章 解析度就是一切
能幹的人,正是解析度高的人

你正在準備轉職。
今天是你夢寐以求的那家公司進行面試的日子。
你努力闡述自己的應徵動機,卻發現面試官神情凝重,似乎難以認同你的說法。接著,他進一步問道:
「你希望在我們公司創造出什麼樣的成就呢?」
在這樣的重要場合,你的腦中能立即浮現一幅清晰的畫面,給出明確的回答嗎?還是只能憑模糊的概念,支吾其詞、講得零零落落?
這時考驗的,不只是口條,而是你的「解析度高不高」。

什麼是「解析度」?
「解析度」這個詞原本來自影像處理,用來描述照片或圖像的清晰程度。解析度越高,圖像越細緻;解析度越低,就越模糊,看不出細節。

這個詞如今也被廣泛運用在商務場合。
所謂「解析度高」,指的是如高畫質圖像般清楚的思緒,腦中如同勾勒出一幅具體畫面,思考具有結構、觀點明確。相對地,「解析度低」則是思緒模糊、方向不明,看不清當下的狀況,也看不清未來的目標。

日常中,我們會用下列語句來描述解析度低的狀態:
想法太籠統,缺乏具體性
講出來的只是大家都知道的「普通意見」
說了很多,卻讓人「聽不太懂」

其實,與其說解析度是思考的深度,不如說它代表了你「看得清不清楚」——是否能夠像看清楚一張照片那樣,看清楚問題的樣貌與細節。

「解析度低」會怎麼影響工作?
如果你無法清楚掌握現狀,也無法想像未來,那麼在職場上就會出現各種困擾。為了讓你更具體地理解「解析度」的影響,接下來我將透過兩個實際情境,帶你感受解析度高低所帶來的差異。

SCENE 1:向上司提案——內容籠統、缺乏具體性
你在一間中小企業的人資部門擔任招募專員。近年公司成長快速,需要擴大徵才。

人資經理:「總經理下指示,要我們擴大招募人數。」
你:「明白,我們得儘快上徵才平台刊登資訊。」
人資經理:「你覺得該用哪個平台?」
你:「嗯……A或B平台都不錯吧……」
人資經理:「為什麼?」
你:「因為……它們知名度高……」
人資經理:「我們該從『想招什麼樣的人』來決定用哪個平台才對吧?你認為我們應該招什麼樣的人才?」
你:「呃……優秀的人……吧。」
人資經理:「什麼叫『優秀的人』?有具體的標準嗎?」
你:「……(沉默)」

最後經理語重心長地說:
「你身為招募專員,腦中難道沒有明確的人才輪廓圖嗎?」
這時你心中可能會想:「那種事不該是總經理或主管決定的嗎?」
但如果你想成為被信賴的職場專業人士,這種模糊應對無疑是大忌。

真正的專業,是你能主動描繪出清晰的「人物圖像」:
這個人幾歲?來自哪個產業?具備哪些經驗與能力?他的價值觀、行事風格、對工作的態度為何?而這份職缺的職務內容、未來發展與公司方針又是什麼?

當你能把這些資訊具體化,並描繪出一個立體鮮明的人才形象時,你的腦中就具備了足夠的「畫素數」來支撐決策與溝通。這,正是具體化思考力,也是提升解析度的第一步。

SCENE 2:參與會議——只說出「大家都知道的話」
你現在在商品企劃部門任職,參加部門定期會議,今天的主題是近期話題:「復古風潮」。

A:「最近好像很多地方都在流行復古風耶。」
經理:「比方說?」
A:「像『復古咖啡廳』,很多店都要排隊。」
B:「韓國偶像團體的MV也穿上昭和風的服裝。」
C:「還有西武園遊樂園改成昭和商店街主題後,人氣暴增。」

經理:「大家都有關注到現象,那你們覺得為什麼復古會成為潮流?」

C:「嗯……大概因為最近流行吧?」
B:「可能是人們會被舊東西吸引吧……」

D這時開口了:
D:「我們剛剛提到的咖啡廳、服裝、遊樂園,有個共通點——它們都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我覺得復古元素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它帶來了某種療癒感。在這個資訊爆炸、變化快速的時代,人們很容易感到疲憊,而這些熟悉的舊東西,正好能安撫心靈、讓人喘口氣。我們公司是做生活雜貨的,剛好雜貨就是一種貼近日常的產品,如果能融入復古概念,也許就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經理:「……喔,這個觀點不錯喔。」

你聽完D的發言,是不是也有種「被說服」的感覺?
這正是解析度高的人所具備的第二種能力:抽象化思考力。D不只列舉了現象,更抓住背後的共通點與情緒本質,進而提出有邏輯又有說服力的解釋與建議。

反觀B與C,只是單純知道現象,提出了「大家都會說的話」。這樣的想法缺乏深度,無法讓人眼睛一亮,也無法為企劃帶來突破。

以上提到的能力,都是可以透過訓練提升的。
接下來的章節,將會深入探討每一種「高解析度」所需的思考方式,並透過實戰練習幫你一一強化。
只要願意練習,你的腦也能變得更清晰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