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世界被淚水淹沒的那一天,離別
一
「不管是相遇,
還是離別,
都無法隨心所欲。」
當一天開始,我們可能會計劃今天要做的事、要見的人,但是墜入愛河、建立親密關係這種事,總是出乎我們意料。或許在等公車時,無心瞥見寵物店櫥窗裡的一隻狗狗,那圓滾滾的眼睛讓你一見鐘情;或許在公園散步時,聽見路邊微弱的聲響,於是你成為小貓的新媽媽;甚至只是看到一張在螢幕上的流浪動物照片,就讓你滋生愛意。
無需任何條件,只是單純地想去愛、想要照顧一個小生命,這樣美好的心意始終留存我們的心中。這樣的人最終會透過緣分與幸運與某個毛孩相遇,成為彼此的家人——就像你一樣。
你還記得第一次相遇時,那雙帶著一絲陌生、些微害怕,卻又明亮清澈的眼眸嗎?
你還記得第一次抱起他時,那輕微的呼吸聲、緊張到蹦蹦跳的心跳聲,還有從手上傳來的溫暖嗎?
與毛孩的第一次相遇,無疑是令人驚嘆萬分的時刻,請一定要告訴毛孩們,感謝他們來到我們的身邊。
毛孩若失去我們的照顧就無法生存,所以有時候,毛孩爸媽必須要將自己的快樂與自由拋諸腦後,但是看著毛孩的純真與無條件的愛,我們不僅能找到生活的活力與快樂,也能產生繼續走向明日的理由與原動力。
待在我的腳邊仰望著我,用眼神告訴我「你是我世界的唯一」。這位夥伴能了解我的悲傷,輕輕舔舐我的淚水;而在我開心時,他也是能與我同樂,興奮得耳尖泛紅、一起蹦蹦跳跳的家人。
雖然他們需要我們的照顧才能生存,但是我們在這滾滾紅塵中受傷的心靈,也是在他們的溫暖關懷下才得以治癒。請告訴毛孩們:因為你在我身邊,所以我很幸福。
遺憾的是,我們所深愛、珍視的毛孩,生命比我們短暫許多。毛孩一天天成長茁壯,陪在你身邊、使你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既是朋友也是家人,但在不知不覺之間,他的時間就走在你的前面了。原本明亮清澈的雙眸,不知何時蒙上了一層白色薄霧;走在經常一起散步的小路上,他似乎也變得猶豫不決;肌肉與關節也逐漸老化,以往毛孩可以跳上跳下,如今就連走路都變得顫顫巍巍;躺著的時間可能變長;或許,他還會像小時候一樣,來不及去廁所,在不恰當的地方便溺。
然而,你是否曾經想過:當他的雙眼逐漸看不清我們的模樣、聽不清我們的呼喚、難以跟上我們的步伐⋯⋯他們會不會感到驚慌失措、害怕無比呢?所以,請一定要對漸漸變老、衰弱的毛孩說:沒關係,我會一直陪著你,永遠愛著你。
許多毛孩爸媽都希望,自家毛孩能在與自己相處的時光裡、在睡夢中毫無痛苦地離世。然而,面臨離別時,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好好告別;又或者在生命的最後一程中,更多的時間都只能在動物醫院裡度過。如果能在做好充分準備後,讓他們安詳地離開,那麼你的心情會稍微輕鬆一些嗎?即使如此,悲傷與失落依舊無可避免,不管怎麼努力調整心態,終究沒有一場離別不存在後悔與遺憾。
你的失落是如此理所當然,這並非那些缺乏同理心的人口中的「小題大作」;這是因為曾經毫無保留愛著的存在突然消失,才帶來了思念與遺憾。即使感到極度空虛與失落,那也並非意味你太脆弱,反而證明了你對離去的他們的愛有多深刻、多真摯。回想起相處中未能一同度過的種種時光、後悔著那些沒能做得更好的事情⋯⋯但是這些遺憾並非源自你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或著不夠愛他們;相反地,正是因為你擁有那般深切的情感,所以才會想要為他們付出更多,那是你的內心對他們極致愛意的投射。
不管是相遇,還是離別,都無法隨心所欲。但無論是偶然的相遇,還是未能做好準備的離別,你對他們的情感,都讓你和毛孩在彼此相伴的生活中,充滿溫暖的愛意與體貼的關懷。
二
珍愛的他離去後,
心中留下的空位,
湧入複雜的情緒。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是一位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在死亡與臨終關懷的領域中也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權威人物。她在自己的著作《論死亡與臨終》中,解釋了當面臨死亡時,當事人與陪伴者的感情經歷,並將其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否認與隔離」(Denial & Isolation),第二階段「憤怒」(Anger),第三階段「討價還價」(Bargaining),第四階段「沮喪」(Depression),第五階段「接受」(Acceptance)。除了面對臨終,這些情感也會出現在與摯愛永別時;在死亡之外,人們也將在各種離別的情景中體驗這些情緒。
最初,面對與毛孩的生離死別時,我們往往無法接受事實。實際上,我在動物醫院擔任獸醫的期間,也經常遇到一些飼主要求對已經斷氣的毛孩採取「任何可能的急救措施」,尤其是平時很健康的孩子若是遇到意外,或是突發急病、驟然離世,飼主就會更難以接受這樣的別離。這樣的景象,總會令在一旁守望的人感到心疼與不忍。
接著,面對突如其來的離別,我們會不禁問「為什麼」、會想尋找離別的原因,去追究導致這場離別的人、事、物,並感到憤怒。怒火燃燒的對象可能是飼主本身、家中的成員、其他人,甚至毛孩本身,或是某個加害者。其中,如果將怒火焚燒到自己身上,這些憤怒往往會轉化成強烈的後悔或罪惡感,進而傷害飼主本身。
明知無法避免,我們仍會祈求不去面對離別的那一刻。哪怕只有一天也好,只希望能和毛孩多相處一天。如果真的無法阻止毛孩離開這個世界,也祈願他至少能夠安詳地走完最後這一程;或者,有些人會發誓,自己以後會對毛孩更好、做更多善事,只求不要與毛孩分開。在「討價還價」的這個階段,我們會掏出自己的所有,向命運哀切地祈禱,只希望那場無法阻止的離別能來得再晚一點。
然而,我們會看見徵兆、預感到離別的日子持續迫近,心情也隨之漸漸下沉。日常中的小小快樂已經無法帶給我們安慰了,人也逐漸變得無精打采,即使身邊的親朋好友給予意見或安慰也絲毫沒有幫助。這樣的憂鬱情緒會持續好幾天,甚至延宕數年之久;每當想起離別的瞬間,這些傷痛又會再次清晰地浮現。
最後,我們終於學會接受離別。直到進入最後一個「接受」的階段,我們才會將注意力轉向離別前該準備的事,及離別後需要面對與處理的事。
雖然我們能將源自死亡的各種感情,理解成「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五個階段,但是與愛連結的情感遠比我們的想像還要強烈,這也是我們活下去的重要動力。因此,在失去摯愛之後所經歷的情感總是多樣而複雜,而且會在當事人心中盤據相當長的時間。
有時個階段出現的順序不同,「憤怒」可能會先出現;當事人也可能先停留在「接受」,之後才經歷其他階段;「沮喪」的情緒也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你對毛孩的愛是那麼深切,失去摯愛之後,你的心中肯定充滿各種複雜的情感,這樣的混亂讓你無所適從。即便如此,在治癒因離別而來的悲傷與失落時,這些情感都是必經的過程。同時,它們也是將「與毛孩相遇、相伴與離別」的這一系列過程,最終在你心中化為美好回憶的必要因素。
雖然離別充滿傷悲,但是將這些情緒埋藏心中,或是假裝不在意,其實對應該真實走過離別的我們毫無幫助。
離別是如此令人心碎,但是我們必須要接受,並經歷這些因離別而生的各種情緒。這是我們面對離別應有的態度,也是對離開的毛孩最深愛的表現。
因為愛,所以否認離別的到來。
因為愛,所以對離別感到憤怒。
因為愛,所以試圖延緩離別、討價還價。
因為愛,所以在離別中感到沮喪。
正因為愛得如此深刻,卻不得不接受離別,
所以才必須面對所有的悲傷與失落。
在送別毛孩的過程中,各位將會經歷的這一連串的感情變化,為了使悲傷的離別最終能化作美麗的回憶,讓我們互相扶持,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DAY 2 給無法相信離別的你
一
「不,他沒死!
