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一】
前言
《放下的練習》是一門獨立完整的過程,既是指導,也是個人實踐,按部就班透過整個過程,引導你逐步採用不執著的心態,獲得情感自由。
許多書籍透過深入探討心理學來處理這個主題,這方法不錯,相信對特定類型的讀者有益。不過,本書採取不同的方法,從實用角度切入,確保其容易理解、可立即實踐。
由於內容涵蓋廣泛,這裡先提供大綱,幫助讀者了解整體概念。以下是《放下的練習》快速導覽:
第一部
若想要擺脫所承擔的負面情緒、痛苦記憶、挫折和遺憾,獲得長遠的進展,需要先打下基礎。「第一部:為什麼我們該練習放下?」,就是要打下這個基礎。
我們將討論放下究竟是什麼意思?探討一些跡象,那些跡象代表我們堅持的某件事,會傷害情緒健康。我們會仔細探討放棄遺憾、憤怒和痛苦,改以自我關愛和同理心取代的好處;我們還 會檢視大家最常堅持的事情,及隨之而來的情緒成本。
最後探討的則是:我們的心理如何抗拒放手。
第二部
放下並不容易,否則就不需要這本書。可惜的是,多數人長年以來受制約,「訓練」自己執著於某些事情。
在「第二部:為什麼我們無法放下?」中,將仔細檢視這種制約最重要的因素,並揭露它們,以充分理解:為什麼放下「從過去到現在的事」這麼難。
了解為什麼難以放手,是重塑思想的必要步驟。這也是關鍵部分,讓我們能慢慢接受放下執著。
第三部
在這部分,你會學到許多實用技巧,教你如何放下目前阻礙你的負面想法、情緒、失望、憤怒和自責。「第三部:學會 放下、重新出發的二十一個實踐」,會涵蓋許多能立即使用的工具。
這個部分是實用、立即上手的做法、小訣竅與建議。每一個項目都簡明扼要,簡單可行。
想要快速讀完這本書是很自然的,因為這本書應用性高,快速見效。不過,我還是鼓勵你採取適當步調,以足夠的時間充分學習每種技巧,之後再練習下一個。根據我的經驗,這種途徑最能有效對抗先入為主的思維模式,以更健康的新思維取代之。
前進之路
如你所見,書中要談的事可多了。但不用擔心,《放下的練習》中每一部都寫得很緊湊,不拖泥帶水,力求以最短的時間,傳達核心建議。
請容我提醒:花點時間進行「第三部」的練習,每個練習都經過精心設計,以強化這部分所引用與討論的概念。
這些簡單的練習不需要花費你很多的時間,最多在三十分鐘以內也可完成。最重要的是,好好練習,讓你有機會應用這些技巧,不再只是紙上談兵。這些技巧最後將幫助你從《放下的練習》中享受到最大價值。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投入,放下遺憾、怨恨、憤恨和內疚,追求真正的心理和情緒自由,那麼讓我們開始採取下一步吧!
【內容試閱二】
一、決定放下
「我們無法重拾昨日,但可以決定明天的輸贏。」 — 林登‧詹森(Lyndon B. Johnson)
我們希望生活有正向的改變。渴望改變的理由有千百種,有時是因為正向的改變,會幫我們成為更好、更友善或更可靠的朋友、另一半或同事;其他時候,則是因為相信正向改變能改善生活品質。
但記住,「想」做出正向的改變,並不等於「決定」做出改變;前者頂多是許願,而後者才是真正的承諾,也更有可能帶來我們渴望的改變。
做出「放下某件事」的「決定」,比聽起來更為複雜。
首先,我們需要認出不快樂的根源,捫心自問:「什麼導致了我情感上的痛苦?」
第二,我們需要確定是否準備好承諾,放下這個負擔。此時,需要動機來激發承諾的我們,不妨問問自己:「一旦擺脫這段痛苦的記憶、遺憾或沮喪,將如何改善生活?」
第三,必須找出內心可能抗拒放下情緒負擔的潛在原因。我們認同痛苦嗎?是否受到低自尊之苦,相信自己不值得寬恕和幸福?不妨複習一下第二部的內容,你很可能會符合一個以上的常見原因。
第四,我們必須明白,最終只有我們能做出放下的決定,沒有人能替我們完成這一步。體認到這一點,我們就會得知放下的意義,進而認識自己在生命中的主體性。
舉個例子,假設你覺得很難放棄一段失敗的關係,此時首先要找出你不快樂的根源:也許是你做了個重大的決定,導致這段關係走向破裂,也可能是伴侶對你言語虐待。
接下來,試著想像,若你一旦決定放下這份痛苦,將如何改善生活?你會覺得負擔減輕、更有自信,對生活的可能性更樂觀。
之後,判斷你為何堅持這段關係?是自尊心低落,阻礙你尋求更健康的關係(例如你認為自己配不上更好的伴侶)?或者是你害怕面對事實:懷疑這段關係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但仍然追求它。
最後,接受你做出了放下失敗的關係的決定— 你是有主體性的,你有能力做出這個決定。
練習一
寫一份聲明,概要說明你決定放下導致你痛苦的事件、決定、關係或記憶。把它貼在顯眼的地方(例如辦公桌上方、冰箱上),這個聲明應包含前述四個步驟。
例子:
• 我終於承諾放棄_________。
• 放下_________,我會感到壓力變小,不再那麼氣餒,也會更有自信,認為自己是更好的人,更正面看待自己的潛力。
• 我的內心可能會抵制。畢竟,多年來我一直堅持_________。我認同這種痛苦。儘管知道理想上是不可能的,但我也理想化_________。
• 我就是有權力做出這決定。我自己就可以決定放下_________。
練習時間:10分鐘
