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從小到大,幾乎每個人都聽過大人對孩子說過這句話:「去讀書!」有時是鼓勵,有時則帶著強迫,背後常常伴隨著各式各樣的壓力。甚至還有人認為:「學習是孩子的工作。」若不工作便難以維持生活,而學習這件事,真的也有這麼切身的必要嗎?
「學習」究竟是什麼?
是怎麼樣的行為?能派上什麼用場?
本書所要思考與探討的,正是「學習」這個行為所蘊含的價值。

幾乎所有孩子都會想,如果可以最好不要念書。至少,我自己(作者)確實如此。我非常討厭念書,覺得那是浪費時間。寧願整天做自己喜歡的事,也不想花時間在課本上。
然而,那些「喜歡的事」,在大人眼裡卻被稱作「玩耍」。而「玩耍」似乎既不是孩子的權利,也不是必須履行的義務。即使玩耍比學習有趣得多,感覺也更有價值,為什麼唯獨學習被明文規定成義務呢?

當孩子提出這樣的疑問時,大人通常會怎麼回答?
常聽到的說法是「世界上有那麼多孩子,想上學卻沒有機會」,這種說辭就和對挑食的小孩說「你知道嗎?世界上有很多孩子因為沒東西吃而餓死」如出一轍。也就是說,討厭上學、討厭吃青菜之類的抱怨,被歸類為「奢侈」。而「奢侈」在大人的邏輯裡是不好的,是不該有的壞習慣。
不過很明顯地,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其實都心知肚明,學習並不是想主動去做的事,而是件令人厭煩的事。只是即使厭煩,孩子也沒有選擇逃避的自由。因為在前述的邏輯裡,那樣的逃避被視為「奢侈」,而奢侈是惡習。

坦白說,我自己本身並不認為打敗別人有什麼價值。同時我也堅信,人應該是自由的。
因此我常常思考,真的有必要忍受那麼多不愉快,把人生寶貴的時間奉獻給「學習」嗎? 事實上,小時候的我,對這個問題有著強烈的疑惑。現在的我卻認為,人基本上還是應該要學習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我又是因何開始產生這樣的念頭?
直到大學四年級之前,我都還不知道「學習的價值」究竟是什麼。所以在那之前幾乎沒怎麼認真讀過書,討厭的事就不做,能偷懶就偷懶。雖然有點叛逆,但至少坦率。
不過,在二十一歲那年,我終於意識到學習的理由。換句話說,我找到了「學習的價值」。
因此,也產生本書的最終結論:好好學習是值得去做的事。

不過,我所說的「學習的價值」,既不是為了勝過他人,也不是為了追求社會上的成功,而是把焦點放在最單純的個人願望,這或許能為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角。
那麼,要擁有明確的目標,需要一定的人生經驗。世界上到底有些什麼?自己的可能性在哪裡?如果沒有活上二十年左右,是不容易理解的。換句話說,要能「做夢」,至少得先具備最基本的知識。
在此之後,當你終於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真正的學習才正式開始。到了這個階段,你會被「樂趣」這股能量推動,哪怕有人阻攔,你也會義無反顧地向前邁進。
因此,學習其實是為大人準備的。孩子在學校裡所學的東西是在鍛鍊基礎體能,在長大成人之後,才能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本書不是寫給孩子看的,也不是為了那些想逼孩子去念書的父母。如果真想讓孩子願意學習,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自己先去學習。當孩子看到父母全神貫注於學習的模樣,自然會感受到「學習好像是什麼有趣的事情呢」。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應該就是如此。
本書要談的,就是「大人的學習」所具有的價值。我並非主張我的想法一定正確,這也不是帶有實證研究的報告,更沒有要你模仿或遵循。我只是想告訴你:「你也可以這樣看待學習。」
我更希望每個人都能自己思考、自己學習,並把經驗運用到自己的人生裡。我並不是覺得能幫到別人就很高興,就算自己的意見獲得認同,也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人各有志,正是多元的存在,才讓社會有了厚度。同樣地,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懷抱不同的意見,不斷思考、不斷猶豫,這才真正蘊含著價值。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