他沒死!」
在為我格外疼愛的患者施行了很長時間的急救心肺復甦術後,我忍不住哭喊出這句話。
曾經,有隻喜好分明的西施犬波魯特別喜歡我,他因為眼睛疾病和皮膚問題常來醫院報到,和我很合得來,總會趴在我的膝蓋上睡得很沉。飼主說,他偶爾還會因為想見我,而跑到玄關吵著要去醫院。這樣的毛孩朋友怎麼能叫人不喜歡他呢?
過了一段時間,我因為換了工作的動物醫院,不得不與波魯告別。然而,在某天深夜我的手機響起,來電者是波魯的飼主,說有緊急情況,並表示會到我家附近與我見面。大概過了一、兩小時後,我再次見到許久未見的波魯,但他已經與我記憶中的樣子不同了。因為角膜潰瘍和白內障,他失去了視力,最近就連聽力也變得很差,當時波魯十五歲,歲月的痕跡刻畫在他的身上。雖然他的狀況需要更費心的照顧與打理,但在失去視力與聽力後,波魯的個性變得更加敏感,無法在動物醫院就診或美容。而雪上加霜的是,飼主本身也遭逢了人生的難關,他們的日常生活陷入了困難。
並肩坐著聊天時,原本在飼主懷中睡著的波魯緩緩起身,聞了聞味道向我靠近,然後用頭輕輕蹭了蹭我,好像想要我抱他吧?即使雙眼看不到,耳朵也聽不清了,但波魯似乎仍記得我的味道。抱著波魯時,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其實,當時的我也正經歷著低潮、艱困的時期,在陌生的都市裡過著隱居一般低調的生活。波魯用他的溫暖撫慰了我這段日子疲憊不堪的心,這叫我怎能不愛波魯這個小寶貝呢?
和波魯的飼主聊了很久,最終我們得出結論:因為這孩子拒絕除了我以外的其他人,所以由我來照顧是最好的選擇。在那之後,我和波魯一起生活了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我每天帶他一起去動物醫院上下班,以我笨拙的手藝為他整理毛髮,我知道我們能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儘管內心滿滿的不安,但是我仍希望這段平靜的時光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終於,波魯拒絕進食、體力急速下降的日子還是到來了。從那天起連續三天,白天我陪他待在動物醫院裡,晚上則在家裡照顧他,但是最終他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可是我沒辦法就這樣將他送走——波魯還沒與聽到消息急奔而來的飼主見最後一面,而我也還沒有做好與他道別的心理準備。
就這樣,我不停為他施行了好一陣子的心肺復甦術,但我也擔心,如果再繼續施行下去,波魯的身體可能會遭到傷害,最終在不得已停下急救時,我不禁哭喊:「不,他沒死!他沒死!」
二
為什麼?!
在動物醫院上班的這段日子以來,我親眼目睹了許多毛孩的死亡,也陪著他們走到生命的最後一瞬。即使如此,當我面對與我感情深厚的患者的離去時,除了「否定」當下的情況以外,我什麼也做不了。
波魯年紀大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懷抱著我和飼主的關心與愛護,但是我們兩人都沒有做好與波魯道別的心理準備。就這樣,與波魯的離別深深刻畫在我心底,成為我學習「寵物離世」,以及決定陪伴其他人走過這些歷程的契機。
許多飼主在預感必須與毛孩道別的那一刻,或是在那之後,都會不禁問道:「為什麼?!」然而,面對這樣的問題,身為獸醫的我通常只能根據事實,提供一些資訊性的回答:「這孩子罹患的疾病死亡率很高。」「這種情況下生存率很低,即使活下來也會留下很多後遺症或導致殘疾。」我只能根據各種研究的結果與客觀事實,對飼主據實以告,但是聽到這些話,卻很少有人可以輕易接受事實,即使這位飼主是醫療從業人員,或是平時再怎麼理性的人,都是如此。
在波魯離開之後,再遇到送走共同生活的毛孩,並因其離世而心痛萬分的飼主,我都能夠切身體會他們的心情。當毛孩離世,飼主脫口而出的那句「為什麼」,並不是真的想要知道死亡的理由。
那句「為什麼」是因無法接受離別而感到的悲痛。
那句「為什麼」隱含不想與毛孩道別的殷切渴求。
那句「為什麼」暗藏著來自內心深處深切的愛意。
與毛孩訣別後,若心中浮現「為什麼」的念頭,請不要憋在心裡,問問身邊的人吧!可以詢問一起照顧毛孩的家人、為毛孩守護健康的獸醫師,或是其他毛孩的飼主,這樣做,或許可以得到一個讓你勉強理解的答案。然而,無論這個答案是什麼,都依然讓你難以接受「必須送走毛孩」的事實。因為真正能讓我們接受毛孩已經離開世界的必要元素,不是「資訊」,而是「時間」。
「接受離別」可能需要比想像中更多的時間,或許不是幾分鐘、幾個小時就能完成,很多時候甚至會需要好幾年,我們才能慢慢消化並接受事實。而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的內心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情緒變化,這都是你那顆真心實意愛著毛孩的心,走向治癒的過程,所以,千萬不用覺得害羞,也千萬不要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
咬東西不舒服,不管是飼料還是零食,
都聞不到味道,所以變得很挑食,
總是讓你擔心,真的很抱歉。
每次都尋找美味的零食,
作為送我的禮物,真的很謝謝你。
我愛你,對我而言,
生命中最棒的禮物,就是與你相遇。
請別擔心,
只要再休息一下下,只要再去醫院打個針,
吃了苦苦的藥之後,或許我就不用離開了。
明天就可以跟你一起去散步,
可以東奔西跑,到處聞聞味道,
碰到別的狗狗,也可以聲音宏亮地
大聲汪汪叫。
我也還不想離開,
離不開你,我還想多停留一下,
停留在你溫暖的懷裡。
雖然你的身體逐漸虛弱,
但比起昨天,你似乎更有精神與活力了,
雖然看不到也聽不清,
但你還是認得我,我愛你。
在我認識的人中,有人的毛孩,
健健康康地活到了十五歲,
你現在離開是不是還太早?