前言
《放下的練習》是一門獨立完整的過程,既是指導,也是個人實踐,按部就班透過整個過程,引導你逐步採用不執著的心態,獲得情感自由。
許多書籍透過深入探討心理學來處理這個主題,這方法不錯,相信對特定類型的讀者有益。不過,本書採取不同的方法,從實用角度切入,確保其容易理解、可立即實踐。
由於內容涵蓋廣泛,這裡先提供大綱,幫助讀者了解整體概念。以下是《放下的練習》快速導覽:
第一部
若想要擺脫所承擔的負面情緒、痛苦記憶、挫折和遺憾,獲得長遠的進展,需要先打下基礎。「第一部:為什麼我們該練習放下?」,就是要打下這個基礎。
我們將討論放下究竟是什麼意思?探討一些跡象,那些跡象代表我們堅持的某件事,會傷害情緒健康。我們會仔細探討放棄遺憾、憤怒和痛苦,改以自我關愛和同理心取代的好處;我們還 會檢視大家最常堅持的事情,及隨之而來的情緒成本。
最後探討的則是:我們的心理如何抗拒放手。
第二部
放下並不容易,否則就不需要這本書。可惜的是,多數人長年以來受制約,「訓練」自己執著於某些事情。
在「第二部:為什麼我們無法放下?」中,將仔細檢視這種制約最重要的因素,並揭露它們,以充分理解:為什麼放下「從過去到現在的事」這麼難。
了解為什麼難以放手,是重塑思想的必要步驟。這也是關鍵部分,讓我們能慢慢接受放下執著。
第三部
在這部分,你會學到許多實用技巧,教你如何放下目前阻礙你的負面想法、情緒、失望、憤怒和自責。「第三部:學會 放下、重新出發的二十一個實踐」,會涵蓋許多能立即使用的工具。
這個部分是實用、立即上手的做法、小訣竅與建議。每一個項目都簡明扼要,簡單可行。
想要快速讀完這本書是很自然的,因為這本書應用性高,快速見效。不過,我還是鼓勵你採取適當步調,以足夠的時間充分學習每種技巧,之後再練習下一個。根據我的經驗,這種途徑最能有效對抗先入為主的思維模式,以更健康的新思維取代之。
前進之路
如你所見,書中要談的事可多了。但不用擔心,《放下的練習》中每一部都寫得很緊湊,不拖泥帶水,力求以最短的時間,傳達核心建議。
請容我提醒:花點時間進行「第三部」的練習,每個練習都經過精心設計,以強化這部分所引用與討論的概念。
這些簡單的練習不需要花費你很多的時間,最多在三十分鐘以內也可完成。最重要的是,好好練習,讓你有機會應用這些技巧,不再只是紙上談兵。這些技巧最後將幫助你從《放下的練習》中享受到最大價值。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投入,放下遺憾、怨恨、憤恨和內疚,追求真正的心理和情緒自由,那麼讓我們開始採取下一步吧!
【內容試閱二】
一、決定放下
「我們無法重拾昨日,但可以決定明天的輸贏。」 — 林登‧詹森(Lyndon B. Johnson)
我們希望生活有正向的改變。渴望改變的理由有千百種,有時是因為正向的改變,會幫我們成為更好、更友善或更可靠的朋友、另一半或同事;其他時候,則是因為相信正向改變能改善生活品質。
但記住,「想」做出正向的改變,並不等於「決定」做出改變;前者頂多是許願,而後者才是真正的承諾,也更有可能帶來我們渴望的改變。
做出「放下某件事」的「決定」,比聽起來更為複雜。
首先,我們需要認出不快樂的根源,捫心自問:「什麼導致了我情感上的痛苦?」
第二,我們需要確定是否準備好承諾,放下這個負擔。此時,需要動機來激發承諾的我們,不妨問問自己:「一旦擺脫這段痛苦的記憶、遺憾或沮喪,將如何改善生活?」
第三,必須找出內心可能抗拒放下情緒負擔的潛在原因。我們認同痛苦嗎?是否受到低自尊之苦,相信自己不值得寬恕和幸福?不妨複習一下第二部的內容,你很可能會符合一個以上的常見原因。
第四,我們必須明白,最終只有我們能做出放下的決定,沒有人能替我們完成這一步。體認到這一點,我們就會得知放下的意義,進而認識自己在生命中的主體性。
舉個例子,假設你覺得很難放棄一段失敗的關係,此時首先要找出你不快樂的根源:也許是你做了個重大的決定,導致這段關係走向破裂,也可能是伴侶對你言語虐待。
接下來,試著想像,若你一旦決定放下這份痛苦,將如何改善生活?你會覺得負擔減輕、更有自信,對生活的可能性更樂觀。
之後,判斷你為何堅持這段關係?是自尊心低落,阻礙你尋求更健康的關係(例如你認為自己配不上更好的伴侶)?或者是你害怕面對事實:懷疑這段關係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但仍然追求它。
最後,接受你做出了放下失敗的關係的決定— 你是有主體性的,你有能力做出這個決定。
練習一
寫一份聲明,概要說明你決定放下導致你痛苦的事件、決定、關係或記憶。把它貼在顯眼的地方(例如辦公桌上方、冰箱上),這個聲明應包含前述四個步驟。
例子:
• 我終於承諾放棄_________。
• 放下_________,我會感到壓力變小,不再那麼氣餒,也會更有自信,認為自己是更好的人,更正面看待自己的潛力。
• 我的內心可能會抵制。畢竟,多年來我一直堅持_________。我認同這種痛苦。儘管知道理想上是不可能的,但我也理想化_________。
• 我就是有權力做出這決定。我自己就可以決定放下_________。
練習時間: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