在我眼裡,你永遠都是個孩子,
永遠那麼可愛,我愛你。
雖然大家都告訴我
必須要做好與你分別的準備,我也心知肚明⋯⋯
你是如此善良的孩子,只要好好接受治療,
你的身體就不會再痛了吧。
再堅持一下,我愛你。
DAY 3 對離別感到憤怒的理由
一
「為什麼偏偏是現在?」
「都是我不好!」
父母失去子女感受到的悲傷與痛苦,被稱為「悲傷剝奪」(disenfranchised grief),因為這些父母在失去子女後,即使陷入巨大的悲傷之中,卻同時受到社會或其他家人的指責,認為他們沒能好好照顧、保護子女,因此被剝奪悲傷的權利。同樣地,當毛孩離世後,飼主也會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是社會對寵物的理解、喜愛的程度存在著差異性,所以我們時常會聽到有人說:「又不是人死了,哪有這麼誇張?」或者:「不過就是養的寵物死了,有必要這麼難過嗎?你父母去世的話,你會這麼悲傷嗎?」之類的閒言閒語。甚至說話的人會認為自己所說的話,只是為了對失去寵物的主人表現關懷,他們這麼說都是出於善意。
一些研究指出,儘管相較於人的逝世,寵物離世導致的喪失、悲痛、哀悼的時間會較短,但是在情感層面所承受的壓力卻是更為劇烈。因為子女長大成人後,在身體及精神方面都會逐漸自立;反之,毛孩們從初遇到永別,不管是在健康的年輕時期,還是在年邁衰老的期間,始終依附著飼主。不僅如此,毛孩的雙眼永遠仰望著飼主,並與我們的心靈共鳴,是柔弱而單純的存在。因此,無論他是突發意外,或是罹患其他不治之症,飼主往往會將毛孩的離去歸咎自身,並深陷罪惡感之中,甚至對自己憤怒不已。
如果我能早點回家的話,他就能早點接受治療了吧!
為什麼我居然沒有注意到,他比平時更沒精神呢?
我應該花更多心思在他身上才對!
有位家屬同時養著年邁的吉娃娃金東,以及不到一歲的德國牧羊犬傑特,他們都是被棄養受過傷的孩子。尤其,金東的身材本來就特別嬌小,在他小時候飼主也特別注意金東的健康。但是有一天,飼主比平時晚回家,所以金東和傑特比平時更熱情、更激動地歡迎他,兩隻毛孩雙雙奔向玄關,沒想到身材高大的傑特激烈搖晃的尾巴竟然將金東推撞到牆面,導致金東就這樣離開了。平時兩個孩子的相處沒有任何問題,又有誰能預料到會發生這種情況呢?飼主既無法怪罪熱情奔向自己的傑特,也無法埋怨那天特別熱絡而延遲散會的聚餐,只能責怪沒有在玄關處設置安全門的自己、責怪沒有把兩個孩子分開來照顧的自己、責怪晚回家的自己。
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在日常生活中你給予毛孩滿滿的愛,你的愛讓毛孩的日子過得更好、生活更舒適、更安全。所以,請別再責備自己,你因為自責與內疚而受傷,內心也因與毛孩的離別產生巨大的空虛與痛苦,但是,曾在你滿滿關愛下幸福生活的毛孩,絕不會希望你責怪自己。比起在你的心中留下愧疚之情,他會更希望能留下溫暖的愛與滿滿的回憶。
如果你的身邊有人因為寵物離世,而將所有的責任歸咎於自己的話,請一定要告訴他:「這不是你的錯。一直以來,你總是充滿關愛地照顧著他,遇見你是他最大的幸運,這些日子,他一定一直都很幸福……」
二
對他人的
憤怒、怨恨
為了讓自己接受毛孩離開的事實,有的人會開始從外部尋找原因。在我工作過的動物醫院,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因急診來到醫院的瑪爾濟斯小豆豆,在散步時因為未綁牽繩,發生了交通意外、受了重傷,抵達醫院時已經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即使急診幫他做了心肺復甦術,小豆豆仍舊被死神帶走,結果飼主卻對醫療人員大發雷霆。
當下,那位飼主沒有思考發生交通意外的原因,也沒有考慮小豆豆抵達醫院後的狀況,反而對在小豆豆危急時刻進行緊急處置的醫療人員追究責任。幸好,在溝通之後飼主放下了憤怒的情緒,後來他們家迎來了新的寵物,也依然會回到這間動物醫院治療,雙方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由此可見,如果遇到飼主因誤會而憤怒的狀況時,首要之務是充分共享資訊,以客觀的方式解釋事實,並進行溝通。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實,應該讓對方理解其中的過程,並嘗試達成共識。在這之後,也要對飼主的悲傷與失落表示同理、傳遞安慰,幫助他平息對他人的憤怒,同時也應該幫助他不使那些怒火轉向飼主自己。
有時,寵物失去生命是源自於他人的錯誤,這種情況下,飼主的失落與痛苦當然會以憤怒的情緒向犯下錯誤的人宣洩。因不當理由或疏忽造成毛孩喪命,身為飼主心中必然會充滿茫然與震驚,同時,憤怒的情緒也會猛然襲來,有時甚至會走入法律訴訟的程序之中。因他人責任而導致的離別,我認為應該要查明其中的「意圖」與「過程」,再依據這些事實去選擇「原諒」或「懲罰」。然而,即使是為了防止再度發生相同的問題,或是為了懲處犯錯之人而走上法律途徑,在法律上,寵物至今仍屬於「財產」而非「家人」。審判過程中,這一點可能會加深飼主的悲傷與挫折感。
一位女富商的波斯貓小黑,不僅受到飼主的疼愛,就連負責家務的阿姨也很喜歡他。小黑就跟一般的貓咪一樣喜歡躲躲藏藏,有一天他鑽進了堆滿髒衣物的洗衣機裡睡午覺,家務阿姨沒想到小黑會在洗衣機裡,不幸的意外就這樣發生了。之後雖然有些許波折,但是小黑的死亡並沒有帶來糾紛。事情之所以能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我想,正是因為彼此之間有著真誠的道歉與原諒,並透過溝通為這次的事件帶來了充分的理解,才得以化解其中的誤會。
全身毛茸茸又可愛的鬆獅犬將軍,因為飼主長期出差的緣故,被委託給一家專門照顧大型犬的寄宿中心照顧。沒想到,將軍在寄宿期間出現了腸炎症狀,即便接到通知的家屬們立刻趕往寄宿中心,但將軍仍舊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寵物因急性疾病猝死並非不可能,但是家人看到將軍十分瘦弱、全身髒兮兮的模樣,才發現他似乎已經生病很久了,而且飼主為他準備的飼料也依然原封不動。後來,家屬從寄宿中心方面得知,將軍已經腹瀉了很長一段時間,寄宿中心卻在沒有聯絡飼主的情況下,自行安排了治療,餵給他的飼料也與家中準備的不同。將軍的家屬對此感到憤怒不已,甚至考慮提起法律訴訟。
即使造成小黑和將軍不幸意外的決定性責任歸屬,都在飼主以外的人身上,但在小黑的情況中,責任方是情如家人的家務阿姨,而將軍則是寄宿中心,與飼主並無情感上的交流。然而,兩起事故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並非只是雙方與飼主的關係有所區別這麼簡單。以將軍的情況為例,意外發生的「過程」中,寄宿中心並沒有充分與飼主共享將軍的情況,太晚才聯絡家屬並告知實情,因此家人難免對其「意圖」產生懷疑與不信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精神方面有問題的人會綁架他人寵物,對其進行虐待或殺害。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應該透過法律制裁或社會譴責,來避免其他毛孩再次發生類似的悲劇。或許,這才是真正對其他毛孩與飼主傳遞善意的正途。
然而,在因與毛孩分離而感到極度的悲痛與失落時,若還要對人心存懷疑,並把對情況有所疑慮而產生的憤怒情緒都壓抑在內心,這對飼主而言實在是太過殘忍。因為送走毛孩時,最痛苦的還是飼主自己啊!因此,與其追究責任、陷入爭執,更應該專注在照顧與治癒飼主的心靈。對於毛孩的離世,如果該負起責任的人能真誠地道歉,如果飼主周遭的人們能夠給予關心與安慰,都有助於接住陷入悲痛的飼主,幫助他們恢復心情。
三
對上天
真誠地祈禱
毛孩的存在總是單純又善良,看著他們彷彿看到天使,即使在恐懼下,對陌生人或陌生的情況露出尖牙利爪,但他們的內心似乎只充滿了善意。因此,對飼主而言,毛孩是全世界最珍貴、最純真的存在。當毛孩遭遇不幸意外,或因不治之症離開後,飼主可能會對上天絕望地吶喊,祈求能再有多一些與他們相處的時間,而當這樣的祈求無法得到回應,飼主就可能會陷入深切的悲痛之中。
因毛孩離世而陷入悲傷的飼主,或許可以透過宗教的力量獲得治癒,相信離開這個世界的毛孩會在上天的懷抱中獲得幸福;相信彼此能在死後的世界再次相遇,一起度過幸福的時光;相信在反覆的輪迴裡重新建立緣分。這些信念都能在陷入悲傷的心中再次種下希望的種子。
我想,與毛孩相遇或許是命中註定的吧?為了學習、感受、實踐真正的愛,你和你的毛孩命中註定要相遇的。雖然現在必須要分離,但是死亡並不代表關係的結束,反而使這一段關係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永存在你的心中。
你全心全意愛著你的毛孩,而他們也會以非常純粹、無條件的愛回應你的愛,透過彼此的愛與心靈交流,你會變得更加慈悲、柔軟,蛻變為更美好的靈魂。請珍藏毛孩帶給你的這些美好變化,願這份美好能永遠伴隨著你。
在你幫我刷牙時、幫我剪指甲時、
幫我清潔耳朵時,
甚至在幫我點眼藥水、對我說著要快點好起來時,我竟然忍不住對你發脾氣,
我真的很抱歉。
即使我的背顯得佝僂、眼睛花白得看不清、毛髮變得稀疏粗糙,
你仍然一直說,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最可愛的,謝謝你。
我愛你,無論何時你總是說我是最棒的,對我而言,
你也一直都是最棒的。
肯定是有人嫉妒、眼紅我們彼此的關係,
所以才想要拆散我們。
他肯定是個壞心眼又討人厭的傢伙,要是讓我找到那傢伙,
我就用我的爪子狠狠用力抓他一把。
我和你的時間以不一樣的方式流逝,這實在令我很生氣,
當離別的時間即將來臨時,我如果汪汪叫能夠趕跑它嗎?
如果露出我的尖牙利齒的話,就能成功逃跑嗎?
媽媽不是說跟你說,要吃藥才會變得健康嗎?
怎麼這麼固執、這麼不聽話呢?
散步的時候,不是跟你說了要慢慢走、不要跑這麼快嗎?
怎麼這麼不小心呢?
我們不是約定好,要在一起好久、好久,
所以絕對不行!你絕對不能走!
你是我們家不聽話的搗蛋鬼、闖禍蛋,
即使如此,我還是愛你,我愛你,
我永遠愛你。
DAY 4 為了接受離別
一
「只要不是今天就好,
拜託!就算只有幾天也好,
請再多給我們一點相處的時間。」
當必須面臨離別的時刻來臨,我們總是希望儘可能延後那令人痛心的瞬間。看著毛孩躺在病床上,飽受病痛的折磨而感到痛苦時,我們也會心疼萬分,但仍舊希望那一刻盡可能晚點到來,或是期盼奇蹟發生,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再次一起生活。毛孩的心情應該也與我們相同吧?彼此再親密一點、一起生活的時間再長一點,不管是誰都一樣抱著這種心情。
來說說一個一點也不胖的西施犬小胖的故事吧!飼主未婚時就和小胖一同生活,這十多年裡,飼主結婚、生了孩子,小胖也一直和飼主住在一起。他似乎能理解飼主又要工作又要兼顧家庭的辛苦,所以從不惹麻煩,是一隻非常文靜的毛孩。只是因為罹患心臟疾病,所以需要週期性的檢查,每天也要固定服用藥物。
在一家人去旅行的期間,他們將小胖像平常一樣交給平時很親近的朋友照顧,沒想到就在飼主預計回家的那天,小胖出現了嚴重的呼吸困難,心臟驟停。在緊急為他做了心肺復甦術後飼主抵達動物醫院,小胖也奇蹟般地恢復了心跳,而且呼吸的狀態也相當良好,甚至連精神狀態也恢復到與之前一樣,認出飼主後,搖搖尾巴,自己站了起來。飼主抱起小胖,在他耳邊呢喃著自己有多愛他、小胖對自己來說是多麼珍貴的存在。可惜的是,隨著時間流逝,小胖的心跳再度停止,雙眼緊閉,再也沒有睜開過。
我是一位以專業知識為動物進行診療的獸醫,但在那一刻我不禁想,小胖一定是為了見飼主最後一面——他用盡全身最後的力量向飼主告別後,才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捨不得讓毛孩離開,希望分離的瞬間能盡可能延後,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相信毛孩們的心中也抱有一樣的想法。但是,無論給予多少時間,對我們來說依舊遠遠不足。
許多人都希望生命比我們短暫的毛孩們能夠更長壽一些,但我認為,一起度過的時間固然重要,但是毛孩活著的時候感受到多少的關愛、彼此之間分享了多少的幸福時光才更為重要。不要拖延表現愛意或分享回憶的機會,請在與毛孩相處的每一瞬間都竭盡所能好好對待他與珍惜與他的所有一切。
一
「不管是相遇,
還是離別,
都無法隨心所欲。」
當一天開始,我們可能會計劃今天要做的事、要見的人,但是墜入愛河、建立親密關係這種事,總是出乎我們意料。或許在等公車時,無心瞥見寵物店櫥窗裡的一隻狗狗,那圓滾滾的眼睛讓你一見鐘情;或許在公園散步時,聽見路邊微弱的聲響,於是你成為小貓的新媽媽;甚至只是看到一張在螢幕上的流浪動物照片,就讓你滋生愛意。
無需任何條件,只是單純地想去愛、想要照顧一個小生命,這樣美好的心意始終留存我們的心中。這樣的人最終會透過緣分與幸運與某個毛孩相遇,成為彼此的家人——就像你一樣。
你還記得第一次相遇時,那雙帶著一絲陌生、些微害怕,卻又明亮清澈的眼眸嗎?
你還記得第一次抱起他時,那輕微的呼吸聲、緊張到蹦蹦跳的心跳聲,還有從手上傳來的溫暖嗎?
與毛孩的第一次相遇,無疑是令人驚嘆萬分的時刻,請一定要告訴毛孩們,感謝他們來到我們的身邊。
毛孩若失去我們的照顧就無法生存,所以有時候,毛孩爸媽必須要將自己的快樂與自由拋諸腦後,但是看著毛孩的純真與無條件的愛,我們不僅能找到生活的活力與快樂,也能產生繼續走向明日的理由與原動力。
待在我的腳邊仰望著我,用眼神告訴我「你是我世界的唯一」。這位夥伴能了解我的悲傷,輕輕舔舐我的淚水;而在我開心時,他也是能與我同樂,興奮得耳尖泛紅、一起蹦蹦跳跳的家人。
雖然他們需要我們的照顧才能生存,但是我們在這滾滾紅塵中受傷的心靈,也是在他們的溫暖關懷下才得以治癒。請告訴毛孩們:因為你在我身邊,所以我很幸福。
遺憾的是,我們所深愛、珍視的毛孩,生命比我們短暫許多。毛孩一天天成長茁壯,陪在你身邊、使你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既是朋友也是家人,但在不知不覺之間,他的時間就走在你的前面了。原本明亮清澈的雙眸,不知何時蒙上了一層白色薄霧;走在經常一起散步的小路上,他似乎也變得猶豫不決;肌肉與關節也逐漸老化,以往毛孩可以跳上跳下,如今就連走路都變得顫顫巍巍;躺著的時間可能變長;或許,他還會像小時候一樣,來不及去廁所,在不恰當的地方便溺。
然而,你是否曾經想過:當他的雙眼逐漸看不清我們的模樣、聽不清我們的呼喚、難以跟上我們的步伐⋯⋯他們會不會感到驚慌失措、害怕無比呢?所以,請一定要對漸漸變老、衰弱的毛孩說:沒關係,我會一直陪著你,永遠愛著你。
許多毛孩爸媽都希望,自家毛孩能在與自己相處的時光裡、在睡夢中毫無痛苦地離世。然而,面臨離別時,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好好告別;又或者在生命的最後一程中,更多的時間都只能在動物醫院裡度過。如果能在做好充分準備後,讓他們安詳地離開,那麼你的心情會稍微輕鬆一些嗎?即使如此,悲傷與失落依舊無可避免,不管怎麼努力調整心態,終究沒有一場離別不存在後悔與遺憾。
你的失落是如此理所當然,這並非那些缺乏同理心的人口中的「小題大作」;這是因為曾經毫無保留愛著的存在突然消失,才帶來了思念與遺憾。即使感到極度空虛與失落,那也並非意味你太脆弱,反而證明了你對離去的他們的愛有多深刻、多真摯。回想起相處中未能一同度過的種種時光、後悔著那些沒能做得更好的事情⋯⋯但是這些遺憾並非源自你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或著不夠愛他們;相反地,正是因為你擁有那般深切的情感,所以才會想要為他們付出更多,那是你的內心對他們極致愛意的投射。
不管是相遇,還是離別,都無法隨心所欲。但無論是偶然的相遇,還是未能做好準備的離別,你對他們的情感,都讓你和毛孩在彼此相伴的生活中,充滿溫暖的愛意與體貼的關懷。
二
珍愛的他離去後,
心中留下的空位,
湧入複雜的情緒。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是一位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在死亡與臨終關懷的領域中也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權威人物。她在自己的著作《論死亡與臨終》中,解釋了當面臨死亡時,當事人與陪伴者的感情經歷,並將其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否認與隔離」(Denial & Isolation),第二階段「憤怒」(Anger),第三階段「討價還價」(Bargaining),第四階段「沮喪」(Depression),第五階段「接受」(Acceptance)。除了面對臨終,這些情感也會出現在與摯愛永別時;在死亡之外,人們也將在各種離別的情景中體驗這些情緒。
最初,面對與毛孩的生離死別時,我們往往無法接受事實。實際上,我在動物醫院擔任獸醫的期間,也經常遇到一些飼主要求對已經斷氣的毛孩採取「任何可能的急救措施」,尤其是平時很健康的孩子若是遇到意外,或是突發急病、驟然離世,飼主就會更難以接受這樣的別離。這樣的景象,總會令在一旁守望的人感到心疼與不忍。
接著,面對突如其來的離別,我們會不禁問「為什麼」、會想尋找離別的原因,去追究導致這場離別的人、事、物,並感到憤怒。怒火燃燒的對象可能是飼主本身、家中的成員、其他人,甚至毛孩本身,或是某個加害者。其中,如果將怒火焚燒到自己身上,這些憤怒往往會轉化成強烈的後悔或罪惡感,進而傷害飼主本身。
明知無法避免,我們仍會祈求不去面對離別的那一刻。哪怕只有一天也好,只希望能和毛孩多相處一天。如果真的無法阻止毛孩離開這個世界,也祈願他至少能夠安詳地走完最後這一程;或者,有些人會發誓,自己以後會對毛孩更好、做更多善事,只求不要與毛孩分開。在「討價還價」的這個階段,我們會掏出自己的所有,向命運哀切地祈禱,只希望那場無法阻止的離別能來得再晚一點。
然而,我們會看見徵兆、預感到離別的日子持續迫近,心情也隨之漸漸下沉。日常中的小小快樂已經無法帶給我們安慰了,人也逐漸變得無精打采,即使身邊的親朋好友給予意見或安慰也絲毫沒有幫助。這樣的憂鬱情緒會持續好幾天,甚至延宕數年之久;每當想起離別的瞬間,這些傷痛又會再次清晰地浮現。
最後,我們終於學會接受離別。直到進入最後一個「接受」的階段,我們才會將注意力轉向離別前該準備的事,及離別後需要面對與處理的事。
雖然我們能將源自死亡的各種感情,理解成「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五個階段,但是與愛連結的情感遠比我們的想像還要強烈,這也是我們活下去的重要動力。因此,在失去摯愛之後所經歷的情感總是多樣而複雜,而且會在當事人心中盤據相當長的時間。
有時個階段出現的順序不同,「憤怒」可能會先出現;當事人也可能先停留在「接受」,之後才經歷其他階段;「沮喪」的情緒也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你對毛孩的愛是那麼深切,失去摯愛之後,你的心中肯定充滿各種複雜的情感,這樣的混亂讓你無所適從。即便如此,在治癒因離別而來的悲傷與失落時,這些情感都是必經的過程。同時,它們也是將「與毛孩相遇、相伴與離別」的這一系列過程,最終在你心中化為美好回憶的必要因素。
雖然離別充滿傷悲,但是將這些情緒埋藏心中,或是假裝不在意,其實對應該真實走過離別的我們毫無幫助。
離別是如此令人心碎,但是我們必須要接受,並經歷這些因離別而生的各種情緒。這是我們面對離別應有的態度,也是對離開的毛孩最深愛的表現。
因為愛,所以否認離別的到來。
因為愛,所以對離別感到憤怒。
因為愛,所以試圖延緩離別、討價還價。
因為愛,所以在離別中感到沮喪。
正因為愛得如此深刻,卻不得不接受離別,
所以才必須面對所有的悲傷與失落。
在送別毛孩的過程中,各位將會經歷的這一連串的感情變化,為了使悲傷的離別最終能化作美麗的回憶,讓我們互相扶持,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DAY 2 給無法相信離別的你
一
「不,他沒死!
他沒死!」
在為我格外疼愛的患者施行了很長時間的急救心肺復甦術後,我忍不住哭喊出這句話。
曾經,有隻喜好分明的西施犬波魯特別喜歡我,他因為眼睛疾病和皮膚問題常來醫院報到,和我很合得來,總會趴在我的膝蓋上睡得很沉。飼主說,他偶爾還會因為想見我,而跑到玄關吵著要去醫院。這樣的毛孩朋友怎麼能叫人不喜歡他呢?
過了一段時間,我因為換了工作的動物醫院,不得不與波魯告別。然而,在某天深夜我的手機響起,來電者是波魯的飼主,說有緊急情況,並表示會到我家附近與我見面。大概過了一、兩小時後,我再次見到許久未見的波魯,但他已經與我記憶中的樣子不同了。因為角膜潰瘍和白內障,他失去了視力,最近就連聽力也變得很差,當時波魯十五歲,歲月的痕跡刻畫在他的身上。雖然他的狀況需要更費心的照顧與打理,但在失去視力與聽力後,波魯的個性變得更加敏感,無法在動物醫院就診或美容。而雪上加霜的是,飼主本身也遭逢了人生的難關,他們的日常生活陷入了困難。
並肩坐著聊天時,原本在飼主懷中睡著的波魯緩緩起身,聞了聞味道向我靠近,然後用頭輕輕蹭了蹭我,好像想要我抱他吧?即使雙眼看不到,耳朵也聽不清了,但波魯似乎仍記得我的味道。抱著波魯時,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其實,當時的我也正經歷著低潮、艱困的時期,在陌生的都市裡過著隱居一般低調的生活。波魯用他的溫暖撫慰了我這段日子疲憊不堪的心,這叫我怎能不愛波魯這個小寶貝呢?
和波魯的飼主聊了很久,最終我們得出結論:因為這孩子拒絕除了我以外的其他人,所以由我來照顧是最好的選擇。在那之後,我和波魯一起生活了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我每天帶他一起去動物醫院上下班,以我笨拙的手藝為他整理毛髮,我知道我們能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儘管內心滿滿的不安,但是我仍希望這段平靜的時光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終於,波魯拒絕進食、體力急速下降的日子還是到來了。從那天起連續三天,白天我陪他待在動物醫院裡,晚上則在家裡照顧他,但是最終他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可是我沒辦法就這樣將他送走——波魯還沒與聽到消息急奔而來的飼主見最後一面,而我也還沒有做好與他道別的心理準備。
就這樣,我不停為他施行了好一陣子的心肺復甦術,但我也擔心,如果再繼續施行下去,波魯的身體可能會遭到傷害,最終在不得已停下急救時,我不禁哭喊:「不,他沒死!他沒死!」
二
為什麼?!
在動物醫院上班的這段日子以來,我親眼目睹了許多毛孩的死亡,也陪著他們走到生命的最後一瞬。即使如此,當我面對與我感情深厚的患者的離去時,除了「否定」當下的情況以外,我什麼也做不了。
波魯年紀大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懷抱著我和飼主的關心與愛護,但是我們兩人都沒有做好與波魯道別的心理準備。就這樣,與波魯的離別深深刻畫在我心底,成為我學習「寵物離世」,以及決定陪伴其他人走過這些歷程的契機。
許多飼主在預感必須與毛孩道別的那一刻,或是在那之後,都會不禁問道:「為什麼?!」然而,面對這樣的問題,身為獸醫的我通常只能根據事實,提供一些資訊性的回答:「這孩子罹患的疾病死亡率很高。」「這種情況下生存率很低,即使活下來也會留下很多後遺症或導致殘疾。」我只能根據各種研究的結果與客觀事實,對飼主據實以告,但是聽到這些話,卻很少有人可以輕易接受事實,即使這位飼主是醫療從業人員,或是平時再怎麼理性的人,都是如此。
在波魯離開之後,再遇到送走共同生活的毛孩,並因其離世而心痛萬分的飼主,我都能夠切身體會他們的心情。當毛孩離世,飼主脫口而出的那句「為什麼」,並不是真的想要知道死亡的理由。
那句「為什麼」是因無法接受離別而感到的悲痛。
那句「為什麼」隱含不想與毛孩道別的殷切渴求。
那句「為什麼」暗藏著來自內心深處深切的愛意。
與毛孩訣別後,若心中浮現「為什麼」的念頭,請不要憋在心裡,問問身邊的人吧!可以詢問一起照顧毛孩的家人、為毛孩守護健康的獸醫師,或是其他毛孩的飼主,這樣做,或許可以得到一個讓你勉強理解的答案。然而,無論這個答案是什麼,都依然讓你難以接受「必須送走毛孩」的事實。因為真正能讓我們接受毛孩已經離開世界的必要元素,不是「資訊」,而是「時間」。
「接受離別」可能需要比想像中更多的時間,或許不是幾分鐘、幾個小時就能完成,很多時候甚至會需要好幾年,我們才能慢慢消化並接受事實。而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的內心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情緒變化,這都是你那顆真心實意愛著毛孩的心,走向治癒的過程,所以,千萬不用覺得害羞,也千萬不要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
咬東西不舒服,不管是飼料還是零食,
都聞不到味道,所以變得很挑食,
總是讓你擔心,真的很抱歉。
每次都尋找美味的零食,
作為送我的禮物,真的很謝謝你。
我愛你,對我而言,
生命中最棒的禮物,就是與你相遇。
請別擔心,
只要再休息一下下,只要再去醫院打個針,
吃了苦苦的藥之後,或許我就不用離開了。
明天就可以跟你一起去散步,
可以東奔西跑,到處聞聞味道,
碰到別的狗狗,也可以聲音宏亮地
大聲汪汪叫。
我也還不想離開,
離不開你,我還想多停留一下,
停留在你溫暖的懷裡。
雖然你的身體逐漸虛弱,
但比起昨天,你似乎更有精神與活力了,
雖然看不到也聽不清,
但你還是認得我,我愛你。
在我認識的人中,有人的毛孩,
健健康康地活到了十五歲,
你現在離開是不是還太早?
在我眼裡,你永遠都是個孩子,
永遠那麼可愛,我愛你。
雖然大家都告訴我
必須要做好與你分別的準備,我也心知肚明⋯⋯
你是如此善良的孩子,只要好好接受治療,
你的身體就不會再痛了吧。
再堅持一下,我愛你。
DAY 3 對離別感到憤怒的理由
一
「為什麼偏偏是現在?」
「都是我不好!」
父母失去子女感受到的悲傷與痛苦,被稱為「悲傷剝奪」(disenfranchised grief),因為這些父母在失去子女後,即使陷入巨大的悲傷之中,卻同時受到社會或其他家人的指責,認為他們沒能好好照顧、保護子女,因此被剝奪悲傷的權利。同樣地,當毛孩離世後,飼主也會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是社會對寵物的理解、喜愛的程度存在著差異性,所以我們時常會聽到有人說:「又不是人死了,哪有這麼誇張?」或者:「不過就是養的寵物死了,有必要這麼難過嗎?你父母去世的話,你會這麼悲傷嗎?」之類的閒言閒語。甚至說話的人會認為自己所說的話,只是為了對失去寵物的主人表現關懷,他們這麼說都是出於善意。
一些研究指出,儘管相較於人的逝世,寵物離世導致的喪失、悲痛、哀悼的時間會較短,但是在情感層面所承受的壓力卻是更為劇烈。因為子女長大成人後,在身體及精神方面都會逐漸自立;反之,毛孩們從初遇到永別,不管是在健康的年輕時期,還是在年邁衰老的期間,始終依附著飼主。不僅如此,毛孩的雙眼永遠仰望著飼主,並與我們的心靈共鳴,是柔弱而單純的存在。因此,無論他是突發意外,或是罹患其他不治之症,飼主往往會將毛孩的離去歸咎自身,並深陷罪惡感之中,甚至對自己憤怒不已。
如果我能早點回家的話,他就能早點接受治療了吧!
為什麼我居然沒有注意到,他比平時更沒精神呢?
我應該花更多心思在他身上才對!
有位家屬同時養著年邁的吉娃娃金東,以及不到一歲的德國牧羊犬傑特,他們都是被棄養受過傷的孩子。尤其,金東的身材本來就特別嬌小,在他小時候飼主也特別注意金東的健康。但是有一天,飼主比平時晚回家,所以金東和傑特比平時更熱情、更激動地歡迎他,兩隻毛孩雙雙奔向玄關,沒想到身材高大的傑特激烈搖晃的尾巴竟然將金東推撞到牆面,導致金東就這樣離開了。平時兩個孩子的相處沒有任何問題,又有誰能預料到會發生這種情況呢?飼主既無法怪罪熱情奔向自己的傑特,也無法埋怨那天特別熱絡而延遲散會的聚餐,只能責怪沒有在玄關處設置安全門的自己、責怪沒有把兩個孩子分開來照顧的自己、責怪晚回家的自己。
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在日常生活中你給予毛孩滿滿的愛,你的愛讓毛孩的日子過得更好、生活更舒適、更安全。所以,請別再責備自己,你因為自責與內疚而受傷,內心也因與毛孩的離別產生巨大的空虛與痛苦,但是,曾在你滿滿關愛下幸福生活的毛孩,絕不會希望你責怪自己。比起在你的心中留下愧疚之情,他會更希望能留下溫暖的愛與滿滿的回憶。
如果你的身邊有人因為寵物離世,而將所有的責任歸咎於自己的話,請一定要告訴他:「這不是你的錯。一直以來,你總是充滿關愛地照顧著他,遇見你是他最大的幸運,這些日子,他一定一直都很幸福……」
二
對他人的
憤怒、怨恨
為了讓自己接受毛孩離開的事實,有的人會開始從外部尋找原因。在我工作過的動物醫院,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因急診來到醫院的瑪爾濟斯小豆豆,在散步時因為未綁牽繩,發生了交通意外、受了重傷,抵達醫院時已經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即使急診幫他做了心肺復甦術,小豆豆仍舊被死神帶走,結果飼主卻對醫療人員大發雷霆。
當下,那位飼主沒有思考發生交通意外的原因,也沒有考慮小豆豆抵達醫院後的狀況,反而對在小豆豆危急時刻進行緊急處置的醫療人員追究責任。幸好,在溝通之後飼主放下了憤怒的情緒,後來他們家迎來了新的寵物,也依然會回到這間動物醫院治療,雙方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由此可見,如果遇到飼主因誤會而憤怒的狀況時,首要之務是充分共享資訊,以客觀的方式解釋事實,並進行溝通。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實,應該讓對方理解其中的過程,並嘗試達成共識。在這之後,也要對飼主的悲傷與失落表示同理、傳遞安慰,幫助他平息對他人的憤怒,同時也應該幫助他不使那些怒火轉向飼主自己。
有時,寵物失去生命是源自於他人的錯誤,這種情況下,飼主的失落與痛苦當然會以憤怒的情緒向犯下錯誤的人宣洩。因不當理由或疏忽造成毛孩喪命,身為飼主心中必然會充滿茫然與震驚,同時,憤怒的情緒也會猛然襲來,有時甚至會走入法律訴訟的程序之中。因他人責任而導致的離別,我認為應該要查明其中的「意圖」與「過程」,再依據這些事實去選擇「原諒」或「懲罰」。然而,即使是為了防止再度發生相同的問題,或是為了懲處犯錯之人而走上法律途徑,在法律上,寵物至今仍屬於「財產」而非「家人」。審判過程中,這一點可能會加深飼主的悲傷與挫折感。
一位女富商的波斯貓小黑,不僅受到飼主的疼愛,就連負責家務的阿姨也很喜歡他。小黑就跟一般的貓咪一樣喜歡躲躲藏藏,有一天他鑽進了堆滿髒衣物的洗衣機裡睡午覺,家務阿姨沒想到小黑會在洗衣機裡,不幸的意外就這樣發生了。之後雖然有些許波折,但是小黑的死亡並沒有帶來糾紛。事情之所以能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我想,正是因為彼此之間有著真誠的道歉與原諒,並透過溝通為這次的事件帶來了充分的理解,才得以化解其中的誤會。
全身毛茸茸又可愛的鬆獅犬將軍,因為飼主長期出差的緣故,被委託給一家專門照顧大型犬的寄宿中心照顧。沒想到,將軍在寄宿期間出現了腸炎症狀,即便接到通知的家屬們立刻趕往寄宿中心,但將軍仍舊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寵物因急性疾病猝死並非不可能,但是家人看到將軍十分瘦弱、全身髒兮兮的模樣,才發現他似乎已經生病很久了,而且飼主為他準備的飼料也依然原封不動。後來,家屬從寄宿中心方面得知,將軍已經腹瀉了很長一段時間,寄宿中心卻在沒有聯絡飼主的情況下,自行安排了治療,餵給他的飼料也與家中準備的不同。將軍的家屬對此感到憤怒不已,甚至考慮提起法律訴訟。
即使造成小黑和將軍不幸意外的決定性責任歸屬,都在飼主以外的人身上,但在小黑的情況中,責任方是情如家人的家務阿姨,而將軍則是寄宿中心,與飼主並無情感上的交流。然而,兩起事故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並非只是雙方與飼主的關係有所區別這麼簡單。以將軍的情況為例,意外發生的「過程」中,寄宿中心並沒有充分與飼主共享將軍的情況,太晚才聯絡家屬並告知實情,因此家人難免對其「意圖」產生懷疑與不信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精神方面有問題的人會綁架他人寵物,對其進行虐待或殺害。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應該透過法律制裁或社會譴責,來避免其他毛孩再次發生類似的悲劇。或許,這才是真正對其他毛孩與飼主傳遞善意的正途。
然而,在因與毛孩分離而感到極度的悲痛與失落時,若還要對人心存懷疑,並把對情況有所疑慮而產生的憤怒情緒都壓抑在內心,這對飼主而言實在是太過殘忍。因為送走毛孩時,最痛苦的還是飼主自己啊!因此,與其追究責任、陷入爭執,更應該專注在照顧與治癒飼主的心靈。對於毛孩的離世,如果該負起責任的人能真誠地道歉,如果飼主周遭的人們能夠給予關心與安慰,都有助於接住陷入悲痛的飼主,幫助他們恢復心情。
三
對上天
真誠地祈禱
毛孩的存在總是單純又善良,看著他們彷彿看到天使,即使在恐懼下,對陌生人或陌生的情況露出尖牙利爪,但他們的內心似乎只充滿了善意。因此,對飼主而言,毛孩是全世界最珍貴、最純真的存在。當毛孩遭遇不幸意外,或因不治之症離開後,飼主可能會對上天絕望地吶喊,祈求能再有多一些與他們相處的時間,而當這樣的祈求無法得到回應,飼主就可能會陷入深切的悲痛之中。
因毛孩離世而陷入悲傷的飼主,或許可以透過宗教的力量獲得治癒,相信離開這個世界的毛孩會在上天的懷抱中獲得幸福;相信彼此能在死後的世界再次相遇,一起度過幸福的時光;相信在反覆的輪迴裡重新建立緣分。這些信念都能在陷入悲傷的心中再次種下希望的種子。
我想,與毛孩相遇或許是命中註定的吧?為了學習、感受、實踐真正的愛,你和你的毛孩命中註定要相遇的。雖然現在必須要分離,但是死亡並不代表關係的結束,反而使這一段關係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永存在你的心中。
你全心全意愛著你的毛孩,而他們也會以非常純粹、無條件的愛回應你的愛,透過彼此的愛與心靈交流,你會變得更加慈悲、柔軟,蛻變為更美好的靈魂。請珍藏毛孩帶給你的這些美好變化,願這份美好能永遠伴隨著你。
在你幫我刷牙時、幫我剪指甲時、
幫我清潔耳朵時,
甚至在幫我點眼藥水、對我說著要快點好起來時,我竟然忍不住對你發脾氣,
我真的很抱歉。
即使我的背顯得佝僂、眼睛花白得看不清、毛髮變得稀疏粗糙,
你仍然一直說,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最可愛的,謝謝你。
我愛你,無論何時你總是說我是最棒的,對我而言,
你也一直都是最棒的。
肯定是有人嫉妒、眼紅我們彼此的關係,
所以才想要拆散我們。
他肯定是個壞心眼又討人厭的傢伙,要是讓我找到那傢伙,
我就用我的爪子狠狠用力抓他一把。
我和你的時間以不一樣的方式流逝,這實在令我很生氣,
當離別的時間即將來臨時,我如果汪汪叫能夠趕跑它嗎?
如果露出我的尖牙利齒的話,就能成功逃跑嗎?
媽媽不是說跟你說,要吃藥才會變得健康嗎?
怎麼這麼固執、這麼不聽話呢?
散步的時候,不是跟你說了要慢慢走、不要跑這麼快嗎?
怎麼這麼不小心呢?
我們不是約定好,要在一起好久、好久,
所以絕對不行!你絕對不能走!
你是我們家不聽話的搗蛋鬼、闖禍蛋,
即使如此,我還是愛你,我愛你,
我永遠愛你。
DAY 4 為了接受離別
一
「只要不是今天就好,
拜託!就算只有幾天也好,
請再多給我們一點相處的時間。」
當必須面臨離別的時刻來臨,我們總是希望儘可能延後那令人痛心的瞬間。看著毛孩躺在病床上,飽受病痛的折磨而感到痛苦時,我們也會心疼萬分,但仍舊希望那一刻盡可能晚點到來,或是期盼奇蹟發生,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再次一起生活。毛孩的心情應該也與我們相同吧?彼此再親密一點、一起生活的時間再長一點,不管是誰都一樣抱著這種心情。
來說說一個一點也不胖的西施犬小胖的故事吧!飼主未婚時就和小胖一同生活,這十多年裡,飼主結婚、生了孩子,小胖也一直和飼主住在一起。他似乎能理解飼主又要工作又要兼顧家庭的辛苦,所以從不惹麻煩,是一隻非常文靜的毛孩。只是因為罹患心臟疾病,所以需要週期性的檢查,每天也要固定服用藥物。
在一家人去旅行的期間,他們將小胖像平常一樣交給平時很親近的朋友照顧,沒想到就在飼主預計回家的那天,小胖出現了嚴重的呼吸困難,心臟驟停。在緊急為他做了心肺復甦術後飼主抵達動物醫院,小胖也奇蹟般地恢復了心跳,而且呼吸的狀態也相當良好,甚至連精神狀態也恢復到與之前一樣,認出飼主後,搖搖尾巴,自己站了起來。飼主抱起小胖,在他耳邊呢喃著自己有多愛他、小胖對自己來說是多麼珍貴的存在。可惜的是,隨著時間流逝,小胖的心跳再度停止,雙眼緊閉,再也沒有睜開過。
我是一位以專業知識為動物進行診療的獸醫,但在那一刻我不禁想,小胖一定是為了見飼主最後一面——他用盡全身最後的力量向飼主告別後,才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捨不得讓毛孩離開,希望分離的瞬間能盡可能延後,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相信毛孩們的心中也抱有一樣的想法。但是,無論給予多少時間,對我們來說依舊遠遠不足。
許多人都希望生命比我們短暫的毛孩們能夠更長壽一些,但我認為,一起度過的時間固然重要,但是毛孩活著的時候感受到多少的關愛、彼此之間分享了多少的幸福時光才更為重要。不要拖延表現愛意或分享回憶的機會,請在與毛孩相處的每一瞬間都竭盡所能好好對待他與珍惜與他的所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